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已经不算年轻人了,但是我看着身边这些年轻人,我都替他们累得慌。
我带的团队里有6个90后,其中4个211研究生,1个普通研究生,1个海龟,现在的年轻人是真聪明,灵性十足,智商奇高,教他们点什么,还没等你说完人家已经想明白了,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可是他们确实活的挺累。
普遍住在五环外,和男女朋友或同学一起合租,每天坐一小时以上的地铁来上班,赶在上班之前最后一分钟,拎着路上买的早饭冲进办公室;
我尽量在上班的前15分钟不找她们,所以他们需要在15分钟内尽快吃完,并泡好茶或咖啡,然后开始工作;
他们通常会在11点半左右的时候偷偷拿手机点外卖,吃些麻辣烫、盖浇饭、轻食、三明治或者随便什么你能想到的快餐;
劝过他们疫情期间自己做做饭,甚至说了如果因为加班耽误做饭可以打招呼提前些走这种话,万没想到他们不做饭的理由居然是“合租的厨房不方便”,不知是用的人多,还是卫生问题,总之觉得我又没关心到点上,甚至还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味;
中午的午休名义上有一个半小时,但是能休息的时候其实不多,经常是忙到12点半甚至1点才吃上饭;
晚上号称5点下班,其实他们6点半能走就算早的,客观上这个工作量就不是8小时的工作量,怎么可能到点就走。
而且我没走他们通常也不好意思走,所以7点是常态,8点也正常,9点以后才好意思说自己“加了个班”。
到家九十点了,这一天也就过去了。
有两次有急事,半夜12点打电话,基本都是秒接,好奇现在年轻人都这么夜猫子么,第二天一问,人家说了,“只有晚上时间是自己的,舍不得睡”,听得我还挺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像周扒皮。
说起来,他们几个也都是寒窗苦读了十九年,能考上211研究生,同龄人里也算头部,弄不好在老家也是一零后学习的榜样。
可是你说这社会还有什么资源是他们的,他们进来公司,第一年给个户口,年薪9万,三年能涨到15万,5年能不能涨到20万要靠运气,然后就到头了,
只有10%的人在30-35岁升职,拿到40万一年,然后这10%里的10%能在40岁之前再上一级,一年60万。
备注:对女孩来说以上概率分别自动缩减7成。
对于90%停留在年薪20万以下的人,你说这点钱在北京够干什么的。
房子是租的,给户口有什么用,房子凭自己根本买不起。
隔壁部门有个29岁的小伙,爹妈给凑了首付,在五环外买个小两居,上班单程地铁一个半小时,
媳妇刚怀孕,产检要打车去,摇号买个车?你怎么不说买福彩去呢?
再说了,哪怕现在白给你一辆,车位在哪呢?连车位都被买车早的老住户瓜分完了。
他们唯一的错误就是晚生了十年,就要接受蛋糕被别人分完了的现实。
我们80后,毕业的时候北京三环的房价刚过万,通县(啊不对现在叫通州副中心了)六七千,买车不光不限购,购置税还减半,
升职也比现在容易,那时单位还没那么多大学生,50后60后的老前辈们“党校本科”还是函授的,来个“全日制”本科生就是香饽饽,谁还挑你是不是985211,哪像现在,研究生还必须得是211的。
所以你说现在的年轻人能不累么,资源早就被70、80后瓜分得差不多了,红利期也过了,只能吃70、80后吃剩下的,就这,想多吃一口还得靠内卷。
他们真挺累,也真挺不容易的。
1,假期太多,收入可观,钱没处花,所以经常去旅游,舟车劳顿,很累。
2,下班准时又早,所以经常去健身房,举铁很累。
3,谈对象太容易,经常去各种场合和异性约会,很累。
4,在学校时作业少,所以经常和同学去打球,很累。
5,交际圈子广,经常要应付各种饭局聚会,很累。
6,房子大又只有一个人住,打扫起来动不动就用半天时间,很累。
7,闲钱太多,所以经常拿快递拿外卖,走来走去,很累。
8,几个月就换一次手机,老是要转移资料,研究测评视频,很累。
9,社交软件上异性太多,每天把巨量的精力用在聊天上,很累。
10,需要定时保养汽车,真的很累。
坐标上海
男生普遍拒绝介绍,人山人海的介绍,越优秀越不要,只要刚毕业漂亮女生,佛系恋爱
女生强烈要求介绍,但是却没人介绍,非特别优秀的还不要,介绍多少死多少,就是不成功。
先说男生,身边不乏条件不错的男生(有车有房无贷款月薪过万高大不丑)直接拒绝优秀女生。
有时候想帮他们介绍女友(女友闺蜜,亲戚家女孩等),只要男生工作几年了但凡不是刚毕业的女生照片都不看直接拒绝,刚毕业的会考虑下,但是越是如何强调女生的优秀,一律不去,甚至越强调优秀越不去,只考虑毕业没多久的女生,最好没谈过恋爱没啥闺蜜。
什么泡吧的,爱旅游的,有纹身的,年薪百万的,前男友比较丰富的优秀女生一律完全不考虑,照片都不看,单身到四五年都不愿意见一面,顶撞父母都不愿意去相亲,别问,问起来就是能力不足,不合适。
