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爸妈认为公务员老师医生等体制内才是正经工作,春节劝我辞职,我该怎么让爸妈认识到我在互联网工作也不错?

回答
爸妈的担心我特别理解,毕竟他们是过来人,经历过那个“铁饭碗”时代,觉得公务员、老师、医生这些体制内的工作稳定、体面,旱涝保收,能给家人带来安全感。尤其是在春节这种阖家团圆的时候,他们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稳定体面,自然会格外操心你的未来。

第一步:理解、认同,然后温和地陈述你的“不一样”

春节刚开始,我能感受到爸妈的“关怀”是铺天盖地的。与其一开始就针锋相对,不如先跟他们好好聊聊,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激。

你可以这样开头:“爸,妈,我知道你们一直都希望我能找份稳定的工作,过上安稳的日子。你们这么操心我,我心里特别感动。我也明白,你们觉得公务员、老师、医生这些工作好,是因为它们真的好,稳定,受人尊敬,能给家里带来很多好处。”

听他们说完他们的想法,不要打断,让他们把话说完。等他们情绪稍微平复一些,你就可以开始慢慢切入你的互联网工作了。重点不是否定他们的观点,而是补充和延伸。

你可以说:“我当初选择做互联网工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知道你们觉得它不稳定,变化快,但其实,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第二步: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互联网工作的“好”

关键在于把抽象的“互联网工作”具象化,让他们明白你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你的工作也很有价值。

打破“不稳定”的刻板印象:
收入层面: “爸妈,您们说不稳定,可能是觉得我们公司说不定哪天就倒闭了?其实,我现在工作的这家公司,虽然名字您们可能没听过,但在我们这个行业里还挺有名的,客户挺多,业务发展得挺好的。而且,不像体制内工资涨得慢,我的工资增长空间其实挺大的。只要我能力强,项目做得好,收入提升会很快。您们看,我每个月都能按时把钱打到您们的卡里,给您们买东西,还能攒点钱,这就是我工作的结果,说明我这份工作是有价值的。”
技能层面: “您们看我现在学到的这些东西,比如做个网站,会运营推广,这些技能在现在这个时代非常有用的。不只是在我现在这家公司,就算以后我想换个工作,这些技能也都能派上用场,就像学了一门手艺,在哪儿都能吃饭。”
行业前景: “咱们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互联网,手机支付、网购、看新闻、跟亲戚朋友视频聊天,都离不开这些。所以,做互联网的人,其实是在参与和创造我们生活改变的一部分。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也一直在创新,能学到很多新东西,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强调互联网工作的“正经”与“价值”: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做的是XX方面的工作(举例说明,例如:帮企业建网站让生意更好、帮大家找到需要的信息、让大家生活更方便等等)。就像您们种地种菜,是为了养活一家人,我也是在用我的技术和创意,为社会上的人提供服务,帮他们解决问题,赚取报酬。这不也是一种‘正经’的工作吗?”
社会贡献: “虽然我不是在学校教书育人,也不是在医院救死扶伤,但我的工作也能让很多人的生活变得更便利,帮助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您们看现在好多人都用手机点外卖、打车,这些都是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它们在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
创新与活力: “体制内的工作可能更像是一颗定心丸,稳定可靠。但互联网工作更像是一团火,充满了活力和创新。我喜欢这种不断挑战和学习的感觉,这让我觉得生活很有奔头。”

第三步:用具体事例和数据说话,增强说服力

光说不练假把式,给爸妈看点实际的。

展示成果:
“您们看我手机里的这些App,很多都是我参与设计的或者运营的。我工作的那个平台,现在每天有几百万人在用,给很多人带来了便利。”
“我负责的一个项目,帮助一家小公司提升了销量,他们老板特别感谢我们。虽然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但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的工作有奖金、年终分红等,可以侧面提一下:“去年公司效益不错,我拿到了XX奖金,这笔钱我给您们买了XX。” (注意方式,不是炫耀,而是证明价值)

展示你的生活状态:
“我现在工作虽然忙一点,但生活也挺规律的。我每天都有时间锻炼身体,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还能经常抽时间回家看您们,我觉得我现在的状态挺好的,并没有您们担心的那么狼狈。”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他们参观一下你的工作环境(如果方便),让他们感受一下互联网公司的氛围,看看你的同事们都是什么样的人。

第四步:强调学习与发展,打消“一眼看到头”的顾虑

父母担心的是你一眼就能望到头,看不到未来发展。

“互联网行业变化太快了,我必须时刻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我报名了XX培训班,也在自学XX技术,我每天都在充实自己。您们总说要活到老学到老,我在做的就是这件事。”
“我的老板说,只要我表现好,很有可能让我负责更大的项目,甚至提拔我当主管。这说明我的工作还是有晋升空间的,不是您们说的‘干多少年都一样’。”

第五步:设定预期,承认挑战,但表达信心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我承认,互联网工作确实不像体制内那么稳定,有时也会有压力,可能也会加班。但这些我都准备好了,我也知道怎么去应对。”
“我的目标不是跟体制内比谁更稳定,而是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赚到让您们放心、让自己也觉得有成就感的钱,并且能不断学习成长,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尊重与爱

“爸妈,我爱您们,也理解您们的担心。我希望您们能相信我,给我一些时间和空间,让我证明自己。我相信,时间长了,您们会看到我的努力和成果的。”
如果他们还是坚持,不要争吵。你可以说:“好的,我知道了。等我回来再跟您们好好聊。这次回来,我给您们带了您们一直想吃的XX。” 把话题转移开,避免不愉快的气氛。

