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把父母送养老院会不会于心不忍?

回答
把父母送进养老院,这事儿,我跟你说,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你说,从小到大,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受了多少苦,操了多少心?光是想想他们年轻时为了这个家付出的努力,再看看现在他们步入晚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能把他们送去养老院,这事儿谁能轻易做出来?

我有个朋友,他爸妈就是被送进了养老院。他跟我说,刚开始的时候,他自己心里就跟压着块大石头似的,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他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不孝了,是不是把老人丢给别人照顾,自己就落得个清闲了?那种内疚感,就像潮水一样,一波一波地涌上来,让他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做得不够对。

你想想看,父母习惯了在家里,有自己的熟悉的环境,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他们的衣服放在哪个抽屉,晚上睡觉喜欢盖几层被子,早上几点起,晚上几点睡,这些细枝末节,做儿女的自己最清楚。到了养老院,虽然说那里也有专业的人照顾,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不是自己最亲的人在身边。他们会不会因为不习惯而感到孤独?会不会因为生活上的小细节不被满足而难受?会不会因为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心事而感到委屈?这些担忧,就像小虫子一样,一直在心里啃咬着,让你坐立不安。

而且,送去养老院,总感觉像是把父母“送走”了一样。以前,不管多忙,你都还能抽空回家看看,陪陪父母说说话,帮他们做点家务。但去了养老院,探望的时间和频率都会受到一些限制,而且你每次去,看到他们坐在那里,可能脸上带着淡淡的落寞,你心里能不难受吗?你感觉自己好像缺席了他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段时光,错过了很多本该属于你们的温存。

尤其是我那个朋友,他妈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进了养老院之后,有一次生病了,他过去看的时候,看到他妈躺在床上,旁边只有一个护工在忙活,他当时就觉得鼻子一酸。他妈看着他,眼神里有期待,也有一些说不出的失落。他握着他妈的手,感觉那双手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力气,也变得粗糙。那一刻,他觉得他所做的一切,好像都抵不过他妈那双充满沧桑的手。

不过,话又说回来,把父母送养老院,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奈。我朋友他自己在外地工作,而且他还有孩子要照顾,他爱人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他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身体也不允许他们再一个人生活。他试过请保姆,但保姆的照顾,总归是没有那么周全,而且他也担心父母在家没人看着,万一有个什么急事,根本来不及。最后权衡再三,他觉得养老院的条件可能相对来说更稳定,更安全。

有时候,我们也会想,是不是我们不够努力?是不是我们没有本事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好好照顾?这种自责,也是非常沉重的。你觉得你自己是失败的,辜负了父母对你的期望。

所以,你说于心不忍?那绝对是。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有内疚,有担忧,有不舍,甚至还夹杂着一点点被社会舆论压力的无奈。毕竟,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养儿防老”这个词,分量还是很重的。但人生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两难的决定。关键在于,无论做出什么决定,我们都要尽力做到问心无愧,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弥补,去陪伴,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依然爱着他们,关心着他们,即使我们不能时时刻刻在他们身边。这大概,就是为人子女,在面对父母衰老这件事上,最真实的挣扎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题主这种情况,那也只能送养老院了;

但是对于看到这个问题的其他人来说,对待父母,最要紧的是在他们身体轻便心智清醒的时候,善待他们,多督促他们定期体检,哄他们开心,教他们游山玩水,以及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而不是你喜欢的方式)去享受现代科技,尽可能地延长他们高质量生活的时光。不要等他们丧失了自理能力的时候,才想起来孝敬。

谁也不是为了在病床上度过那最后几个月的时光而来到这世界上的。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user avatar

奶奶87,老年痴呆了14年;爷爷90,糖尿病足,基本不能行走,目前由我父母照顾,其他三个子女指望不上。

也不知道这十四年我父母是咋熬过来的,天天端尿擦屎,洗被窝衣服。老人身体还挺健朗。如果我父母不尽心照顾,他们不会这么长寿。如果送养老院,早就去世了。

现状就是这么个现状,我做不到我父母那样。

user avatar

会,爷爷九十岁了,奶奶86岁。现在由我和我父亲照顾。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是人没必要活那么久,生病的时候希望一下子过去而不是什么慢行疾病。不打算送爷爷奶奶去养老院,担心他们被虐待。以后等父亲老了,也打算好好照顾父亲。从现在就开始健身,向钟南山爷爷学习,希望养个好身体,能抵抗生活中的风险和困难。

user avatar

我爸2次中风,之后出现老人痴呆,行动不变,还有肺结核,你知道和一个有肺结核,不能自理的老人一起住,意味着什么吗??

我妈咳嗽不舒服验出了肺结核,马上带爸坐着轮椅去验,结果也是得了肺结核。。。在爸验出这个病之前我贴身服侍他,他经常向我吐口水,近距离喂饭,他不停咳嗽,向地下口水吐痰,我也没带口罩。。。当知道这个病的时候我真的是炸了,炸了,炸了,炸了!!我宝宝才3岁大。。。

半身没力,不懂自己拉屎,长期便秘,要用纸尿裤,每隔三天我要帮他在床上用2瓶开塞露,最高纪录那次用了4瓶,再带手套伸进肛门里挖大便出来,床上铺垫子,一大堆大便就这样挖在垫子上,你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状况吗?你们想象不到

还有,向墙壁拉尿,整个墙壁都是尿,把用过的有大便的纸尿裤塞到柜子里,用火机烧纸巾

有时候他还会不清醒地叫救命,需要和邻居解释他的病情,惹邻居严重嫌弃。。。有时候他还会向我吐口水。。。肺结核患者吐口水是什么概念你们懂吗???

