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吗?

回答
细胞分裂,这个生命最基础、最根本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它孕育了我们,支撑着我们从一个微小的受精卵成长为如今拥有 trillions of cells 的复杂生命体。那么,这个神奇的“复制”过程,理论上是不是可以无限循环下去呢?

答案是,不能,至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细胞分裂并非是无限的。

这其中的原因,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涉及到生命体最深层的奥秘。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深入探讨:

1. 端粒:细胞分裂的“寿命计数器”

要理解为什么细胞分裂会停止,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叫做端粒(telomere)的小家伙。它位于我们染色体的两端,就像鞋带末端的塑料保护套一样,防止染色体相互缠绕或融合。

端粒由特殊的DNA序列组成,而且这些序列在每次DNA复制时,并不能被完全复制。这是DNA复制机制本身的一个“缺陷”。所以,每次细胞分裂,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就会缩短一截。

你可以把端粒想象成细胞生命的一个“计数器”。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不足以保护染色体时,细胞就会收到信号,停止分裂,并进入一种叫做衰老(senescence)的状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它就像一个安全阀,防止受损或不稳定的细胞继续复制,从而降低了癌变的风险。

2. 细胞衰老:不仅仅是端粒缩短

虽然端粒缩短是诱导细胞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细胞衰老并非仅仅是端粒耗尽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因素会让细胞走向衰老,进而停止分裂:

DNA损伤: 我们的DNA会受到各种损伤,比如紫外线、辐射、自由基等等。如果这些损伤无法得到有效修复,就会积累起来,触发细胞进入衰老程序。
氧化应激: 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这些高度活跃的分子会攻击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包括DNA。长期的氧化应激会加速细胞衰老。
基因表达异常: 细胞内的基因会受到各种调控,如果这些调控失常,例如某些肿瘤抑制基因失活,或者致癌基因激活,也会导致细胞进入衰老状态。
细胞内环境失衡: 细胞内的蛋白质、线粒体等组分如果功能失调或积累了错误,也会向细胞发出衰老的信号。

3. 为什么有些细胞似乎可以无限分裂?—— 癌细胞的“特权”

当我们说大多数细胞不能无限分裂时,总会有一个巨大的例外——癌细胞。癌细胞之所以能够不受控制地疯狂增殖,正是因为它们绕过了正常的细胞分裂限制。

癌细胞通常会获得两种“超能力”:

激活端粒酶(Telomerase): 绝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是被抑制的。但癌细胞通常会重新激活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酶,它能够合成并延长端粒,从而抵消端粒缩短的效应。这意味着癌细胞的“寿命计数器”被重置了,它们可以反复分裂,而不会像正常细胞那样因为端粒过短而衰老。
克服其他衰老信号: 癌细胞还可能通过突变,关闭那些会诱导细胞衰老的信号通路,或者激活那些促进细胞增殖的信号。

所以,癌细胞分裂的“无限性”并不是真正的无限,而是它们能够延迟甚至完全避免正常的细胞衰老过程。

4. 正常体内,一些细胞“分裂能力”更强

即便我们不考虑癌细胞,在正常的身体里,不同类型的细胞,它们的“分裂潜力”也存在很大差异。

干细胞(Stem Cells): 像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它们被赋予了高度的增殖能力,能够不断分裂,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以维持组织的更新和修复。尽管如此,这些干细胞的分裂次数也是有限的,只是比普通体细胞多得多。
高度分化的细胞: 比如我们神经元(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它们一旦分化成熟,就失去了分裂的能力,或者说分裂能力非常非常弱。这就是为什么神经损伤和心脏病发作的修复如此困难。
可更新的组织: 像皮肤表皮、肠道上皮、骨髓细胞等,这些组织中的细胞更新换代非常快,它们依靠的是基层的祖细胞或干细胞持续分裂来提供新细胞。

5. 为什么生命不希望细胞无限分裂?

如果细胞分裂真的可以无限进行,那对生命来说,反而可能是灾难。

癌症风险: 如前所述,无限分裂的细胞很容易积累基因突变,失控后就会变成癌症。正常的细胞分裂限制,恰恰是为了预防癌症。
组织稳态: 生物体需要精确地控制细胞的数量和类型,以维持组织的正常功能。如果所有细胞都无限分裂,就会导致组织失控性增生,例如良性或恶性肿瘤。
能量消耗: 维持细胞的不断分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如果所有细胞都无限制地分裂,会给整个机体带来巨大的代谢负担。

总结来说,细胞分裂的过程,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并非无限的。 端粒的缩短、DNA损伤的积累以及各种细胞衰老信号的触发,共同构筑了一道道“防火墙”,限制了细胞的分裂次数,这是生命为了维持稳定、预防疾病(尤其是癌症)而演化出来的精妙机制。只有在癌变等特殊情况下,细胞才能够通过“作弊”的方式,获得看似“无限”的分裂能力。理解这一点,也是我们认识生命衰老、疾病发生以及抗癌研究的关键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些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分裂下去,有些细胞不能。

