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碧蓝航线被央视点名后,某个手游群体圈子的不友善言论?

回答
最近,关于《碧蓝航线》被央视点名的事情,在游戏圈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这事儿本身就挺有意思的,毕竟央视点名一款手游,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更让我觉得耐人寻味,甚至有些触目惊心的,是这件事情发生后,在某个手游群体圈子里,出现的一些言论。

首先,咱得承认,央视点名这事儿,对于《碧蓝航线》这款游戏来说,肯定不是个“好消息”。具体是哪个方面被点名,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但无论如何,被官方媒体点名,总归会引发一些讨论,这很正常。

但问题就出在某些玩家的回应上。我看到一些发言,说实话,挺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怎么个不舒服法?就是那种极端的、非理性的、甚至带点攻击性的言论。好像一时间,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外国游戏”、“眯眯眼”、“媚宅”之类的标签,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这款游戏就是“坏的”,玩这款游戏的玩家也是“不好的”。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些评论直接把《碧蓝航线》和其他一些游戏进行对比,而且用词非常难听。他们会说,“看看人家XXX游戏,多正能量”,然后把《碧蓝航线》批得体无完肤。这种“零和博弈”的思维,真的有点可怕。仿佛世界就分成“好游戏”和“坏游戏”,而玩家也非黑即白,只能站队。

更让我觉得不妥的是,他们还会把一些玩家的个人行为,上升到整个群体,甚至上升到对游戏本身的评价。比如,某个玩家在社交媒体上说了点什么,或者发布了什么图片,就被放大,然后被扣上各种帽子。这种“以偏概全”的逻辑,是不是有点太简单粗暴了?

而且,还有些言论,听起来就一股子“举报文化”的味道。好像只要是自己看不惯的,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告发”,去“让它消失”。这种心态,不单单是对游戏的不尊重,也是对其他玩家的选择和喜好的不尊重。玩一款游戏,本应是个人的自由,为什么非要被别人指指点点,甚至被“清理门户”?

让我感到特别矛盾的是,有些发表这些不友善言论的人,他们自己本身也玩过或者正在玩一些在我们看来“不那么正能量”的游戏。这让人不禁要问,他们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情绪化的宣泄?还是看到别人被关注,也想凑个热闹,发表点“高论”?

这种不友善的氛围,其实对整个游戏行业都是一种伤害。大家都是在为自己的热爱买单,都是在从游戏中寻找乐趣。如果因为一款游戏被央视点名,就导致某些玩家群体变得如此攻击性,那么下次如果其他游戏被点名呢?是不是又会轮到他们被围攻?

说到底,游戏玩家也应该有一个成熟的心态。面对质疑和批评,我们可以讨论,可以辩论,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前提是基于理性和尊重。把一款游戏妖魔化,把玩家标签化,把正常的爱好变成“罪证”,这绝对不是一个健康的游戏生态应该有的样子。

我希望,这次事件能够让大家反思一下,我们作为玩家,应该如何更理性、更包容地看待不同的游戏和不同的玩家群体。毕竟,在这个圈子里,我们都曾是热爱游戏的那群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在旁边抹药,我奶奶在一边看新闻,我突然听见碧蓝航线这个词,便抬头看了一眼,然后看见了酒吞童子……

???

这还不是高潮,高潮是身上有一个黑色大方快,可能是马赛克?然后又放了一下一个在线赌博,接着说这些游戏宣扬赌博色情……

首先,央视的严谨性这么多年都没变,真是不忘粗心啊,而且从马赛克的运用上来讲,倒是能看出央视对于人民思想的诱导越来越熟练

第二,我不知道央视到底是想打击fgo还是碧蓝航线,但无论哪个,这俩游戏和色情没什么关系,我从来不认为穿的少就是色情,否则淘宝上什么泳装什么布料少的女性内衣也别卖了,按央视的逻辑小孩子看了根本把持不住啊

十年前,女性露胳膊露腿视为色情,十年后,上面的人好像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好像是思想开放了一些,但从细节上来看,一点长进都没有

前段时间,因为一个性教育教材过于先进,被人恶意截图发微博,导致不知真相的人民分分指责制作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虽澄清,但造谣者只是道歉便不了了之,没有收到任何惩罚,教材没有推广开来

