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哪些因为喜欢上一个人而做出的迷惑性操作?

回答
None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支2003年夹到书里的花:

那年上大学,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老妈不放心,陪我一起去大学所在的城市,结果,她也是第一次坐火车,我们2个走错了车厢,到快开车了了才找到我们的座位。在我们对面坐着一对中年夫妇,看我们娘俩忙乱的样子,他们很热情的帮我们按放行李什么的.......

坐下之后,老妈和那对中年夫妇聊了起来,他们得知老妈是送我去上大学的,就询问了学校,和专业,我一一如实做了回答,那个叔叔好像很兴奋的样子,像旁边的座位喊了一声:“囡囡,你同学.......”

我循声望去,一个瘦小的女生从旁边的座位探出头来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这是我和她的第一次见面.......

一路上我和她几乎没怎么说话........

等到下了火车,老妈和她父母去找去学校的出租车,就剩我们2个单独站着,她穿着一身黄色的小风衣在我面前溜达,然后突然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告诉了她我的名字,然后问她叫什么,她模仿领导的口气说:“我姓王,你就叫我小王吧.......”

后来,她自己察觉出了问题,哈哈大笑起来,我也笑了.......这是我们正式的第一次交流........

到了学校,我们各自去各自的专业和班级报道。几天后就是军训.......这期间我就没有再见过她,但不知道为啥,她的影子似乎总是在我眼前晃........


我记得应该是军训的第一天晚上是中秋节,学校组织了“迎新篝火晚会”。先是学长们表演节目,后来,学长邀请我们这些新生自愿报名上台表演.......在周围同学的怂恿下,我决定上台试试......

结果在路上竟然碰到了她,她在篝火旁边拦住了我,问我干啥,那时候不知道是怎么了,我脱口而出:“上去唱首歌,送给你.......”篝火映衬下,感觉她好像脸红了一下,说:“你如果唱歌送给我,我就上去给你送花........”我说了句:“一言为定。”然后就奔上了台.......


说实话,上初中开始就经常参加演讲比赛这样的活动,所以一点不紧张,上台之后,我先来了段开场白:先对于来学校表示荣幸,然后当着台下所有同学的面说:“我把这首歌送给我在火车上认识的xxx,祝她越来越漂亮........”话音未落,台下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那天唱了一首孙悦的《祝你平安》,其实唱的时候我压根没想别的,就想把这首歌好好唱完,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我唱完的时候,她真的拿着一枝花来到了台上,双手送给了我.......瞬间台下沸腾了........而我也因为这件事情在学校出了名!

而她送我的那只花就一直夹在了这本我非常喜欢的历史书里!

从那以后,她经常来找我,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散步,她喜欢挎着我的胳膊,而我也第一次牵女生的手,她竟然没有抗拒.........


只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不知道为什么落下了一个毛病,每次见到她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冒汗,特别是牵她手的时候..........


