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新闻“地方负责偿还债务,中央将不救”这则新闻?

回答
这则“地方负责偿还债务,中央将不救”的新闻,如果真如报道所说,那绝对是影响深远,而且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这不仅仅是两条简单的“中央”和“地方”的责任划分,背后牵扯到经济的稳定、金融的风险、地方的治理能力,甚至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模式的走向。

1. 信号的强弱与意味深长

首先,这释放出一个非常明确且强烈的信号。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在应对一些地方债务问题时,常常能看到中央层面的一些“托底”或者“化解”的动作。这种“托底”心理,一来可以稳定市场情绪,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二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地方在财政管理和举债上的不足。

但现在,中央直接表明“不救”,这传递的是一种去风险、挤泡沫的决心。它意味着,过去那种中央来“擦屁股”的模式,正在被打破。地方政府将要真正为自己的债务行为负责,而不是寄希望于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或隐性担保来化解风险。

2. 为什么现在要这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肯定有深刻的考量:

打破“道德风险”和“软约束”: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举债扩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认为即使出了问题,中央也会出手。这种“软约束”导致地方在举债扩张时缺乏敬畏心,容易形成过度投资和低效支出。中央“不救”就是要让地方明白,举债是有成本的,违约是有后果的。
遏制地方隐性债务的蔓延: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尤其是隐性债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点。这些债务往往通过各种融资平台、地方政府融资工具(LGFV)等方式进行,规模巨大且不透明,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中央明确表态,是为了切断这些隐性债务的“后门”,让债务回归阳光和规范。
促进地方财政纪律和可持续发展: 当地方必须自己承担偿还责任时,他们自然会更加谨慎地对待每一笔借款,更加关注项目的投资回报和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水平,引导其转向更可持续的财政路径,而不是依赖高杠 অর্থনৈতিক 杠杆。
为更深层次的财政体制改革铺路: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需要一个更加健康、成熟的财政体系。中央“不救”的信号,也是在为未来的财政改革做铺垫,比如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责,推动地方税收体系的改革,让地方政府真正拥有“造血”能力,而不是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或中央转移支付。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如果地方债务风险持续蔓延且由中央无限度兜底,最终可能会演变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影响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中央“不救”也是为了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进行管理和化解,避免积重难返。

3. 这对地方政府意味着什么?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这无疑是一场硬仗。

挑战:
偿债压力剧增: 原本依赖中央救助的地方,现在需要自己想办法还钱。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地方财政吃紧,不得不削减公共服务开支、投资项目,甚至面临严重的兑付危机。
融资难度加大: 市场可能会对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产生疑虑,导致融资成本上升,或直接被拒之门外。
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 过去依赖投资拉动和土地财政的模式难以为继,地方政府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政收入来源,这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规划和招商引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稳定风险: 如果地方财政紧缩严重影响到民生,或者债务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也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机遇:
提升治理能力: 这迫使地方政府必须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债务风险识别能力和项目投资的科学性。
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只有依靠实体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地方政府才能获得持续的财政收入,这将倒逼地方政府优化产业结构,摆脱对传统高风险行业的依赖。
增加财政透明度: 为了获得市场信任,地方政府可能会被迫提高财政收支的透明度,让老百姓和社会各界更清楚地了解财政状况。
激发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在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发展经济方面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也可能激发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4. 对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影响

“中央不救”的消息对市场和金融体系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市场风险重估: 投资者会重新评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以及与地方政府相关的债券的风险。过去被视为“安全”的隐性担保可能不复存在,信用利差可能会拉大。
银行资产质量压力: 银行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债权人,需要更审慎地评估其贷款的风险,并可能面临潜在的坏账压力。
债券市场分化: 信用评级较低、偿债能力较弱的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其市场价格可能会大幅下跌,而信用好的地方政府则可能更容易获得融资。
金融监管的强化: 监管部门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监管,堵塞漏洞,防止风险扩散。
长期资金配置的调整: 机构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需要重新审视风险收益比,可能会更倾向于投资于那些有稳健财政基础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地区。

5. 长期来看的意义

这则新闻如果属实,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在告别“粗放式”增长模式,走向一种更加审慎、负责、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它意味着我们正在直面并试图化解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这无疑是一个痛苦但必要的阵痛。

