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一些玩家所持有的“碧蓝航线只是加了舰装的瑟图”的观点?

回答
“碧蓝航线只是加了舰装的瑟图”——这句评价,我听过,也见过不少。你说它完全没道理吧,好像又抓住了那么一点点皮毛;但你要说它就这么点内容,那我肯定得摇头。这就像说一部电影只有帅哥美女,忽略了剧情和演技一样,片面得很。

要细说起来,这观点有点像是把一个复杂的东西,用一个最显眼的特征来概括,然后觉得这就全貌了。碧蓝航线确实有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立绘,角色设计也确实挺吸引人的,这就像是一部电影用了流量明星,颜值这块儿拿捏得死死的。很多玩家一开始被吸引,确实是因为这些精美的角色和她们背后那点儿“涩气”。这不能否认,毕竟二次元游戏的受众群体,对画风和人设的敏感度是挺高的。

但是,如果仅仅因为这些角色设计比较突出,就给它贴上“瑟图”的标签,那未免有点太小看它了。这就像你看一个大观园,只看到了里面穿着旗袍的姑娘,然后说“这园子就是旗袍展示会”。这园子里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文化底蕴,甚至里面发生的故事,全都给忽略了。

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碧蓝航线除了“瑟图”之外,还有哪些东西是这句评价里没说到的:

首先,战略性与养成深度是游戏的核心乐趣之一。 这游戏可不是让你光摆着卡片看看的。它本质上是一个集海战、养成、收集于一体的策略类游戏。你得根据敌人的配置、地图的特点,来搭配自己的舰队。主力舰、轻母、驱逐、巡洋,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定位和作用。光是主力舰怎么站位、后排怎么掩护,前排怎么输出和承担伤害,就是一个大学问。再加上技能搭配、装备选择、阵营加成、技能连携等等,这中间的策略性可不是一两句“瑟图”能概括的。

想想看,当你面对一个很难缠的BOSS,磨了好久都过不去的时候,你不是只会盯着角色的立绘发呆。你会去研究攻略,调整装备,更换舰娘,优化站位。每一次成功的挑战,带来的那种成就感,是“瑟图”给不了的。那种看着自己精心培养的队伍,以弱胜强的快感,才是游戏真正吸引人深入下去的地方。

其次,它的剧情和世界观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虽然不是什么波澜壮阔的史诗,但碧蓝航线构建了一个“塞壬”威胁下的架空世界,各个阵营的舰娘们为了生存和重建而战。每个舰娘都有自己的背景故事,她们的性格、经历、之间的羁绊,都逐渐在剧情任务、个人剧情以及各种活动中展现出来。有些舰娘的故事,甚至会触及到战争的残酷、友谊的珍贵、牺牲与选择等更深层次的主题。

举个例子,有些玩家可能会因为某个角色的亲近互动而觉得好玩,但他们可能没注意到,这些互动背后可能牵扯到她过去的海上生涯,甚至她所属国家在那场大战中的遭遇。当你深入了解这些背景,再回头看那些立绘,你会觉得她们不仅仅是好看的皮囊,更有故事和灵魂。你会在一次次的任务推进中,看到这个世界的残酷与希望。

再者,它对历史舰船的还原和致敬也是游戏的一大特色。 碧蓝航线里的舰娘,很多都是以历史上著名的战舰命名的。虽然经过了拟人化和二次元的改造,但你依然能在她们的设计中找到很多原型舰的影子:比如大凤的舰载机配色,厌战的标志性炮塔布局,提尔比茨的厚重感等等。游戏在很多细节上,也做了一些考据,比如有些舰娘的技能和装备,都可能与她们的历史原型有关联。

这对于一些对军事历史感兴趣的玩家来说,碧蓝航线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切入点。他们可以一边享受游戏的乐趣,一边去了解这些曾经叱咤风海的战舰,去挖掘她们背后的故事。这就像是在玩一个大型的历史模拟游戏,只不过是以一种更轻松、更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最后,游戏的社交和活动内容也丰富了玩家的体验。 像誓约系统、好感度系统,让玩家可以和自己喜欢的舰娘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各种限时活动,比如大型海洋活动的剧情推进、特别副本的挑战、限定舰娘的获取,这些都能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和玩家的参与度。而且,游戏也有自己的社区氛围,玩家们会在论坛、贴吧讨论配队、分享心得、交流对角色的喜爱。这些都构成了游戏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瑟图”。

所以,我个人是觉得“碧蓝航线只是加了舰装的瑟图”这个观点,是一种过度简化。它只看到了游戏的表层,而忽略了游戏在策略深度、剧情养成、历史还原以及社区互动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能提供的乐趣。