细聊起来,他们身边哥哥姐姐已经到了大批量离婚的年龄了,女生为了爱,为了钱,为了梦想,为了幸福大量的提出分手(离婚),抛夫弃子有的是,网上充斥的都是绿了绿了,罢了,不谈,您高级我高攀不起。
女生,我已经无数次被阿姨妈妈要求帮女儿介绍,甚至女生直接问我有没有朋友兄弟是单身的,我只能急忙摆手说没有。
这样女生普遍年龄28-35,男生条件罢口不言,几乎没啥要求,出房出车都可以。
真的好不容易憋出两个男生,介绍以后,三方会审,自己审,闺蜜审,最后父母审。
外貌一般能力优秀有房有车的,自己那关过不去,毕竟看着不舒服,大白天要吓醒的好吧。
外貌优秀能力一般有房有车的,自己那关过了,闺蜜那里过不去,他收入低啊,他不会哄女生啊,你怎么和他过一辈子。
外貌优秀能力优秀无房的,父母那关过不去,我怎么放心把女儿交给他,他连个窝都没有啊。
三把闸刀审后,女生发觉这样的男生你把控不住,年薪五万的怎么能让年薪二十万的听你的???卖肉只能一时,然后极度缺乏安全感
而且外貌优秀能力优秀有房有车的,回到最初,人家只要不太优秀的刚毕业的漂亮女生,你所谓的优秀在人家眼里全是扣分项。
年轻人累就累在
男生,求而不得,要的东西永远得不到,学校里优秀女孩追不到,毕业后单纯女孩遇不到。
女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学校里做梦,毕业了继续做梦,突然梦醒了,肥皂泡破了,再不结婚没人要了,空有屠龙之术,人家不买单啊。
1.为了保研,大学里前几名的成绩照着满绩飚,各种部长、主席title漫天飞,还要疯狂刷活动和竞赛,有的年纪轻轻就知道论文该怎么灌水
2.考研人数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从10年之后基本每年都是史上最难考研季,无数人努力备考却成为炮灰,二战、三战成为常态
3.工作越来越难找,往年各大高校99%、100%的就业率,今年只有40+%,并且为了找到工作93%的应届生表示愿意加班
4.硕士博士为了论文,抛弃学术道德,为了毕业,被导师疯狂压榨,不仅抑郁,甚至有些走上极端道路
5.工作上被领导烦,被同事烦却没有掀桌子走人的勇气,之后在某个夜里等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后彻底崩溃
6.情感上,男女互相对骂,互相看不上,女的嫌男的“直”,男的嫌女的作,逃避恋爱,逃避婚姻
7.状态上,天天口嗨: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谁都知道那是口嗨,那是反话
8.没有时间娱乐,只能晚上熬夜,越熬越晚,失眠成为常态,不敢检查身体,害怕面对结果
神兽的新校服3707。前几天看到steam夏季打折,饥荒12元,纠结了很久买不买,能不累吗。(当然花钱的地方不只是校服)
其实刚毕业的时候并不累,攒一套pc,新维加斯,上古屠鸡,什么女神,夜生活都得靠边站,那个时候是真开心。
后来收入高了,车换了,想法就多了,自己的,周围人的,欲望越多,人就越来越累了。
外卖行业对准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菜色的做法越来越“外卖化”。
比如尖椒鸡这道菜,传统做法都是放入完整的花椒粒下油爆香。
最近发现不少餐馆都开始转为使用花椒面甚至花椒油来做了,我特别和餐馆老板聊了聊,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保证口味的前提下加快烹调速度,还有一个原因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老板的理由大致如下:
附近写字楼经常从我们周围这几家餐馆订外卖,他们店的花椒鸡一直卖的比旁边几家都好,秘诀就在于他们用花椒油去做花椒鸡,这样那些订餐的上班族吃饭的时候如果吃不了花椒,就不用费心去一颗一颗的挑出花椒粒,可以快速进餐,吃完之后可以抓紧时间休息一会,然后上班,推而广之,现在他们餐馆做菜的时候能不用这种非颗粒状的原料就尽可能不用,例如辣椒,姜,蒜,等等,能在备料的时候去骨的,都一律去骨,最大限度节约就餐时间。
我听完后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这种对时间进行死扣细节式的管理,让我脑子里一下子冒出了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经典电影《摩登时代》里的吃饭机。
工厂主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流水线效率,打算取消工人的午餐时间,于是委托其它公司发明了一台吃饭机,这样工人就可以一边在流水线上工作,一边吃午饭,两不耽误。
