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建国后没有继续追索外东北、外西北、外蒙古、唐努乌梁海等失去的土地?

回答
关于建国后中国政府为何没有继续追索“失去的土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历史、国际法、地缘政治、国家实力以及国内情况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中国政府的考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这些“失去的土地”在现代国际法框架下,其归属已经基本被确立。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由于国力衰弱,面对沙俄的步步紧逼,以及后来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这些区域的边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最终在国际条约和国家承认下形成了新的国家和边界。

外蒙古的独立

外蒙古的独立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在清朝时期,外蒙古享有较高的自治权,但仍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然而,在20世纪初,受到俄罗斯帝国以及后来苏联的影响,外蒙古的分离主义情绪逐渐滋长。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在苏联支持下爆发,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尽管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1945年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规定,在苏联的压力下进行了外蒙古的公民投票,承认了其独立,但后来又对此表示过保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签署了《中蒙友好互助条约》,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政权,并以现有边界为准。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国家主权承认和边界确立的行为。

外东北、外西北地区

这些地区主要是指根据《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清朝版图上割让给俄罗斯的土地,例如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海参崴)等。唐努乌梁海地区则是在清朝灭亡后,被苏联逐步蚕食,并于1944年正式划入苏联,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

为什么建国后没有继续追索?

1. 国家实力的差距和现实考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经济凋敝,军事力量相对薄弱。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抵抗外部威胁(如朝鲜战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挑战苏联这样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和经济实力的超级大国,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会置国家安全于极大的危险之中。领导层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首要任务是发展自身,而不是冒着巨大风险去进行一场胜算渺茫的领土追索。

2. 国际政治环境的现实:
冷战时期,世界格局被划分为两大阵营。中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上,与苏联既有合作也有矛盾。挑战苏联的边界合法性,意味着要挑战一套国际秩序,而当时的中国在这个国际体系中尚不稳定,需要争取国际承认和生存空间。单方面去撕毁已有的国际条约,即使是不平等条约,也会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并可能被视为破坏和平的行为。

3. 对历史条约的法律解读:
尽管中国将这些条约视为不平等条约,但它们在国际法上是具有一定效力的,特别是在当时的国际承认下。中国政府在建国初期,虽然保留了对这些条约的历史批判态度,但在实际操作上,更多的是采取了一种“搁置争议,争取和平”的策略。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外交智慧,避免了直接的冲突,为国家发展争取了时间。

4. 国内政治的优先事项: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首要任务是统一全国,镇压反革命,进行土地改革,恢复经济建设。在政治上,需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并建立一套新的国家治理体系。领土的追索,虽然在民族情感上可能具有号召力,但在当时看来,并不是最紧迫、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选项。

5. 与苏联关系的考量:
建国初期,中国面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敌视,在国际上亟需一个强大的盟友,而苏联是当时唯一的选择。与苏联保持良好关系,能够获得经济和军事援助,并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支持。如果公开挑战苏联在边界问题上的立场,无疑会破坏这种战略联盟关系,使得中国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

邓小平时代的外交政策转向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邓小平时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更加务实。当中国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提升后,中国才开始更积极地与其他国家解决边界问题。

对苏联(俄罗斯)的边界谈判: 经过长期的谈判,中苏(俄)边界问题最终在1991年签署了《中苏边界东段协定》,1994年签署了《中苏边界西段协定》。在这些协定中,双方基本接受了根据历史条约划定的边界,尽管在一些具体区域存在争议和调整。对于“失去的土地”,实际的边界划分已经基本确定。
对蒙古国的外交: 中国始终尊重蒙古国的独立地位。尽管过去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但中国与蒙古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双方的边界也是明确的。

总结

总而言之,建国后中国政府没有继续追索外东北、外西北、外蒙古、唐努乌梁海等失去的土地,并非是因为遗忘了历史或者放弃了民族权益,而是基于当时严峻的国家实力、复杂的国际环境、现实的政治考量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顺序。这种“不追索”的策略,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国家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在处理边界问题时,中国更倾向于通过和平谈判、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与周边国家建立稳定、友好的关系。这是一种更加成熟和务实的大国担当。