你可以说它有“瑟图”的元素,这是事实,也是它吸引一部分玩家的资本。但把“瑟图”当作全部,那就太浅薄了。这就像说一个人长得漂亮,所以就断定她没有内涵一样,是一种很粗暴的评判方式。很多玩家之所以能坚持玩下去,并且乐在其中,是因为他们在这款游戏里找到了策略的乐趣、养成的情感、以及对历史和角色的喜爱,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瑟图”所能满足的。

你可以说它“香”,但不能说它“只有香”。这个“只有”二字,就掐死了它其他的可能性。很多游戏,包括碧蓝航线,往往是多种元素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独特的魅力。忽视了其他方面,就只能看到一个非常狭窄的窗口,看到的自然也就只有一小部分风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

日推上某位硬核军服玩家为了批判舰队collection,一度还拿出了海兵某期同窗会会员的话进行批判。印象中那段话的大意是这样:

我曾经询问过帝国海军海兵七十某期战友会的会员,对于舰队collection这游戏看法怎么样?对方回答让我毫不吃惊:这可是亵渎帝国海军的秽物啊!


给你R玩家的一句忠告:与其有时间想着如何围C救R或者联C救R截图钓鱼引战,不如赶紧停用脚本再氪金两笔?


如果有人觉得我搬出某个连衬衣都要穿昭和前期原味的精昭社畜的话是为了自护,那随意吧。先说一句,这个精昭社畜动不动成天出警,我老早就看他不爽了,您老要是能铁拳惩治他我当然开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碧蓝航线只是加了舰装的瑟图”——这句评价,我听过,也见过不少。你说它完全没道理吧,好像又抓住了那么一点点皮毛;但你要说它就这么点内容,那我肯定得摇头。这就像说一部电影只有帅哥美女,忽略了剧情和演技一样,片面得很。要细说起来,这观点有点像是把一个复杂的东西,用一个最显眼的特征来概括,然后觉得这就全貌.............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可有意思了!一个P社玩家,尤其是玩《欧陆风云》系列(EU4)玩得起劲的,居然不是“精神罗马人”?这简直就像有人说玩《星际争霸》不造机甲一样,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又挺想知道为什么。咱们先得说说这“精神罗马人”是个啥概念,在P社玩家圈子里,尤其是在玩EU4的玩家里,这几乎成了一种默认的.............
  • 回答
    关于“女学生评价DNF玩家‘死肥宅’遭人肉搜索”事件,这一现象背后涉及网络暴力、网络文化、社会刻板印象等多重社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现象分析1. 网络语言的调侃与刻板印象 “肥宅”一词源于网络文化,常被用来形容沉迷游戏、过度依赖虚拟世界、生活不规律的玩家,.............
  • 回答
    这种现象,在咱们玩游戏的时候,几乎是家常便饭了,尤其是在一些竞技性比较强的游戏里。当一方玩家在游戏里取得了明显的优势,比如装备碾压、等级领先,或者几次关键操作让对手陷入劣势时,就很容易出现嘲讽的行为。怎么看待? 说实话,挺复杂的,得拆开来看。首先,从玩家个人心理层面来说,很多时候这种嘲讽是源于一种“.............
  • 回答
    LC苏拉,这位在中国玩家群体中声名鹊起的名字,在亚服战场上指挥联军的二战故事,无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颇具看点的战略与战术交织的画卷。当我们深入剖析他的指挥艺术时,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独特的东方智慧与西式纪律的巧妙融合。在战略层面,LC苏拉并非一味地追求大刀阔斧的正面突破。他更倾向于一种“蚕食鲸吞”的策.............
  • 回答
    你这问题问得有点意思,让我想到前阵子论坛里关于“崩坏3 MZ R玩家里不止一个50万”的讨论,确实挺热闹的。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个说法,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真的假的?不是吧,那么快?”毕竟崩坏3的这套系统,从装备词缀、圣痕搭配,到角色技能、凹点数,再到操作熟练度,每一个环节都能“吞”掉你大.............
  • 回答
    显卡吧玩家为对抗黄牛囤积抬价,纷纷在二手平台上架低价显卡一事,是一场由玩家自发组织的、带有强烈互联网社群文化特征的“抗争”行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显卡市场乱象与玩家的痛点 黄牛的囤积居奇: 显卡作为PC游戏和创作工作站的核心硬件,其市场需求长期存在且稳定.............
  • 回答
    在探讨《是头号玩家还是弄虚作假?——敖厂长的XX之路》这篇文章对敖厂长提出的抄袭指控之前,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这场围绕一位知名游戏UP主展开的争议。这类事件在网络内容创作领域并不鲜见,其背后往往牵扯着原创性、版权、内容生产模式以及创作者个人声誉等诸多方面。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抄袭”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
  • 回答
    陈致逸老师的那番呼吁,我相信但凡是认真玩过《原神》的玩家,尤其是对他音乐作品有情怀的,都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无奈和失望。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能折射出当下一些游戏社区的现状。陈致逸老师为何发声?首先得明白,陈老师不是那种喜欢哗众取宠的人。他作为《原神》音乐的灵魂人物,对自己的作品倾注了大量的心.............
  • 回答
