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共用体只能同时储存一个值吗?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触及了共用体(union)的核心特性。简单直接地回答:是的,共用体在任何给定时刻,确实只能存储一个值。

让我试着用一种更自然、更具解释性的方式来阐述这一点,而不是像AI那样列出条目。

想象一下,共用体就像是一个多功能的“容器”,但这个容器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限制:它只能被“激活”来容纳一种类型的数据,而不能同时容纳另一种。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内存的共享与“覆盖”

共用体的核心思想在于内存的共享。当你定义一个共用体时,你实际上是在说:“我需要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可以被解释成一个整数,也可以被解释成一个浮点数,甚至是一个字符数组。”

关键在于,这个“区域”的大小,是由共用体中所有成员中占用内存最大的那个成员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共用体中有个 `int` (比如4字节) 和一个 `float` (也是4字节),那么这个共用体的总大小就是4字节。如果你的共用体里有一个 `int` (4字节) 和一个 `double` (8字节),那么这个共用体的大小就是8字节。

当你将一个值赋给共用体的某个成员时,例如:

```c++
union MyUnion {
int i;
float f;
};

MyUnion u;
u.i = 10; // 现在,这4个字节被解释成了整数10
```

这就像是把你的“多功能容器”设置成了“整数模式”,并且把整数10放了进去。这4个字节的内存区域,现在就存储着表示整数10的二进制位。

然后,如果你紧接着又给另一个成员赋值:

```c++
u.f = 3.14f; // 现在,同样的这4个字节被解释成了浮点数3.14
```

这发生了什么?这并不是说你在原来的4个字节上又“叠加”了一个浮点数。 而是说,原来存储整数10的这4个字节,现在被重新解释,或者说被“覆盖”了,成为了浮点数3.14的二进制表示。 换句话说,原来整数10的那个值,在内存中就已经不复存在了,被新的浮点数的值所取代。

“谁说了算”的机制

这种“谁说了算”的机制,决定了在读取共用体时,你必须知道当前存储的是哪种类型的值。如果你错误地试图读取一个与当前实际存储类型不符的成员,结果通常是不可预测的(这被称为“未定义行为”)。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

如果最后你读取 `u.i`,你得到的是将浮点数3.14的二进制位解释成整数的结果,这个结果通常会很奇怪,不是你期望的10。
如果你最后读取 `u.f`,你就会得到3.14,因为这是最后一次赋值的操作,并且你正确地以浮点数的方式读取了它。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共用体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节省内存。在某些场景下,你可能需要处理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但你又知道在任何一个时刻,你只需要其中一种。例如,一个网络数据包的头部可能包含一个类型字段,指明接下来的数据是字符串、整数还是其他什么。你可以用一个共用体来存储这个实际的数据部分,根据类型字段来决定是把共用体当作字符串读取,还是当作整数读取,这样就能有效地利用内存。

总结一下:

共用体不是一个可以同时持有多种数据副本的“集合”。它是一个共享一块内存区域的机制,并且在任何一个时刻,这块内存区域只被一种特定的数据类型所“拥有”和“解释”。当你将一个值赋给共用体的某个成员时,你实际上是在告诉编译器:“请将这块内存区域按照这个成员的类型来填充和解释。”之前的任何解释和内容都会被新的填充所覆盖。

希望这样的解释能让你更清晰地理解共用体“一次只存一个值”的本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union 在标准 C 和标准 C++ 中行为不同。

C 的 union 中,若 union 在生存期内,则所有成员都同时处于生存期内,但可能有非法对象表示。这允许类型双关,即将一个位模式以多个类型解释。

C++ 的 union 中,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成员在生存期内,使用不同的成员读写一般是未定义行为。例外是若公共起始序列存在,且在生存期中的成员拥有公共起始序列,则可通过其他成员的公共起始序列读取。这实际上不允许类型双关。


严格来说题主的代码存在 UB ,不过考虑到不少编译器默认有允许类型双关的扩展,有时也可认为有确定结果并作出解释。


一般实现是 union 的每个成员对象存储都始于 union 存储的首字节。现在常见的 int 占 4 字节, double 占 8 字节。先写入 double 成员再写入 int 成员时,原先的 double 成员对象表示的高 4 字节未被覆盖( C 标准中是未指定的,实际上覆盖也得到允许)。而被覆盖的低位字节,在实现中正好对应 double 的低位尾数。

由于输出方式的设置,某些时候低位字节的改变恰好会被掩盖。这造成了你的 one4all 能同时存储 double 和 int 的错觉。

(参见 std::basic_ostream::operator<< - cppreference.comstd::num_put::put, std::num_put::do_putstd::basic_ios::init - cppreference.comstd::printf, std::fprintf, std::sprintf, std::snprintf