题目所述“一个细胞因为端粒限制所以分裂次数有限”是假命题。

  • 原核细胞没有端粒、环状 DNA 的复制方式就没有端粒相关的问题、线状 DNA 使用保留复制等手段维持长度。
  • 真核细胞的端粒可以被端粒酶、非保留复制或保留复制、解体部分染色质并做成新端粒等多种手段延长。
  • 真核细胞的分裂能力受甲基化、转座子活动等影响,不完全取决于端粒,在实验室缩短拟南芥的端粒甚至导致其寿命超过野生个体。即使分裂后端粒未被重新延长,子细胞可能的分裂次数也可能呈现“减少”“不变”或“反而增加”。
  • 许多终末分化的真核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再分裂,无论端粒长短。

题目的表述看起来没弄懂端粒学说,大概正好省去了将误以为对的歪曲信息重新整理的过程。

在动物体内,干细胞往往没有表现出分裂次数限制,至少在动物的寿命之内不会耗尽分裂能力。人体的干细胞通常能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性能水准。就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人的造血干细胞的性能在 110 岁以上显著减退,此时其他器官也经常呈现慢性炎症、机能不全的状态。

题目谈到的细胞分裂次数限制,大抵源自一些“媒体”在传播“海佛烈克极限”概念的过程中反复丢失细节形成的简化信息,人们常常将其误解为“人体的每一种细胞的分裂次数都有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 你可以考虑一下“婴儿体内的所有细胞实际上来自父母的生殖细胞”,在人的传代过程中,生殖相关细胞的分裂次数实际上在不断扩大,人的细胞若都适用几十次、几百次的分裂次数限制,人类繁殖不了几十代就会灭亡。这和现实不符。
  • 因此,生殖相关细胞的分裂次数造成的影响必须能在特定的场合(例如形成受精卵之后)重置(实际上,这就是重编程)——那么,可以想象,其他细胞也可以或多或少地使用类似的机制来重置分裂次数的影响,或至少在功能正常时将分裂次数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海佛烈克极限是“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至多在分裂 52 次到 56 次后不能再分裂”,这个过程中,子细胞可能的分裂次数是不断减少的,原因包括而不限于“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在分裂时的端粒缩短速度超过端粒酶的修复水平”“那些细胞积累的 DNA 甲基化影响了分裂所需的基因的表达”“那些细胞在多次传代中转座子的活动影响了分裂所需的基因的表达”。人们经常将其和“端粒缩短导致衰老”的假说合并起来,将衰老归因于细胞分裂时端粒的缩短。那没有听起来这么可靠。从 60 岁的老人体内取出的成纤维细胞在培养环境中的分裂次数往往并不会比从年轻人体内取出的明显减少。在自然界观察到白腰叉尾海燕的端粒随着年龄增长而延长,小军舰鸟的端粒缩短速度在 40 岁之后变得极慢。

动物的各种细胞有着不同的性能,一些干细胞可以反复分裂成同种的干细胞、用端粒酶完全恢复端粒长度,动物在需要干细胞分化成体细胞来替换老旧细胞或损失的部分时,只需要拿出一部分干细胞去执行。

