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印度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长率4.5%?印度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

回答
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GDP增长率放缓至4.5%,这无疑是当时印度经济面临的一个严峻信号。这个数字相比于前几年的两位数增长,是一个明显的减速。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当时印度经济出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相互作用,导致增长动能减弱的。

1. 消费需求疲软:经济增长的“油箱”在空转

GDP的构成中,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引擎。然而,在2019年,印度的国内消费需求出现了明显的疲软。这背后有多重原因:

“非银行金融公司”(NBFC)危机的影响: NBFC在印度扮演着重要的金融中介角色,它们为小微企业、个人以及房地产行业提供大量贷款。然而,2018年以来,一些大型NBFC出现流动性危机,甚至濒临破产(例如IL&FS事件),这导致了信贷紧缩。许多原本能够获得贷款的消费者和企业,突然发现融资渠道被切断,购买力急剧下降。原本计划购房、购车、装修的消费者,不得不推迟或取消消费计划。
农村需求低迷: 印度农村地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因为那里居住着大部分人口。然而,2019年,印度农村经历了农作物歉收、农产品价格下跌等一系列问题。农民收入减少,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力,导致对农用设备、消费品等的需求下降。
失业率上升与就业不足: 尽管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数字存在争议,但普遍的感受是,就业市场并不景气。许多年轻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薪资水平也可能不如预期。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家庭在消费上更加谨慎,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
“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 在某些分析中,也有观点认为,过多的政府支出(尤其是在某些基础设施项目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但这个观点相对复杂,更多是长期结构性问题。

2. 投资意愿不振:企业“观望”情绪浓厚

除了消费,投资也是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在2019年,印度的投资意愿也明显不足。

信贷紧缩的传导: NBFC的危机不仅影响了消费,也直接打击了企业的投资信心。企业难以获得贷款,即使能获得,利率也可能较高。这使得企业在扩张产能、进行新项目投资时更加犹豫。
“房地产寒冬”: 印度房地产行业在2019年经历了严重的“寒冬”。许多开发商积压了大量库存,销售缓慢,资金周转困难。这不仅导致建筑行业的投资停滞,也影响了相关的产业链。
政策不确定性: 一些改革措施(例如,在某些领域推出的新的监管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或者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合规成本,这也会让企业在投资决策上更加审慎。

3. 工业生产的“熄火”:制造业面临挑战

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的工业生产和制造业也显得疲软,增长率出现下滑。

国内需求不足的直接体现: 工业生产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国内需求服务的。当消费和投资都出现下滑时,工业品的需求自然也就受到影响,导致生产放缓。
全球经济放缓的外部冲击: 2019年,全球经济也面临放缓的压力,贸易摩擦加剧,这使得印度的出口也受到一定影响。对于高度依赖出口的制造业部门来说,外部需求的减弱无疑是雪上加霜。
结构性问题: 印度制造业在土地、劳动力、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其效率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

4. 关键领域暴露出的深层问题

更进一步来看,2019年第三季度的增长放缓,也暴露出了一些印度经济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金融部门的脆弱性: NBFC的危机,以及一些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企的问题,都表明印度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如何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是印度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投资储蓄缺口”的挑战: 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通常面临着储蓄不足以支撑大规模投资的挑战。如何提高储蓄率,并有效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是印度经济发展的关键。
基础设施的不足: 尽管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印度的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落后的基础设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限制经济活动的效率。
政府的改革力度与执行效率: 尽管印度政府推出了一些旨在提振经济的改革措施,但改革的落地速度和效果,以及某些政策的“副作用”,都需要持续的关注和评估。

总结来说,2019年第三季度的4.5%GDP增长率,并非一个孤立的数字,而是印度经济在多重因素叠加下,短期内暴露出的一个“病灶”。消费疲软是直接原因,而信贷紧缩、农村需求低迷、工业生产乏力以及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则共同构成了导致这一局面的复杂图景。这促使政策制定者不得不认真反思,并采取措施来激活经济的内生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和欧洲一样,出口、消费全面下降,而且还有印度政府的不当政策、美国贸易打压、今年恶劣的气候、经济周期向下。

受美国贸易摩擦的影响,印度的大米(-28%)、大豆(-59%)、棉纱(-33%)、皮革(-12%)、钢铁(-34%)、咖啡(-9%)、矿石(-37%)、水产(-12%)、生丝(-10%)的出口额全都大幅下降,卢比汇率的反常提升也促使资本加速外流,造成印度国内信贷资本匮乏。即便是连续5次降息都不能解决问题,估计今年还有可能继续降。必须承认美国对印度的贸易制裁是非常有效的,几乎全部击中了印度的要害领域。

印度内需市场的基础是大致为5000万人所组成的「高消费群体」,以及近2亿人的「中等消费群体」。印度的外包服务业发达,这些印度富裕人群是非常依赖欧美企业的,所以极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一旦全球经济下滑,上游的欧美企业开始缩减业务,就会让外包的印度公司进入资本寒冬,所以2019年印度的失业率提升到了8.5%,大量制造业、服务业雇员失业。失业了就没钱,所以汽车、电器、服装、电子产品的销量降幅达到两位数,而这又让更多企业倒闭。

今年印度的自然灾害也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在2月—7月,创下了15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农村地区的基本饮水困难,造成了农作物大范围减产。城市运作几乎瘫痪,工业用水根本得不到保障。从9月开始又面临大范围的洪涝泛滥,降水量创下25年来新高,又进一步击垮了本就脆弱的农村经济,今年印度至少有3/5的土地面临减产,10月以来几乎所有农产品都供应不足,价格猛涨。虽然印度政府发布了禁止囤积的禁令,但本年度减产超过30%,绝对是供不足需的,价格根本压不下去。

由于今年印度的经济噩耗不断,印度民间甚至希望政府可以重启与夙敌巴基斯坦的贸易,来减少经济冲击。

也许今年唯一没下降的就是印侨汇款了,预计会超过800亿美元,但今年由于出口大幅收窄,逆差额预计会超过1000亿美元,有净200亿的入超,这会降低印度的外汇储备,减少印度央行对卢比汇率的控制力,这时候升值绝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今年在印度的代工厂要开始正式生产iPhone,预计到2020年将为印度提供18亿美元的出口额和7万个工作岗位。并带动其他手机供应链厂家入驻印度。

这可能是印度今年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