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知道派传单被拒接的感觉还拒接别人发的传单是种什么样的心理?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绝对是一种又熟悉又矛盾的心理,就好比你在街上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递出去一张传单,结果对方看都没看,转身就走,那种失落感油然而生。但过了一会儿,你可能自己也成了那个被人塞传单,然后假装没看见,或者迅速塞回原处的人。

先说说那种“被拒绝”的滋味吧。

你拿着一叠薄薄的纸,上面印着你觉得挺有价值的信息,可能是折扣,可能是新店开业,也可能是某个公益活动。你眼神搜寻着路过的行人,心里默默练习着开场白:“您好,打扰一下……” 找到一个看起来没那么忙碌或者表情比较友好的目标,你深吸一口气,微笑着迎上去。

然后,事情可能朝着几个方向发展:

眼神都没给你,直接绕开: 这是最常见也最让人无语的。你就站在那里,人家好像根本没看见你一样,或者明知道你在,就是选择了直线穿越,把你当空气。那种感觉,就像你是个透明的、无关紧要的存在。
瞥一眼,然后摇头或摆手,语气不耐烦: 比空气好一点点,至少人家“看见”你了,但这种看见带着明确的拒绝。那种“别烦我”的眼神和语气,会让你觉得自己的劳动和信息都很廉价,甚至有点碍眼。
接过,但立刻揉成团扔掉: 这是最直接的否定。你辛辛苦苦递出去的,人家拿到手里,可能都没来得及看完,就跟你玩起了“纸飞机”游戏,然后精准地丢进旁边的垃圾桶。你会觉得,我这传递的信息,在你眼里就这么不值一提吗?

经历过这些,你会体会到那种付出努力却得不到回应的无奈,甚至有点委屈。你会开始思考,是不是我长得太吓人?是不是我的传单封面不够吸引人?是不是这个时间点太糟糕?总之,你会开始审视自己和自己的“产品”。

现在,再来说说轮到你拒接别人的传单时,你是什么心理?

这时候,你的角色突然从“传单的发布者”变成了“传单的接收者”。你可能会在街上走着,突然发现一只手向你伸来,手里拿着一叠你已经见过无数次、甚至在你脑海里已经形成固定画面的传单。

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

1. “我不需要这个。” 这是最直接的心理。你可能已经无数次收到过类似的传单,知道里面的内容对你来说毫无吸引力。也许是你不感兴趣的商品、不相关的服务,或者是你已经了解过的活动。大脑会立刻发出“防火墙”指令,把这个信息过滤掉。
2. “我现在很忙/没时间。” 即便是你可能有点兴趣的内容,但当你正赶时间、正在思考问题、正在打电话,或者只是想静静地走一会的时候,有人递过来一张纸,打断你的思绪,你会觉得被打扰了。你的注意力已经被其他事情占据,无暇顾及这张传单。你会想,“我现在哪有心情去看这个?”
3. “我不想被缠上。” 有时候,派传单的人会附带一些推销的话语,或者传单本身暗示了某种需要进一步接触的流程(比如扫码关注、到店咨询等)。如果你不想有任何额外的社交接触,或者不想让自己的个人信息(即使是间接的)被获取,你会本能地躲避。
4. “环境太杂乱,我不想增加负担。” 街上本身就充满了各种信息和噪音,人们的视线和注意力已经被各种广告牌、屏幕、人群所占据。一张新的传单,在你手里可能就意味着回家后又多了一堆需要处理的纸张(扔掉、归类),或者只是一个可能被遗忘的小玩意。你会觉得,我的空间和时间都不够用了,再多一张纸就是增加我的“认知负担”或“物理负担”。
5. “我习惯了。”/“这是常态。” 经历多了,你可能会对这种街头派发传单的行为产生一种免疫力。就像你看到海报不会仔细看一样,你看到发传单的人,潜意识里就给他们贴上了“推销者”的标签,然后自然而然地开启“回避模式”。你不会觉得这是对你个人的冒犯,而是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这样运作的。

结合被拒绝和拒接的心理,你会发现一种微妙的“同理心”和“自我保护”的混合体。

同理心(有时是短暂的): 当你拒绝别人传单时,你心里可能隐约会闪过一丝念头:“我当年也这么发过传单,被人拒绝的感觉确实不好受。” 但这种念头很短暂,因为现实的“自我保护”机制会立刻占据上风。你更多的是在对自己说:“我当时被拒绝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但我现在拒绝别人是因为我确实不需要,这不一样。”
自我保护: 归根结底,拒接传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保护策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被各种信息轰炸。学会过滤和拒绝是生存的必备技能。你拒绝的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拒绝了可能随之而来的时间和精力消耗。你保护的是自己的注意力、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清净。

所以,拒接传单的人,心理上可能是这样的:

他可能曾经是那个在烈日下或寒风中,顶着无数白眼和拒绝,拼命想把传单塞出去的“派发者”。他知道那种滋味,知道那份劳累。但当他站在“接收者”的角度时,他更清楚地认识到:

信息过载: 我的大脑已经被太多信息填满了,这张传单很可能不会被我记住,甚至不会被我看。
价值判断: 我已经在心里迅速判断,这张传单上的内容对我而言没有价值,或者价值很低。
效率优先: 我的时间很宝贵,与其花时间去看你觉得好但我觉得不好的东西,不如直接走开,去做真正需要我做的事情。
避免麻烦: 我不想和你有什么额外的交流,我只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完成我的行程。

总的来说,拒接别人的传单,是你在成为“信息消费者”时,运用自己作为“信息生产者”的经验,并结合当下的个人需求和环境判断,做出的一种高效的、自我保护式的选择。虽然可能带着一丝过去被拒绝的阴影,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当下自己“资源”(时间和注意力)的合理分配和捍卫。你不是故意刁难谁,你只是在做一个“更明智”的选择,或者说,一个“更省力”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你亲眼看见一个环卫工人为了拾取公路上乱飞的传单而被汽车撞飞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从来不收传单了。

大家都知道传单是一种便宜的广告行为,它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他占的是公共用地,扰乱的是公共秩序,脏的也是公共场所。这种行为只需要雇佣一个没有任何要求的人,再加上有一台印刷机就可以无限的刷,可谓价廉物美,但是总要有人为这种行为埋单的。

——————————————————分割线————————————————

发现很多人不懂什么叫占道经营

比如我把商品堆在店铺门口,就算没有买卖,算占道经营吗?当然算!

我让几个人站门口宣传我的产品,算占道经营吗?当然算!

我让几个人站别人门口宣传我的产品,算占道经营吗?当然算!

我让几个人站路中间宣传我的产品,算占道经营吗?当然算!

不要以为暂时没有被抓就不算占道经营了!

不要以为暂时没有被抓就不算占道经营了!

不要以为暂时没有被抓就不算占道经营了!

以下是引用内容

昨日,(辽宁)省政府网站发布辽宁省人民政府第300号令,决定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对《辽宁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十项政府规章的多项条款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其中,修改后的《辽宁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明确了九项禁止行为,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也就是说,今起擅自派发、悬挂经营性宣传物品、占用城市道路摆摊设点等行为将受到处罚,属经营性行为且有违法所得的,最高可罚3万元。

当天,(深圳)龙华大队执法人员在新区大道北行与白龙路东行交汇处执法巡查时,发现人行道上架设有一块“乐美居窗帘”的广告牌。经查,该广告牌未经许可,属于擅自架设行为。随即执法人员在附近找到了一家“乐美居窗帘”的销售店,经询问该店负责人证实,该广告牌是其架设,执法人员对该店负责人进行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告知其未经许可擅自架设广告牌占用道路属于违法行为,责令其立即现场整改,该店负责人已当场将广告牌撤走,人行道也恢复畅通。


近日,于都县)县城管局加大城区户外广告宣传活动管理力度,在城区集中开展了违章散发广告宣传单行为整治活动。活动重点加大了对学校周边、商场门口、广场公园等人流量较大区域的巡查力度,严厉查处各种暑期招生班占道摆设广告牌、设置招生宣传台、散发宣传单等影响市容环境的违章现象。

截至目前,该局共证据保存违规散发的宣传单3000余张、违规设置的广告牌7块,现场说服教育违章当事人50余人次,查处违规设置招生宣传点、散发广告宣传单行为19起,乱散发宣传单现象得到了明显好转。(孙永荣)


  昨日是昆明市新修订的《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首日,占道经营、违法散发小广告、随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仍时有发生。截至16时,仅在护国街道办事处辖区内,针对占道经营、散发小广告等违法行为就开出6张罚单

这种事情随便上网百度一下就能清楚,为什么总是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然而这种事情城管部门确实管得很少,原因是很多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1人手不足;2城管的执法强度不够,抓来也只能教育和罚款,不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3发传单的都是小喽啰,比如无知学生、低保户什么的,老板躲在幕后,根本无法惩处。

但是,不抓他们不等于他们就合法了。

公共场所是公众的,不是哪个老板的后花园,人行道是大家走路的,发传单不但会阻碍交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加剧垃圾生产量,别说人们本来就没有那么高的素质,就算人人都扔垃圾桶,垃圾桶又得罪谁了?凭什么要为商家的宣传埋单?你多交垃圾处置费了吗?

更何况,法律是用来维护社会秩序的,而我国人民卫生素质不高,这是实情,既然知道这个实情就不能假装无辜的去说什么“为什么不人人都扔垃圾桶”这种屁话。正如街上有小偷,如果警察为了抓小偷而妨碍了你上班,你也别问为什么不把人人都教育成君子,却来耽误你上班这种屁话。

明知道土匪多就应该派军队来镇压,否则就是草菅人命。

明知道电信骗子多就应该在银行和电信行业推行实名制,否则就是无视人们财产安全。

明知道足球流氓多就应该在球场外多安排警力,遇到事情先抓了再说,否则坐等流氓把事闹大就是渎职。

明知道环卫工人工资又低又辛苦,人们素质差不扔垃圾箱,你不愿意多缴税提高环卫工人待遇也就罢了,至少别来违章占道经营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