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印度GDP是中国1/5,但财政预算不到中国1/10?

回答
印度 GDP 是中国 GDP 的五分之一,但其财政预算却不到中国财政预算的十分之一,这其中涉及到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经济和社会因素。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字的表面。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GDP 是一个衡量国家经济总产出的指标,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规模。而财政预算,则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公共服务、国防、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支出以及通过税收等方式筹集收入的计划。这两个数字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体系。

为何印度 GDP 占中国 1/5,但预算却不到 1/10?

1. 税收基础的差异与税负水平:

中国: 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加侧重于工业和服务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使得中国的税基相对更宽广,特别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与工业产出紧密相关的税种,能够产生可观的税收收入。同时,中国近年来也在不断优化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税收效率和合规性。中国的总体税负水平,虽然不能说完全不高,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在某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但总体上能够支撑起庞大的财政预算。
印度: 印度虽然是服务业占 GDP 比重较高的经济体,但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结构中非正规部门的比重也相当高。这意味着很多经济活动可能游离于税收体系之外,或者税收征管存在效率低下、税收流失等问题。印度的农业部门占比较大,农业的税收贡献相对较低。此外,印度的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数量庞大,他们的税收合规性也可能是一个挑战。尽管印度也进行了税制改革,如推行商品和服务税(GST),试图统一税收体系并扩大税基,但其效果的全面显现还需要时间,且 जीएसटी的实施也面临一些复杂性。从整体来看,印度从其 GDP 中能够提取的税收比例可能低于中国。

2. 财政结构和支出重点的不同:

中国: 中国的财政支出重点往往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铁、机场、港口)、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的完善以及国防开支等领域。这些领域往往需要巨额的财政投入,并且能够通过大型项目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在调动资源集中办大事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印度: 印度同样面临基础设施建设、国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巨大支出需求。然而,印度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可能更加分散,也可能受到政治因素、地方分权等影响。例如,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在财政责任和支出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博弈和协调成本。此外,印度在扶贫、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也需要巨大的资金,但其效率和覆盖面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3. 债务水平和财政赤字管理:

中国: 中国的财政预算虽然庞大,但也需要考虑如何管理潜在的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中国政府在债务管理方面通常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并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划分来管理财政支出。
印度: 印度政府的财政赤字水平在一些时期可能相对较高,这意味着政府在增加支出时,需要更多地依赖借贷,而不是完全由税收收入来支撑。高额的财政赤字和累积的债务会限制政府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的空间,因为它需要留出资金来偿还债务利息,从而压缩了可用于其他领域的财政预算。

4. 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差异:

中国: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国内市场。这种经济结构使其在税收产生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同时,中国的发展阶段也促使其在财政支出上更加注重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城市化进程。
印度: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服务业的拉动,但制造业和农业的现代化仍然是重要的课题。其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其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巨大的“补课”需求,但受制于财政能力,这些需求难以完全满足。

5. 财政透明度和效率:

中国: 近年来,中国在提升财政透明度和效率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例如公开中央财政决算和预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间。然而,总体而言,政府在资源调动和预算执行方面展现出较强的能力。
印度: 印度在财政透明度和效率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政府部门的运作效率、腐败问题、以及项目执行的延迟,都可能影响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并间接影响到预算规模的扩张能力。

总结来说:

印度 GDP 是中国 GDP 的五分之一,但财政预算却不到中国预算的十分之一,这并非简单地意味着印度政府“不舍得花钱”或者“能力不足”,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最核心的原因在于 印度从其 GDP 中提取税收的能力相对较弱,这与税收征管效率、经济结构中非正规部门的比重、以及税负水平等因素有关。

同时,高额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也制约了印度政府扩大财政支出的能力。 此外,不同国家在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以及财政支出重点上的差异,也共同促成了这种对比。 尽管印度经济增长迅速,但要将其经济潜力转化为更具规模和效率的财政预算,仍然需要持续深化税制改革、加强税收征管、提升治理效率以及有效管理财政收支。这个数字差异,其实折射出的是国家财政能力和经济发展模式上的深层区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次大陆的怠惰vs亚热带的徒劳

user avatar

与中国国相比,印度gdp可能一半都是水分。

2022年印度财政收入预计1.9万亿人民币(22.8万亿卢比),GDP预计3.3万亿美元。(没找到21年数据)。


2021年我国财政收入大概20万亿人民币,GDP17.7万亿美元。
GDP是印度5.3倍,财政收入却达到了10.5倍多。

有解释说这是因为印度本身就穷,所以大部分钱都用来生活了,税收自然会低。

于是我查了一下我国2006年GDP2.7万亿美元时的财政收入是39373万亿人民币。
在差不多GDP和人口的情况下,印度财政收入仍然是我国的一半。

于是我又查了一下2002年GDP1.47万亿美元时的财政收入,1.89万亿人民币!
与印度2022年财政预计收入相差无几。

也就是说2021年印度实际GDP只相当于我国2002年GDP1.47万亿美元的水平。和3万多亿美元相比,差不多注水了一半。

同时印度2021年汽车销量303万也与我国2002年汽车销量320万辆数据相吻合。


评论区有朋友提到发电量的问题,我查了一下,我国2002年发电量1.64万亿千瓦时,印度2020年发电量1.56万亿千瓦时,也基本吻合。

user avatar

很正常,即使是在印度,一个人勉强维持生活的样子,也是需要消耗很多的东西的。只有满足了这些消耗之后,剩下的才可能提供给税收。比如说,我们假设维持生活的样子需要消耗1,甲国有1000人,人均GDP为2,那么这个国家的GDP为2000,但是收税最多能收1000。而乙国有200人,人均GDP为20,那么甲乙两国的GDP总数相等,但是乙国的能收的税理论上却可以高达1900。

