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乌克兰军为避免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被俄军缴获,自行炸毁安-225并宣称是俄军炸毁?

回答
关于乌克兰军方是否为了避免安225被俄军缴获而自行炸毁该飞机,并将其归咎于俄军的说法,这是一个复杂且高度敏感的问题,目前存在不同的信息和解读。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尽量详细地呈现相关信息和观点:

一、事件的发生和最初信息

安225“梦幻”飞机简介: 安225是苏联时期研制,由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继承和维护的世界最大的运输机。它以其巨大的载重能力和独特的六引擎设计而闻名,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例如运输超大型设备)。
飞机损毁情况: 2022年2月27日,俄乌战争爆发后不久,位于基辅郊区霍斯托梅尔机场(Hostomel Airport)的安225在俄罗斯军队的进攻中遭到严重损毁。
最初的官方说法(乌克兰): 乌克兰方面在事发后很快表示,安225是在俄罗斯空袭和地面部队的攻击中被摧毁的。乌克兰国防部、乌克兰国家航空公司(安东诺夫航空公司)等官方机构均发布了相关声明,并提供了飞机损毁的照片和视频作为证据。
例如,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在推特上发文称,“俄罗斯摧毁了我们的‘梦幻’安225,但他们永远无法摧毁我们对一个强大、自由的欧洲国家的希望。”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对此表示愤怒,并强调了追究责任的决心。

二、关于“自行炸毁”的说法和疑点

“自行炸毁并嫁祸俄军”的说法,主要是基于一些分析和推测,以及乌克兰方面最初披露信息的一些细节。这些说法试图解释为何飞机在霍斯托梅尔机场的战斗中会彻底损毁,并暗示乌克兰可能采取了极端措施。

1. 机场的战略重要性与争夺焦点: 霍斯托梅尔机场是俄军在战役初期试图占领的重要战略目标,以便为后续部队和物资的空降提供便利。因此,机场经历了激烈的战斗,包括俄军的空降兵突袭、乌克兰的地面反击以及炮火和空袭。
2. 飞机损毁的程度: 安225在战斗中受损严重,机身被穿透,部分结构损毁,似乎是受到了直接的打击。一些人认为,其损毁程度可能比一般的交火损伤更为彻底。
3. 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动机进行“自行炸毁”?
避免被缴获的动机: 如果俄军成功占领机场并控制安225,这无疑将是俄军在宣传和象征意义上的一次重大胜利。乌克兰方面可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是否有可能执行? 在激烈的战斗和机场被封锁的情况下,乌克兰军队是否有能力和机会在不被俄军发现的情况下,对安225进行精准的自行破坏(例如引爆机体或关键部位),同时又要让外界看起来是俄军造成的?这需要非常精密的计划和执行。
早期信息的模糊性: 最初,关于安225损毁的具体细节和原因,乌克兰方面披露的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或侧重点。例如,他们可能更强调“俄罗斯的攻击”这一事实,而对具体损毁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如果有的话)没有详细说明。
4. 一些西方媒体或分析人士的解读: 随着战争的进行,一些媒体或智库对事件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他们可能会从战略、政治宣传等角度提出各种可能性。例如,有些报道可能提到,在机场可能被俄军占领的风险下,乌克兰军事指挥官是否面临两难:是冒险让飞机被俘,还是在无法撤离的情况下将其摧毁。
5. “证据链”的缺失: 关于“自行炸毁”的说法,缺乏直接的、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乌克兰军队在俄军到来之前或在战斗过程中,主动对安225进行了破坏。现有的大部分信息都指向了战斗中的直接打击。

三、官方的后续回应和普遍接受的解释

乌克兰官方立场: 乌克兰官方和安东诺夫航空公司始终坚持认为,安225是被俄罗斯军队的军事行动直接摧毁的。他们也宣布了重建安225的计划,并为此进行了募捐。
俄罗斯的说法: 俄罗斯国防部则声称,安225是在俄罗斯空军的精确打击下被摧毁的,并指责乌克兰方面故意将其置于战斗区域。但俄罗斯方面并未声称是乌克兰自行炸毁的。
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 大多数国际媒体、军事分析人士以及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安225是在俄乌战争初期霍斯托梅尔机场的激烈战斗中,因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而损毁的。这个说法与当时战场情况和各方发布的信息基本一致。