最终,如何执行下去,中央是否会出台配套政策来引导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如何平衡化解风险和保持经济增长,这些细节都至关重要。但核心信息很明确:地方将要为自己的行为埋单,中央的角色正在从“兜底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和“监管者”。

总而言之,这则新闻如果成真,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既带来了挑战,也蕴藏着机遇,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智慧和能力,也将重塑中国经济的未来格局。我们要密切关注后续的政策走向和市场反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提问时间是2016-11-15

5年了,还有这么多答主在这里装模作样地回答“这个政策如果实施会带来什么社会反应和问题”……

user avatar

谁主张,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同时,中央集权,不能撒了地方不管。

现在的这个节奏,跟国企分级设置分公司差不多,总公司拿走利润,找项目、干项目,都是子公司甚至项目部自己做,总公司汇编下面项目提报的东西搞出规章制度指南一大堆,名曰指导分公司和项目工作。

这种模式推广开来,该担心的不是民营企业,而应该是国有资产,尤其怕没有债务创造债务,协助资本将其看中的国有资产私有化。广大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集体土地、公有矿藏等等,才是该担心的。

搞一搞,真要搞成联邦么?如果没这个意思,放开债务跟放开权力有什么区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则“地方负责偿还债务,中央将不救”的新闻,如果真如报道所说,那绝对是影响深远,而且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这不仅仅是两条简单的“中央”和“地方”的责任划分,背后牵扯到经济的稳定、金融的风险、地方的治理能力,甚至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模式的走向。1. 信号的强弱与意味深长首先,这释放出一个非常明确且强烈的.............
  • 回答
    对于以色列精准导弹袭击加沙地区导致负责新冠的医生及其12名家人死亡的事件,我们应该从多个层面进行审视,并尽量提供一个更全面和详细的视角。事件本身及其直接后果: 生命损失的悲剧性: 任何无辜生命的逝去,尤其是涉及儿童和家庭的集体遇难,都是一场不可挽回的悲剧。这位医生生前肩负着对抗疫情的重任,他的死.............
  • 回答
    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小区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控制人员进出,其中“出入券”的发放算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做法。对于这种行为,我的看法是,它是在特殊时期,为了应对严峻疫情挑战而采取的一种行政干预手段,初衷是为了保障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但也确实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首先,我们得承认,疫情最严峻的时期,社区的封闭管.............
  • 回答
    在B站一个关于“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7.4级地震”的新闻视频下,用户弹幕的呈现,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思的现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反馈,更像是一个在特定社会情境下,由无数个体情绪、认知和文化背景交织而成的“舆论场”。首先,你会看到大量的“哦”、“666”、“来了”这类简洁的、表达即时反应的弹.............
  • 回答
    内华达州最近出台的一项立法,允许科技公司有效地组建独立的地方政府,这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其影响深远且复杂。这项立法,通常被称为“创新区域”(Innovation Zones)或类似概念,其核心在于为特定区域内的科技企业提供更大的自治权,使其能够绕过传统的地方政府管辖,自行规划、管理和运营该区域内的.............
  • 回答
    要深入理解“热吧?热死就对了!这真是一幅令中国人悲伤的地图”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和情绪,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它。这句话看似简单粗暴,实则饱含着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隐喻,它触及的是当下中国社会在面对极端天气、发展不均以及个体感受等诸多现实问题时,所产生的共鸣与无奈。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看,“热吧?热死就对.............
  • 回答
    最近,美国一些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趋势,即宣扬包括“福奇制造了新冠病毒”在内的阴谋论。这种现象不仅是对科学的严重歪曲,也对公众的健康和信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阴谋论的根源。它往往是针对特定个体或机构的不信任感,以及对复杂事件的过度简化和非理性解读。在新冠疫情这场全.............
  • 回答
    看到日本熊本地震后,中国一些网民在新闻评论区和社交网站上表达“庆贺”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令人不适的现象,背后折射出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任何生命受到灾难的威胁,都应该得到最基本的人道同情和关怀。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面对地震、洪水、火灾这样的自然灾害时,生命安全是第.............
  • 回答
