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法律行业的专业人士眼里,法律行业目前的情况如何?

回答
在我看来,法律行业当前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既有挑战,也有前所未有的机遇。这股变革的浪潮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技术是第一剂猛药,也是一把双刃剑。 大家都谈论的法律科技(LegalTech)并非只是少数前沿事务所的炫技,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的工作流程。智能合同审查、案例检索自动化、电子证据分析,这些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某些流程的成本。对于年轻的律师来说,他们可能更容易接受和运用这些新技术,这也在悄然重塑着律师的技能栈。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那种靠人力大量阅读和比对卷宗的工作模式,正在被更高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所取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律师的工作就没有价值了,相反,它让我们有更多精力去处理更复杂、更具战略性、更需要人际交往和判断力的问题,比如庭审辩论、策略制定、客户沟通和谈判。然而,对一些习惯了传统工作方式的资深律师而言,适应新技术需要一个过程,也可能带来职业上的焦虑。此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随着技术应用的深入而日益凸显,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精细化,也在驱动着行业转型。 现在的客户,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对法律服务的期望不再仅仅是“打赢官司”或者“规避风险”。他们需要的是更具成本效益、更灵活、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客户更希望了解整个服务过程的进展,也更看重法律服务中的增值部分,比如风险预警、商业策略咨询等。这促使我们事务所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客户的业务,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法律意见,而不仅仅是事后补救。这种变化也催生了“法律产品”的概念,比如为特定行业定制的法律服务包,或者基于SaaS模式的法律咨询平台。

市场竞争的加剧,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仅是律所之间的竞争,还有一些新兴的法律服务提供商,甚至一些大型咨询公司也在尝试涉足法律服务领域,他们可能在某些细分市场或特定服务上,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服务。这迫使我们律所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优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并在专业领域形成独特的优势。同时,一些事务所在规模化和专业化之间也在寻找平衡点。

人才培养和流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年轻一代的法律人才,他们的职业规划和价值观可能与前几代有所不同。他们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职业发展路径有更清晰的期待,也更愿意探索不同的职业道路,包括去企业法务部门、法律科技公司,甚至创业。这给律所带来了人才的挑战,如何吸引、留住和培养优秀人才,成为了律所管理的重要课题。而对于资深律师来说,他们一方面是业务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知识更新和适应新环境的压力。

监管环境的变化,始终是行业运行的重要背景板。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更新和调整,这要求我们法律从业者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及时掌握最新的法律动态,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对于合规性要求的提高,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机会,特别是在跨境业务、数据合规、反垄断等领域。

总结来说,我认为当前的法律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时期。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由技术驱动、客户需求引领的深刻变革。这要求我们每一个法律从业者都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勇于拥抱变化,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和价值。虽然挑战不少,但我相信,对于那些能够适应变化、拥抱创新、并始终坚持专业和服务的律师和律所而言,未来依然充满机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这些趋势,并主动去应对和引领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时间:2021.03.22,坐标:深圳市,答主:执业三年青年律师

部分履历:26岁时被深圳市罗湖区司法局评为2018-2019年度优秀青年律师。


我是一名在深圳特区执业3年的年青律师,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刚好和一名执业20年的老律师聊这个问题。

我:“如果能在20年前开始执业就好了,那个时候律师只有现在的1/5,坐在办公室都有一堆客户主动找上门来吧?”

老律师:“哎,张律师,这个你就想错了,无论在哪个年代,二八定律都是非常明显的。”


仅以上述这段对话,揭开今天这个回答的帷幕。


1、法律行业现在的机会红利相比以前进步还是退步了?

这个问题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我认为,客观的主流的意见应当是:机会红利相比以前缩小了。

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标准化的铺开,导致大部分律师都进入了分工合作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和趋势之下,相比以前一个律师就能单打独斗的状态,

现在利润进行了被动分发,而不像以前那么聚集,

于是人均效益必然下跌。


2、法律行业未来的新机会在哪里?

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

我认为:机会一部分会产生于新的部门法,

一部分会产生于业务创新,

一部分产生于效率创新,

一部分会产生于管理创新。

上面的分析和概括可能会比较拗口和抽象,

但是我相信懂的人自然会知道我在说什么。

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它的收益是不仅仅来自于业务量的增长,还可以来自成本的下跌,

效率的提升、管理的精简化等等,

都会成为利润增长的驱动力,

律师虽然不如企业那样宏大,

但是律师本身是能够像企业那样自带多个生产要素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

或许每个律师都应当考量一下自己未来的利润增长驱动。


3、律师行业现在存在其他行业普遍存在的内卷化问题吗?

