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就是,
2022年2月27日制裁俄罗斯的音乐,(音乐表示不服,但是北约国家就是干了)
2022年3月1日制裁俄罗斯的猫,(猫表示不服,但是北约国家就是干了)
2022年3月3日制裁俄罗斯的树,(树表示不服,但是北约国家就是干了)
2022年3月10日制裁俄罗斯的狗,(狗表示不服,但是北约国家就是干了)
2022年3月13日制裁俄式芥末酱,(芥末酱表示不服,但是北约国家就是干了)
2022年3月26日制裁字母“Z”,("Z"表示不服,但是北约国家就是干了)
2022年4月4日制裁画《俄罗斯舞者》,(画表示不服,哦,这个行为是直接偷)
...........
还不要说那些常规的制裁了,常规的制裁,也是搞了好几十年了,只是现在加码了。其他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制裁了。
俄罗斯其实从前苏联解体后,就一直被制裁到今天,北约国家制无可制了。
不知道还会有一些什么奇葩的制裁,简直颠覆了我的三观。
我就是在想,咋不制裁俄罗斯的天然气呢?!这玩意去制裁一下,俄罗斯可痛了。
你们说,可能制裁俄罗斯套娃和俄罗斯方块不?!
大家看知乎累了吧,刚刚抓了几只哇哇,请大家一起品尝。
《我在波兰》这幅名画算哪国的?
这就是老欧洲最乐色的一点,也是最悲哀的一点。
你反对俄罗斯打乌克兰,你高呼反战反侵略,钢铁洪流闪击波兰(划掉)闪击加里宁格勒,空降兵千里进驻基辅,无人机突袭莫斯科,你是条汉子。
你反对美国割你韭菜,你高呼老欧洲永不为奴,经济切割拒绝接盘,美航母敢来就打,死了也咬你一口肉,重振帝国最后荣光,你也是条汉子。
不想打仗想闷声发财,也可以,学某东方神秘大国韬光养晦,遇事就投弃权,外胶布天天喊严正抗议责任全在你方就行了。现成的作业,都不用上作业帮。
整天搞这些没所谓的玩意,隔靴搔痒,没杰宝卵用,徒增笑耳。
今天跟风制裁猫狗,明天上山砍柴,后天又舔着脸谈能源去了。想学东方大国独立自主,又放不下贵族老爷架子,人均上海人,喝不上咖啡都活不下去的样子,美帝一拍桌子就低头反思,当狗都当不出桶蘸价值。
不踏马割你割谁。
我过去跟人讨论过,二战打掉了老欧洲的希望,也抽掉了老欧洲最后的脊梁。
现在只剩下苟了,苟住了等俄罗斯崩溃,等美帝解体,欧洲就赢了,赢两次,某东方大国又不会来欧洲炒房,赢三次,赢就完事了,赢麻了。
我预感到自己会挨骂,但是我觉得英国国家美术馆这次做的对。
他们的错误是居然现在才改!但凡对乌白女性的传统服饰有所了解都不会让它错了一百年!
这是俄罗斯民族服装(女装)
大同小异,一般人很容易看出基本特征。
这是乌克兰民族服装(女装):
容易发现,头顶的花环(经常还有飘带)是十分重要的元素,也是让人在欧洲各式民族服装中一眼辨认出乌克兰的元素。
再看这张画:
是不是觉得显然?
另外,再发个白俄罗斯的民族服装(还是女装):
(我喜欢的白俄罗斯艺术体操名宿茉莉姐姐 )
因为一直对乌白两个国家非常有感情,我本来就很讨厌太多傲慢的西欧人根本不屑于了解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文化传统,平常就Russian、Russian地叫。虽然今年的不幸事件让很多西方人记住了蓝黄旗、知道了Slava Ukraini,但是我觉得他们中的太多人就是刻奇般地凑热闹。他们会爱乌克兰会比爱非洲人、爱亚洲人来得多,但也仅此而已了。
ps.可能有人会说,当时画家所画的地区在沙皇俄国之下,因此叫“俄罗斯舞者”没有问题。但是我以为,比如我要画一幅“贝加尔湖畔的喇嘛庙”,应该叫“布里亚特人的喇嘛庙”而非“俄罗斯人的喇嘛庙”,虽然从国籍上说,那些布里亚特人是俄罗斯人。
原来黄蓝条纹就能定成乌克兰人
那你看边上这位呢?