最骚的是,这机器甚至可以自动擦嘴…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艰辛到坐下来安心吃一餐饭都做不到的地步了。
坐标魔都,队伍里有一个入职一年的小伙子,20出头,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儿,女孩儿是另一个部门的,男孩女孩和其他千千万万的沪漂一样,心怀梦想,希望能在上海打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女孩很漂亮,女孩也很现实,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职场上的你来我往,酒桌上的觥筹交错,她有着不同于这个年纪的成熟。我是她的领导,有一天晚上她给我打电话,情绪很激动,嚎啕大哭,我有点意外。从听得懂的只言片语里,我知道了她要请假,母亲出了车祸。我告诉她“去吧,工作不用你操心”。半个月后她回来了,母亲没事,静养就好,我松了一口气。她在上海,只能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姑娘,一个月工资只有7k,每天话不多。她活的明白吗,她比很多年轻人活的都明白,但是我看得出来,她很疲惫。
男孩喜欢她,在一次我们公司的晚会上,或许是借着酒精,我看到他坐到了这个女生旁边,那一刻,我若有所思。男孩是别的部门的,月薪只有5k,小伙子很实在,可惜是在上海,我叹了叹气。后来跟他部门领导闲聊,原来男孩喜欢女孩很久了,男孩曾经一个人买醉被他们撞到,他说他知道他们不可能,他给不了对方想要的生活,但是就是没有一个能完全说服自己不喜欢对方的理由。男孩工作满一年想涨薪,他觉得自己一年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希望能拿到1w,结果最后只给涨了500,男孩很难过,或许那一刻他知道,现实和梦想终究是差了太多太多吧。我比男孩大几岁,我觉得或许某天我会主动找他聊聊,或许永远不会,因为我的路,也不知道通往何处。
早上弹出来这个问题,我就随手写了一下,可能有一些措辞不太恰当,造成一些误导,我修改了一下。
只是两个年轻人的一段当下经历而已,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太多了。我觉得每个人经历不同、境遇不同、机遇也不同,谁还没有年轻气盛的时候了,谁在20岁出头不碰几次头,这个世界多的还是普通人,谁不是努力的活着,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也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不能以自己当下的处境,过来人的处境,或者仅仅靠自己的经历经验去评判别人,我看评论里有人说985怎么样怎么样,你是985,你身边都是985,不代表这个城市,这个国家都是985,985再多也是少数;有评论说1w又能如何,1w确实不能如何,那你月薪5k的时候,你问问自己想要1w吗?
写在这里,我也是想看看,他们接下来的故事会怎么走。向每一个努力拼搏的打工人致敬!
从游戏的快餐化就可以看出来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主流游戏是WOW
新出的开荒团本,打一次差不多要花2-3个小时
玩一把3C对战,打一局完整的5V5,1个小时是常态
到了我上班几年后,主流游戏是LOL,打一把基本是不会超过1个小时的,一般就40分钟左右就推爆水晶
但是可以看出来,人还是有闲情花个一小时去玩玩游戏的
现在的王者荣耀,打一把20分钟是正常局,在僵持的局风暴龙王出来后也就很快分胜负了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玩3个小时玩游戏,甚至一个晚上玩游戏,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这还只是网络游戏
至于我们以前说的文明再玩一个回合,模拟人生造一个家族升满技能,三国志自设武将五维养成这种事,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没有资格去做
他们已经不像10几年前的我们那样,有那么多时候去玩系统地玩游戏,去放纵、去沉迷
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没有时间成本去感性,甚至要抵住游戏的诱惑,自动自觉地理性分配时间
大部分的年轻人
已经连多几个小时纵情的成本都没有了
没饭吃么?
那就回去干活!