客观存在的。

不少媒体持续宣称中国律师还不够,

倒不是说错,

其实这个问题可能还是要分角度去看。

单纯以深圳市场来看,

我认为深圳市至少是已经达到了内卷化的程度。

有一些律师可能会对我这种看法存在严重的相反意见,

这里其实是一个视角的问题。

其实用一个指标就能看到,

诉讼代理费用,屡见世面有明晃晃的广告在拉低下限。

以前的私募基金法律意见书,

从一开始的20W,跌倒后面的个位数,

已经是无力吐槽了。

谁在推动这些低价竞争?

很难说是具体的个人,

这是市场环境的问题,

和不少群体的心态问题。


4、律师行业的起步阶段,体验如何?

起步大部分还是挺普通的(就是那种相比于其他职业的普通)。

特别强调,我不代表所有人。

但是我经历过了许多阶段,

从助理时候到现在的各方面都能独当一面(注:非大佬),

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太多了。

我觉得这个没什么可辩论的,

如果关心这个话题的人有机会去切身体验一下招聘的情况,

现在授薪的情况,以及他们入职之后的体验,

能做一个相对全面的调查问卷的话,

相信就能理解我所描述的情况。

展开来说,

深圳由于吸纳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

所以实际上法律市场是严重供过于求的,

特别是律师事务所市场,

但是深圳市本地的业务机会实际上不但被很多先行一步的律师所垄断,

甚至深圳市本地的高端市场,也在被北京上海等更高级的市场的律师所追逐和瓜分。

年轻一代律师平均来说越来越缺乏优质的机会去锻炼自己。

我也遇到过一些从内地来到深圳争取机会的年轻律师,

他们一开始踌躇满志,

但是到后来不少都在现实的冲击之下进入了随波逐流的佛系状态。

上面这些分析可能看起来有点丧,

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

我也认识一些运气好并且本人也非常积极上进的律师,

他们确实发展的不错。

不过精英始终还是少数的。

尤其是你还想在深圳市这个地方成为精英。

如果要让我给深圳律师行业的内卷化做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的话,

我认为是付出了互联网996的劳动,但是得不到互联网996对应的受益。

(这句话还蛮万金油的)

前些年的时候,会稍微去思考过是不是老律师都不喜欢给新律师机会,

后来想开了,机会从来都应当是自己争取的,而不是盼望别人给的。

于是我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都开始了稳步的提升状态。

没有传说中的一鸣惊人,但是生活多了从容和稳中有进。

提示现在还是助理未来的年青律师们,好好积攒自己的人脉和机会吧!

