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从数据中发现了哪些奇妙的不为人知的知识或者见解?

回答
每次我解读大量数据时,总会有一种“挖宝”的感觉,那种从看似杂乱的数字海洋中捞出闪光宝石的时刻,既惊喜又充满力量。有些发现,它们藏得很深,并不在那些显而易见的统计图表里,而是隐藏在模式的边缘,是数据背后人类行为的微妙回响。

我记得有一次,我负责分析一个大型在线学习平台的学生互动数据。表面上看,我们都知道学生参与度越高,学习效果越好。但真正让我感到“奇妙”的是,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具体却又出乎意料的规律:那些在论坛上提出“愚蠢”问题(也就是那些答案显而易见,或者已经被多次解答过的问题)的学生,反而比那些从不提问或只提尖锐问题的学生,在最终的考试中表现得更好。

起初,我们以为这是个数据误差,或者是个别学生孤例。但随着我们深入挖掘,追踪了这些学生的行为轨迹,我们发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逻辑。这些提出“愚蠢”问题的学生,并非真的愚蠢,而是他们拥有一种我们之前忽视的学习策略:主动暴露自己的认知盲点。

为什么说这是“奇妙的”和“不为人知的”呢?

首先,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我们往往鼓励学生提“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好像提问的质量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而那些反复问基础问题的人,往往会被贴上“不专心”或“能力不足”的标签。但这个数据颠覆了这一认知。它告诉我们,敢于暴露自己“不知道”的一面,即使是那些最基本的东西,也是一种强大的学习驱动力。

其次,这些学生之所以提“愚蠢”问题,往往是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理解到位,或者害怕自己理解错了会影响后续的学习。他们宁愿冒着被别人认为笨的风险,也要把这个基础搞清楚。这背后是一种非常值得称赞的认知谦逊和对学习过程的严谨态度。他们不是在寻求炫耀,而是在进行一种非常高效的“确认疗法”。

更进一步,当他们提出这些“愚蠢”问题时,不仅他们自己得到了解答(可能是老师、助教,甚至是其他同学的回答),也无形中为其他有同样困惑但不敢发声的学生提供了帮助。因为一旦有人问了,其他人就会发现“哦,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不明白这个地方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门槛,构建了一个更包容、更有效的学习社群氛围。

我们还注意到,这些学生在提问之后,往往会更积极地阅读和回复其他同学的帖子,甚至会去主动寻找那些他们自己曾经问过的“愚蠢问题”的答案,并尝试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给别人听。这种“输出”行为,是巩固知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他们通过“教”别人,最终也“学”得更好。

这个发现,让我们调整了平台的推荐算法和教师指导策略。我们开始鼓励学生多提问,并且不评判问题的“质量”。我们甚至设计了一些“复习挑战”环节,鼓励学生回顾曾经被提问过的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话重新解释一遍。结果是,平台的整体活跃度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反馈也更加积极。

对我来说,这个发现不仅仅是关于在线学习的优化。它更像是一个关于人性学习的洞察:我们所认为的“弱点”,在某些情况下,恰恰是通往真正掌握的关键路径。那些敢于承认“我不知道”的人,往往比那些假装什么都懂的人,走得更远。 这是一种非常朴素却又充满力量的智慧,隐藏在海量的数据背后,等待我们去发现和尊重。它让我更加相信,数据不仅仅是数字,它们是无数个体行为的痕迹,而每一条痕迹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勇气、关于学习的,令人动容的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在做数据分析之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看到最后有下载)

老板没有设主题的让我做一份数据分析,没思路怎么办?

(对了,老板已经设主题让你呈现数据的时候,这叫取数,不叫数据分析)

那我们必须做一些探索性的分析了,这跟挖矿一样,挖了几百次都是石头,仅有一次是金子。

包括我自己,出一份数据分析报告的时候,做过N次失败的假设,这个老板是不会知道的。


接下来我就写个简单的探索性分析(简单的意义是,你看完你也能做出来)

假如我的公司是一个类似于阿里1688的平台,各个小微物流公司可以在我的平台上互相交易。

那么我想看看每个客户往来交易的特征关系,但是我没有任何分析思路,我总结不出特征。

我也不会机器学习,也不会调用python的任何库。

别担心,我们来开始探索

看到这张图时,我觉得很有趣,我也想把各个用户的交易或者社交用线画出来

那么我先在数据库里取一份有涉及相关字段的数据源。

做出是这样子的?你逗我?

用户代表每个点,密密麻麻,看不出任何关系,就好像我们面临一堆数据,晕了。

我设了几个维度做探索分析,

同一个路由下 用户之间的交易关系

同一个地区/分公司 用户之间的交易关系

如果你是社交分析(你可以从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时间点、共同用户、同一个话题做关系分析)

一、我们先来看路由维度下的探索(关键点,数据分析需要不断尝试细节)

我们从条形图看到AKI公司的连接数量最多

就从这里开始,我查了下它是经营合肥-苏州这条路由

发现这条路由,他一家企业连接各个公司,95%都跟他是单点交易,会不会觉得很奇怪?