我看着都累。
1,得知道一堆鞋的流行程度,得想办法买到已经比原价高10倍价格的鞋子,要不然没面子。
2,得经常在朋友圈表现出自己的睿智、博学、壕、性感美丽,所以得经常修图,得上淘宝找人P图,得发现罗辑思维中适合装逼的每段话。
3,得拼命刷抖音才能不被时尚和热点淘汰,才有各种梗可以用于交际、聊天。
4,得省吃俭用买几个好包,实在不行就咸鱼买个二手的,或者微商买个以假乱真的,还得防着买的太次被别人看出来。心累。
5,周围不断有各种东西导致焦虑,一会儿房价涨了,一会儿EG们找黑人了,一会儿阶级固化了,一会儿台湾人侮辱人了。累。
6,得忍受各种沙币上司和油腻老板,老板们明明什么都不懂,根本不明白员工上班时间看抖音玩游戏谈恋爱可以提升视野和工作效率,根本不明白流行趋势,根本没有格局。累。
7,社会很操蛋,居然不能让所有年轻人都轻松的有房有车有男女朋友有体面工作有保姆佣人,年轻人太苦了。累。
8,回小城市,梦想没了,在一线城市,攒不下钱。在中不溜城市,赚钱不多人际关系还很复杂,累。
9,网贷代理、P2P、文玩、炒股票这些能发大财的机会都需要大量脑细胞去分析,累。
10,LGBT需要支持、流浪狗需要支持、爱豆需要支持、各种爱心捐需要支持。责任太多,累。
能不累吗?
劳心者治人。
被治的,不动脑子的不累就怪了。
怎么能不累?
离所有乌合之众的思路远点。
弄明白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
工作上辛苦了一番反而遭到否定后,毫无表情,点点头,一点想争执的欲望都没有。我见过很多个这样的同事。在工作上有什么难题都尽量自己扛下来,解决掉了,解决不掉的那些,领导自己也解决不了,被领导以及其他部门所不理解,原来还是会讲讲道理,后来不讲了,等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辞职走人,然后换工作,慢慢地变成老油条混日子。
辞职之后的状态,和在职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好像换了个人似的,脸色变好了,讲话机灵了,没了那幅没睡醒的样子。这是我所看到年轻人活得很累的样子。
这些同事,有空就跟我聊跳槽换工作的事情,可以想象活得有多累,上班完全就一副扑克脸,年假用得快,绝对不会剩下来,在公司几乎不会看到这些人有什么情绪波动,但是永远一副假装岁月静好的样子,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好吧“。
”好吧“这个词每说一次,就是在妥协一次。我能看出他们心里有很多튜니마개란저해没能讲出来,如果能,也是在要离职的时候讲。他们根本就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现状能改良,领导会像人一点,他们的每一天都是在死撑,有的甚至只是在等工作年限满个一年两年什么的以后跳槽好跳一点。而后来95后的同事让我刮目相看,他们同样压力大,但是他们很会止损,不爽赶紧走人,即使找不到下家,没找到下家,都要走人。
还有一些行为是可以看得出压力大的,女同事喝奶茶,男同事抽烟,而我,又抽烟又喝奶茶。至于不抽烟又不喝奶茶会怎么样?以前有个同事,不抽烟也不喝奶茶,没见过他生气,我2017年9月入职,他头发全黑,2019年4月辞职,我走的时候我看到他两鬓已经白了,三十五岁没到。
十点半你走出灯火辉煌的CBD,看着同事lily,linda,sally分别走进了自己,男朋友,干爹的小车里,你倔强地扭过了头。你的男朋友在中关村当码农,那个呆子每天下班比你还要晚。
你熟练地点开了滴滴打车,软件显示在您前面排队的还有104人。今天不太走运,往常只等半个小时就可以打到车。不过最近看了不少女孩子晚上遇害的新闻,你有点害怕,于是坐出租的时候会一直给男朋友打电话。
你穿着高跟鞋一路小跑,终于赶在末班车前上了地铁。顾不上松一口气,你点开了cpa/单词打卡/外文精读。你相信,将来的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
十一点半,你终于进了某个偏远的小区大门。你松了口气,挂断了假装一直在打的电话。
进出租屋前,你先做了一下心理建设。主屋的女生洗澡要洗一个小时,头发弄得整个卫生间都是。隔壁屋的女生一到晚上就连麦打游戏,小哥哥小甜心老baby的乱叫。你总是在崩溃的边缘,但想想之前住的三人间,你默默劝自己咽下了这口气。
每天,只有这段时间才真正属于你。
你跟男朋友不咸不淡地聊了几句,然后互道晚安。你们离开校园,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才认识,彼此都经历过人生最初的刻骨铭心。虽然每天在朋友圈微博里都十分恩爱,却并不是真的天作之合。你们的结合,只不过是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找个人相依为命。
躺在床上,你翻了翻朋友圈,给别人的喜怒哀乐点赞。你刷了刷抖音,见识到了别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你读了读知乎,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不知不觉,你玩了两个小时手机。你的身体已经在报警了,你的大脑越来越不听使唤。于是你放下手机,准备开始明天的日复一日。
你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你也知道这不是你想要的。可你看不到任何改变的可能,你也不敢做任何改变。