上白下红,中间透点蓝
直接实锤
首先搜索了原文报道,国家美术馆的一位发言人说:“这幅画的标题多年来一直是有讨论,并在学术文献中有所涉及;然而,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由于目前的情况,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因此我们认为现在是更新这幅画的标题以更好地反映这幅画的主题的合适时机。”
人家意思是本来大家就有争论,这个舞者是俄罗斯人还是乌克兰人。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使得这个问题被国家美术馆重视,因而做出了改名决定。
那么这幅画的标题,以及图中的舞者是不是乌克兰人这点,是否一直是有讨论过呢?
上某学术搜索网站随便搜一下,结果不少,随便举个例子吧,1993年出版的Lisa Bixenstine Safford教授所写的《19世纪法国研究中》一书,其中一篇研究法国画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原画者)与另一位法国诗人斯特芳·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的文章中就提到了,图中的俄罗斯画者,身上是乌克兰民间元素。在426页,原文与机翻如下。
此文章原名:"Mallarmé's Influence on Degas's Aesthetic of Dance in his Late Period"
“斯特芳·马拉美对埃德加·德加晚期舞蹈美学的影响”,虽然是1993年的老文章,但G学术上引用次数也有9.
至于黄蓝元素到底能不能代表乌克兰,还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牵强附会呢?
目前已知的,代表乌克兰民族元素的黄蓝标志可以追溯到1410年,波兰立陶宛联邦对条顿骑士团的格伦瓦尔德之战中,参战的鲁塞尼亚民兵团设计的波兰-鲁塞尼亚省旗帜(就是今天的利沃夫与周边地区,和今天乌克兰最西南的外喀尔巴阡州不同)。
然后是1651年俄扎波罗热哥萨克酋长国旗帜。
这是1803年乌克兰哥萨克(也叫黑海哥萨克)的军旗,黄蓝缎带中间加红十字。
现代第一次出现黄蓝元素的乌克兰民族代表旗帜是在1848年,欧洲各国革命浪潮中,奥地利帝国的加利西亚地区,乌克兰族也奋起反抗,使用两面不同风格的旗帜。一面是蓝色田野中一只金黄色狮子站在一块岩石上的形象。另一面就是今天的黄蓝条文旗帜。
二十世纪初,在德国文化影响下旗帜的做法的影响下,黄蓝色条纹旗帜变得更加流行起来,因此1917年成立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选用了现在的乌克兰国旗。
以上就是大致历史。引用一个总结:
也怪俄军战场实在乏善可陈,有些人只能冲着英国国家美术馆出气了。但1993年这时候,总不会也来电了吧?可惜他们连上学术网站,用英文搜一下关键词的水平都不会(没多大难度,也就是我这个渣渣水平)。
现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改名肯定是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术了(他们自己也承认这种干预)。我本人不支持政治影响学术。
但前面高亮的几个回答里,拿梵高的《星空》,宜家的LOGO,甚至画里面还有红白蓝三种颜色来论述改名有多么扯淡。在此也批评一下,学术的问题回归学术为好。以毒攻毒没什么效果的。
非正文部分:
严重反对@麻油奶糍 的扣帽子+篡改式翻译回答,把1848年就用的黄蓝条纹旗,说成1917年开始用。
……这蹭热度的姿势比国内营销号还熟练……
不能欺负死人吧,要不问问:
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同不同意英国国家美术馆把自己1899年的《俄罗斯舞者》改名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