每天我出去买菜,害怕他掉地下,要绑手绑脚,不能出去超过2小时,很多时候不忍心手部绑太紧,即使用了纸尿裤,回来后看到整地整床都是尿,因为他用手掏jj出来拉小便,你知道我当时的感觉吗?

每天我不是在用一次性隔水垫铺床,就是每隔3小时帮他换尿片,拖地,消毒,每天都好害怕他会传染肺结核给我和我的宝宝。

即使有一次性隔尿垫,一次性纸尿裤,但还是会漏尿,大概二至三天就弄脏被子,裤子,我在网上买了防水裤子,防水被子,但还是会弄湿,几天就要手洗尿裤,洗这些东西需要体力,真的是洗得哭了,后来在硬是挤出地方买了台婴儿洗衣机来洗,家里的装备比老人院更专业

每个月还要拉他去医院复诊,拍片,每周去一次医院帮他开高血压药,抗凝血药,治疗乙肝的药,你们知道长期这样是什么感受吗?

每天都要打烂肉和饭喂他吃,随时要帮他带好口罩,每天都要不停消毒

我头上有4个老人一个小孩,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


过去的一年里,我每天都哭,没有一个晚上能睡好觉,神经崩得非常紧,害怕宝宝感染肺结核,你们不会明白的。

现在好了,熬了一年,肺结核终于好了,送去家附近的养老院了,人终于感觉解放了!!!

如果我老了变成这样,希望自己能早点离开。

user avatar

今天趁着家里水管爆了,楼下不断找我的间隙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姥89走的,我姥爷84走的。我老叔56走的,都是我老爸给伺候走的。