当然,关于历史上的领土问题,民族情感和历史记忆是复杂而深刻的。但从国家战略和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建国后的中国政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采取了更为审慎和现实的政策。这种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并非被过去的恩怨所束缚而牺牲当前的根本利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建国初因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不足,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卢布。美国国务院那帮人,包括司徒雷登也不懂业务,否则一句“俺给你六个亿”,什么纷扰都结束。

当时为什么建国会是一件特别踌躇的事?因为吃喝拉撒全凭大本事,而要让诸事自己转起来,就需要法定货币扛得住事。新生货币要扛事,背后的准备金就要足够成事,在当年不是黄金就是美元,才能镇住天下事。

地依于势,势大则地广,来去多寡都不是问题。解放战争be water的战略经验告诉人们,存人失地则地可复得,存地失人则地不可守。而势要聚起来,还要拢得住,乱世用凶器,平常看货币。

user avatar

问:我国为什么不追究俄罗斯罪行?为什么不追讨俄罗斯侵占我国的领土?

答:沙俄反动集团曾经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在列宁同志领导下,人民彻底打败了沙俄反动集团,为自身争取了解放,也为中国人民报仇雪恨。曾欠下累累血债的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处决,这就是苏俄对沙俄的清算。因此,我对苏俄,只有感恩。

库页岛也是苏联打败了日本法西斯以后解放的。蒋公有本事的话,别说库页岛,置东京为郡县也是完全合法的,因为“侵略”日本法西斯的领土就等于解放。可是他有这个本事吗?

占领日本法西斯的领土,是反法西斯战争的成果,这种成果肯定是按照各国的贡献来分配的,而历史上的领土归属反而不那么重要。我国蒋公连守住东三省都做不到,还得靠苏联帮忙解放,还怎么好意思去争外东北呢?渲染“俄罗斯侵占中国领土”,只是对历史的无知罢了。