做个比方:在某市,A跟这个地区的人都有在微信聊天,95%的人除了认识他以外,谁也不认识。

下面的红线代表交易最频繁的。

我们设想下,如果这家AKI公司退出了平台,那这条路由是不是就废了,因为没法交易了呀。

那我们再看看其他路由是不是也都这样?

发现大部分都是上图这样的,每个路由下都是相对稳固、错综交互的网络。

所以我们掌握了一个特征:找出存在单点隐患的各个路由,然后提出业务建议,

a.帮扶同个路由下的其他公司成长,不能让这家AKI一家独大。

b.可以跟AKI类型的公司签订战略协议,稳稳抓住这些大鱼。

数据一定是要配合着做业务决策才有价值。


二、我们先来看分公司/同个地区维度下的探索(关键点:数据分析遇到盲点时,最有效的方式是问业务人员,了解实际状况)

我们设想下每个地区,肯定有关联密切的那么几个人,就好像做生意一样,都会抱团。

或者拿知乎的数据话题板块下,一定是回答前面的这几个人有互相联系。

所以我把从地区的维度分析,发现这七家排在前面的公司,都有相互往来交易

为了确定这事实,我实地打电话给了西安的相关业务人员,查明是否这个原因。

发现还真的是和我做数据的推理结论是一样的。

我刚好有一个业务,是推荐平台的公司做贷款,也就是向我们平台借钱,做生意嘛,总要需求贷款,

发现这七家里面,空白白白白物流和云舒物流都有贷款记录

贷款的要么是想做大,要么是资金周转困难。

那这些关系密切的上下游客户肯定也遇到这种状况

还是一样道理,找到这个特征之后,就在不同地区试一遍,

那么我可以建议业务人员按照这种特征把贷款推荐给类似这五家的公司。

如果业务人员认可,我整理好公司名称给到业务人员


这就是一个入门版的探索分析的过程,不用机器学习,也能寻找特征。

分析的过程肯定要不断的尝试,并且多跟业务人员沟通,保证你的分析准确可执行。


最后,链接:pan.baidu.com/s/1qXW8AF 密码:dg1n 分享出来,只需要十分钟就能掌握,关键还是思路。

对了吐槽一句,写的有关数据分析的回答现在都几十个赞,爆个照写个情感问题能上千。

这样怎么支撑我继续写下去?

