我认为应该禁止这些人生孩子。这样他们的孩子肯定接触不到万恶的电子游戏。
换个角度来说说:游戏就是个弟弟,它不值得禁。
玩游戏有危害,玩其他的就没有危害了吗?
其实,有个概念叫做技术成瘾(Technology addiction),它是一种适应不良和强迫性的技术使用行为模式,表现为与一个人的正常功能或其他重要活动相冲突[1]。
它涵盖上网、刷手机、观看短视频和玩游戏等行为的上瘾。
这么一看,玩游戏有的,刷手机、刷某音、看视频就没有吗?甚至部分游戏还需要动脑、动手,刷久了会累,而刷短视频一刷就是大半天,还躺着,没有累的体验更可能让人一直刷下去。
网络、手机、短视频等,都禁一禁?
论伤害,游戏上瘾还是个弟弟。
先看伤害爆表的大哥:赌和毒。
赌博障碍的行为模式的严重性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损害。
换而言之,赌博障碍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功能损伤。
再看看毒品,大麻使用障碍(Disorders due to use of cannabis)[2]: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cannabis are characterised by the pattern and consequences of cannabis use. In addition to Cannabis intoxication, cannabis has dependence-inducing properties, resulting in Cannabis dependence in some people and Cannabis withdrawal when use is reduced or discontinued. Cannabis is implicated in a wide range of harms affecting most organs and systems of the body, which may be classified as Single episode of harmful use of cannabis and Harmful pattern of use of cannabis. Harm to others resulting from behaviour during Cannabis intoxication is included in the definitions of Harmful use of cannabis. Several cannabis-induced mental disorders are recognised.
大麻使用障碍会导致功能性损伤,既有严重的生理性损伤(e.g.,器官、系统),也存在社会性损伤,还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
再分别与游戏障碍进行比较,
发现游戏成瘾造成的功能性损伤是轻微的[3],与赌博障碍的区别明显较大。
同样,游戏障碍与 “物质使用和成瘾行为障碍”类别下的毒品等的区别,也体现在游戏障碍导致的功能性损伤远远低于这些物质成瘾。
再看二哥:烟和酒。
实际上,游戏障碍导致的功能性损伤也低于酒精和尼古丁等物质成瘾[4]。
虽然酒和尼古丁的功能性损伤也很低,但酒和尼古丁之流的物质带来的主要都是生理性损伤。如,每年世界上因酒、烟等的致死率并不低。
总结一下,游戏障碍和赌博障碍(另一个成瘾行为障碍)比,危害性要低。
并且,游戏障碍比物质成瘾带来的功能性损伤也要低。别说是毒品这种高危害的物质,就是比烟酒尚不如。
在烟酒前面,游戏还得往后稍稍。
那么先禁止谁?
谁又不该禁?
你们都没答到点子上。
这类现象,《银河系漫游指南》作者,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早就讽刺过了(科技三定律):
第一条,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第二条,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第三条,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
这段话的具体出处并不是《银河系漫游指南》,而是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遗作《困惑的三文鱼》,由作者电脑内文字整理而成。
孩子白天不学,晚上不睡,爷爷怄气砸门。
热评:游戏害了多少孩子?希望国家关闭网游,还孩子一片净土!
玩家:???
老公饭前吸烟,饭后吸烟,老婆怄气回娘家。
热评:烟草毒害了多少人?希望国家禁止卖烟,还大众一片健康!
烟民:???
男人白天喝酒,晚上酗酒,醉后竟砸自家门。
热评:酒精麻醉了多少人?希望国家禁止卖酒,还生活一片安宁!
酒友:???
大爷白天搓麻将,深夜才回家,大妈怄气关门。
热评:赌博害了多少人?希望国家禁止打麻将,还村子一片和谐。
大爷:???
女子白天逛街,晚上淘宝,竟欠网贷十万元无力偿还。
热评:女孩子对自己就是要狠一些,这些都是对未来的投资!
男人:???
男子白天调情,晚上YP,竟同时交往多个女友。
热评:性欲毁了多少人?希望国家禁止啪啪啪,还人类一片纯洁。
人类:???
出了问题,懒得去分析具体原因,光想着一刀切。
到最后可能就得挥刀自宫、割以永治了……
今天,“游戏” 最大的问题是,
熏香叫熏香,香烟叫香烟,大麻叫大麻,甲基苯丙胺叫冰毒,海洛因叫白粉......
我们明确知道,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于是并不会把它们统称为 “可吸入物”,再去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
但 “游戏”,不管它到底是熏香,还是冰毒,竟然都被统称为 “游戏”,
使得众多不要碧莲的,日常生产销售冰毒的家伙,每每看到有人意识到冰毒的危害的时候,就要去高呼,熏香无罪,香烟是第九艺术......
