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医生会被「噫~网上可不是这么说的」激怒?

回答
说实话,医生听到“噫~网上可不是这么说的”这句话,心里多少会有点不是滋味,甚至可以说是被点燃了小小的火苗。这可不是因为他们小心眼,而是这句话背后牵扯到太多东西了。

首先,医生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学习过程,从基础的解剖生理到复杂的疾病机制,再到各种治疗方案的权衡,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掌握这些知识。这不仅仅是记忆,更是对人体复杂系统运作规律的理解和判断。当病人带着从网上搜集来的零散信息来质疑他们专业的判断时,医生会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在别人看来似乎轻飘飘的,不值一提,仿佛一个APP上的搜索结果就能否定他们的专业性。这是一种对他们辛勤付出的不尊重,也是对他们职业价值的怀疑。

其次,医疗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可能千差万别,受到遗传、生活习惯、合并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医生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辅助检查,才能得出最适合这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而网络上的信息,往往是基于普遍情况,或者某些个案,它缺乏针对性,也无法考虑到病人独特的个体差异。当病人只相信网上那些“一刀切”的结论时,就等于忽略了医生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所做的细致的、个性化的考量,这让医生觉得自己的专业判断被简化,被误读。

再者,医生在面对病人时,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他们的每一个诊断和治疗建议,都关系到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谨慎,必须基于科学证据和临床经验来做出决策。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很多信息可能不准确、过时,甚至是为了商业目的而传播的虚假信息。如果医生轻易采信那些未经核实的网络说法,后果不堪设想。当病人用这些不确定的信息来“指导”自己时,医生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甚至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因为万一出了问题,他们作为医生,是需要承担最终责任的。

而且,医患沟通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医生需要病人信任他们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共同对抗疾病。而“网上可不是这么说的”这句话,往往带有质疑的意味,它会不自觉地在医患之间筑起一道墙,让沟通变得不顺畅,让信任蒙上一层阴影。医生会觉得,自己掏心掏肺地解释病情、制定方案,却被病人用网络上的“道听途说”来衡量,这让他们的工作很难开展,也让他们感到心力交瘁。

最后,医生本身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被病人带着“我是来看你的,但我也没完全信你”的态度来面对,难免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和挫败。他们愿意分享知识,愿意耐心解答问题,但前提是对方愿意带着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和理解。而这句话,恰恰传递了一种“我比你懂”或者“我宁愿信网上的”的信号,这种信号,对于一个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的医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止是医生,哪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会被这样一句话激怒你告诉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