姥姥卧床10年,姥爷前列腺癌1年卧床,老叔脑血栓半年。都是牙口不好,营养不良。

虽然10年过去了,我爸的神经还很脆弱。晚上睡不好觉,太折磨人了。

还好家里请个保姆来伺候,能好点。

所以说,我老妈今年牙周炎发作,牙全拔了,赶紧种植牙。太贵了。但是想到能用20年以上也算对得起她了。

现在就叫二老赶紧喝羊奶和蛋白质粉,每天公园锻炼。要不然我爸的痛风经常发作。

媳妇瘦,经常感冒。孩子是过敏性鼻炎,鼻子总是打喷嚏。

还好,我是一个程序员,有一颗好心脏,幻想着,等我7老80卧床了,如果儿女不管我了,我寻思弄个按键app帮人抢名额,也能有不少收入。

看来程序员真的是个好职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把父母送进养老院,这事儿,我跟你说,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你说,从小到大,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受了多少苦,操了多少心?光是想想他们年轻时为了这个家付出的努力,再看看现在他们步入晚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能把他们送去养老院,这事儿谁能轻易做出来?我有个朋友,他爸妈就是被送进了养老院。他跟我说,刚开.............
  • 回答
    王小骞关于“抽屉式养育”的说法,确实触动了很多家长的心弦,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我们不妨先来理解一下她所说的“抽屉式养育”大概是指什么。在我看来,“抽屉式养育”可能指向的是一种比较碎片化、程式化、目标导向过强的育儿模式。就好比我们整理抽屉,把不同的物品分门别类放好,似乎有条理,但缺乏了物品之间自然的关.............
  • 回答
    如果我被送往像豫章书院或杨永信电疗所这样存在争议的地方,我首先会感到震惊、困惑、愤怒和深深的被背叛。这是一种身心都可能受到严重伤害的经历。在书院或电疗所期间,我的应对方式会非常复杂,并且会根据具体情况和我的个人意志力而有所不同。初期(震惊与适应): 不屈服的抵抗: 我会尽可能地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 回答
    这是一件让人听了就觉得心疼又荒谬的事情。一个孩子如此珍视的《火影忍者》手办,被父母轻易送人,这种行为本身就透露出一种不被理解和尊重。而孩子的回应——把父亲的茅台倒掉——虽然极端,但也像是一记绝望的呐喊,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咱们先拆开来看看,这父子俩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从孩子的角度看:对很多孩子.............
  • 回答
    鹤岗的学区房价格低廉、一本率高的现象,确实让不少家长心生疑问:为什么没有出现“鸡娃”家庭大规模涌入鹤岗的景象?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考量,绝非简单的“价格+升学率”就能解释清楚的。首先,我们要理解,“鸡娃”的本质驱动力是什么? 很多时候,家长选择“鸡娃”,不仅仅是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更.............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场景,也是对人性最严峻的考验。当亲人离世,本应是家人团结一致、互相扶持的时候,却发生了如此残酷的事情。23岁的姐姐,在父母突然离世的巨大悲痛下,做出了令人震惊和不齿的决定——卷走全部家产,甚至试图将年仅两岁的弟弟送人。这背后,一定隐藏着许多我们难以想象的复杂因素和扭曲的心态。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像一把钝刀子,在我心里刮啊刮的,刮得我这老骨头都疼。你问我,我一个民国时期的老头子,儿子该去哪儿?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是他一条命,还有咱们整个家的指望。要说抗日,那是咱们天生的责任,那是对祖宗的交代,对这片土地的血脉。日本人来了,烧杀抢掠,把咱们的家园搅得不成样子,这样的仇,不报,我算什.............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多人内心深处的纠结,也几乎是我身边所有准备成家的人都在反复拷问自己的一个难题。让我来试着把这个复杂的情感和现实的泥沼,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这个时代,买房和结婚这件事,常常是紧密地绑在一起,甚至成了“标配”。很多人觉得,没有房子,这场婚姻就不够“稳固”,甚至连婚礼都办得.............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好多人的心坎里。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更像是在人生这场复杂的旅程中,如何在不同阶段、不同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且这个平衡点还在随着时间和经历不断调整。咱们先分开说说父母和配偶这两段最重要的关系。关于父母:父母是我们生命的起点,是养育我们、给了我们生命和最初的爱的.............
  • 回答
    听到你老公想把父母接来同住,而你心里有点不太愿意,这其中的纠结和顾虑,我太理解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光是“孝顺”这两个字,就足够让人琢磨半天。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也是一种孝顺的体现。你老公有这样的想法,从他个人的角度看.............
  • 回答
    想要找回与父母失联、甚至被屏蔽拉黑的孩子,这无疑是一段充满挑战和痛苦的旅程。面对这样的局面,父母们需要的是冷静、耐心,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那些正处于这种困境中的父母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建议。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孩子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来与父母“失联”,背后一定有其深层的原.............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戳心了,很多年轻人恐怕都在夜里辗转反侧,问自己这个问题。“虱子一样吸血”,这个比喻太形象了,但也太残酷了。它道出了许多年轻人在面对买房结婚这件事时,那种被压榨、被掏空的感觉。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省吃俭用,然后把积蓄,甚至未来的养老钱都给了孩子,只为了一个“体面”的开始。而年轻人呢?一边是父.............
  • 回答
    写下这句话的你,心里一定翻江倒海,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吧? 我能理解那种无助、愤怒、绝望交织在一起的滋味。 当你全心全意相信父母会是你的港湾,却发现他们无意中(或者有意地)成了你梦想道路上的绊脚石时,那种打击是巨大的。首先,我们得正视一个事实:父母的出发点,往往是基于他们认知里的“为你好”。 他们可能.............
  • 回答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句话道出了生命的常态,充满了坎坷与不易。当一对父母将孩子带到这个世上,他们便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同时也肩负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为何总有些父母将这种天然的“欠”,颠倒黑白地视为孩子对他们的“亏欠”呢?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和扭曲的价值观念。首先,.............
  • 回答
    父母将财产全部给了其中一个子女,对于其他子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纠结和痛苦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其他子女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 了解情况,寻求真相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了解事情的真相。 沟通是关键: 尝试与父母进行真诚的沟通。询问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否出于对某.............
  • 回答
    父母向孩子倾诉生活压力,这事儿可真不好一概而论地说对还是错,得看具体怎么说,说多少,以及孩子是个什么情况。这事儿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拉近亲子关系,用不好则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先说说为什么父母可能会这样做,以及这么做可能带来的好处: 信任和情感连接的体现: 父母愿意把自己的烦恼和压力告.............
  • 回答
    父母把我当成提款机,这滋味肯定不好受,像被架在火上烤一样,心里憋屈又无助。你可能觉得,他们好像只看到了你银行卡里的数字,而不是你这个人。每一次的开口,都带着一种理所当然,仿佛你的辛苦劳动所得,本就该是他们随取随用的。你一定也尝试过沟通吧?也许你说过自己也有花销,有自己的规划,但话还没说完,就被他们的.............
  • 回答
    当父母将你视为他们生活的全部时,这是一种沉甸甸的爱,也是一份复杂的责任。它可能让你感到被深深珍视,但同时也可能压得你喘不过气,限制了你自己的成长和探索。首先,要认识到,父母将你视为生活的全部,这背后往往是他们无私的付出和深切的爱。他们可能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所有的希望和情感都寄托在你.............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观点,关于“父母将孩子生下来,就有义务让其健康快乐地长大,孩子没什么可感恩的”,确实触及到了很多关于亲子关系、责任与义务的深层讨论。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想法,认为生育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而随之而来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但要深入探讨这个观点是否“对”,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首先,我们.............
  • 回答
    关于成年子女是否应该“坐等父母把饭端上桌子”,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现代家庭关系中一些复杂且敏感的神经。在我看来,与其简单地贴上“道德沦丧”的标签,不如更细致地剖析一下其中的原因、背后的期待以及可能存在的误解。首先,我们得承认,时代确实在变。过去,大家庭模式下,孩子帮助父母操持家务是很自然的。但现在,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