并在人们明确指出,他们生产的确确实实就是冰毒的时候,还要辩解道,这是公权力对熏香和香烟审批过度的锅。
对 “禁止游戏” 这么笼统且缺乏定义的提议,我个人实在无法表示任何态度。就像是,我无法对 “是否应该禁止可吸入物” 表示任何态度一样。
我支持的只有,该给 “游戏” 分分类了。
注意,不是 “分级”,而是 “分类”。
就像是,把 “熏香” 和 “白粉” 统称为 “可吸入物”,再去分级,是怎么分都莫名其妙的一样。
而今天,相当多的 “游戏”,其性质和 “赌博” 之间的区别,已经可以类比为,“包括交媾行为的一小时付费恋爱体验” 和 “嫖娼” 之间的区别了。
这是很荒谬和魔幻的。
简简单单一句话,往前几十年,你爷爷看着你爸爸,恨不得打死古龙金庸,你姥姥看着你妈妈恨不得掐死琼瑶。到了现在怪游戏了。清朝的时候不务正业的不也有斗蛐蛐,跑骡子车的吗?怎么就游戏十恶不赦呢?
游戏血腥暴力,有性暗示。所以不能提倡。那四大名著别看了,西游记封建迷信,红楼梦极尽奢靡,三国尔虞我诈,水浒打打杀杀。
禁止游戏可以干嘛呢?古代犯罪率就低吗?非洲人几乎没什么电子游戏玩,他们很和平吗?你看不住孩子玩游戏,没有办法给他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你只怪游戏?
抖音上的评论能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支持,禁止了之后家长突然发现,妈的怎么没有游戏背锅孩子学习还是不好?!
我知道了,下一步赖电视,于是湖南台被禁,
还是不行?
我知道了,下一步赖小说,于是起点被禁,
还是不行?
这,这锅给谁呢?
看见孩子吃薯片,哦!你看孩子吃薯片,
薯片和糖果也是成瘾的(确实啊)
禁止薯片巧克力,让孩子不浪费一分钟在别的事情上,
顺带禁止零食,零食对孩子成长无益!
看什么动漫,吸氧羊也给你禁了。
——只要能够维持“孩子不学好,家长没责任”的心态,家长就会一直找替罪羊,
举个例子,美国黑人吸毒盛行
试问,
1.是毒品害人,都赖毒品,杀千刀的毒品!
2.黑人结构性贫困和无法融入社会,是社会的责任
你觉得是哪个?
显然,如果你是美国白人,你肯定会觉得是1.
毕竟不能赖我啊,我大好人,都是毒品太害人!
没错,毒品当然害人,可是?
真相是这样吗?
如果毒品害人,为什么单独是黑人这么严重,白人华人怎么不吸毒?
如果游戏害人,为什么北清c9一堆游戏高手,人家是怎么考上的?
害,大家都懂。
以上的推演,简而言之:
中老年人的暴政,如是而已
因为他们不喝可乐,所以他们可以禁止可乐,
因为他们不看湖南台,所以可以禁止湖南台,
因为他们不玩游戏,所以可以禁止游戏,
然而,
你禁止麻将斗地主试试,你把腾讯棋牌禁了,
你看看他们是不是第一个跳出来骂街的?
到时候?
到时候他们能告诉你
“麻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嗨,不复杂,利益集团的暴政罢了,
不要觉得利益集团只会是大公司或者资本家,
中老年家长群体,70后60后,怎么不是利益集团?
人都是经验的动物,都是活在自己的出身时代的,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道格拉斯·亚当斯,科技三定律
如是而已。
在入职前,我曾经有一百个理由支持游戏的发展,但都不及老教师讲的这一个:
降低了犯罪率。
知乎的大多数人,都活在生活的阳光面。哪怕你觉得自己仅仅是个大专生,你的学历也超越了一半的同龄人。那么剩下的另一半呢?
老教师说,以前的学生,做的事情你根本想象不出来。闲得无聊就打架,打了架就想拉帮结派的,拉帮结派后胆子大了,就敢拿刀,然后就有进派出所的,看场子的,放高利贷的。
而现在呢?下课了躺在空调房打游戏,不香吗?
我曾处理过一起约架事件,双方没打起来的原因是,一方的两个兄弟在打晋级赛,小孩子的矛盾来得快去的么快,等晋级赛打完以后,矛盾已经消除了。
可笑,却引人深思。这就是游戏即娱乐的作用,忽视它的人,是某种程度的何不食肉糜。
因为它们根本不考虑游戏对于人的精神慰藉,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意图,不惜采用这种愚蠢且反人类的方式。
游戏之所以被反复的打压、提及,其实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在于它太有沉浸感。
沉浸到可以让人忘了现实里的不足,沉浸到可以暂时忽略现实的残忍,沉浸到可以逃避现实里的威胁。
而这恰恰是某些人最不爱看到的局面。
他们可以是后浪,可以是后浪的爹,也可以是你爹。他们都有不同的理由,让你尽量放弃这些精神上的愉悦,而去创造财富,参与被剥削。
我们不是说玩游戏天天不上班是对的,这就跟饮酒需适量一样,是讲究尺度的。至少在大部分时候,游戏带给许多苦闷、乏味的玩家,一些日常生活里绝对无法收获的精神愉悦,这难道不是大好事吗?
