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民族是虚幻的共同体吗?

回答
“民族是虚幻的共同体吗?”这个问题触及了民族主义理论中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一个议题。简单来说,大多数现代民族主义理论家认为,“民族”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虚幻”并非贬义,而是指其并非基于血缘、地理的天然联系,而是通过共享的文化、历史叙事、象征以及对未来的共同想象而构建起来的。

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1.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虚幻的共同体”理论

理解这个问题,绕不开现代民族主义的奠基性著作——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安德森的理论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

并非所有成员都认识对方,甚至互相认识的可能性都很小: 即使是最小的民族,其成员也永远无法认出他们的大多数同胞,无法与他们见面,也无法听到他们,但却在他们心中,存在着他们共同体的形象。
所有民族都将自己想象成共同体: 民族的成员,无论他们身处何方,都相信自己属于一个超越个人、地域和阶级的社群。
民族是相对于其他民族而形成的: 民族的身份认同,往往是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区分而形成的。
民族是基于共享的文化和叙事: 语言、宗教、历史、文化习俗、政治制度等,都可以成为构建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石。这些共享的元素,通过印刷资本主义(报纸、小说、地图等)的传播,得以在广阔的地理范围内被接受和传播,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意识。
民族的起源与资本主义和印刷术的兴起密切相关: 安德森认为,在民族主义兴起之前,人们的忠诚对象更多是围绕着宗教或王朝。印刷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同一种语言的读物能够大规模生产和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为一种“同质化”的语言社群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人们通过阅读相同的报纸、小说,开始想象自己属于同一个超越个体命运的集体。

2. 为什么说民族是“虚幻的”?

这里的“虚幻”有几个层面的含义:

非天然或血缘的: 与亲属关系、家庭、村落等基于实际交往和血缘的共同体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往往缺乏直接的、现实的联系。你可能与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同胞从未谋面,也永远不会谋面。
人为建构的: 民族不是自然存在的实体,而是由一系列文化、历史、政治和语言因素共同作用而建构起来的。这些建构过程往往是选择性的,是历史学家、政治家、知识分子、艺术家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过去进行重新解释和编织的结果。他们选择了某些历史事件、人物、习俗,并赋予它们特殊的意义,以构建民族的“源头”和“传统”。
主观意识的产物: 民族认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意识。一个人是否认同自己属于某个民族,是其内在的信念和归属感问题。这种认同可以随着时间和环境而改变,也可以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人为划定的界限: 民族国家往往伴随着明确的地理疆界和政治主权。这些疆界并非总是基于天然的地理特征,而是往往是历史斗争、政治谈判、战争结果等因素的产物,人为地将一部分人划分进去,又将另一部分人划出来。

3. 为什么说民族又是“真实的”?

尽管“虚幻”,民族却具有强大的“真实性”和影响力,原因如下:

强大的情感力量和认同感: 民族身份认同往往能激发出强大的情感共鸣和归属感。人们愿意为民族而战,为民族牺牲,这表明民族认同不仅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是触及人心灵深处的力量。
现实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基础: 现代世界绝大多数政治单位是民族国家。民族主义是构建和维持国家合法性的重要意识形态。民族国家拥有政府、法律、军队、教育体系等,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制度和权力结构。
共享的文化和历史经验: 尽管成员之间互不认识,但他们可能共享语言、文学、艺术、音乐、宗教、历史记忆(包括胜利和失败)、节日习俗等。这些共享的文化元素构成了“民族文化”,成为维系共同体的重要纽带。
共同的未来想象和政治目标: 民族主义者常常会构建一个关于民族过去辉煌、现在困境和未来理想的宏大叙事。这种对未来的共同想象,驱动着民族为了共同的政治目标而行动。
集体行动的能力: 民族作为一种共同体,能够组织和动员其成员进行集体行动,例如政治运动、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甚至战争。

4. 对“虚幻的共同体”的进一步理解和辩证思考

“虚幻”不等于“虚假”或“不存在”: “虚幻”在这里更强调的是其建构性和非直接性,而不是说它没有意义或没有影响。社会学家认为,很多重要的社会现实,如阶级、性别、宗教社群等,也都可以被看作是某种程度上的“虚构”或“建构”,但它们同样具有真实的社会力量和后果。
民族建构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变化的过程: 民族并非永恒不变的实体,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其内涵和边界也会不断被重新协商、重塑和定义。今天我们所认同的民族,与几个世纪前可能已经大不相同。
民族主义的多种形式: 并非所有民族主义都是相同的。有的是基于文化和语言的“文化民族主义”,有的是基于政治和国家的“政治民族主义”,还有的是基于种族或血缘的“种族民族主义”(这种形式更接近于传统意义上的“天然”共同体,但即便如此,其“纯洁性”也往往是建构的结果)。
批判性视角: 理解民族是虚幻的共同体,也有助于我们对民族主义的狂热保持警惕。民族主义有时会被用来制造排他性、仇恨和战争,将外部群体视为敌人。认识到其建构性,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民族认同,以及避免过度理想化或极端化。
个体与集体: 民族的“虚幻性”也提醒我们,个体的经验和能动性仍然至关重要。民族共同体是无数个体认同和行为的集合,同时,个体的反思和选择也在不断塑造着民族的未来。