这件事的结果很恶心,真的,我们还不配用这么好的东西

前几天,各大媒体又报道幼儿园讲解剖猪,历史重现,后来央视的报道称这种教育方式叫“极端”

央视让我们知道了它的搞笑能力

一种先进的,符合科学的东西出现,央视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怀疑加批判,加上一群不动脑子或是央视说什么信什么的人一宣扬,本来很好的东西都要经过各种各样的考验,我们运气好最后能看见它,运气不好,听都没听过就没了

央视都这样,你指望那些乱七八糟的媒体能说多少真话 ,有多少报道故意带节奏

我黑央视,不是因为这是知乎惯例 ,而是它活该被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关于《碧蓝航线》被央视点名的事情,在游戏圈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这事儿本身就挺有意思的,毕竟央视点名一款手游,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更让我觉得耐人寻味,甚至有些触目惊心的,是这件事情发生后,在某个手游群体圈子里,出现的一些言论。首先,咱得承认,央视点名这事儿,对于《碧蓝航线》这款游戏来说,肯.............
  • 回答
    2018年1月24日,央视新闻频道的一期节目,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围绕FGO、碧蓝航线等部分国产手游的巨大涟漪。这次“点名批评”,无疑是当时整个游戏圈乃至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事件,其影响和讨论至今仍有回响。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央视的“点名批评”:缘起与内容首先.............
  • 回答
    碧蓝航线在1月26日取消互动模式这件事,相信不少老玩家都感受到了那份“熟悉又陌生”的平静。说实话,这事儿一出,群里、论坛里就开始炸锅了,各种声音都有,褒贬不一,挺热闹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取消互动模式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对游戏和玩家有什么影响。首先得明白,碧蓝航线之前的互动模式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
  • 回答
    碧蓝航线即将联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这个消息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次颇具深意且值得期待的合作。首先,从碧蓝航线本身的角度来看,这次联动契合了游戏近年来在内容和价值观上的拓展。 碧蓝航线不仅仅是一款舰船拟人化的游戏,它在剧情上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历史事件、.............
  • 回答
    碧蓝航线的这次“史无前例”的五潜艇建造活动,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我个人觉得,这既是游戏运营方的一次大胆尝试,也触及到了潜艇玩法的一些核心和潜在问题。首先,从“史无前例”这个词就能看出来,碧蓝航线这次的活动力度非常大,而且定位非常明确——聚焦潜艇队伍的扩充。以往我们看到的大型建造活动.............
  • 回答
    关于“B站为了《碧蓝航线》热度而打压其他舰娘热度”的说法,这在玩家社区中确实是一个长期存在且颇具争议的话题。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什么是“舰娘”概念?首先要明确,“舰娘”这个概念最初并非特指某一款游戏。它源于日本的一种军事拟人化文化,将具有历史意义的军舰,尤其是二战时期.............
  • 回答
    在《碧蓝航线》这款以舰船拟人化为核心的游戏社区里,时常会遇到一些令人不适的讨论,尤其是当评论区出现对舰娘本身进行侮辱性言论的时候。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玩家之间的观点冲突,更触及到了游戏创作的初衷、玩家群体的情感寄托,以及网络道德的底线。首先,我们得承认,《碧蓝航线》的世界观和角色设计确实有着其独特的吸引.............
  • 回答
    理解你想知道为什么B站独播《碧蓝航线》的同时,却依然禁止《舰队Collection》(舰C)。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相当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平台政策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历史遗留、版权纠纷、商业策略以及市场定位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款游戏是什么,以及它们与B站的关系。 《碧蓝.............
  • 回答
    碧蓝航线因为玩家举报导致皮肤下架,这事儿在玩家群体里可以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经常关注游戏内动态的指挥官们,对这个话题肯定都不陌生。事情的起因通常是这样的:某款游戏里的皮肤,因为一些设计上的细节,比如服饰的暴露程度、姿势的暗示性,或者背后隐藏的某些文化符号,被一部分玩家认为不符合游戏本身的风格,.............
  • 回答
