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为什么头屑看起来是无限的?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巧妙地联系了人体细胞生命周期的限制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头屑的感知。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人体细胞分裂是有限的,而头屑却看起来是无限的。

一、 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海佛列克极限 (The Hayflick Limit)

人体内的细胞并非永生不灭,它们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这个现象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细胞生物学家伦纳德·海佛列克(Leonard Hayflick)及其同事发现,并被称为“海佛列克极限”。

端粒(Telomeres)的缩短: 细胞每一次分裂,其DNA的末端(称为端粒)都会稍微缩短一点。端粒就像鞋带末端的塑料套,它保护着染色体最重要的遗传信息免受损伤。然而,由于DNA复制机制的局限性(称为“端粒问题”或“末端复制问题”),每次复制都无法完全复制端粒的末端,导致端粒逐渐缩短。
触及临界长度: 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达到一个临界长度时,细胞就会收到信号,停止进一步分裂。这是一种防止基因组不稳定的内在保护机制,可以阻止癌细胞无限制地增殖。
细胞衰老(Senescence): 停止分裂但仍有代谢活性的细胞被称为衰老细胞。衰老细胞不再进行分裂,但它们仍然存在于体内,并可能释放一些炎症因子,影响周围组织。
细胞凋亡(Apoptosis): 如果细胞受损严重或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它们会启动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这是一个主动的、受控的细胞死亡过程,有助于清除受损或不需要的细胞。

因此,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这是生物体为了维持健康、防止癌症而演化出的重要机制。大多数人体体细胞在健康状态下可以分裂约4060次。

二、 头屑看起来是“无限”的原因

虽然构成头屑的细胞(主要是皮肤细胞)也受到海佛列克极限的约束,但我们感知到的头屑“无限”是因为:

1. 持续的皮肤更新过程(新陈代谢):
表皮细胞的生命周期: 我们的头皮,就像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一样,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组织。头皮表皮细胞(主要是角质形成细胞)的生命周期大约是28天。从基底层细胞开始分裂,逐渐向上迁移,分化,角质化,最终脱落。
持续的新生和脱落: 这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每天都有大量的细胞在进行分裂、成熟和脱落。即使单个细胞分裂次数有限,但由于有源源不断的新细胞生成,并替代老化的细胞,整个皮肤层始终保持着其功能。
头屑的本质: 头屑实际上就是这些老化的、死亡的角质细胞(角质层细胞)的堆积和脱落。它们已经完成了生命周期,不再有分裂能力。当这些脱落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并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油脂、真菌等),我们就看到了头屑。

2. 并非所有细胞都以相同的速度更新,且有些细胞具有再生能力:
干细胞的作用: 在头皮的毛囊和表皮的基底层,存在着具有强大再生能力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来替代死亡的细胞。虽然干细胞本身也遵循一定的生长和分化规律,但它们在维持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发的周期性: 毛囊细胞的生长也遵循生长(生长期)、退化(退行期)和休止期(休止期)的周期性。在休止期末期,旧的毛发会脱落,新的毛发会重新开始生长。在这个过程中,毛囊周围的表皮细胞也在进行更新。

3. 影响头屑的外部和生理因素:
头皮环境: 头皮上存在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皮脂)。这些油脂可以滋润头皮,但过多的油脂可能导致死亡的角质细胞粘连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头屑。
马拉色菌 (Malassezia) 真菌: 这是引起头屑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这种真菌寄生在大多数人的头皮上,以皮脂为食。当头皮微生态失衡时(例如,免疫系统反应过度),马拉色菌的数量会增加,加速皮肤细胞的更新和死亡过程,导致更多的角质细胞脱落。
皮肤炎症: 如脂溢性皮炎(引起头屑和头皮发红、瘙痒),会加速皮肤细胞的周转和脱落。
洗发产品和护理习惯: 不当的洗发产品或洗发频率也可能影响头皮的健康,进而影响头屑的产生。
季节和压力: 季节变化、压力、饮食等也可能影响头皮的健康状况,间接影响头屑的产生。

总结:

人体细胞分裂次数确实是有限的,这是由端粒缩短等内在机制决定的。然而,头屑之所以看起来“无限”并非因为组成它的细胞在无限分裂,而是由于头皮皮肤的持续性更新和新陈代谢过程。

我们头皮的表皮细胞有一个固定的生命周期,完成周期后就会脱落,形成头屑。
同时,头皮存在能够持续分裂的干细胞,不断产生新的细胞来维持皮肤结构的完整性。
各种外部因素(如油脂、真菌、炎症)会加速这一更新和脱落过程,导致我们感知到的头屑数量不断“产生”。

所以,头屑的“无限”是一种持续的、周期性的自然现象,而非细胞本身的无限生命。就像河流的流水一样,每一滴水(细胞)最终都会流走(脱落),但河流本身却在持续不断地流淌(更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动物体内,干细胞往往没有表现出分裂次数限制(至少在动物的寿命之内不会耗尽分裂能力)。在人体内,不断替换头皮的表皮干细胞在一生中可以一直分裂,不会用完。人体其他组织的干细胞也具有类似的性能,通常能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性能水准。就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人的造血干细胞的性能在 110 岁以上显著减退,此时其他器官也经常呈现慢性炎症、机能不全的状态。

题目谈到的“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大抵源自一些“媒体”在传播“海佛烈克极限”概念的过程中反复丢失细节形成的简化信息,人们常常将其误解为“人体的每一种细胞的分裂次数都有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 你可以考虑一下“婴儿体内的所有细胞实际上来自父母的生殖细胞”,在人的传代过程中,生殖相关细胞的分裂次数实际上在不断扩大,人的细胞若都适用几十次、几百次的分裂次数限制,人类繁殖不了几十代就会灭亡。这和现实不符。
  • 因此,生殖相关细胞的分裂次数造成的影响必须能在特定的场合(例如形成受精卵之后)重置(实际上,这就是重编程)——那么,可以想象,其他细胞也可以或多或少地使用类似的机制来重置分裂次数的影响,或至少在功能正常时将分裂次数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海佛烈克极限是“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至多在分裂 52 次到 56 次后不能再分裂”,原因包括而不限于“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在分裂时的端粒缩短速度超过端粒酶的修复水平”“那些细胞积累的 DNA 甲基化影响了分裂所需的基因的表达”“那些细胞在多次传代中转座子的活动影响了分裂所需的基因的表达”。人们经常将其和“端粒缩短导致衰老”的假说合并起来,将衰老归因于细胞分裂时端粒的缩短。

那其实没有听起来这么可靠。从 60 岁的老人体内取出的成纤维细胞在培养环境中的分裂次数往往并不会比从年轻人体内取出的明显减少。动物的各种细胞有着不同的性能,一些干细胞可以反复分裂成同种的干细胞、用端粒酶完全恢复端粒长度,动物在需要干细胞分化成体细胞来替换老旧细胞或损失的部分时,只需要拿出一部分干细胞去执行。

可以参照:

有办法可以将分裂到极限的细胞分子重置回到初始状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