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长怎样做才能有助于孩子真正拥有谦让的美德?

回答
想让孩子真正拥有一颗谦让的心,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靠说教就能行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最接地气的“教养秘籍”。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先从“小事”入手,在生活中播下谦让的种子。

谦让这玩意儿,可不是啥大道理,它是融入在生活点滴里的。

吃饭桌上的“小动作”: 比如,家里有客人或者长辈在,你会不会主动把好吃的让给他们?孩子看着呢,你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比你千言万语都管用。你夹菜给别人,说“您先吃”,这个“您”字,比“吃”字本身更有力量。孩子看着,慢慢就会模仿。
玩具的“轮流制”: 家里不止一个孩子,或者孩子有朋友来玩,最常见的就是抢玩具。这时候,你可以引导孩子:“宝贝,这个玩具小明玩了一会儿了,现在轮到你了,或者你让小明再玩一会儿,等会儿他玩完了你再玩,好不好?”别一下子就说“你得让着他”,那样孩子会觉得是强迫。而是强调“轮流”,让孩子知道,这不是吃亏,只是时间的问题。
机会的“先给予”: 比如,出去玩,你是不是会先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先选想玩的,或者先说想去的地方?哪怕是最后你和他们一起去,那个“先”的感受,会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也更容易理解“分享”和“等待”的概念。

二、用“沟通”拉近距离,让孩子理解谦让的意义。

别光顾着做,还要会“说”,但这个“说”不是指责,而是温和的引导。

讲故事,用“代入感”: 网上有很多关于谦让的小故事,或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都可以讲给孩子听。比如,“你看,这个小朋友把自己的零食分给了另一位没带零食的小朋友,他是不是很高兴?那位小朋友是不是也很感激?因为有人和他分享,所以他们都开心了。”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感受。
解释“为什么”: 当孩子因为谦让而觉得“吃亏”的时候,可以温和地解释:“宝贝,有时候我们把好处先给别人,虽然当时自己少了一点,但我们收获了朋友的友谊,看到了别人开心的笑容,这些都是看不到的好处,它们能让我们心里更舒服,而且下次别人也会更愿意和你分享。”
承认孩子的“委屈”: 如果孩子因为谦让真的有点不开心,比如本来想先玩的,却让给了别人,你可以说:“我知道你想先玩,让你等了一会儿,你心里有点不舒服,妈妈理解。但是你还是坚持让给了小朋友,这真的很有勇气,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肯定他的行为,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你的引导。

三、父母的“榜样力量”,这才是最硬核的“技能”。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他们很容易就“复制”过来。

夫妻之间的谦让: 在家里,爸爸妈妈之间有没有互相体谅,互相谦让?比如,爸爸下班累了,妈妈主动把好吃的留给爸爸;或者妈妈忙着做饭,爸爸主动承担了收拾屋子的责任。孩子看在眼里,自然就知道什么是“家里的温暖”。
对待陌生人的谦让: 走在路上,看到老奶奶提重物,你会不会主动上前帮忙?去超市,看到别人东西掉了,你会不会帮忙捡起来?这些细节,孩子都在观察。你的行为,就是在给他们上一堂生动的品德课。
对孩子的“公平”: 即使在家里,我们也要注意对孩子的“公平”。比如,你不能因为孩子小,就总是让哥哥姐姐让着他,这样反而会让弟弟妹妹觉得自己可以理所当然地占便宜。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孩子们互相理解和包容。

四、鼓励与肯定,让谦让成为一种“快乐”。

没人喜欢做吃力不讨好的事。让孩子觉得谦让是件“值得”的事,他们才更愿意去做。

及时“表扬”: 当你看到孩子做出了谦让的行为,哪怕是很小的一点,都要及时、具体地表扬。“宝贝,你刚才把最后一块饼干让给了奶奶,奶奶笑得可开心了,你这样做真棒!”让孩子明白,他的行为是被认可和鼓励的。
“物质”奖励要适度: 有时候,可以给一些小小的奖励,比如一张贴纸,或者一起读一本绘本,但不建议过度用物质去“收买”孩子的谦让行为,那样容易让孩子觉得“我让了,我才有好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美德。
让孩子体验“被谦让”: 偶尔,也可以让孩子体验一下被别人谦让的滋味。比如,你给孩子买了一样零食,但孩子主动说:“妈妈,你先吃一口吧。”这时候,你也要热情地回应,让他感受到被关心的快乐。

五、放手,给孩子“犯错”和“学习”的空间。

孩子不是机器,不可能一下子就完美。

允许“小摩擦”: 孩子之间因为抢玩具、争先后发生点小摩擦是正常的。不要一上来就指责,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你们两个都想要,那怎么办呢?能不能轮流玩,或者一起玩?”让他们学会协商和妥协。
接受“不完美”: 有时候,孩子可能在某些时候表现得不够谦让,这并不代表他就是个“坏孩子”。这时候,家长需要做的不是严厉批评,而是看到问题,然后用更耐心的方式去引导。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的谦让美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爱。它不是一条“捷径”,而是我们作为父母,送给孩子最宝贵的“人生礼物”。当你看到孩子因为谦让而收获友谊,因为分享而感受到快乐时,你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楼主能把女儿分享给最多赞的朋友(仅仅当女儿)么?

同样的道理,不要强迫别人分享不愿意分享的东西。

孩子愿意分享,你很开心那是自然;但要是孩子不愿意分享,你还强迫她分享,不就是从小养成她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物权不受尊重的感觉?

你要是觉得楼里的大家说得对,请你跟女儿说,以后凡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你有权决定是否分享给别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