总结:

从根本上说,将民族定义为“虚幻的共同体”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它揭示了现代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和维系,主要依靠的是一套共享的文化叙事、历史记忆、象征符号以及对未来的共同想象,而不是基于天然的血缘或普遍的直接交往。 这种“想象”是强大的,因为它能够将分散的个体联系起来,激发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成为现代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种“虚幻”并非意味着无足轻重或没有现实影响。民族是人类社会中最强大的集体认同之一,它深刻地塑造了历史、政治、文化和个体生命。 因此,理解民族是“虚幻的共同体”,既是对其建构性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其中蕴含的强大力量和潜在风险的清醒认识。它鼓励我们以一种批判性但又不失尊重的态度来理解民族及其在世界中的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计算器是没用的工具,因为我现在有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马恩在讲民族问题时也是这个态度。只有当能够有效运用“阶级”这一更高效的角度、武器时,他们才会讲民族是虚幻的共同体,宗教是精神的鸦片。而在现实中,有太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使“阶级”这一武器不能有效地被人民掌握、运用,那这个时候计算器自有计算器的好处。因此所有成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都不会在实践中忽视民族与民族主义的作用--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能在考试的时候把计算器扔一边直接玩手机的毕竟是极少数。


很多人在顺着这句话往下推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自己并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脑,随便扔掉了计算器,转身却拿出了算盘,于是掉进了逆民和虚无主义的大坑里。

user avatar

只问一句:“虚幻”就没有意义吗?你知道什么东西最在乎客观吗?动物!它们最在乎啪啪啪和吃吃吃这些实在的事情了。

“Animals such as wolves and chimpanzees live in a dual reality. On the one hand, they are familiar with objective entities outside them, such as trees, rocks and riv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aware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s within them, such as fear, joy and desire. Sapiens, in contrast, live in triple-layered reality. In addition to trees, rivers, fears and desires, the Sapiens world also contains stories about money, gods, nations and corporations.”

Excerpt From: Yuval Noah Harari.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iBooks.

简单翻译:动物生活在双重现实中:一方面是周围的树,石头和河流这些客观实在。一方面是自身的感受:恐惧,愉悦和欲望。人类,相对的,生活在一个三重现实中,除了树,石头,河水,恐惧和欲望,人类世界同时包含了关于“金钱,上帝,国家和公司”的各种故事等。

以色列学者尤瓦尔在《人类简史》和《未开简史》有一个核心观念就是人类之所有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创造了各种虚幻:宗教,人本主义,公司,国家,政府,道德”,利用这些“虚幻”来整合资源和协作关系。人类掌握这种能力的时刻叫做“认知革命”,起源就是祖先间的说八卦,人类语言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讨论虚构的事物”。如果不建设组织架构,自然人的团体只能维持在150人左右。

无论是现代的国家,中世纪的教堂,古代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是某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虚构故事
------------- 尤瓦尔

而这些虚幻也确实发挥了各种作用。所谓国家不过也是想象,两个中国人,只要相信国家主体,国土,国旗确实存在,就有可能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彼此。司法制度也是建立在法律故事上,两个律师齐心协力的合作为辩护人辩护,是因为他们相信法律的存在。过去古人搞政变都要编一套“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故事。