你忽然想到,你曾是某个小城的骄傲,某个学校的骄傲,某个家庭的骄傲。你曾是一群孩子中最令人瞩目的那个,可如今,他们叫你小镇做题家。
你算了算,你和男朋友两个人不吃不喝也要二十年才能在北京买五环外的小两居。
你忽然觉得很丧,忽然觉得好累。你曾习以为常的,现在却触不可及。你曾憧憬的未来,你现在知道永远不能实现。
你不由得想起六七年前的自己。那时你刚迈进大学的校园,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你以为你的未来会有无限种可能,却不知道命运的馈赠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在的物价涨得快,抖音陌陌绿城都快,一生能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人。
机打,有点乱。
现在许多人都没有兴趣爱好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家长们给孩子上许多兴趣班,孩子很难在浅尝辄止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即使他们真的从这些商业化的兴趣班中开发了自己的兴趣,他们也不得不在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就放弃。因为学业压力逐渐增大,曾经强迫他们去上课的家长们现在不再允许他们搞这些“课外活动”浪费时间了。况且那些兴趣班中的兴趣越深入就越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普通人家还要把这笔钱省下来报课外补习班。
结果就是学生们普遍把游戏当做了课外唯一的消遣,无论是电脑游戏还是手机游戏。电脑手机现在不稀奇,一般学生都有。游戏只要不氪金,花的钱有限。一局游戏通常很短,抽空玩一下也不会占用大量时间。现在还有抖音快手一类,都差不多。
到了成年之后,时间依然没有,但是有钱了。以前那些兴趣班的兴趣因为太耗时间,从头练习太烦,或者干脆是觉得太土,都不被接受。那么节约时间又能很爽的娱乐是啥呢?消费。女孩子逛街也许没计划着买东西,但是逛着逛着手里就会拎着袋子了,再加上一杯奶茶,一点零食,一顿饭甚至两顿饭。一天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消磨掉。男孩子也许不喜欢逛街,但是陪女朋友逛街也是必修课。当然,现在网购发达,逛街连家门都不用出。奶茶,货,饭都可以在网上解决。
当然这还算是有钱人的玩法,许多过得紧巴巴的北漂,沪漂连逛街都是奢侈。在辛苦挣钱的间隙,大家只能继续玩游戏,继续刷抖音快手。
做饭也许是唯一的例外,因为外卖发达,做饭不再是每天的工作,而是精致生活的体现。但是城市的年轻男女们能在做饭上花多少精力呢?照着懒人菜谱做出来就算了不得了,至于自己的创新基本上是不会有的。
在当下,年轻人有一个需要钱和精力投入,真正放松精神,好听点说能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真的是奢侈。大多数人的兴趣爱好基本上只是消磨时间。
摩登时代 视频
我们比卓别林更糟糕,他生了病还有人出钱给他治疗,治好为止。
我们只要生了稍微严重的病,看起来光鲜美好的社会马上就会变成地狱。
绿茶、咖啡、东鹏、红牛……
这些从古到今各式各色的提神饮料,近些年普遍都没有效果了。
不管是从中小学学生还是到已经工作了的青年人,这些玩意近几年基本上都没啥用了。
哦对了,虽然直播禁播催眠耳骚了,但是这个东西也是近两年开始出现了很多暴力掏耳,因为以前的那种轻柔的失效过于严重。
暴力的现在对很多人也失效了哦,提神失效加催眠失效,无法高度清醒也无法深度睡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还真不如以前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阶层。
一群初高中生,在弹幕里刷“保护”,“太理想”,“不现实”;
一群996的打工仔在留言“必要之恶”,“必要之痛”,“要有大局观”;
一群结不了婚,买不起房,没时间陪家人的人呼吁“家国情怀”;
……
你成熟的样子让人心痛。
吃饭的时候,我和年轻人越来越没有话题了。
我们不再讨论房子,就现在的房价,这是一个绝望的,没有意义的伤感话题。
而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我,强行和年轻人谈论房子,只会令彼此尴尬,更疏远。
我们也不再讨论奋斗,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更聪明,知道的更多,他们分得清什么是资本,什么是消费主义,什么是…
于是,从走上社会的那一天起,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工作就是工作,你付我工资,我为你劳动,如此而已。
当然,他们也会更努力的工作,甚至也会如996那样的加班。但是,这其中更多的不是为了理想,更不是想要改变世界,可能只是无奈。
所以,现在和年轻人在一起时候,我话越来越少了,不是因为我想要深沉,我只是不想要冒犯他们。
这问题下面基本我看就是年轻人抱团抱怨。有个80后70后表示理解,感动得哗哗的。
不说你们“更”累的咋办?被你们一顿骂?那这问题还答个啥?方方面面你们都累成不?