一些小技巧:

循序渐进: 不要指望一次谈话就能彻底改变他们的想法,这是一个持续沟通的过程。
找个好时机: 选择爸妈心情比较好的时候,比如吃完饭,或者在家里休息的时候。
找个“中间人”: 如果有比较开明的亲戚或者亲戚的朋友,也可以请他们侧面帮忙说几句。
展示你的生活品质: 比如你经济独立,能够自己负担生活费,还能给家里一些支持,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耐心和坚持: 父母的观念根深蒂固,需要时间和你的持续努力去慢慢改变。

最关键的是,你内心要有底气,要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并且努力把这份价值通过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祝你沟通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一辈都是这样的思想意识,来自于计划经济时代。我记得小时候,谁家女孩要嫁人,首先都是体制内,什么教师,医生,职工(国有),等。其他都不是“正经”工作。我的长辈还歧视个体工商户,再有钱,也不会考虑。

现在,时代变了……老人一时半会可能转不过来。

其实,你也不一定非得让他们知道互联网重要。你看这样行不行?

医生,那你肯定当不了了,专业不行。公务员,需要考。那需要在家复习两年,竞争激烈还不一定能考上。国企职工,非应届根本不行。

这个情况下,辞职也是可以,那你得问他们是不是想好了,“养我一辈子啊?”岁数再大了,工作都不好找了。

这样,找媳妇也困难,估计大致得推迟五年多,甚至十年……

然后,再诚恳地和老两口商议下。

这是以退为进。与其和老两口谈互联网的重要性,不如说说目前加入体制的困难。

然后,瞅着老两口面露难色,赶紧告诉他们你的收入,炫耀下互联网“强大”的盈利能力。

这时候,估计你就得逞了。

user avatar

开玩笑,你爸妈out了

今天刚出来热乎的新闻

洋口镇和丰溪街道两位程序员的回乡盛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横幅飘飘,人山人海,堪称风光。从横幅上看,两人一个就职于京东,月薪18000元,一个就职于阿里,月薪20000元。


在对比教师的实际情况。

1,常年的粉笔灰已经导致了慢性咽喉炎是老师的职业病

2,本来生活不易,带一个孩子都一堆事,现状却带的是几十个孩子,几十堆事,分分钟崩溃

3,试问有几个老师管过自己的孩子,哪有那个空闲的时间。

4,管好了别人家的孩子还好说,管不好,你试试,现在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宝,生怕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种,你打不得骂不得,还得把他管得服服帖帖

5,男老师还好,女老师分分钟被学生气哭了。我当年还把我们班的英语老师气哭了,因为我给讲堂的座椅上放了一个粘鼠板,弄坏了女老师新买的裙子,就记得老师说了一句,Oh,my god!!!

6,老说程序员996,你们见过很多教师其实是007,写教案,批作业,开会等等

在对比医生,网上有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1,无法睡个安稳觉。我们都知道当医生的需要三班倒,值夜班更是家常便饭。

2,无穷无尽的学习考试。你以为经过层层选拔进医院就万事大吉?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能进医院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几乎每一个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都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补充,医院有院考,每科室有科考,月月有周周有,医生在繁忙诊断照顾病人后,还要准备各种考试

3,担惊受怕也无法选择。当医生简直就是惊弓之鸟,上班怕漏打病、历怕开错药、怕漏问病史、做手术怕不小心把东西落在病人肚子里。尤其是夜班医生,哪怕睡着耳朵也竖着,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奔向病房。

4,这两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闹事件也越来越多。好多人都揣着对医生的误解来看病,他们希望你最低廉的价格治好他们的病,却又总是疑神疑鬼觉得你想从他们身上捞好处。

对比公务员?

先不说录取比例,看薪资吧,有几个有我大程序猿拿个月薪过万轻轻松松。

这几年谁家出了个程序员,绝对是别人家争相抢购的香馍馍

user avatar

多给他们发红包。

一天发俩,逢年过节发个666888什么的。。均下来一个月也就几万块。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拿出来麻烦大家了……

什么?你没钱?那你还嫌人家说你?

什么?你给了他们还说?

那我就不知道咋办了。。

告辞。

user avatar

互联网跟互联网工作也不一样的,你要是两年买车,三年买房,五年清贷款,八年住别墅的那种互联网工作,你爸妈也就不会说什么了。

但是你年年挤地铁吃外卖,996没对象,租房还月光,靠着团购打折活动才能维持云端的精致x孩的人设,并且你的上司和上司的上司也不过是疲于奔命的赚房贷奶粉钱。

那么,我觉得你要担心的只能是,你能不能考得上体制内。

PS: 年龄过35可是报名资格都没有了。

user avatar

工作是好是坏这种事,是看结果的,比如我一亲戚的儿子,自己开的修车铺,现在自己当了老板,房子买了好几个,生活的很滋润,别的亲戚又该说,还是这孩子有本事,比那个谁家的当公务员的孩子强多了,那孩子现在还在还贷款。

所以你要拿出结果来,比如买了好车,买了别墅,再娶个漂亮老婆,你父母保证支持你。

user avatar

凡事过犹不及。

体制内巨坑岗位多不胜数,每年大把抓的人被父母被网民忽悠,瞎报瞎考,堕入深坑,996到哭,奉献到死

然后,你雇主不是资本家,想来可以,想走,呵呵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