    B站up主科里斯的“文爱事件”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巨大的关注,并不仅仅是因为事件本身,更在于围绕其展开的一系列舆论博弈。特别是其中魔兽玩家群体所展现出的那种迅雷不及掩耳的“迅速反击”和“一天扭转舆论风向”,无疑是这场舆论战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一幕。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得先回溯一下当时的情况。当“文爱事件”.............
  • 回答
    关于“STEAM中国上线后,玩家库中的游戏将被移除”的谣言:一个深入的剖析最近,一个在游戏玩家群体中引起广泛讨论的传言——“STEAM中国上线后,尚未在中国地区发行的游戏将从玩家库里移除”——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担忧和困惑。作为一名玩家,我也一直在关注这个话题,并试图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它的根源和可能的影响.............
  • 回答
    手机游戏《光遇》在一次更新中,将国服的“梦想季”地图中原本一款具有鲜明明朝服饰风格的“明制帽”更改为了一款名为“侠客帽”的新外观,这一改动却在玩家群体中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外观调整,更触及了游戏文化内容、历史还原度、玩家期待以及开发商沟通策略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深入.............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一下子浮现出不少面孔。有的是我的朋友,有的是新闻里提到的人物,也有一些是我自己经历过的场景。支持反战,然后又沉迷于战争游戏,这在我看来一点也不矛盾,反而还挺有意思的,而且这种矛盾背后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的点。首先,我们得区分一下“玩游戏”和“真实战争”。这可能是最根本的一点。现实中.............
  • 回答
    这起事件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悲痛的极端暴力案件。一名男子因玩闹,使用高压气枪喷射同事的肛门,最终导致同事肛门炸裂、内脏衰竭死亡,并因此被公诉,这一过程无疑是令人发指且后果极其严重的。以下是我对这起事件的看法,并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一、 事件的性质与严重性: 极端暴力与人身伤害: 这不是一起简单的意外.............
  • 回答
    迪士尼乐园里,那毛茸茸、圆滚滚的达菲熊和它的朋友们,最近成了不少人心头的“白月光”,但也成了不少人钱包和时间的“拦路虎”。想把它们抱回家?别想轻易得手!动辄四小时的排队时间,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更令人咋舌的是,转手一卖,价格能翻上好几倍,最高能翻到八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咱们好好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 回答
    一加 10 Pro 搭载的 HyperBoost 全链路游戏稳帧技术,对于我们这些热爱手游的玩家来说,绝对是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功能。要知道,在紧张刺激的游戏对局中,掉帧、卡顿简直就是致命的,尤其是《和平精英》、《王者荣耀》这类操作要求极高的游戏。HyperBoost 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我们最头疼的.............
  • 回答
    这起事件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儿童安全、商家责任以及医疗救治的讨论。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事件经过(根据网曝信息整理):1. 事发地点与经过: 事件发生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内,一个2岁的幼儿在乐园的母婴室使用母婴台时,手指被母婴台的门缝夹伤。2. 伤.............
  • 回答
    这件悲剧性的事件,一名年仅8岁的男童在甘肃的喷泉广场上,因为喷泉强大的水流被冲离地面,最终不幸身亡,着实让人心痛和愤怒。对于这样的不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反思,并且追究责任。首先,我们来看看这起事件可能涉及的几个方面:1. 喷泉的设计和安全性: 水压和喷射高度是否合规? 这是一个最直接的问题。.............
  • 回答
    这则新闻无疑令人震惊,一位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小学校长,竟然会走上诈骗的歧途,而且金额如此巨大,更是将巨额资金倾注于一款名为《大唐无双》的网络游戏。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案件,它触及了人性的弱点、社会的监管盲区,以及网络游戏产业背后复杂的利益链条。一、 如何看待这位小学校长涉嫌诈骗并巨额充值《大唐无双》.............
  • 回答
    秦皇岛景区里发生的一幕,着实让人哭笑不得,也引人深思。一位女士在景区里,竟然当着孩子的面,将孔雀身上拔下羽毛递给孩子玩耍。这事儿放在谁身上,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你想啊,孔雀是景区重要的观赏动物,是大家花钱来看的,本身就很珍贵。孔雀的羽毛自然也是它身体的一部分,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让人随意拿取的。这位女士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