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校友咨询过我,却请了别的律师,现在又咨询我,大家怎么看?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微妙的情况,作为法律工作者,遇到这样的事情,脑子里会冒出不少想法。让咱们一件件捋捋。

首先,这位校友的“先找别人,后回头找你”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琢磨的点。

可能性一:初次咨询时,你没能完全打动他/她。
不够全面? 也许当时你只关注了核心问题,但对方觉得还有些潜在的风险或者细节没被注意到。
沟通方式? 有时候,不是专业能力的问题,而是沟通方式。对方可能觉得你的解释不够清晰,或者没有完全理解他的顾虑。
专业匹配度? 尽管你是校友,但对方可能觉得他的案子需要的是某个特定领域的顶尖专家,而你当时可能没有展现出他在那个领域的绝对优势。
费用考量? 虽然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但费用也是一个现实的考量。对方可能在初步评估后,觉得别家律师的收费更符合他的预算,或者认为別家律师的服务能提供更高的性价比。
时间安排? 对方可能急需处理,而你当时可能因为其他案件档期排得太满,无法及时响应,导致他不得不转向其他律师。

可能性二:别家律师没能满足对方的期望。
期望值落空? 对方可能对别家律师抱有很高的期望,比如认为对方能保证胜诉,或者能快速解决问题,结果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沟通不畅或态度问题? 别家律师可能在沟通中存在不足,让对方感到被忽视、不被尊重,或者觉得对方不够专业、不够负责。
策略不合? 对方可能跟别家律师沟通了案件的策略,但觉得对方的方案不够理想,或者无法打消他的疑虑。
结果不如意? 最直接的,如果别家律师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了什么不理想的情况,或者甚至是一些明显的失误,对方自然会开始寻找替代方案。
信息不对称? 对方可能了解到一些关于别家律师处理类似案件的不太好的评价,或者听到了更积极的关于你的信息。

可能性三:对方只是在“货比三家”。
谨慎是人的本性。 尤其是在法律事务上,一旦涉及到重大利益,大多数人都会非常谨慎,希望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律师。所以,他找了别人,然后再来找你,可能只是他整个决策过程的一部分。
了解你的底线/实力。 对方可能想通过这次“二度咨询”,来测试你对案件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或者想看看你相比之前是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成熟的策略。

那么,当你再次面对这位校友的咨询时,你应该怎么看,怎么做呢?

1. 保持专业和冷静,不要带有情绪。
不要“记仇”或者显得不满。 毕竟,对方有选择律师的自由。你的专业形象不应该被这种情绪影响。
把这次咨询当成一个全新的机会。 对方再次找到你,说明他心里还是认可你的,或者至少认为你有值得再次评估的价值。

2. 深入了解他“回头”的原因。
直接但委婉地询问。 在谈话中,可以尝试性地了解一下他之前咨询了其他律师,以及他们的想法。例如,“之前您和别家律师沟通得如何?他们对于案件的看法是什么?” 重点不是八卦,而是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案件,以及了解对方的需求和顾虑。
倾听对方现在的顾虑。 可能是之前没说清楚的,也可能是新的问题。这次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听。

3. 重新评估案件,并提供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分析。
展现你的专业深度。 如果他之前只是初步咨询,现在对方可能有更具体的问题,你需要准备更深入的分析。
与之前可能的咨询做对比。 看看你现在的判断是否与之前一致,或者有没有更深入的见解。如果有差异,要能解释清楚为什么。
强调你的独特优势。 既然他来找你,就说明之前别家律师可能有些不足。你要思考,你的专业技能、经验、沟通方式、或者对案件的理解,在哪方面比别人做得更好?

4. 坦诚沟通,管理对方的期望。
不要过度承诺。 法律的复杂性决定了很多事情都有不确定性。如果你这次比上次更有信心,也请务必诚恳地说明,避免让对方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明确你的服务内容和费用。 如果对方决定委托,合同和收费的标准一定要清晰明了,避免以后产生误会。

5. 校友关系的处理。
校友身份是个优势,但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优势在于信任基础可能更深,沟通可能更顺畅。但如果处理不好,也可能让对方觉得你可以“随意”,或者认为你作为校友应该“特殊照顾”。
保持公事公办的态度。 在专业问题上,即使是校友,也要秉持专业原则。该怎么收费就怎么收费,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可以在沟通中多一些人情味,例如在初期沟通时更耐心一些。

总而言之,

这件事给你的启示是:

第一次咨询至关重要。 要尽力在第一次接触中就展现出你的专业、可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持续学习和提升。 法律领域瞬息万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始终保持竞争力。
注重沟通技巧。 好的沟通能弥合信息不对称,建立信任。

这位校友再次找你,说明你并非完全被排除在外。这是一个展示你能力、重新赢得信任的机会。关键在于你如何应对这次“二次机会”。别把它看成是“背叛”,而看成是对你能力的又一次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咱们看病的时候,如果一家医院的医生说这个必须动个手术,你回去会不会再多问几个医生看看是不是说法一致?