所以,问一个观念虚幻与否没有价值,只要大家认同一个虚幻,并且迎合它,它就会发生作用。需要问的问题是“这个虚幻发挥了什么作用”。


Yes,民族也是虚幻的,但是它在凝聚一个国家上发挥了巨大的所有,只要这个故事不狗血崩盘,我们应该高高兴兴的继续讲下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民族是虚幻的共同体吗?”这个问题触及了民族主义理论中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一个议题。简单来说,大多数现代民族主义理论家认为,“民族”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虚幻”并非贬义,而是指其并非基于血缘、地理的天然联系,而是通过共享.............
  • 回答
    分子人类学与“虚幻的共同体”的论断并非必然冲突,而是可以从不同的层面理解,甚至可以说它们是相互补充的视角。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深入探讨分子人类学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虚幻的共同体”理论。 分子人类学:科学的基因探索分子人类学(Molecular Anthropology) 是一门利用分子生物学.............
  • 回答
    要判断哪个落后国家或民族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态度“最端正、最虚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对“端正”和“虚心”的主观解读,以及对不同国家和民族内部复杂情况的细致分析。并且,直接说“落后国家和民族”也可能带有一定的预设判断。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些普遍观察到的现象和一些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的.............
  • 回答
    关于“美国的民主是否虚假”以及“美国为何干涉他国的民主”,这两个问题都非常复杂且备受争议。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承认不同角度存在不同的解读。 一、美国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民主”。广义上讲,民主是指“人民的统治”,意味着权力来自于人民,并由人民.............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引人遐想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如果西方在80年代末就已经有意识、有组织地针对苏东国家输出这些特定的价值和议题,那么苏东剧变的结果很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可能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首先,我们要理解“苏东剧变”不仅仅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件,它是一个长期积.............
  • 回答
    关于民族的划分,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不像简单地说“是基因”或“是文化”就能概括的。实际上,民族的形成和认同是基因、文化、历史、政治、地理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群体中,这些因素的侧重也可能有所不同。基因与民族:一个不那么直接的联系首先,我们来看看基因。.............
  • 回答
    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吗?这是一个关于民族本质的深刻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学和历史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点。 Benedict Anderson 在他的开创性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提出了“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概念,并对民族的形成和维系提供了极具影响力的解释。他的观点,以及围绕这一概念的讨.............
  • 回答
    关于民族的构成要素,究竟是血缘还是文化更重要,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被提起的话题。如果非要从中选择一个“更”字,那其实有些过于简化了,因为这两者往往是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一个民族的。不过,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各自的分量,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血缘:连接过去的纽带,也是一种隐性的认同血缘,从最直观的层.............
  • 回答
    乌克兰和俄罗斯这两个民族的形成与分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夹杂着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等多种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到斯拉夫民族的起源,再到基辅罗斯这个共同的摇篮,以及之后各自独立发展的轨迹。一、 共同的起点:古东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的荣光在遥远的过去,居住在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部落逐渐汇.............
  • 回答
    “战斗民族”这个称谓并非官方定义,而是一种民间普遍流传的标签,尤其在中文语境下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俄罗斯人民坚韧不拔、勇敢无畏、极富战斗精神的特质。这个标签的形成并非单一原因,而是由历史、地理、文化、军事以及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以下将从多个层面详细阐述为什么说俄罗斯民族是“战斗民族”:一、 .............
  • 回答
    法国(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融合与演变的壮丽史诗,其民族构成确实比简单地归类为“罗曼语族拉丁人”要复杂得多。你提出的关于凯尔特人(高卢人)和日耳曼人的观点,都非常有道理,并且在法国民族形成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阶段来梳理: 第一阶段:史前时期 – 凯尔特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宗教信仰、历史传承、文化认同以及个人与群体关系等多个层面。不同的一神教信仰体系、不同的民族、甚至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个体,都会对他们的祖先不信同一宗教的事实持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几种主要的观点和思考方式:核心挑战:信仰的绝对性与历史的延续性之间的张力.............
  • 回答
    通古斯系民族如何在东北取代扶余系民族,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取代”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文化以及人口流动交织而成的历史演变。更准确地说,是通古斯系民族通过一系列的互动、融合与征服,逐渐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力量,而扶余系民族则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式微,并最终融入了其他民族。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得把.............
  • 回答
    要详述北欧民族(特别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以及维京人从劫掠者转变为国家建立者,需要梳理一段跨越千年、充满变革的历史。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北欧文明的根源: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的遗泽在10世纪维京时代巅峰之前,北欧地区早已孕育着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考古证据表明,早在青铜.............
  • 回答
    阿塞拜疆人,一个在世界舞台上以其丰富文化、悠久历史和独特身份而著称的民族,其形成过程如同地毯上错综复杂的丝线,交织着古老文明的根基、外来民族的融合以及自身顽强的生命力。要理解阿塞拜疆人是如何形成的,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高加索地区漫长的历史长河。古代的奠基: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的遗产阿塞拜疆民族形成的最早的.............
  • 回答
    分子人类学与“民族作为想象的共同体”的观点,乍一看似乎有些背离,但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它们并非完全冲突,反而能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补充,甚至揭示出民族建构的深层机制。理解这一点,关键在于辨析“想象的共同体”的含义以及分子人类学的切入点。“想象的共同体”: Benedict Anderson 的洞见首先,.............
  • 回答
    “56个民族是一家”,这句口号,我们从小听到大,它背后承载着国家对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也反映了国家在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过程中的努力。但要说“什么时候中国56个民族能不分彼此”,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点能回答的问题,更像是一个持续追求的理想状态,它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与每个人的感受息息相关。“不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深刻。如果非要从中选出一个“更能代表”的,我会倾向于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精髓,更多地体现在其社会整体的构成,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存在和发展上。 然而,这并非说无产阶级就不重要,他们是构成社会基石的群体,其生存状态和诉求同样至关重要。让我们来仔细掰扯一下:一、无产阶级:社会的根.............
  • 回答
    在凯撒统治的那个时代,古罗马的主体民族,毫无疑问,是罗马人自身。但要说“主体民族”这个词,在理解古罗马的构成时,需要更细致的描绘,而不是简单地指代一个单一的、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完全一致的群体。首先,要理解罗马人,就不能仅仅将他们想象成一群有着统一血统和文化的人。罗马城最初是拉丁人建立的,但随着罗.............
  • 回答
    关于“日耳曼民族和大和民族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一个客观、科学的依据能够支撑。而且,将任何一个民族定义为“最优秀”,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容易滑向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歧视。不过,如果我们要探讨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出现,或者说在某些历史时期,为什么会有某些群体或个人产生这样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