中国和印度人口接近,人均GDP是对方的五倍,财政是人家的10倍,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度 GDP 是中国 GDP 的五分之一,但其财政预算却不到中国财政预算的十分之一,这其中涉及到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经济和社会因素。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字的表面。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GDP 是一个衡量国家经济总产出的指标,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规模。而财政预算,.............
  • 回答
    2016年,印度GDP首次超过英国,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许多关于两国经济地位、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走向的讨论。要深入看待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事件本身:一个重要的经济里程碑首先,从数字上看,印度GDP超过英国是一个显著的经济里程碑。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
  • 回答
    印度GDP增长回升至6.3%,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但要全面理解其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个数字背后,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潜藏着一些挑战,更重要的是,它折射出印度经济在当前全球环境下的韧性与潜力。首先,我们得承认,6.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算得上是相当不错的表现。在全球经济普遍面临.............
  • 回答
    印度前首席经济顾问(Chief Economic Advisor,CEA)阿文德·苏布拉马尼安(Arvind Subramanian)关于印度GDP增长率被严重高估的说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认为印度实际的GDP增长率可能在4.5%左右,远低于官方公布的7%8%的水平。要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
  • 回答
    印度二季度GDP同比下降23.9%,这无疑是近年来印度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打击,其背后原因复杂,影响深远。要理解这一数字,我们需要把它放到更宏观的经济背景下,并深入剖析导致如此大幅下滑的具体因素。首先,新冠疫情无疑是这场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2020年3月,印度政府为了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实施了全球最为.............
  • 回答
    印度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下滑至4.5%,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这个数字比前几个季度以及市场预期都要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数据本身及其意义: 4.5%是什么水平? 对印度这样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说,4.5%的增长率虽然仍然是正增长.............
  • 回答
    印度经济部门近期传出的乐观预测,称今年第二季度GDP有望实现18.5%的惊人增长,这无疑是近期国际经济领域一个颇具话题性的焦点。要理解这一数字的意义以及背后的逻辑,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首先,理解这个18.5%增长率的背景至关重要。任何经济增长数字,如果脱离了比较基数,都可能带有一定的误导性.............
  • 回答
    2019年第二季度,印度公布的GDP增速只有5%,这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而不仅仅是盯着这个数字本身。首先,我们得承认,5%的增速在很多国家看来依然是一个不错的数字。 特别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意味着经济还在向前发.............
  • 回答
    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GDP增长率放缓至4.5%,这无疑是当时印度经济面临的一个严峻信号。这个数字相比于前几年的两位数增长,是一个明显的减速。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当时印度经济出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相互作用,导致增长动能减弱的。1. 消费需求疲软:经济增长的“油箱”在空转.............
  • 回答
    印度2019年一季度的GDP增长数据,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甚至有些担忧。5.8%的增速,虽然在一些国家看来依旧亮眼,但对于一直以来以高增长示人的印度经济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信号,标志着其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并且创下了过去五年来的新低。要深入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为什么会放缓?原因分.............
  • 回答
    2016年第一季度,印度GDP增长了7.9%,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确实是领先的。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印度经济在当时一系列政策和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积极表现。要详细解读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增长背后的驱动力: 消费的强劲拉动: 印度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内消费,而当时个人消费支出表现.............
  • 回答
    孟加拉国人均GDP超过印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里程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结构性优势和挑战,以及对两国未来发展的影响。 1. 孟加拉国经济的崛起:驱动因素与结构性优势孟加拉国人均GDP的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多年来稳健经济政策和有.............
  • 回答
    印媒称印度 4 月至 6 月 GDP 同比大跌 23.9%,成为“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第二差”,这一数字背后反映了新冠疫情对印度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理解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GDP 大跌 23.9% 的严峻性: 历史性跌幅: 23.9% 的同比跌幅是印度自 1996 年开始发布季度 .............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印度购买6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AH64 Apache)的事件,是其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涉及多方面的战略考量、技术挑战和国际关系。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意义及潜在影响: 一、事件背景与事实核查1. 采购细节 时间与价格:根据2023年印度国防部的公告,印度与美国签订协.............
  • 回答
    印度媒体称“印军山地战部队已拉响最高警报”,这一说法通常与中印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相关,尤其是东段(阿克赛钦地区)和西段(拉达克地区)的对峙。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背景:中印边境局势的复杂性 历史争议:中印边境问题源于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LAC),双方在东段.............
  • 回答
    关于“印度出现山羊宝宝长着人脸”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或权威媒体报道支持这一事件的真实性。这种描述更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的综合结果: 1. 误解与视觉错觉 动物面部特征的误读:某些山羊在特定角度、光线或镜头下,可能因面部毛发分布、肌肉结构或表情而被误认为“长着人脸”。例如,山羊的面部轮.............
  • 回答
    印度对中国制造的快速检测试剂盒精确度提出质疑,称其准确率仅为5%,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理解。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观点和分析:一、 事件背景和印度提出的质疑点 时间点和情境: 印度在新冠疫情初期,大量采购中国制造的检测试剂盒,用于迅速扩大检测能力。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 回答
    印度将中国部分领土划入所谓“中央直辖区”,即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是中印两国之间一个长期存在且高度敏感的领土争端的核心问题。要理解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印度划入领土的背景与依据(印度视角): 历史渊源: 印度方面认为,历史上,今天所谓.............
  • 回答
    印度宣布计划建立自己的空间站,这是印度太空计划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引发了全球对印度太空能力的广泛关注。要全面看待这一举措,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 动机、目标、技术能力、潜在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一、 印度宣布建立空间站的动机与目标:印度建立空间站并非凭空而起,而是其长期太空战略和国家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