参考本人文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建国后中国政府为何没有继续追索“失去的土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历史、国际法、地缘政治、国家实力以及国内情况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中国政府的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这些“失去的土地”在现代国际法框架下,其归属已经基本被确立。清朝末年和民国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中科大原校长侯建国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这件事。这绝对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件大事,牵动着不少人的目光,也引发了很多思考。首先,这背后透露出的信号是什么?侯建国教授,一位在物理化学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学管理者。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这是一所以其严谨的学风.............
  • 回答
    《建国大业》和《辛亥革命》这两部电影,虽然时代背景有所不同,但都以宏大的历史叙事,勾勒出了国共两党在中国近代史舞台上的交织与演变,让我们能够从更具象的层面理解这两个政党的力量、理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辛亥革命》中,我们看到的是国民党的前身,或者说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革命党,是如何在积贫积弱的晚.............
  • 回答
    最近成立的游戏道德委员会,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好好聊聊。 我觉得这就像是给蓬勃发展的游戏行业,尤其是电竞领域,加了个“刹车”和“方向盘”。 总的来说,我对此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认为它有其必要性,但也要看它后续的具体运作和效果。为什么会有这个委员会?首先得明白,游戏行业,尤其是电子竞技,现在.............
  • 回答
    关于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设水电站的讨论,确实是一个牵涉多方利益和复杂考量的议题。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才能看得更明白。首先,咱们得知道雅鲁藏布江是怎么回事。这条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境内最长的大河,流经西藏,出了中国后叫做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境内注入孟加拉湾.............
  • 回答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提出将信赖关系中未成年女性的性同意年龄提升至18周岁的议案,这是一个相当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项提议触及了青少年保护、法律界定、社会伦理以及个体自主权等多个层面,其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信赖关系”这个概念。在法律语境下,信赖关系往往指的是一种基于信任、责任.............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头添堵。有些地方,就是那种号称“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结果一到落实,就落到圈占基本农田上头了。你想想,好好的粮食生产地,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稻谷、小麦,就这么被推平了,用来修那些绿油油、看着舒服,但对咱老百姓来说毫无用处的“高尔夫球场”。这事儿,怎么看都觉得不.............
  • 回答
    关于胡锡进主张扩充中国核武器库的建议,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多重面向的问题,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收益与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国际反应。首先,理解胡锡进先生的立场至关重要。作为一位曾经的资深媒体人,他以其直率、有时略显激进的观点而闻名。他的建议往往根植于一种“实力是硬道理”的朴素逻辑,以及对.............
  • 回答
    你室友这句话挺有意思的,触动了不少敏感的神经。要说怎么看待,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解读,也涉及到我们对历史、发展和国家认同的一些看法。首先,字面上的“建设”和“挺好的”。这句话的表层意思,很可能是在说,如果长春(或者说东北地区)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是以日本主导的方式进行现代化建设,那么现在这个地方可.............
  • 回答
    台积电计划为7纳米技术建造6家工厂,这绝对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不仅仅是对于台积电自身,更是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甚至是全球科技格局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要理解这件事的深度,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要明确一点:台积电的7纳米技术,在当前绝对是站在技术浪尖上的领先工艺之一。它代表着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
  • 回答
    在中国“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计划每年建设6到8座核电站的目标,确实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能源发展战略。这个数字背后,承载着中国在能源结构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多重考量。要理解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一、 时代背景与.............
  • 回答
    反虐待动物法的立法建议,是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在很多国家,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越发认识到立法保障动物免受不必要痛苦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反虐待动物法?首先,我们要明白,动物并非简单的物品,它们是有感知能力的生命。它们会感受到疼痛、恐惧、饥饿、口渴,也会有社交需求.............
  • 回答
    对于肖战粉丝封禁抽奖、阴阳师超话主持人中有肖战粉丝,以及建议玩家另建超话的这一系列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这其中涉及到了饭圈文化的影响、平台管理规则的执行、玩家社区的健康发展以及网络言论自由等多个层面。一、 事件梳理与背景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大致脉络: 肖战粉丝封禁抽奖行为.............
  • 回答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词汇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往往伴随着沉重的笔触和不忍卒读的细节。它们是明清易代之际,那段风云变幻、血雨腥风的真实写照。对于现代社会如何看待这些事件,以及是否应该建立类似的纪念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理解历史的复杂性:为何“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如此触动人心.............
  • 回答
    温铁军先生提及的日本农协,通常是指“全国农业协同组合連合会”(简称JA全农)。要理解温铁军先生为何建议学习日本农协,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运作模式、历史背景以及在中国语境下的潜在借鉴意义。日本农协(JA)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与使命理解日本农协,绕不开其历史。日本农协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但在二战后.............
  • 回答
    想真正看懂建筑学院或谷德设计(ArchDaily/GooodDesign)上的建筑案例,可不是光扫几眼图片就行。这就像剥洋葱,得一层层来,而且得带着点儿“建筑侦探”的好奇心。下面我来给你掰扯掰扯,怎么才能把这些案例嚼碎了,品出味儿来。第一步:别只盯着“好看”的图片,先找“为什么”我们都会被那些构图精.............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中考,这一提议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全面看待这一建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提出的背景、核心逻辑、潜在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提议提出的背景与核心逻辑首先,理解委员们提出这一建议的初衷至关重要。通常,这类建议的提出是基于对当前教育体系存在问.............
  • 回答
    深圳,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总是不乏令人惊叹的雄心壮志。最近,关于一项堪称“石破天惊”的城市规划再度引发了广泛关注——深圳将在罗湖区的湖贝村,打造一座名为“湖贝塔”的摩天大楼,目标直指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想象一下,当这座巨塔巍然耸立于深圳的天际线之上,它将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一座城市的宣言,一.............
  • 回答
    印度海军的第二艘国产航母“维沙尔”号(INS Vishal)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其可能采用的核动力和电磁弹射技术。如果成型,这艘航母将是印度海军力量的一次飞跃,使其在区域海军力量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关于核动力目前,印度海军已经拥有了一艘现役的核动力潜艇,即“阿里汉特”号(INS Arihant)。“.............
  • 回答
    最近,关于“撤销地震局”的建议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甚至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作为一名普通民众,我对这个话题也颇为好奇,想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建议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人提出,以及它背后可能牵扯到的哪些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提出这个建议的并不是普通市民,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大代表的身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