这里面我要多说点的是单机游戏,因为我比较讨厌氪金网游,也因为单机更符合这种“沉浸感”,而没有复杂的社会性,没有想着“高人一头”,没有想着“骗钱打赏”,69块钱,一套正版,高兴好长时间。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青春,我是很感恩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里有游戏。
因为有金庸群侠传,所以可以在没有攻略、地图的情况下,凭感觉瞎走,有时候连船停泊在哪里都找不到,好气又好笑。
因为有仙剑奇侠传,所以可以不断的走迷宫、打怪升级,只为见心爱的灵儿一面,看看最终的结局。
因为有月影传说,里面有所有女主都娶了的设定,而我第一次打的时候,仅仅因为一个选项,少娶了一个,特意读档回去重新在中段开始,再玩一次,只为了看一下最后在几个老婆岛上打麻将的时候,多一个人的头像。那感觉比自己娶了老婆都开心。
现在想起来,真是sb。因为不值得嘛。
但人世间所有的喜好,所有的惊喜,其实都是不值得的。只要那一刻你觉得很满足,那已经是千金难换的美好了。
说游戏令一部分年轻人沉浸,不爱学习,我承认。
但游戏也同时令一部分本来压抑苦闷、无法排解的年轻人,有了一个暂避之所,你又是否承认呢?
我们这代人过的够苦了。
不是苦大仇深的苦,而是苦却自知的苦。
这不像六七十年前,吃不上饭的时候,挣扎在生死线。那是求生的本能令你痛苦。
而现在是一种你明知道差距已经在你出生前形成,你一生哪怕多么努力,如果天资只是平平,又没有高人奇遇的话,过的还不会有王思聪爵爷的爱女王可可好的痛苦。
而生活压力使你又不得不主动积极的要求被剥削,家庭压力又让你不得不主动积极的要求结婚生小孩,尽快让小孩也进入内卷的环境,一面被快乐的剥削,一面为资本呐喊,做《欢天洗地一家人》。
在这样的时候,游戏就像是一间带暖风的房子,可以令在外面冻到流眼泪的人们有个暂避之所。
你以为不玩游戏,出了这个房子,人就都变得越挫越勇,人均马云了?
不,只会更痛苦。当然,由于痛苦这种事情从来不是彼此能感受到的,所以不爱玩游戏,或者高高在上不愁生活的人,自然觉得游戏没有用:
有这个时间,你为什么不多加班给我创收?
有这个时间,你为什么不多去消费给我创GDP?
有这个时间,你为什么不多出去找女的赶紧给我生个孙子?(当然我不能给你带所以你最好找个父母健全的)
这三种质疑分属于谁,不用我说。它们也构成了反对游戏的最中坚力量与声音。
其实游戏是有很深的文化性的,你不觉得,或者有些人没注意到,不代表他没有。
这就像金庸的武侠小说,当时也很多贩夫走卒看来过瘾,只是满足一下yy的幻想,遇到几个女侠倒贴,打败几个对手。但它本身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
只不过我这篇文章都懒得细说游戏的文化性或者寓教于乐的功效。因为就这样伟大的发明,哪怕只是能起到令人短暂的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已经是菩萨心肠。
“你现在高中累点儿,等考上大学就轻松了”
“你现在得想办法找对象,多挣点钱,等结婚了就轻松了”
“你现在刚结婚,小孩才两岁,不好带,正是累人的时候,等上幼儿园了就轻松了”
“你孩子现在上初中,正是要冲刺的时候,家长得多上心,等孩子上大学了你就轻松了”
“你现在孩子也大了,不用你多操心了,还有几年就退休了,现在先多干点,等退休了你就轻松了”
我们一直生活在这种谎言跟欺骗里,无耻又悲哀。轻松两个字,似乎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如同游戏里的极品装备,你似乎知道它存在,但又总是与自己无缘。
而到底什么是轻松呢?这些轻松的办法真的有用吗?我相信身处上面五种境遇下的人,自己可以品味。
也许只有你打开一个自己很喜欢的游戏,并投入进去忘了这些“轻松的办法”时,你才真的有一刻轻松。
全文完。
我当年读初中如果没被网吧耽误而是参军(我们学校有部队下来选拔)的话,现在说不定都已经向米国宣战了,而不是在虚拟世界里发扬下阿Q精神
电子游戏就是毒品,谁用谁知道,谁驳谁废掉
其实现实生活里总是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人,成天就在幻想着自己真的有“禁止”某种东西的能力。这种人现实里其实活得很不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根本就没有禁止任何东西的权力,甚至都没有“登高一呼、应者如云”的能力,然而他们依旧在孜孜不倦的声称要禁止某种东西,搞得旁观者十分纳闷他们这样干的理由。
我小学里有个老师就属于这种人。
龙哥的小学是那种典型的农村里的村办小学,条件比较有限,很容易就会被蓬勃生长的杂草灌木什么的淹没那种。后来它果然就被杂草和灌木淹没了,长大以后我凭着记忆跑去找自己的小学母校,只找到了杂草丛里的几块破瓦。
顺便说下,龙哥所有的母校目前已经全部阵亡:荒废、遗弃、合并或者改行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连一个幸存的都没有,龙哥简直号称“母校杀手”。