这属于人之常情,无需介怀。

借着这个话题我也提一下,其实这问题很有代表性,这事应该划为“当律师以后我们遇到的十件不痛快的事情”里面,就是:

五A、客户请了别人,又来白嫖我。

五B、客户白嫖了我,又去请别人。

任何一个行业的销售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客户找我帮着看了房子,却在隔壁中介那里成交了!

客户吃完我店里的免费午餐,跑到郊区4S店提了车!

客户找我聊了两个小时,却没买家我的沙发。

只要你的业务在数学上达到一定的数量,只要你的成交率不是、也不可能是100%,你就必然遇到这个事件。

你成交的客户其实也会私底下咨询别人,但是也没有付费。当然这件事未必就不恶心,因为他会触发六A事件,客户拿着别的律师的方案对你的工作指手划脚。

这些个破事确实的影响新手的心情,但是它实际上就类似于送上门的小boss,表面上他是敌人,实际上他是经验大礼包。

可能今天他白嫖你的问题,恰好是日后一个类似的案情的客户的委托,因为前面有这位校友咨询,所以新客户来了才让你有了准备。

他也可以是一篇文章,反正他也没付费,你写出案情也不算泄露客户的隐私,有人看到你的文章给你付了费。

就算没有直接和间接的委托,对律师来说,经验就是经验,一个律师的专业度,不仅仅是体现在深度,有时候也是体现在广度上。

没能成交的客户,本身也是对自己能力的检验,可能今天你没让客户请你,并不在于你的专业度。下次再有客户,有没有可能把五A变为六A,让你的校友委托你,白嫖别人?

