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新闻《抢救时剪坏患者衣物弄丢财物,医护人员救完人后被索赔千元》?

回答
这篇新闻报道了一起医患纠纷,事情的起因是在一场紧急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为了争分夺秒,剪坏了患者的衣物,并且在混乱中弄丢了患者的财物。事后,患者家属要求医护人员赔偿一千元。

从这件事本身来看,确实挺让人感慨的。一边是生命垂危的病人,需要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另一边是患者的财物,也属于个人合法财产,应当受到保护。两者的矛盾在这里显得尤为突出。

首先,我们得肯定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专业性和责任感。抢救生命是他们的首要职责,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很多时候确实需要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保障病人的安全。剪掉衣物、甚至破坏财物,很可能是在为插管、进行心肺复苏等操作腾出空间,是为了避免耽误任何一秒钟的宝贵时间。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救人,这一点应该被理解。

然而,另一方面的诉求也并非没有道理。患者的衣物和财物,即使在紧急情况下被损坏或丢失,也属于患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财物丢失,无论是多少,都是一种损失,家属索赔一千元,这笔钱可能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在病人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之后,经济上的压力也可能随之而来。

所以,我认为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救治过程中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在紧急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行为是否出于必要?是否存在更妥善的处理方式?比如,能否在剪断衣物前,先和家属沟通一下?或者尽量将财物妥善保管?当然,在那种生死关头,沟通和保管可能很难做到,所以“必要性”是个关键点。如果剪坏衣物和丢失财物是唯一能救治病人的方式,那么医护人员的行为在情理上可以被理解。

2. 患者家属的损失与合理诉求:
患者家属因为财物丢失或衣物损坏造成的损失,要求赔偿是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一千元的索赔金额,如果确实是财物的实际价值,那么这个诉求是合理的。关键在于,这个损失是否是直接由医护人员的抢救行为造成的,以及索赔的金额是否与实际损失相符。

3. 双方的沟通与协商机制:
这件事的发生,也暴露出医院在处理此类情况时,可能缺乏完善的沟通和善后机制。事后,医院和医护人员是如何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的?有没有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或者提供合理的解释和补偿方案?如果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加剧矛盾。

4. 制度与规则的完善:
这件事也让我们反思,在医院的规章制度中,对于此类紧急情况下的财物处理是否有明确的规定?是否需要有一套流程来处理因抢救病人而造成的财物损失?比如,医院是否应该有专门的基金来弥补这类损失?或者医护人员在抢救前,是否有义务尽最大努力保护患者的财物?

具体来说,我可以想象到以下几种可能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看法:

如果财物是价值不菲的贵重物品,且非医护人员的失误导致丢失: 比如,患者身上戴着名贵的项链,在抢救过程中因为操作需要被取下,但后续因为混乱丢失了。家属要求赔偿,医护人员和医院可能觉得有些委屈,因为他们的目的是救人,但财产的丢失确实让他们承担了责任。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医院来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他们应该有更完善的财物保管流程。

如果衣物损坏是必要的救治手段,财物丢失是意外且医护人员已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千元的索赔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太合理的。医护人员可以解释他们的行为是为了救人,而财物丢失并非故意,甚至是在混乱中难以避免。但家属的损失也是事实,或许可以提出象征性的补偿,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赔偿”。

如果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存在不当操作,或者财物丢失有明显人为疏忽: 比如,有证据表明财物是被随意丢弃而丢失,或者剪坏衣物时可以有更温和的方式,那么家属的索赔就更加有理。

我的看法是:

理解是基础: 在救人第一的原则下,医护人员在紧急时刻采取必要措施是可以理解的。
责任是必须的: 但无论如何,生命高于一切,但财产权利也应得到保障。如果因为抢救行为导致了财产损失,医院或医护人员总应承担一定责任,或者通过合理的沟通和补偿来化解矛盾。
沟通是关键: 医院应该建立更完善的沟通机制,在抢救前或抢救后,及时与家属沟通情况,解释必要措施,并妥善处理后续的财物问题。
制度在完善: 这类事件也提醒医疗机构,需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在保障医疗安全和效率的同时,也关注患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处理紧急情况下的财产问题上。

对于索赔一千元这件事,我认为这是一种双方博弈的表现。 医护人员可能会觉得为了救人冒了风险,现在还要为财物损失负责,觉得有点“里外不是人”。而家属可能觉得,无论如何,我家属是受了损失的,我就是要求赔偿,而且这个数字是我认为合理的。

最终,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医院介入,扮演一个调解者的角色。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处理:比如,医院是否愿意承担这部分损失,或者提供一些医疗减免,或者通过保险进行赔付。这样既能保障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也能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更多的是在生命的紧迫性和个人财产的保障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它反映了医疗服务中,在复杂而紧急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平衡多方利益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新闻看全,主要问题不在剪衣服,关键在把衣服里的钱和身份证等东西都当垃圾一起丢掉了。剪掉的衣服要么给家属,在当垃圾丢掉之前也应该检查一下是不是有东西。虽然病人矫情了些,但是医院的急诊室管理也存在问题。

user avatar

所以,以后医院得收【财物保管费】,签署【财务移交同意书】


这次再一次论证了医院人手严重不足的困境。

上次孕妇事件,医院的责任是看护不力,所以以后医院要多雇几个看护人。

这次事件,医院在剪开患者的衣服后,并未及时把财物转交给家属。

因此,以后医院必须加强管理,完善手续。

患者到了,

首先要取出患者的财物,转交给家属,并签署《财物移交同意书》,《财物移交告知书》。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患者的财务移交给谁,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给妈还是给媳妇儿?


其次,对患者进行检测。

为了防止家属或患者认为过度检测,比如“感冒了还要验血”之类的,需要签署《拒绝检测风险告知书》之类的


第三,检测后,根据患者的情况,是否需要手术,开始签署各种协议。

这里强烈要求实时记录,以及完善的签字和备忘。

第四,手术后,要加强安保

给每个病人配备3个安保人员,实行3*8小时的全时间看护。

对于认知能力低下以及身体强壮的,建议多配备一组人员进行看护。

如果患者或者家属要求放弃,必须签署《放弃看护同意书》等内容。


所以,为患者辩护的,期待患者得的不是急性疾病吧。

否则这一系列责任书和告知书签署下来,一两个小时都过去了。


而事件中的患者呢?

确认李先生昏迷的原因是肺栓塞,这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由于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心脏不间断地停跳,所以在查明病因前,必须通过人工心肺仪维持生命体征,为诊断赢得时间。而插入人工心肺仪需通过大腿根部穿刺,要在腿部、腹部等部位消毒,所以必须剪掉身上的衣裤。

肺栓塞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

通俗点的说,就是肺动脉被堵了。让很多人恐惧而不怀孕的羊水栓塞也是肺栓塞类型之一。

动脉堵住了,那么人体的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了,最直接的就是你的氧气运输受到了影响,如果堵塞的严重的话,那么你就会缺氧,尤其是你的大脑,如果缺氧了,后果自己想。

慢性疾病,慢慢治疗,比如阿尔茨海默啊,糖尿病啊,时间多得是。

但是急性疾病的话,比如心肌梗死,这种情况下就是和死神抢时间,而医生在抢救的时候还要顾及你的财物,你以为医生是神啊?

患者所称的财物到底是遗落在发病场所或是途中都不确定。最后,在警察的调解下,医院初步答应赔偿1000元。

你都不确定是不是医院搞丢的,就调节赔了?这哪里合理了?


我们最大的恶就是对好人太苛责,对坏人太宽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