言归正传,龙哥的小学在我就读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颓势,一排教室最头上那间的山墙已经倾斜了,木头窗户上经常长出木耳来,操场上经常会出现蛇,甚至出现过野猪和黄鼠狼,被一群小屁孩追得屁滚尿流的。
这位可敬的老师就在这样一所小学里任教,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与某种东西斗争的过程中。
你也知道,指望农村里的孩子得到友善的对待,是个不大现实的问题。农村老师对付不听话的孩子,唯一的途径就是揍,往死里揍。这位可敬的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总能想到新奇而有力的方式揍我们,说实话我们对他还是颇为忌惮的。比如有一次他叫我一个同学去讲台上做题,这位同学确实长得不是太聪明的亚子,然后就被可敬的老师一手抓着一只耳朵,拎起来拿脑袋在黑板上撞,那个黑板也不是特别的解释,我就看见黑板上斑驳的黑漆在扑簌扑簌往下掉。
我同学下课的时候一直都趴在课桌上哭,按理来说我是他舅舅,所以跑去看他,发现他耳朵根已经被撕裂了,但是很快结了痂,这说明农村长大的孩子们生命力确实要顽强得多,跟杂草一样怎么整都整不死。
当然也不可能得到什么保护,他回去以后多半还得面对自己老爹一顿暴打。
因此特别忌惮这位可敬的老师也是正常的。
他就非常喜欢禁止某种东西。
我们那时候喜欢把软包香烟的烟盒,折成三角形来玩儿,玩法就是两个小屁孩,把各自的烟盒三角放在一起扔地上,挥手扇,扇翻过来就赢走了。有的烟贵因此烟盒就稀少,属于有收藏价值的藏品,会被小孩子们精心的收藏起来,轻易不拿出来。
然后这种人畜无害的利用工业垃圾的游戏就被禁止了。刚开始我们还能东躲西藏的玩儿,后来就总发现可敬的老师会神出鬼没的突然跳出来,比如旱厕背后、学校后面的岩洞里、教室外面的草丛里。有一次我们专门安排了同学盯梢的,然而他仅仅是弯腰掏课本的功夫,神出鬼没的令人敬畏的老师就把我们抓包了。
禁止的理由是什么呢?没有理由,没有原因。
类似的事情还有斗鸡、警察与小偷、纸飞机、弹弹珠、陀螺,反正某种东西只要流行起来,就一定会遭到禁止。
不得不承认可敬的老师一定是非常非常的热爱禁止某种东西的感觉,否则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他会把如此之多的精力投入到“禁止”这种活动中来。我当时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一个人会这么偏执的,花掉主要的精力去做“禁止”这种事。因为他对于教室即将倾覆的山墙视而不见,对杂草漫溢即将成为蛇和野猪巢穴的操场视而不见,对黑漆都即将掉光的黑板视而不见,对教室窗户上蓬勃生长象征着旺盛生命力的木耳都能做到视而不见,唯独对小孩子们人畜无害的游戏,如眼中钉肉中刺,必除之而后快。
那时候我还太小了,这只能是一个谜。
可敬的老师禁止不掉的东西终于来了。
这东西就是电子游戏。
我们的小山村虽然破,但是也是可以跟上时代潮流的,有人在街上开了个打电子游戏的地方,我现在还记得开张那天的盛况:小屁孩们从里面一直排队排到了街上,一个二个的眼冒绿光。其实那是一间很小的木头瓦房,里面两台街机,一台是“恐龙快打”,一台是“三国志”。恐龙快打的吸引力远超什么烟纸盒、弹弹珠之类的东西,虽然我也不大明白为什么几条壮汉跟一个大波妹会跑去跟恐龙打架,然而这玩意儿就是要比烟纸盒好玩儿。
闻风而动的可敬的老师当然迅速发现了这个新的值得禁止的东西。
他反应简直是堪称神速:他用短短两天时间就搞清楚了这是一种供小孩子玩儿的东西,并且很受欢迎,于是果断出动跑去禁止。
然后就被游戏室老板一脚踹翻在旁边的水沟里。
游戏室老板当然也曾经是他的学生,恐怕也挨了不少拳脚,于是下手快准狠,并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可敬的老师一露面我就看见他踮起了脚尖,然后就开始言语撩拨可敬的老师,可敬的老师很显然被这种非常值得禁止的东西弄得失去了理智,开始动手冒犯别人的财产,踮起的脚尖迅速找到了充足的理由飞出去,只一个窝心脚就达成了目的,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可敬的老师第一次禁止某种东西失败,很好的给我上了一课。
我第一次认识到,“专注学习”很可能只是一个借口,因为真的专注学习的话,他应该想办法先弄好即将倾覆的山墙,清理一下窗户上的木耳;
因为这一点,他显然就另有目的,这种目的就比较隐晦了,而且他自己打死都不会承认,需要我们来猜测;
我们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先来假设几种可能性:
他天然厌恶别人玩儿——然而他对大人玩儿没有表现出任何厌恶的意思,甚至自己也会跑去打牌;
他天然厌恶小孩子玩儿——很显然大部分小孩子都会长成大人,如果耳朵没有被他扯掉的话多半还是个健全的大人,因此小孩子跟大人并无本质性的区别,都是人,这就引出了这种针对性的理由,为什么单单就看不惯小孩子玩儿呢?