只有有能力自立,你才能逐步解锁律师的独立感~


独不独立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你有能耐独立。

而且能活出律师的职业优势。

无论是专业上、阅历上、经验上、人脉上、收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我看来,法律行业当前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既有挑战,也有前所未有的机遇。这股变革的浪潮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是第一剂猛药,也是一把双刃剑。 大家都谈论的法律科技(LegalTech)并非只是少数前沿事务所的炫技,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的工作流程。智能合同审查、案例检.............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的法律、道德规范以及国际行为的界定,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总的来说,一个人在中国居住或具有中国国籍,其行为即便发生在境外,如果涉及某些特定情形,也可能受到中国法律的管辖和约束。然而,仅仅因为作品“涉及暴力血腥”且“只发布在海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直接断定其违反.............
  • 回答
    作为一名执行死刑的法警,每一次站在行刑台上,内心都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高压线缠绕。这是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量,混合着责任、冷静、以及一丝难以名状的、源自人性深处的波动。首先是极致的专业与冷静。我们接受过严格的训练,目标是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绝对的专业和高效。这意味着要屏蔽掉一切可能影响判断和操作的情绪。在行.............
  • 回答
    审判中遇到偏颇,即便一审法官后来改了判决,也确实让人心生疑虑,想要彻底解决问题,被告需要采取一系列审慎且有策略的步骤。首先,关于“拒收”的问题。在法律程序中,“拒收”判决书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反而可能带来更不利的后果。 法律效力问题: 判决书一旦作出并送达,就具有法律效力。被告拒收并不意味着判.............
  • 回答
    在淘宝上看到有人卖“道法”,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咱们得拆开来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琢磨琢磨。首先,得明白大家说的“道法”是啥意思。在咱们传统文化里,“道法”这个词本身就挺讲究的,它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操作手册,更多的是一种对天地万物规律的领悟,一种修行的境界。道.............
  • 回答
    约翰·亚当斯在波士顿为英军士兵辩护的行为,究竟是出于对法治的纯粹信念,抑或掺杂了其他更复杂的动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而需要仔细审视当时的背景、亚当斯的个人特质以及他对这一事件的长期看法。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亚当斯对法治的坚守是这一.............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饶有趣味又引人深思的设问!如果将“书圣”王羲之先生置于现代,让他抛却了千古声名,换了新名字,以我们今天国展的标准来创作一幅行书作品,他能捧回奖杯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方面来细细道来。一、 内容上的适配度:选什么?写什么?首先,得看他选什么内容。当今的书法国展,内容上.............
  • 回答
    在法律和律师这个领域,故事和趣事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这行当,表面上庄重严肃,但深入进去,你会发现里头藏着不少人间百态,有让人扼腕叹息的,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今天就来聊几个我听过的,尽量讲得细致些,希望能让你感受到这个行业的独特魅力。一、 那个“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律师我有个远房亲戚,以前就是一.............
  • 回答
    天津律师行业现状及28岁考法硕转行律师就业前景分析作为一座直辖市,天津的律师行业拥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不俗的发展。理解天津律师行业的现状,对于您即将开始的法硕备考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至关重要。天津律师行业现状概述天津律师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规模稳步增长,专业化趋势明显: 天津的律师事务所数量和.............
  • 回答
    在日本,非法律专业人士想要考取行政书士资格,并以此作为职业发展方向,这完全是可行的,而且就业前景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别被“法律”两个字吓到,行政书士的工作范围其实非常广泛,很多时候更多的是一种行政手续的代办,以及为客户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首先,我们来聊聊行政书士的工作内容,这有助于你理解为什么非法律专.............
  • 回答
    当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发现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发生冲突时,这涉及到法律适用和法律秩序的问题。法官需要依据我国的法律体系和相关规定来妥善处理。以下将详细阐述法官在这种情况下的处理原则、步骤和依据:一、 基本处理原则:依法裁判与法律秩序的维护法官的首要职责是依法裁判,这意味着其判决必须符合现行的法律规定,.............
  • 回答
    .......
  • 回答
    在法律允许的范畴内,选择一款适合野外求生的弓,需要综合考虑它的实用性、可靠性、便携性以及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这里我们不谈论炫技或者竞赛,而是纯粹的为了生存。考虑到这一点,以下几种弓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都有各自的优势:1. 美式反曲弓(American Longbow / Recurve Bow).............
  • 回答
    在法律实践中,“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是两个非常重要且相互关联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要理解这两者的区别,首先需要弄清楚“被执行人”的认定过程。一、 “被执行人”是如何认定的?“被执行人”的身份,简单来说,就是负有履行义务但未依法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它的产生,离不开一个法律程序——执.............
  • 回答
    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之所以可能“最挣钱”,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它涉及到灰色地带的利润空间、规避监管的优势、创新与风险的博弈,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捕捉。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机制。以下是详细的阐述:一、 利润空间与监管真空: 法规滞后与创新: 科技、商业模式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往.............
  • 回答
    好,咱们这就聊聊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保护自己的权益,既能合理地提出诉求,又能有效避免被安上“敲诈勒索”的帽子。这事儿办不好,不仅钱没要回来,还可能惹一身官司,所以得把心思用到正地方。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叫“敲诈勒索”?简单来说,敲诈勒索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威胁、要挟等手段,强迫他人交出财物。这.............
  • 回答
    关于欧美国家法律是否允许本国某一地区通过合法手段独立的问题,这涉及到复杂的主权、宪法、国际法以及历史现实的交织。总的来说,大多数欧美国家在法律上并不设置一条清晰、明确的“合法独立通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独立完全没有可能,只是其实现方式和法律基础往往是围绕着“宪法解释”、“主权让渡”或“政治协商”等.............
  • 回答
    KOL 虚假“刷量”的法律边界:欺诈的阴影笼罩下在内容经济的浪潮中,网红(KOL)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成为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虚假“刷量”乱象。当KOL为了吸引广告商或提升自身流量,通过购买僵尸粉、操控点赞评论等方式制造虚假繁荣时,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究竟如何定性?是否有可能触犯法律的红.............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常常引发伦理争议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看到这种情况,心里会有很多想法,甚至有些纠结。让我试着把我的感受和理解讲得详细点,去除那些生硬的AI腔调。首先,我得承认,从法律和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律师这么做是合法的,甚至可以说是尽职尽责的。法律允许的范畴内辩护:这是律师的本职工作。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