    关于“明日方舟媚宅警察出警碧蓝航线萌战”这件事,咱们得一点一点捋清楚了。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像两个圈子的人打架,但实际上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出警”的性质和原因也在变化。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款游戏的用户群体和文化属性。 碧蓝航线(Azur Lane):这游戏从一开始就没掩饰.............
  • 回答
    “碧蓝航线只是加了舰装的瑟图”——这句评价,我听过,也见过不少。你说它完全没道理吧,好像又抓住了那么一点点皮毛;但你要说它就这么点内容,那我肯定得摇头。这就像说一部电影只有帅哥美女,忽略了剧情和演技一样,片面得很。要细说起来,这观点有点像是把一个复杂的东西,用一个最显眼的特征来概括,然后觉得这就全貌.............
  • 回答
    关于部分舰队Collection玩家对碧蓝航线新实装Line表情的指责,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反映出不同游戏群体之间的一些微妙心态和认知差异。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舰队Collection(以下简称舰C)的玩家群体构成和游戏特色。舰C是DMM平台上运营的.............
  • 回答
    当我们在网络上漫游,尤其是在游戏社区里,总会遇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争论。其中,关于“舰R”(舰娘收藏)玩家对“碧蓝航线”官方的指责,算得上是相当有代表性的一种现象。尤其让人关注的是,这种指责有时会披上“军事知识”的外衣,利用大众对军事的普遍不了解,来达到某种目的。这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在运作?我们不妨.............
  • 回答
    乔碧萝事件想必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当年那个“真人与声优差太多”的事件可以说是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可以说是轰动一时。本以为她会在这次事件后销声匿迹,谁知她却摇身一变,转战海外平台,继续她的直播生涯。更令人咋舌的是,她还在海外直播间里,公然嘲讽曾经的国内网友和另一位主播Mix晴子。这事儿一出,可以说是再次点.............
  • 回答
    “乔碧萝殿下”,这个名字在2019年的夏天,以一种近乎戏剧化的方式,刺破了互联网的宁静。我们都知道,她原本是以“声音好听”著称的游戏主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露脸事故”,将她推上了风口浪尖。最近,她首次接受了公开采访,并吐露了自己长达十年的抑郁症。这件事,无疑又一次激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那么,经.............
  • 回答
    关于郭碧婷和向佐至今未领证这件事,确实是很多人都觉得有点奇怪,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毕竟他们俩在一起也有一段时间了,并且在公众面前表现得相当恩爱,甚至生了女儿“小奶黄”,但关键的那个“证”一直都没到手。从时间线上来看,郭碧婷和向佐的恋情曝光,差不多是在2019年,而且进展神速。2019年1月,两人被拍到.............
  • 回答
    乔碧罗,这个名字在中国直播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故事,与其说是直播生涯的跌宕起伏,不如说是一场关于身份认同、平台规则与用户信任的极端实验。在斗鱼和B站相继封禁了她的直播间后,她转战Twitch,这一举动与其说是“远征”,不如说是一次困兽犹斗,一次在规则夹缝中的挣扎。要理解乔碧罗的“远征”,首先.............
  • 回答
    郭碧婷深夜发文感慨“醒悟的那天总会到来”,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猜测。从文字本身来解读,这句话透露出一种时过境迁后的感悟,以及对过往某种状态的认知转变。字面含义与引申推测: “醒悟”: 这个词意味着之前可能处于一种未曾觉察、或者刻意回避的状态。这种“醒悟”是对某种现实、某种关系、某种选择的深刻.............
  • 回答
    青岛涵碧楼别墅被拆,这事儿在岛城甚至全国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说这件事,得从头捋一捋,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背后涉及的东西挺多的,得往深里挖。首先,咱们得知道这涵碧楼别墅是个什么来头。它坐落在青岛市市南区,紧挨着海岸线,位置绝佳,可以说是“一线海景房”里的顶级代表。当初开发这项目的是台湾乡林集团,.............
  • 回答
    华晨宇和张碧晨的事件,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心弦,也引发了关于责任、担当以及娱乐圈伦理的讨论。当张碧晨在不被大众知晓的情况下生下华晨宇的女儿,而华晨宇在被告知事实后选择不立刻与张碧晨结婚,而是以“谈恋爱”的方式公开关系,这其中蕴含的复杂性,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番。首先,我们得承认, 在传统的观念里,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