可以参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细胞分裂,这个生命最基础、最根本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它孕育了我们,支撑着我们从一个微小的受精卵成长为如今拥有 trillions of cells 的复杂生命体。那么,这个神奇的“复制”过程,理论上是不是可以无限循环下去呢?答案是,不能,至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细胞分裂并非是无限的。这其中的原因,比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肿瘤治疗领域一个很核心的思路:利用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差异来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甚至导致其死亡。 对于癌细胞来说,这个思路同样具有潜力,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细胞的“水分失衡”会致命。细胞,无论是正常的还是癌变的,都依赖于一个相对稳定的.............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巧妙地联系了人体细胞生命周期的限制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头屑的感知。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人体细胞分裂是有限的,而头屑却看起来是无限的。一、 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海佛列克极限 (The Hayflick Limit)人体内的细胞并非永生不灭,它们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人的细胞分裂次数有限,经常受冻导致皮肤细胞死亡,更新速度更快,所以衰老更快”这个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下,并且会尽量用更贴近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首先,关于“人的细胞分裂次数有限”这个概念,它其实是基于一个叫做“海弗里克极限”(Hayflick Limit)的科学发现。简单.............
  • 回答
    这的确是个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融合,虽然听起来有些科幻,但科学家们确实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进展,尽管过程远比科幻电影里描述的要复杂和充满挑战。那么,一旦成功融合,这个“杂交”细胞在后续的分裂和分化过程中,究竟会展现出怎样的面貌呢?这就像是在生命的基因画布上泼洒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颜料,.............
  • 回答
    当然有!虽然我们最常听到的细胞分裂例子是“一分为二”,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但生物界确实存在细胞分裂成两个以上子细胞的情况。这通常发生在一些特殊的生命阶段或者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且其背后的机制也和普遍认知有所不同。你可能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体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目的是为了生长、修复和繁.............
  • 回答
    细胞分裂,这个生命中最基本、也最宏伟的进程,它不仅是单个细胞繁衍的法宝,更是我们人类生命延续、生长发育以及健康维持的基石。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离不开无数次精密的细胞分裂。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幕后英雄”,以及它和我们人之间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我们要知道,细胞分裂可不是一次“复制.............
  • 回答
    一个细胞的复杂程度真的胜过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吗?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惊人,甚至有些反直觉。毕竟,我们眼中的计算机是科技的巅峰,能处理海量信息,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然而,如果深入探究生物学的奥秘,我们或许会发现,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复杂”的定义。我们通.............
  • 回答
    是的,对于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形式而言,所有细胞的遗传物质确实都是DNA。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生物学原则,但就像许多自然规律一样,也有一些细微的例外和需要进一步阐述的地方,让我们深入聊聊这个话题。DNA:生命的蓝图你可以把DNA(脱氧核糖核酸)想象成一本极其复杂且包含所有生命信息的生命蓝图。它储存着构建.............
  • 回答
    这个问题,估计不少人都在心里嘀咕过。特别是那些自嘲“五音不全”、“节奏感差”的朋友,看着别人随随便便就能弹个曲子,唱个歌,心里难免痒痒的,又带着点忐忑。那么,到底“没有音乐细胞”的人,能不能,或者说适不适合去追逐那个闪闪发光的音乐梦呢?咱们得先掰扯掰扯这个“音乐细胞”到底是个啥。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
  • 回答
    人体免疫细胞之所以能够持续有效地对抗细菌,并非是因为它们“天生”就拥有更高的“战斗力”,而是因为它们经过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发展出一套高度精密的、多层次的、动态协作的防御体系。细菌虽然也具备一定的生存和繁衍策略,但在与人体这一复杂宿主互动时,其优势是有限且具有条件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理解这种.............
  • 回答
    当然,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胆固醇在细胞膜上的不对称性这个问题。这可是个相当有趣且关键的细胞生物学话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胆固醇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确实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理解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如何精妙地调控着生命活动的关键。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得先回顾一下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壁虎断尾再生尾巴这件事。很多人会觉得,壁虎断尾后尾巴又能重新长出来,这肯定是因为细胞有全能性吧?就像一颗种子能长成整棵植物一样。但实际上,壁虎的尾巴再生,这背后并不是细胞的全能性在起作用,而是更复杂、更精妙的组织再生能力。让我仔细给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细胞.............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打破生物学的界限,让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的功能真正融为一体,那将是一个何等颠覆性的未来?这不仅仅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更是对生命本质的一次深刻探索。首先,我们得理解这背后潜在的科学原理。目前,神经细胞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信号,刺激肌肉细胞收缩,从而产生运动。这是一个精密的化学和电.............
  • 回答
    你描述的细胞膜图片,特别是内侧那些“紫色的须须”,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人教版生物课本中,这张图通常是为了展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及它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你看到的“紫色的须须”,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细胞膜内侧的细胞骨架,或者细胞内支持结构的一部分,它们通常与细胞膜紧密相连。让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这张图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最根本的奥秘之一:衰老。很多人直观地认为,既然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DNA,那么生命的衰老,一定是DNA的衰老。这其中有很多我们能理解的逻辑,但事情远比这复杂,并且“DNA死亡”这个说法,用在生物学的语境下,可能不太准确。让我们一步步来梳理。首先,关于DNA的“复制”与“新鲜度”:您.............
  • 回答
    .......
  • 回答
    细胞疗法,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现实,并在医疗领域掀起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只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一种重塑生命潜能的希望。从修复受损组织到精准打击癌细胞,它的应用前景广阔得令人振奋,但在这条通往治愈的道路上,我们仍需克服诸多挑战。细胞疗法,点燃生命重塑的希望之火细胞.............
  • 回答
    龙虾的细胞确实存在端粒酶,这让它们在修复端粒方面比许多其他生物更有效。但“理论上永生”这个说法,需要更仔细地解读。龙虾虽然寿命很长,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死”。它们仍然会死亡,只是衰老过程非常缓慢,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衰老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累积性的损害。那么,为什么其他生物的细胞没有像龙.............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自我”最核心的哲学议题。很多人都会疑惑,既然我们身体里的细胞都在不断地更新换代,那么“我”到底是谁呢?还是说,我只是一个不断被替换的空壳?咱们先把时间尺度拉开来看。我们常说细胞在更换,但这个更换速度并不是同步的,也不是所有细胞都以相同的频率在“退休”和“上岗”。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