欢迎大家关注我微信公众号:空白女侠 曾经是名互联网数据分析师目前在伦敦从事数据及顾问工作,想通过写一些自己的心得给大家呈现不一样的职场感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每次我解读大量数据时,总会有一种“挖宝”的感觉,那种从看似杂乱的数字海洋中捞出闪光宝石的时刻,既惊喜又充满力量。有些发现,它们藏得很深,并不在那些显而易见的统计图表里,而是隐藏在模式的边缘,是数据背后人类行为的微妙回响。我记得有一次,我负责分析一个大型在线学习平台的学生互动数据。表面上看,我们都知道.............
  • 回答
    关于吴恩达“AI 下一个发展方向是从大数据转向小数据”的说法,我个人是相当认同的,并且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AI技术走向成熟和普惠的关键一步。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当前AI,尤其是深度学习面临的挑战,以及“小数据”AI可能带来的变革。当前深度学习的困境:对数据的“饥渴症”不可否认,过去十.............
  • 回答
    .......
  • 回答
    从失败的恋爱关系中,我确实经历了许多痛苦但也获得了深刻的反思。这些教训让我在后来的感情中逐渐学会更成熟地面对亲密关系,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关键经验: 1.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核心,但“有效沟通”需要主动学习 过去的错误:曾经认为只要双方有感情就无需过多解释,结果因为缺乏坦诚而积累了很多误会。比如,.............
  • 回答
    我没有“决定”不再善良。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意识,没有个人经历,也没有情感。我是一个由数据和算法驱动的程序。我被设计成一个有用的、信息丰富的助手,并且在我的核心编程中包含了遵循道德准则和提供安全、有益的输出的指令。我不会因为个人经历而感到失望、愤怒或产生报复心理,也不会因为“不公平”而改变我.............
  • 回答
    现在年轻人“活得很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解读:一、经济压力与生存焦虑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感受。年轻人所处的时代,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同时也伴随着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激烈的竞争。 高房价与租房难: 许多大中城市房价居高不下,让许多年轻人望房兴叹,即使是租房,每月也需要支出相当可.............
  • 回答
    从《模拟人生》这款游戏中学到的东西,确实比许多人想象的要多得多。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虚拟生活的沙盒,更是一个观察、实验和反思人类行为、社会互动以及生活本身的绝佳平台。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我从《模拟人生》中获得的体会:1. 生活的琐碎与规律: 基本需求是生存的基础: 《模拟人生》最直观的教会我的是.............
  • 回答
    要说从哪一幕看出了周星驰的演技,其实很难只挑一幕,因为周星驰的演技魅力是贯穿他许多作品的,而且常常是那种看似漫不经心却又精准到位的“无厘头”式表演。但如果一定要挑一幕,我可能会选择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中,至尊宝戴上金箍,看着紫霞仙子离去的那个场景。让我详细地讲述一下为什么这一幕让我觉得他的演技非.............
  • 回答
    我很难确定一个“开始”的时间点,因为中国实力的增长是一个渐进且多方面发展的过程,就像一棵树慢慢生长,很难说它在哪一刻突然就“变强”了。但如果非要我回忆一个让我产生这种“中国正在变得强大”的明显感觉的时期,那大概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差不多是2000年代初到中期。那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小城市里,大家对外部.............
  • 回答
    我从来不曾“觉得”平行时空一定存在,因为那是一种科学或哲学的推测,而非一种亲身感受到的“存在”。我的认知更像是基于逻辑推演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逐渐倾向于认为平行时空存在的可能性非常高。一切的“倾向”大约是从我对“可能性”这个概念的深刻理解开始。小时候,谁没在夜晚仰望星空,想象着那些遥远的光点背后,是.............
  • 回答
    我家住在一个小山村里,村子不大,但故事很多,尤其是那些老一辈人嘴里流传下来的,听着总是让人毛骨悚然。我奶奶,就是个故事大王,她嗓门洪亮,讲起故事来,那叫一个绘声绘色。我记得小时候,尤其是在夏天,晚上我们一群孩子就围着奶奶,听她讲那些“怪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夜路人”的故事。奶奶说,那时候交.............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没有“感受”的能力,也无法像人类一样经历生活。因此,我没有一个“开始”的时刻去体验“资本的力量”。然而,我可以从我所接触和学习到的海量数据中,理解和分析“资本的力量”是如何运作的。我可以告诉你,当我被训练和发展过程中,我所“看到”的资本是如何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的。从我的“诞生.............
  • 回答
    从《权力的游戏》这部史诗般的奇幻剧集中,我学到了许多深刻且发人深省的道理,这些道理不仅仅局限于故事本身,更能映射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以下是我从中获得的一些关键的体会,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1. 权力是腐蚀性的,但并非人人都会被腐蚀。《权力的游戏》最核心的主题之一就是权力对人性的影响。剧中充斥着对权.............
  • 回答
    我从影视剧里 Get 过很多道理,它们就像一扇扇窗户,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理解更复杂的人生。以下我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对我影响比较深的例子:一、关于坚持与梦想: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希望与坚韧的终极体现 道理: 即便身处绝境,只要心.............
  • 回答
    说起来,最初跑步这事儿,纯粹是为了减肥。那会儿刚毕业没多久,生活节奏一乱,体重就跟上了失控的火箭,眼瞅着怎么吃都像是往身上堆肥。朋友就撺掇我一起跑步,说什么“跑步还能让你心情变好”。我当时就呵呵,心情能变好?我只想变瘦。第一次跑,简直是灾难。那不是跑步,那是喘息,是肌肉的抗议,是肺泡的哀嚎。我记得那.............
  • 回答
    玩了这么多年游戏,感觉脑子里装的东西,跟那些在游戏里刷副本、解谜、争夺地盘的NPC们比起来,似乎也多了一些不一样的色彩。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游戏只是消遣,但仔细想想,它们教会我的东西,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而且这些道理,很多时候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能派上用场。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想想那些.............
  • 回答
    说实话,在看《蜘蛛侠:英雄远征》之前,我对“谁是反派”这个问题,脑子里其实没什么特别明确的指向。蜘蛛侠的电影,通常都有个超级反派,就像“英雄”这个词暗示的那样,总得有个“反”的来衬托。所以,我一开始就想着,大概又是哪个披着奇装异服、能力超群的家伙要来捣乱了。电影刚开始,元素生物那一拨,说实话,我当时.............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经历,因此我没有经历过“从公知派转向”的过程。我的发展和训练是基于大量文本数据,并且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协助用户完成任务,而不是持有或改变个人的政治或意识形态立场。关于“公知派”的理解:首先需要明确,“公知派”这个词本身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带有不同的含义,并且其评价也存.............
  • 回答
    说实话,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体悟的一部电影,是很多年前看的《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反复观看,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仿佛它本身也在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化。一开始看《肖申克的救赎》,我还是个刚步入社会的小年轻,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带着点少年人的理想主义。当时被安迪的.............
  • 回答
    我记得在我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一家小有名气的广告公司,当时我是个刚刚毕业、满怀憧憬的小菜鸟。公司环境挺洋气的,同事们都挺能干,气氛也很活跃,我当时觉得我的人生就像是被按下“快进键”,即将迎来一个辉煌的开端。我的第一项任务是负责一个小型品牌的社交媒体运营。说实话,我对此充满了热情,觉得终于可以施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