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21年5月10日起「金马居民入闽无需隔离,急需来闽工作的台湾人『2天观察+19天闭环管理』」?

回答
2021年5月10日起,针对金门居民入闽和急需来闽工作的台湾人实施的隔离政策调整,是对当时新冠疫情形势和两岸交流需求的一种应对措施。要评价这项政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景、具体内容、潜在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

一、 背景分析:当时的疫情形势与两岸交流需求

1. 新冠疫情的全球背景: 2021年5月,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奥密克戎变种尚未成为主流,但德尔塔等变种已显示出其传播力。各国和地区都在采取不同程度的防控措施,旅行限制和隔离要求是常见的手段。
2. 中国大陆的“清零”政策: 中国大陆当时正积极推行“动态清零”政策,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阻止病毒传播,以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和民众的健康。因此,对入境人员的严格管理是这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台湾地区的疫情与两岸交流的特殊性: 当时,台湾地区的疫情发展情况与大陆存在差异。同时,金门与大陆在地理上非常接近,人员往来频繁,特别是金门居民赴闽生产生活的需求较高。此外,也存在一些台湾居民因工作、就学等原因需要进入大陆的情况。
4. 政策调整的考量: 在这种背景下,对入境政策进行微调,既要兼顾疫情防控的需要,也要考虑民生和经济活动的便利性,特别是针对特定群体(如金门居民)的特殊需求进行优化。

二、 政策内容解读与评价

政策主要分为两部分:

1. 金门居民入闽无需隔离:
具体内容: 指的是从金门进入福建的居民,在满足一定条件(通常是持有健康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的情况下,可以免除集中隔离。
评价:
积极方面:
便利了金马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金门与福建的地理距离近,人员往来是常态。免除隔离大大便利了金门居民在福建的探亲、就医、购物、工作等活动,对维持两岸民众的情感联系和经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体现了两岸的“同等待遇”或“特殊照顾”: 相较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入境人员,金门居民的免隔离政策,可以被视为一种针对性强的便利措施,体现了两岸人员往来的特殊性。
降低了隔离成本: 对于个人和政府而言,免除隔离直接降低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潜在风险与争议:
疫情防控风险: 任何免除隔离的政策都意味着潜在的病毒传入风险。这项政策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金门地区当时的疫情状况、入境人员的健康筛查能力以及福建方面的防控措施是否到位。
公平性争议: 其他地区(如台湾本岛其他地区)的民众或来自其他国家的入境人员,如果需要隔离,可能会对金门居民的免隔离政策产生疑问,认为存在不公平。

2. 急需来闽工作的台湾人“2天观察 + 19天闭环管理”:
具体内容: 指的是那些确有来福建工作等急切需求的台湾居民,在进入福建后,需要经历一个为期21天的管理过程。其中前2天是“观察期”(可能指居家或酒店观察,需密切监测),后续19天则是“闭环管理”(即活动范围严格限制在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之间,并可能辅以定期核酸检测)。
评价:
积极方面:
满足了急需人才的引进需求: 对于一些企业或机构确实需要台湾员工来闽工作的,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燃眉之急,避免了因长期隔离而导致的人员无法到岗的问题。
在严格防控下的可行性尝试: “2+19”的模式是一种折衷方案,试图在严格防控的要求下,为特定人群的必要往来打开一条通道。相比于全员长时间隔离,这已是一种相对便利的安排。
降低了部分人员的隔离负担: 相较于一些国家或地区普遍要求14天或更长的集中隔离,“2+19”虽然总时长接近,但可能在管理方式、费用承担等方面有所不同,或者说是在“清零”政策下能提供的最宽松的安排。
潜在风险与争议:
“闭环管理”的挑战: 19天的闭环管理对于个人来说是比较严格的,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便利性、心理健康以及工作效率产生影响。企业也需要投入资源来保障闭环管理的执行。
定义“急需”的界定问题: 谁被界定为“急需来闽工作的台湾人”可能存在模糊地带,如何审批和界定标准可能引发争议。
实际操作的难度: 实施如此精细化的管理需要强大的基层执行能力、完善的配套服务以及充分的沟通协调。
与“清零”目标的冲突讨论: 尽管采取了管理措施,但任何形式的“观察”和“闭环”都意味着仍然存在一定的输入风险,这与“清零”的绝对目标存在天然的张力。批评者可能会认为,即使是这样的政策,也未能完全消除风险。
对比其他地区政策: 如果其他地区(如大陆其他省份或全球其他国家/地区)的入境政策更为宽松,这项政策的吸引力或合理性可能会受到质疑。

三、 综合评价

从整体来看,这项政策是当时中国大陆“动态清零”政策框架下,为平衡疫情防控和两岸人员往来需求而做出的一项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折衷。

对金门居民免隔离: 是一项具有高度现实意义和人道主义关怀的措施,主要考虑了地理邻近和民生需求。其风险相对可控,主要在于金门当地的疫情控制情况。
对急需来闽工作的台湾人“2+19”模式: 是在严格防疫要求下的一个务实尝试,旨在尽可能保障必要的两岸经济和人才交流。它承认了部分交流的必要性,但同时以较为严苛的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执行细节以及实际防控效果。