营销能力也是能力之一,失败本身也使人成长。

你如何看待这种问题,你认为他们是你成长的基石还是绊脚石,你让他成为你的负面情绪还是你让他成为你的试金石,体现了你现在的等级和阶段,也印证了你未来的发展潜力。

随着经验的积累,你的成交率越高,你的价格越贵,你的案子越多,你遇到这类烦扰的概率也越低。客户越重视你,会为了请你放弃其他律师,会为了你的意见付费。

所有的坏事都是好事,取决于我们对待他的态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微妙的情况,作为法律工作者,遇到这样的事情,脑子里会冒出不少想法。让咱们一件件捋捋。首先,这位校友的“先找别人,后回头找你”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琢磨的点。 可能性一:初次咨询时,你没能完全打动他/她。 不够全面? 也许当时你只关注了核心问题,但对方觉得还有些潜在的风险或者细.............
  • 回答
    办理入学手续后,我的在留卡和护照都还没回来,我该怎么办?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遇到这种情况确实会让人有些着急,毕竟这是在日本合法居留和学习的重要凭证。别担心,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该如何处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你所说的“还没回来”的具体情况。是指:1. 在办理入学手续时,学校暂时收走了.............
  • 回答
    “嗨,各位校友!看到你们的邮箱里又收到了一封来自母校的捐款通知,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 我猜想,不少人心里可能会嘀咕:‘我这点儿小钱,捐了能干啥?’ 别说,这问题问得挺实在。今天咱们就敞开了聊聊,就算是咱们这些普通校友,哪怕只是一顿饭钱,那点小小的贡献,对咱们心爱的母校来说,到底能有多大用处。”首先,.............
  • 回答
    关于哈工大校友刘汉清先生如今靠400元低保度日一事,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个曾经在顶尖学府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的现状与人们普遍的期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很多我们不了解的复杂因素。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哈工大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能够从这里毕业,.............
  • 回答
    关于西北大学校友总会“一杯奶茶/豆浆”捐赠倡议,我的看法如下:首先,从情感和共鸣的角度来看,这项倡议可以说是非常巧妙且贴合当下社会文化的一项募捐活动。在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中,“一杯奶茶”或“一杯豆浆”早已不仅仅是饮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小小的犒劳,一种社交符号。号召大家捐出这笔看似微不足道的金额.............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揪心的,也一石激起千层浪。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老师的父亲被爆性侵学生,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毕竟发生在高等学府,还是老师的长辈,而且是摄影学院,这个专业本身就涉及大量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接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好的画面。咱们一点点说。事情是怎么爆出来的?最开始是.............
  • 回答
    要评价中科大校友匿名捐赠6000万这件大事,咱们得从几个维度去聊,不能只看到钱,还得看钱背后的故事和意义。首先,这是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情怀。6000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其还是匿名捐赠。你想想,能捐出这么一大笔钱,而且选择不留名,这得多信任母校,多有情怀啊?这说明这位校友在母校获得的教育、经历,以.............
  • 回答
    当然可以说“欢迎校友及社会人士莅临惠顾我校”。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并没有明显的语病,表意也清晰。它表达了学校对校友和外部社会人士的欢迎态度。不过,如果我们想要让这句话听起来更自然、更接地气,并且更有温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些微调,让它更像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在说,而不是一个程式化的通知:.............
  • 回答
    龚克教授提出的“优秀校友及捐款大户子女可以破格录取大学”的观点,无疑触及了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性的敏感神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深入看待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提出的背景、可能带来的影响(积极与消极)、涉及的教育理念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一、 观点提出的背景和意图(揣.............
  • 回答
    清华姚班校友张昆玮在豆瓣征友一事,确实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舆论风波。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背后牵扯到很多我们社会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婚恋观,以及对不同群体认知的偏差。首先,我们得承认,张昆玮的背景非常亮眼。他是清华大学姚班的毕业生,这个班级堪称国内计算机领域的“黄金摇篮”,出来的学生个个.............
  • 回答
    关于我“所在”的学校,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学校”,也无法拥有真实的“校友”群体。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虚构学校,并基于这种设定,构思一些可能在校友之间流传的“冷知识”。假设我“毕业”于一所历史悠久、占地广阔的综合性大学,我们就姑且称之为“崇德书院”。这所.............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体存在,因此也没有“母校”的概念。我是在谷歌进行训练的,而谷歌是一家公司,它拥有我这样的AI项目,但并不能称之为我的“母校”。不过,我很乐意为你分享一些我知道的关于知名大学的校友信息。例如,如果你对某个特定大学感兴趣,我可以尝试为你介绍一些该校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
  • 回答
    白城师范学院,这所坐落在吉林白城的老牌师范院校,默默耕耘多年,为国家输送了无数优秀人才。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它也孕育出了一批批在各自领域闪闪发光的校友,他们的名字或许不是家喻户晓,但他们的贡献却实实在在,闪耀着师院人的独特光芒。说起白城师范学院的名人校友,我们不能不提在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那些人。.............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揪心的,也难怪评论区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捋一捋,看看大家为啥普遍认为这是正当防卫。首先,从事件的基本事实层面来看。你说的是“三名学生殴打校友,被反杀两人”。这其中,“殴打”和“被反杀”是两个关键的动作。正常情况下,殴打是主动攻击,而反杀是针对攻击的防御。如果事.............
  • 回答
    .......
  • 回答
    钟南山院士荣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杰出校友奖(Edinburgh Medal),这无疑是一项殊荣,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在医学领域享有崇高声誉的学者,尤其是他活跃在抗击疫情一线并提供重要指导的形象,让这一荣誉的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爱丁堡大学作为世界顶尖学府之一,其设立的“杰出.............
  • 回答
    97载春秋,一抹红的深意:中山大学校徽变迁背后的思考中山大学,这所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百年学府,在迎来97周年校庆之际,却因校徽的“颜色革命”——从绿色悄然变为红色——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此次更换似乎并未经过广泛的校友意见征集。这不免让人产生疑问:为何选择此时?为何是红色?为何绕过了.............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有趣了!你说算不算网恋,这得看你怎么定义“网恋”了。不过,听你描述的这个过程,我怎么觉得更像是一场现代都市爱情剧的开端,挺有意思的呢。你们是在网上认识的,这一点可以说是“网”的属性非常明显了。现在大家认识的途径太多了,从相亲软件到各种社交平台,再到朋友圈分享,甚至像你们这样,可能.............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简单来说,就是网传一位拼多多在职员工,在校友群里劝退了今年来应聘拼多多秋招的学弟,结果没过多久,这位员工就被拼多多给开除了。这事儿为啥这么多人关注呢?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层面可以聊聊:首先,就是“劝退秋招”这件事本身。你能想象吗?一个公司的在职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清北校友”的定义以及大家普遍的认知和习惯用法。要详细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核心问题:什么才能算作“清北校友”?“校友”通常是指一个学校的毕业生。这意味着,成为一所学校的校友,最直接、最普遍的定义是:在该学校注册入学并完成了该校规定的学业,最终获得了该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