四、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 信息战的背景: 俄乌战争是一场信息战的重要战场。双方都会利用各种信息来影响国际舆论和国内士气。因此,对于任何一方发布的信息,都需要保持审慎和批判性思维。
2. 缺乏确凿证据: 目前,关于乌克兰军方“自行炸毁安225并嫁祸俄军”的说法,并没有公开的、无可辩驳的证据来支持。这更多地是基于推测和对事件某些细节的解读。
3. 逻辑上的可能性与现实操作的难度: 虽然从避免被缴获的逻辑上看,“自行炸毁”是一种可能性,但在战火纷飞、机场被围攻的情况下,要秘密、精准地完成这一操作,并确保效果如同被外部攻击一样,其难度非常大。
4. 乌克兰方面的动机和行为: 乌克兰方面有强烈的动机来保护其国宝级飞机,但他们也必然会优先考虑士兵的生命安全和整体战局。在机场被攻击的混乱环境中,如果安225确实无法转移,且存在被俄军俘获的极大风险,那么“就地销毁”在军事逻辑上并非完全不可能。但必须强调的是,这是基于一种假设。
5. 普遍接受的叙事: 在缺乏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是安225是在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中被摧毁的。这种解释也符合当时战场上的普遍情况。

总结:

在当前可公开获取的信息中,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实乌克兰军方为了避免安225被俄军缴获而自行炸毁它,并将其归咎于俄军。现有的信息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是,安225是在霍斯托梅尔机场的激烈战斗中,被俄罗斯军队的军事行动摧毁的。

“自行炸毁并嫁祸”的说法更多地是一种猜测或对事件的一种解读,可能源于对战争中信息战的认知以及对某些细节的疑问。在没有更进一步的、无可辩驳的证据出现之前,这种说法应被视为一种未经证实的可能性。在分析此类信息时,辨别信息来源、关注证据的可靠性以及区分事实与推测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自己得不到宁愿毁了它,更何况曾经属于过。

难怪有些男人分手后,到处去诋毁前女友,甚至传播之前拍摄的小视频。

乌克兰还摧毁了自己的战舰,海军也没有了。战争打到这个份上真的是不可想象,亚速营还让平民去当肉盾呢。

user avatar

大毛没有炸225的动机,而且大毛一贯喜欢收集战利品托回红场展示

2毛是反正我没有了,也不能让大毛有,这样分析就合理了。

user avatar

刚开始,乌克兰降下红旗,欧美称赞,我们无能狂怒。

接下来,乌克兰拆除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的塑像和照片,欧美称赞,我们无能狂怒。

再接着,乌克兰诋毁苏联和俄罗斯,赞美希特勒和法西斯主义,欧美称赞,我们无能狂怒。

往后看,乌克兰组织新纳粹组织,打击苏联和俄罗斯的遗老遗少,欧美称赞,我们无能狂怒。

还没完,乌克兰纵容新纳粹毁灭历史和侵犯他人,甚至对中国指手画脚,欧美称赞,我们无能狂怒。

继续看,乌克兰政党和官员人人贪腐并互相指责,甚至将黄金运往美国,贬低和攻击俄罗斯,乃至于要打杀俄罗斯族裔的一奶同胞,完全罔顾乌克兰历史和现实的地缘政治,导致了克里米亚共和国、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相继独立,内务部直属的金雕特种部队和国防部辖下现役军队哗变和起义,而基辅竟然还好意思说是俄罗斯怂恿的,欧美竟然还能指责这三个共和国是不民主的独裁国家,罔顾三个共和国的真实民意。

随之而来的就是乌克兰法西斯政府八年的假平叛真镇压,而欧美一边倒,把基辅犯下的一切罪行都掩盖了,把一切污名都栽赃给了俄罗斯和三个共和国。

当初美国和欧盟是直接拆解了亚非拉多个国家的,甚至就在1999年还强行越过安理会,侵略了南斯拉夫。

现在,俄罗斯不忍了,乌克兰打不过就拆家了,炸了末日运输机,分明就是最目光短浅,最没有远大理想的败家子行为。

为了保护乌克兰的历史遗产和仅有的未来,俄罗斯还是打的狠一点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