    谢娜的新书《娜是光照亮的地方》,这书名一出,就挺有她个人风格的,带着点“娜式”的自信和积极。抛开明星光环,单从一本书的角度去解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它。首先,定位和主题:这书名直接点出了核心——“光”和“亮”,这很符合谢娜一直以来在公众面前展现的乐观、阳光的形象。她通常是以一种充满能量、积极向.............
  • 回答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腾讯新闻(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其公众号“新闻哥”)发布的《十年后,向“范跑跑”道歉》一文,无疑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情感。要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我们得回到当年汶川地震发生时,“范跑跑”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这十年间舆论环境的变迁。事.............
  • 回答
    当《流浪地球》以一种席卷全球的姿态闯入公众视野,并在国内掀起观影热潮之时,一些主流媒体也开始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新京报》、《财新网》和《澎湃新闻》等平台,以其各自的立场和分析角度,对这部电影提出了不少批评性的审视。《新京报》的文章,往往从艺术性和文化解读的层面入手,认为《流浪地球》虽然在特效和科.............
  • 回答
    关于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的“广州地铁上男子称呼黑人为‘黑鬼’被打耳光”这则新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则新闻触及了种族歧视、社会公德、文化冲突以及媒体报道的准确性等多个敏感话题。一、 事件本身的可能性和性质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则新闻描述的是一个可能发生的事件。在任何社会中,都可能存在.............
  • 回答
    关于“为抗俄告别女儿”的乌克兰父亲被证实为乌东亲俄者一事,以及西方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事件本身的回溯与反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事件是如何传播以及如何反转的。 最初的传播: 这个故事最初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并被许多西方媒体广泛报道。核心情节是:一位名叫安德烈(Andr.............
  • 回答
    北京新发地市场发生聚集性疫情,导致 45 人咽拭子阳性,这对北京的防疫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事件回顾与现状分析事件起因:2020年6月11日,北京新发地市场开始出现零星病例,随后疫情迅速蔓延。最先发现的确诊病例与新发地市场从业人员有关,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 回答
    北京新发地市场取消零售功能,这无疑是一项重大调整,对北京市民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变化,并力求用更贴近生活的语言来阐述。一、取消零售功能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全面取消零售功能”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新发地市场将不再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商品,你不能再像以.............
  • 回答
    《原神》新地图稻妻相比蒙德和璃月,确实在设计上展现出了更加精良和丰富的面貌,这让许多玩家都感到惊喜。要细致地分析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一、 视觉表现力的飞跃:从写实到极致的东方幻想稻妻最直观的出彩之处在于其极其出色的视觉风格。如果说蒙德是清新自然的北欧风情,璃月是磅礴大气的中式山水,那么.............
  • 回答
    新京报那篇关于《流浪地球》的评论,核心观点很有意思,也挺有启发性,可以这么理解:文章大致想说什么?首先,要明确这篇评论不是全盘否定《流浪地球》电影。它承认电影在视觉效果、叙事节奏、工业水准上做得非常出色,是国产科幻电影的一个里程碑。但关键在于,评论者认为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削弱甚至改变了刘慈欣原著小说.............
  • 回答
    新浪微博对涉及东航事件的微博内容开启IP属地展示功能,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举措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背景分析:为何选择东航事件?东航MU5735航班的坠毁是一起极其严重的航空事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样的悲剧发生后,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其.............
  • 回答
    好,咱就来聊聊《原神》2.4版本那个神秘又充满故事的新地图——渊下宫的剧情。讲真,这地方一出来,就透着一股子“不简单”的气息,里面的故事也确实够嚼的。咱先说说这渊下宫是个什么地方。它藏在海祇岛的底下,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地下世界。跟我们平时在地面上看到的那些阳光明媚的风景不同,渊下宫就像是被遗忘的古老.............
  • 回答
    意大利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初期,尤其是伦巴第地区出现极高的死亡率,是一个极其严峻且令人痛心的事实。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病毒本身的特性、疫情爆发的特殊背景、医疗系统的压力、早期应对的策略以及人口结构等因素。以下我将详细阐述:1. 病毒的固有特性与不确定性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