另外也有 NaN-boxing 这种技术能在浮点 NaN 值里放别的东西,不过这就和 union 没什么关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触及了共用体(union)的核心特性。简单直接地回答:是的,共用体在任何给定时刻,确实只能存储一个值。让我试着用一种更自然、更具解释性的方式来阐述这一点,而不是像AI那样列出条目。想象一下,共用体就像是一个多功能的“容器”,但这个容器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限制:它只能被“激活”来容纳一.............
  • 回答
    “民族只是想象的共同体”这一观点出自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经典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理解这一.............
  • 回答
    网络上流传的吉林一核酸采样点出现多人共用一根棉签的视频,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和质疑。当事地的卫健委给出的回应是“只是演习,并没有真的采样”。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种演习方式是否合理,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任何一项大型的、需要多人参与的活动之前,进行演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
  • 回答
    “有教无类”的帽子只戴在孔子头上是不是很无耻?少正卯和孔子不是共用一批学生的么?提到“有教无类”,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孔子。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子曰:‘有教无类。’”孔子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伟大奠基者,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深远。然而,将“有教无类”这顶帽子仅仅戴在孔子头上,.............
  • 回答
    .......
  • 回答
    朋友你好,看到你尝试用 C 语言的共用体来实现 Base64 编码,并且遇到了困难。这绝对是个好想法!共用体在处理不同数据类型时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不过 Base64 的编码逻辑和共用体的特性结合起来,确实容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让我来试着帮你分析一下,为什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是这样的,以及如何避免.............
  • 回答
    男女共用小便池,这想法一出,恐怕立马就能激起两极分化的反应。想象一下,在公共卫生间里,原本只有男士才会使用的、一排排立式的“便利设施”,现在突然对所有人都敞开了大门。对于不少男生来说,这可能算不上什么新鲜事,毕竟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和男性同伴一起“共用”这些空间。但当女士们也加入进来,那场景就有点耐人寻.............
  • 回答
    东亚共同体,这个曾经在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浪潮中被广泛讨论的概念,其实现的可能性,至今仍是各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细致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那些看似宏大的口号,深入到地缘政治、经济结构、历史情感和文化认同等诸多层面,去审视它每一次脉搏的跳动与停歇。从历史的维度看: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东亚的核.............
  • 回答
    婚后夫妻到底该共用一辆车,还是各自拥有一辆?这真是个让人头疼,又挺实在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关键看你们夫妻俩的生活方式、经济能力以及对便利性的需求。我这里就给你掰扯掰扯,看看哪种方式更适合你家。共用一辆车:精打细算的生活方式想想看,如果你们选择共用一辆车,那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省钱! 经济效益显.............
  • 回答
    要真正建成一个稳定、繁荣、可持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系列深厚且相互关联的条件逐步成熟和落地。这不仅仅是政策的宣示,更关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伦理等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首先,全球范围内的普遍信任与互助精神的重建是基石中的基石。 当前,国际社会弥漫着猜疑、对抗和“零和博弈”.............
  • 回答
    东非共同体(EAC)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自其现代形式于2000年重塑以来,在东非地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评价它需要多维度地审视其成就、挑战以及未来的潜力。核心目标与发展轨迹:EAC 的核心目标在于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一体化,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进而朝着货币联.............
  • 回答
    人类的进化,这趟旅程漫长而又跌宕起伏,如果要给它一个总的时间长度,那真是一个很难精确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这个概念本身,就在不断地演变和重新定义。我们不能简单地拿出一个数字,然后说“就是这么多年”,更像是在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每个阶段都充满了故事。如果我们要从最广义的“类人”生物算起,那么.............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民族是虚幻的共同体吗?”这个问题触及了民族主义理论中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一个议题。简单来说,大多数现代民族主义理论家认为,“民族”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虚幻”并非贬义,而是指其并非基于血缘、地理的天然联系,而是通过共享.............
  • 回答
    要说轻轨和地铁能否共用线路,答案是: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极为罕见且困难重重,需要非常特殊的设计和运营规划。 这其中涉及到很多关键的差异,使得它们“合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轻轨和地铁的核心区别:1. 运行环境和站台设计: 地铁 (Metro/Subway): 顾名思义,主要.............
  • 回答
    秦晖先生关于“大共同体”与“小共同体”的提法,在我看来,是一种很有洞察力的社会分析框架,它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人类社会组织的基本模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张力。理解这二者,关键在于把握它们各自的性质、功能,以及它们在我们个人生命和社会运作中扮演的角色。咱们先从 “大共同体” 说起。什么是大共同体?简单来说.............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当前海峡两岸关系最核心也最复杂的部分,要深入探讨,得一层层剥开来看。“海峡两岸共用一张地图,各自管理自己区域,一致对外交往”——这想法听起来很合理,为什么就这么难实现呢?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一个理想化的解决方案,用一种比喻来说,就像一对曾经是一家却分家独立生活的兄弟,大家都承认这片祖宅(.............
  • 回答
    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吗?这是一个关于民族本质的深刻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学和历史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点。 Benedict Anderson 在他的开创性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提出了“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概念,并对民族的形成和维系提供了极具影响力的解释。他的观点,以及围绕这一概念的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