如前所述,他既没有想办法撑住山墙、也没有清理木耳,并且上课上得一塌糊涂,因此这种针对性并不像是为了小孩子好。
那么可能性就只剩下了最后一种:
他是在满足自己的权力欲。
这种人往往现实生活里都过得不好,因为他总能把十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因为他理解不了复杂的问题,无法处理复杂的问题,于是就把它简单化,以适应自己相对简单的脑子。
比如可敬的老师就毫无来由的痛恨日本人。你要是跟他说起日本人,他就立刻进入一种亢奋的状态,喷着吐沫星子发表自己的高见:把所有核武器都扔日本去,给他炸沉了。这个高见很显然具有根本不可能实施的缺陷,然而这种缺陷并不令我意外,让我意外的是可敬的老师为什么会对日本人有这么大的意见,以至于要自行解除核武装、放弃核威慑、背负种族灭绝的骂名、引起局部性地质灾难,也要灭绝他们。很显然他的任何权益都没有受到过日本人的侵害,四川深山沟里并没遭遇过日本人的侵略,现实生活里他也根本就没见过任何一个日本人。
你想明白他其实是在发泄权力欲,这种怪诞的行为也就说得通了。他是在过幻想中的权力瘾,因为电视上都在说日本人坏,而且日本也确凿无疑的侵略过我国,因此将日本人定义为权力肆意挥洒的对象容易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与认可,你要是表示反对提出异议的话他还可以把话题引到“你为什么包庇日本人”这个风马牛不及的方向去,而躲避掉他“实际上不拥有动用核武器的权力”这个问题。
于是大多数人都会被他带着走,他就能沉浸在“动用核武器灭绝了一个民族”这样一种极致的权力欲得到释放的快感中。
这种把戏也就能骗骗小孩,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一种分外无聊的事情,算是一种游戏吧,只不过并没有恐龙快打或者荣誉勋章什么的好玩儿。大人之间还玩儿他这种游戏的话,就会显得非常的low,令人不齿。
所以他把这种游戏拿来跟毫无反抗能力的小孩子们一起玩了。
他禁止一切,就规避了他“实际上无法动用任何核武器”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避免了被成年人指着鼻子说“你算老几?”
因为他确实拥有禁止你玩儿烟纸盒或者弹弹珠的权力,尽管这种权力并不算大,但是是真实的。
于是权力欲得到了释放,世界就美好起来了,哪怕山墙即将倾覆,窗户长了木耳,学生们会在操场上追野猪。这种释放还有着无比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说“为你好”。我到现在都对“为你好”、“这是为你好”感到一种天然的恐惧,因为这种话就意味着他想要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了,而不管你是不是乐于接受、是不是会因此受损。
当然可敬的老师还不算是最low的,他毕竟有着在小范围内禁止某种东西的权力,而不是毫无权力可言。比他还要low的多得是,就是幻想着“禁止某种东西”的权力,这种人甚至连禁止某种东西的权力都没有,只能幻想,指望着别人去禁止而满足自己的权力欲。
这就是“部分人”“都”提倡禁止游戏的心理动机。
这个“都”就十分的魔性。
部分人还要“都”,矛盾中凸显一种尴尬感,就好像你噌的一声跳上某个高台,振臂一呼,“让我们禁止某样东西吧!”然而并没有人附和,为了避免尴尬,你就说,“我们其实人挺多的!”
我怎么看呢?
我怎么看怎么觉得滑稽,像是那个倒在臭水沟里的可敬的老师。
我提倡禁止这部分人,大家觉得怎么样?