说来说去。感觉就是个房子问题和加班问题。
我是70后,谈谈我当时观察到的现象。
底层流水线员工,那时可能还没有劳动法。你问问福建广东台资企业,港资企业是两班倒,三班倒还是1.5班倒?
那时北京房价大约5000一平米。谭浩强教授因为出书有外快一口气在五道口买了几十套房。可清华的毕业生去外企也就顶配拿1000一月的工资。500一月就算不错。
那时非北京,上海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从初中开始就没有周末。可没有什么教委减负。当然,那时可能非重点中学的学生挺轻松,反正也不大可能考得上大学,谈谈恋爱打打架,就混过去了。
至于国企是舒服,但你能理解清华讲师三代五口挤单位分房30平的尴尬吗?你能理解下岗潮一来70后的大姑娘们成片成片的去做鸡吗?深圳厦门成片成片的二奶村吗?一量货车从北到南被抢个十几回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也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机遇。二十几岁的人就说没机遇没红利了?你们知道老龄化社会是什么概念吗?你们知道60后70后退休后会空出多少职位吗?你们知道40后到70后嗝儿屁后会空出多少房吗?
谁告诉你们30岁40岁你们还买不起房?
你们想20多岁就买房?你们以为70后20多岁就买房啦?那时,可没有多少父母能给得起首付。
是年龄问题,代际问题,还是同龄分层问题?
有的年轻人可以靠父母几套房,有的不能,大家都是60后,70后,很快80后的父母。咋就不同了呢?是你父母掉队了还是你以为你生在70年代就能干得比你爹妈更好?
然后你们告诉我是70后与90后,00后的机会不同?然后你们告诉我你们更会思考,更会独立思考?
看了下评论,可能90后,00后面临的起跑线差异比70后大得多。可这个差异是60后,70后那个时代竞争(未必是或不是公平竞争)的果。(本质上是一批60后与70后父母竞争掉队了)。怎么用脑子思考也得不出是90后,00后与60后70后的代际机遇红利差。
后浪比前浪更累更苦更没希望,更是个无病呻吟的伪命题。有一大批90后,00后生下就有房,就能留学,就能四处旅游又怎么说?
如果是你们的父母没有给你们红利,你们要做的是做得比自己的父母更好,在本代就解决分配问题,而不让这种起跑线差异更大,或者固化。这难道不是后浪的使命?非要抱怨着前浪,期待前浪把这份儿大礼无偿送给你们?
当然,作为70后,我还没死。我当然在确保自家竞争不落伍的情况下继续愿为社会的公平公正做贡献。但回头看你们整天7个不平8个不愤的特恼火。你爹妈欠你们了还是整个70后欠你们什么了?
明明工作一天回家已经很疲惫了,明明保温杯里泡着枸杞,买了几百块10ml的眼霜,
但熬夜的时间越来越长。
1、因为只有晚上,时间才终于停止出卖,完全属于我自己。
2、因为夜过得太快,我还没来得及打游戏、看剧、休息、谈恋爱、思考、写作,就又要天亮了。
活得很累,
因为那些原本白天干的事情,现在全部堆积到了晚上,
而白天,每个人都在贩卖自己的时间,并且被压榨着剩余价值的空间。
白天干活越长,
晚上熬夜越长,
有一种错觉:年轻人的一天,不再是24小时。
为什么会宅?
因为没有力气,身体不允许,因为没有心情,脑子不允许再进行复杂的社交和思考,
只想瘫在床上。
累成这样还写作,大概是用爱发电吧。
致敬,祝你早安晚安,有同感的你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