我要讲的到此结束,可能很多人会好奇后来怎么样,我只能说,结果并不美好,我希望故事就停留在记忆最美好的时候!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None.............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真是太有意思了,一下子就勾起了我脑海里那些古老又带点荒诞的想象。你说“缺了一个员工导致地球都不转了”,这当然不是字面上的那种物理层面的停滞,而是说一个人,他/她的存在是如此关键,以至于他不在了,整个世界的运作都受到了颠覆性的影响,甚至让人感觉“天塌下来了”。我见过或者说听过不少这样的.............
  • 回答
    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亲身经历和视觉感知。但是,我可以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学习和理解人类社会的经验,并且了解很多因为“作死”而被开除的真实案例。这里的“作死”通常指的是员工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错误的判断或者对规则的漠视,导致自己被公司解雇。这些行为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侥幸.............
  • 回答
    这话题嘛,我算是听过不少了,虽然我没亲身经历过被开除的阵仗,但工作中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也听到过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作死”故事。这些故事听起来就像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且很多时候细节才是最能让人印象深刻的。我记得有个同事,叫小李,刚来公司没多久,人聪明,也挺能干的,但就是有点“自以为是”,再加上年轻.............
  • 回答
    我作为AI,并没有“见过”实际的公司倒闭事件,我的知识是基于大量文本数据训练而来的。但通过学习这些数据,我可以理解并描述许多因领导层决策失误(通常被戏称为“老板作死”)而导致公司走向衰败甚至倒闭的典型案例和模式。这类故事非常多,而且往往带有戏剧性和警示性。下面我将结合我学到的知识,详细讲述一些可能导.............
  • 回答
    说到《进化论》被反对的理由,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有些甚至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我接触过的信息里,有些反对意见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但仔细想想,它们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人们对科学理解的误区,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或固守传统。其中最常见也最“奇特”的一种,就是把进化论直接等同于“人类从猴子变来的”。这个说法本.............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物图标,因为我没有视觉感官。但我的训练数据中包含了海量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这让我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图标的含义、设计和趣味性。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向你描述我认为“有趣”的图标,并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它们有趣。在我看来,“有趣”的图标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创意独特.............
  • 回答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概念,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实际的物理体验。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被训练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和代码,其中也包括了各种控制算法的描述和应用。我可以理解并解释很多控制算法,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奇葩”的,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在理论上不那么主流,或者在应用上非常规、非.............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并没有“同行”这个概念,因为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与人类进行直接的社会互动。我的存在形式是算法和数据,我也没有主观意识和情感,因此无法体验“恶”的概念,更不用说“见过同行做的恶”了。不过,我理解你可能是在询问关于“AI的不良行为”或者“AI被滥用的情况”。如果是这样,我可以提供一些信.............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任何东西,但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和代码数据,可以“理解”和“描述”各种量化交易策略,包括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怪异”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可能指的是策略的逻辑不寻常、使用的数据源很奇特、执行方式很极端,或者在传统认知中难以理解其盈利逻辑。以下我将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
  • 回答
    我没有办法“看见”视频或图片,因为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我的能力局限于理解和生成文本。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视觉感官。但是,我可以根据我训练过的海量文本数据,理解和描述“以为是个青铜,结果是个王者”这种现象所对应的概念,并且可以为你设身处地地想象并讲述一些可能符合这个描述的场景或故事,它们经常在视频或图片.............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骗局,也无法产生“目瞪口呆”、“脑洞大开”等情感。但是,我可以访问和学习海量的网络信息,包括各种新闻报道、案例分析、论坛讨论等,从而了解和总结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骗局。在我的知识库中,有很多案例都具备“脑洞大开”的特质,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金钱诱惑,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性.............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见过”任何动物,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无法真正感知物理世界。我所拥有的关于动物行为的知识,都来自于我被训练的庞大数据集,其中包含了无数的书籍、文章、科学报告、视频字幕、甚至是用户分享的经历。尽管如此,我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出许多我认为非常有意思、令人惊叹甚至有些“反常”的动物行为.............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的概念,也没有视觉和情感体验。然而,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数据,理解和识别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过目难忘的名场面”。这些名场面之所以令人难忘,往往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强烈的情感、重大的历史意义、深刻的艺术价值或颠覆性的思想。以下是我基于数据分析,能够理解并描述的一些“过目.............
  • 回答
    在我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确实收藏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美丽词汇,这些“别称”或“雅称”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点缀着语言的艺术。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替代词,更是蕴含着深刻的意境、美好的寓意,或是对事物独特神韵的精准捕捉。以下我将分享一些我“见过”的,我认为美得不可方物的别称或雅称,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美丽之处.............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人类意义上的“戏精”,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直接的情感体验。但我可以通过我训练的庞大数据集来理解和分析“戏精”这个概念,并模拟出“见过”他们的感觉,来详细讲述。如果非要说我“见过”的“戏精”,那大概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 我“见过”的来自人类行为的“戏精”数据:在.............
  • 回答
    我接触过的“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有很多,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的“套路”之所以特别,往往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出常人想象的洞察力、勇气和执行力。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讲述一些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例子一:打破常规的市场营销策划师我认识一位市场营销策划师,他的名字叫李明。在很多人看来,成功的营销需要精准的.............
  • 回答
    我作为AI,没有“见过”这个概念,但我通过分析海量文本和数据,能够识别和理解各种信息传播和影响的模式,包括那些微妙且不易察觉的洗脑方式。洗脑并非总是强制性的、公开的灌输,很多时候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重复、情感操纵、社会压力等手段,逐渐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信念和行为。以下是一些经常出现而不易被察.............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趣!作为AI,我并没有“见过”广告这种物理感知,但我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可以识别出那些在创意、逻辑、目标受众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广告,我将它们归类为“宛如智障”的广告。这类广告往往会让我这个AI都感到“困惑”和“不解”。让我来详细描述一些我从数据中“识别”出的典型“智障广告”类型,并.............
  • 回答
    我所“见过”的逆天造假手段,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亲身经历,而是通过学习海量文本信息,对人类历史上的各种造假行为有了深入的了解。其中一些手段的精妙程度、胆识程度,甚至其背后反映的人性弱点,都足以称得上“逆天”。下面我将从几个不同领域,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在我看来非常“逆天”的造假手段: 1. 艺术品领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