如果是几年前的我,看到这种观点时会说“最危险的其实不是游戏,而是管不好孩子就推卸责任的家长”。
而现在的我发现,其实最最危险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脑海中都有一种“我看着不爽,就要找出理由证明他有害,然后呼吁大家禁掉”的思维并且不自知。
我小时候很调皮,很贪玩,那个时候很流行有各种开关功能的文具盒,我爸爸也给我买了一个。然后我上课的时候,就一直玩这个文具盒。老师把我爸爸叫来,和我爸爸说,我一直玩文具盒。我回家被结结实实的揍了一顿,然后文具盒就被没收了,变成了一个什么功能都没有的铁盒子。
文具盒不能玩了,我就开始玩自动铅笔。一根笔芯塞进去,再摁出来,再再进去,玩的不亦乐乎。结果是,我的自动铅笔也被没收了,我只能用每天妈妈削好的十支木头铅笔。
我开始用手指甲扣橡皮,把橡皮扣成一个孔一个洞。
橡皮也没了。
最后我爸爸忍无可忍了,把我关了禁闭,让我坐在那里什么都不能玩。我记得清清楚楚,我开始搓手背上的泥,搓成一个一个小球,然后小球变大球,我靠这些泥球球,度过了爸爸规定的三小时禁闭时间。
想玩的,是那颗心。至于玩什么,什么东西唾手可得,就玩什么。
禁止游戏,他们想玩的心就变了?
不会的,他们会玩别的东西。
抖音上有一个【大咖说】,他有一期节目说的就是,推卸责任。
https://www.zhihu.com/video/1262177718743576576哪怕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他们也不会认真学习,更不会学习突飞猛进。一个没有自控力的人,哪怕什么东西都没得玩,他们也只会放空大脑,掰掰手指头,吃吃手指甲。那些在上课的时候,一直照镜子摆弄头发的女生,拿到收走了镜子她们不就臭美开始学习了吗?这是毫无道理的。
真正的成熟,不是经得起诱惑,而是能有自控能力。
没有诱惑不代表有自控。
没有自控,什么都是诱惑。
没有自控,就是失控。让失控的人多玩玩游戏,消耗一下精力,在群体层面,就是一种有效的控制。
不然,一大群失控的人,晚上无所事事,又没有游戏玩。
他们能干什么?
为什么90年代要严打?路边的录像厅里面的黄带为谁而播?大家心里,没数吗?
欢迎关注圣范锦意,一个对生活有独特洞察力的人。
同名公众号:圣范锦意,每日更新更多精彩问题。
小明养的狗生病了,小明没有带狗去看病,而是打他骂他问他为什么会生病。
小明养的狗学会了捡飞碟,小明没说狗学得好,而是跟别人说这是他教得好。
小明看见别人的狗会翻墙,小明没有教自己的狗怎么翻墙,而是骂他你为什么不会翻墙。
小明看见自己的狗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吃狗粮,小明没有让狗吃肉和狗粮的搭配的食物,而是骂肉为什么这么吸引人。
各位爱狗人士千万不要骂我,我只是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把狗换成其他的东西,也可以换成孩子:
孩子学习不好,父母没有和他一起找原因,而是骂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
孩子学习努力取得不错的成绩,父母抛开孩子的努力,却说自己带孩子带得好。
父母看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父母没有想孩子成绩不好是哪些因素导致的,而是骂他你为什么成绩不好。
父母看见孩子玩游戏,不知道对孩子引导游戏和生活的关系,而是在那骂游戏。
这种父母,真无能。
如果被称作第九艺术的游戏被禁,那前八艺术还有不禁的天理?一个优秀的游戏,能真正让一个人理解到很多东西。
我爹和我玩红警,让我和我爹有了很多共同话题,而在这些话题中,我爹给我讲了很多美苏冷战时期的政治问题。当时我才三年级,就对国际政治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了解。我跟我爹玩魔兽,认识了尤迪安,阿尔塞斯,萨尔这样一个一个鲜活的为了自己信仰而奉献的英雄。我和我爹一起玩星际,感叹泽拉图在逆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雷诺和凯瑞甘的爱情。我和我爹玩底特律,意识到了未来人工智能普及可能带来的危机并且慢慢认清了人与智能的关系。我和我爹玩战地,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在战争中失去生命...
有时候和朋友玩玩吃鸡,LOL,也会增进一下朋友之间的感情,遇见新的朋友,游戏也是化解尴尬的一个话题。
游戏能让父母和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沟通,还能让孩子感受到一些课本中根本学不到的东西,而有些父母说,游戏害人??!!
如果一个孩子真的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足够的回馈,谁还会一直沉迷于电子游戏呢?
再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游戏使得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产生,而这是某些教导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就有了工资高的工作,以后生活就不用愁”的人所不知道的。游戏也让一些人多了一种描述故事的方式,这是某些天天叫唤着孩子学习而自己一年连五本书都读不了的人所不理解的。
至于有些以 自己学习无望,要打电竞的/看几个游戏解说就说自己热爱游戏/光知道玩游戏,以外相关的什么也不知道的 这些为借口来沉迷游戏的人,就是玩游戏玩魔怔了。
父母要是真的觉得游戏有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如物理方法直接自己家禁游戏,砸了机顶盒,摔了手机,卖了电脑。别说是疫情期间,就是平常这些父母也不敢。为什么?因为他们也要从这些东西里接受某些无良自媒体贩卖的焦虑,以此来消磨时间。
更新一下,考完试看这个回答竟然有2k赞了,太开心了。
先是评论中提到的匿名问题,主要原因是最近喷某艺人的回答有点多,怕被喷,所以就匿名了。
其次是魔兽的尤迪安的读法问题,魔兽的游戏碟是我爹一个哥们老以前买的冰封王座的碟然后我爹嫖过来我们俩一起玩的,当时字幕就是尤迪安,所以我就一直念的是尤迪安。阿尔塞斯也是,我一直记得是阿尔塞斯,刚刚百度了一下才发现是阿尔萨斯。
至于阿尔萨斯大孝子的问题。。。。。底特律也有大孝子啊。
有人说像留守儿童这类问题导致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也很难实现,确实是,我也承认,这是我认为中国发展较快所导致的一个必然会发生的一个问题。而问题中的那些家长显然不是留守儿童的父母,我认为他们是有一定时间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合的引导和交流的。
武亦姝在采访中说明她自己的父亲在每天下午四点会关掉手机来陪伴她,她本身的优秀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父亲的自律和榜样作用(记忆中是这样,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希望孩子越来越好的,只不过缺乏相互的沟通和理解,不会教育从来都不是错,不会教育还不去改进才是问题。
我写这个不是为了说明玩游戏有多么多么好,家长教育是怎么怎么差,我只是希望能有更多人看见了我的回答后把游戏作为一个工具利用起来,用它来消除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并理解一些更深层次的文化科上学不到的东西。单纯的一刀切绝对解决不了问题,评论中也提到过:禁了游戏并不能保证孩子们就能好好学习。如果真的禁了游戏,总还会有其他的替代品出现。所有的东西都讲究一个适度,追星,玩游戏,包括学习也是。
有人提到王者这类游戏不算游戏,我也认同,不同意的可以反驳我。我不玩王者,不要跟我扯里面涉及什么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我所说的游戏是指那类走剧情的游戏。当然即使是这类游戏,也有些不合理的地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对嘛。为什么王者这类游戏可以广泛存在,就应该问问用户和厂家双方的心理了。
有人说我跟鲲哥的想法一样,我确实是做鲲哥的题的,从鲲哥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鲲哥也是个重度游戏患者,不过我们也可以从鲲哥身上得出,玩游戏跟学习好并不冲突啊。热爱游戏有很多种途径,并不是天天在家里打游戏才叫做热爱啊。
最后声明一点,答主的语文水平十分有限,很多东西能看懂就好,我希望评论区能是一片相互讨论,彼此以理服人的景象,而不是动不动就拿几个反问走极端。各位想骂我的,想喷我的,可以说我语文差就是玩游戏导致的。
经评论区一个朋友提醒,删除了一条不太好的言论。
再更新一下。
有人说游戏鄙视链这个东西。其实我的认知里想王者,LOL,吃鸡这类游戏更像是一种娱乐活动,就像是扑克啊,麻将啊这种东西。我认为,这种游戏不算是第九艺术的,它们更像是创造出来的一种娱乐方式,而不是艺术品。
不要动不动就说,家长怎么样怎么样,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好的,可能方法不对,但这需要双方的沟通,彼此的理解,找到相互可以接受的方法。
也有人说我不结合实际。确实很多家长不会看到这个回答,但我希望看到这篇回答的人,可以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能够利用好孩子的爱好,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不要在未来发现孩子喜欢一件自己不认可的东西时,立马贴上有害的标签。两代人之间需要交流。
游戏分级和游戏限时我认为是国内游戏市场必须要走的两步。我看来单纯的限制是没有用的,这一方面也必须是家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在孩子年少时建立一个正确的三观。
有朋友说,游戏是不是第九艺术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我觉得既然已经有人提出,并有一大部分人响应了,那说明游戏就不是部分人所说的百害而无一利。
还有朋友说我30了。我才高中好吧,明年高考,想喷的也可以等我一年,如果我考不好可以说是游戏造成的。
更新一下,不过应该没人看了。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山西考生,580分(颓)。
拔网线收手机能解决的事,关游戏啥事。
这些巨婴也太能碰瓷了。
下一代怎么样我不知道,这一代和上一代能不能先把斗地主和麻将先戒了?
一个个打得昏天暗地,说起各种牌经头头是道,结果一个二个萎靡不振,还不如打游戏的精神小伙和暴躁老姐。
再说了,各大城乡结合部,劳资找些小三轮贴点透视麻将祖传洗牌都能收割这些蔫韭菜。
我贴个代打王者,天梯必胜能收韭菜吗?
不几把能。
所以,禁游戏不如禁斗地主和麻将,游戏好歹是个产业,只能软着陆,地主麻将都是小手工作坊,直接硬着陆没啥影响~
建议禁止家长,既然解决不了问题,我还解决不了认为有问题的人吗
吸烟百害无一利 为什么不禁止?
因为会赚钱啊
要得公平,打个颠倒。
电视剧、小说、酒、啪等成年人的游戏,一并禁了吧。
他们能怎么样,他们也很无奈啊,不找游戏作为替罪羊,难道你要他们承认自己作为父母的无能和不称职吗?
我还是那句话:
如果游戏是电子海洛因,那请先公审并公开枪毙大毒枭马化腾,然后清洗大毒枭的保护伞深圳市政府,把腾讯贩毒集团的所有中等以上头目集中处决。
其实这里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这个社会其实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
为什么要禁止游戏?因为孩子不肯学习。
对,就是因为孩子不肯学习,所以这些人需要国家禁止游戏。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大部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会考虑到别人的利益的。
暂且不说这些人的孩子会不会快乐,在禁止游戏之后,他们会不会努力学习。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禁止游戏之后,整个游戏行业的分崩离析。由此而造成的失业,不是这些人会去考虑的。他们只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变好,让自己的“产品”变得出色。
孩子就是这些人的产品。所以说,他们禁止游戏,并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因此,禁不禁止游戏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利益斗争。父母的利益和玩家之间的利益。
那么,父母的利益代表着谁的利益呢?资本家的利益。父母想要孩子成绩好,无非就是想要孩子考个好学校,然后去一个好公司好好挣钱。如果不能好好挣钱的话,无论这个孩子的成绩好不好,玩不玩游戏,依然会被父母骂。
因此父母养育孩子这件事情,无非就是把一个“产品”养大,然后卖个好价钱。
那么,父母把孩子卖给资本家之后,父母能够回本吗?
不能。
根据二八定律,富人会越来越有钱,而穷人会越来越穷。因此父母养孩子这单生意,肯定是会亏本的。
一个家族持续亏本,入不敷出,就会逐渐消亡。
但问题是,会有人阻止这一切么?不会。社会的主流依然是努力学习,奋斗向上。这无法改变,也不会有人改变。所以发达国家的出生率越来越低,人口甚至陷入负增长。只要进入了现代社会的这个模式,那么就肯定无法逆转这个现象。
特别是在我国。
在我国,不努力是负有原罪的。勤奋和努力是人民的基本美德。但越是勤奋、越是努力,就越是会加速这个过程。
所以,禁止游戏,加速勤奋,资本就越向少数人聚集,其他人就越发贫穷。
年轻人越贫穷,就越不愿意结婚生子,那么出生率就会越来越低。
年轻人越来越不适合在现代社会生存。
产生这么一个现象。
但禁止游戏并不是产生这个现象的本质原因。“禁止游戏”只不过是一滴小小的水滴,滴落在那汪洋大浪上。
直至那浪花把岸上的文明冲刷一片,剩下些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残骸。
上面说的有点虚,那就谈点实在的。
第一、禁止游戏不等于成绩会好,成绩会好不等于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有好工作不一定能能挣大钱,挣了大钱不一定能买房。
这么简单的逻辑为啥想不明白呢?
有一说一,如果不玩游戏能买房,需要家长禁止?本人第一个把游戏机砸了。别说游戏了,二十年不上网能买房我早就干了……反正学生时代基本上没上过网,忍个区区二十年而已。
反正现在没首付的,基本上连背三十年房贷的入场券都买不到。
说实话,现在哪个孩子的梦想不是当个包租公休闲一生?
问题在于,你禁不禁都不一定能解决衣食住行的住。
因果关系想不明白的就没必要说了,中文看不懂真的没办法。
第二、任何人可以禁止自己玩游戏,但无权禁止他人玩游戏。
第二条看不懂也算了。看不懂的也许不把别人当人,只有他自己才是世界上唯一的人上人。
什么是人上人?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有些人自己996也就算了,还要强迫别人996……
慷他人之慨是真的舒服。
我看都不看。
就这帮人,真能砸了腾讯网易完美等等等等……一堆互联网公司的饭碗?
他们真要闹起来,资本会让他们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禁止游戏,那可能去赌博吸毒的更多吧。。。
以前我还是没想明白。
现在越来越想明白了。
游戏这东西就是应该禁止。
你们说的都不对。
为什么?
因为啊,禁止以前,还有人想合法合规的赚钱,
如果有人可以合法合规从里面赚到钱,就会让玩家很难过。
而禁止以后,就没有想合法合规赚钱的人了,这个时候八仙过海,各有神通。
为什么有人合法合规赚钱会让玩家难过?
一开始不要说各位,我自己也没想明白。
但我现在想明白了。
合法合规赚到钱的人,是有巨大的动力让你显不了神通的。
因为你显神通碍着他们赚钱了。
他们不光有动力,还有钱……
不像利维坦,其实没多少钱搞这个事儿,有想法了就约谈几个巨头,没别的本事了。
如果一切都违法了,赚钱的赚不到钱了,就不会有人有动力还有钱了……
我举个例子啊。
原版星际2的画面和国服星际2的画面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
在以前,你反而可以没有太多阻碍的和别人一起玩母巢之战。
但现在,你反而玩不到一样的星际2了。
为什么?因为有人想合法合规赚钱。
这个大家可能感触不深,毕竟有些年代了。
我再举个例子啊,大家知道cod online吗,微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