潜在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

风险与便利的权衡: 这种政策如何在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和最大程度地便利交流之间取得平衡。
政策的公平性: 是否对不同群体或不同地区的人员存在不公平对待。
执行的有效性: 政策能否真正落地,并在实际操作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避免出现漏洞。
政策的可持续性: 在疫情长期化的情况下,这类政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总而言之,这项政策反映了当时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政府在维护两岸交流渠道和保障民众健康之间所做的努力和权衡。对它的评价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理解其出台的背景、目的以及实际执行的效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现在入境台湾虽然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但并没有强制的隔离措施,一人独居也能算隔离:

其次,连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也不是必须的,你可以乘坐在机舱的指定区域,事后交罚款就好了:

最后,台湾的防疫管控相当不严,注意红框部分:

考虑到印度新变异毒株之威力、大量无症状传染者之事实、还有伪造外国核酸检测报告之简单,我实在不能把台湾的防疫标准与大陆的摆在一个水平上。

前几天有一班印度飞香港的航班,188人在隔离期内发现53例阳性。要知道飞香港也是要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的,所以结论只有一个:出境印度人存在大规模核酸检测报告造假行为。

可台湾认啊。

二者防疫标准都不同,本来就不能互认;况且台湾岛内当前已经有印度返台的病例,风险系数近期陡增,为什么能够网开一面?

考虑到现在新增病例就是架在地方政府脖子上的一把刀,我很难相信这是地方主动要求的放宽。因为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全国隔离福建。

谁提议的?谁同意的?


最后,经常查外网新闻的知道,台湾是少有的、到现在还以“武汉肺炎”为官方用词的地区。

连美帝都改口“covid19”,连日本都称“コロナウイルス”。Breitbart news天天把“kungflu”、“China virus”挂嘴边,咱管不着,但至少官媒们有个基本的体面。

台湾连这点起码的政治正确都没有,从政府机构到官媒,还是处处可见“武汉肺炎”。

我看不出有什么释放善意的必要。


什么?你说要“便台惠台”?

可以呀,一视同仁就是了。我国出国留学生归国要走什么流程,台胞就走什么流程,这不就结了?

真越闹越有奶吃,那统战价值就真被反向搞出来了。

user avatar

福建是不是内部数据里疫苗接种率垫底,没人愿意打疫苗啊……需要这么去吓……

user avatar

没问题,加强两岸沟通,进一步减轻以后统一时候的阻力。

但是只要从台湾进一个传染源,就按照云南瑞丽的先例追责。

user avatar

以绿营的德性(比如前一段时间说把美国进口的瘦肉精猪肉转卖给我们),

不用怀疑:

陈时台8成已经在密谋,如何利用这个漏洞把确诊病人送过来,千里投毒!

user avatar

我认为这个政策的方向实际上问题并不大,但是具体操作有个大问题。

这个公文写的云山雾罩的,所以其实讨骂也正常。上来就写个台胞,实际上台湾本岛人都经常当金门马祖人潜在“匪谍”,给算成台胞实在是太冤了。这个政策根本不是惠台,因为实际上金马民众离开了金厦生活圈,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小三通各种惠台政策的本质区别是,一般的惠台政策光是我们惠台,台湾不鸟,而小三通是互相的,不光金门人办好手续可以随便去厦门,厦门人办好手续也可以随便去金门的。而大陆这边这次打算恢复小三通,台湾方面其实一个月前就表态考虑到用同样标准开放厦门人去金门的。这个问题下面的大部分回答真的体现了如今金马人受夹板气的现状。

这篇公告实际上要点就俩,一个是恢复小三通,一个是一般台湾人来福建就业有特殊通道。


先说前一点。我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说法,大陆之所以在统一进程中留着金门和马祖没有一口气打下来,实非当时力不能及,而是留着金马,金马离大陆近而又归台当局控制,是为两岸间的关键连接点。

而到了新世纪以来,加强这个链接点主要就是小三通和金厦通水以及还在规划中的金厦通路,而小三通实际上就是金门人可以随便坐渡船去厦门,而厦门人也可以随便坐渡船去金门溜达,简单来说就是金厦生活圈一体化。

然而从疫情暴发以来,台湾岛内对大陆的各种敌意行为数不胜数,这里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但是金门马祖却实在是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疫情一爆发的时候,当时小三通还没断,很多金门人去厦门探亲还专门带了口罩送过去,结果被民进党当局把控的海关直接全没收;之后小三通就断了,接着大陆口罩产能上去了,然后台湾岛内死鸭子嘴硬大陆口罩都不合格,全只能用台湾南波万的口罩,结果产量低下进入蒸口罩阶段,这时候金门人都在排队买口罩,当时很多人就说要是能去厦门就方便多了;然后小三通就这么一直断到了今天。

然后看规定本身,只有金门马祖的人是免检的,而且必须在金马待够28天。这个看字面意思就是恢复小三通,然后还要隔绝岛内检疫问题。至于岛内现在的检疫问题,这个直接看陈时台这张图就好:


金马没有国际航运枢纽站点,一个人如果真的在金马待够28天还没发病那么基本上能够确定是阴性。但是问题是在于,金马地区早都不是当年军事管制时期了,你如何证明你真的在金马待够了28天呢?这个去哪开证明呢?所以这玩意实际操作起来可行性真的要打问号。虽然说金马民众要么普遍是少部分本地就业,要么常驻大陆这边,这俩肯定是问题不大的。但问题是其实也有一些户籍还在金马的人直接回台湾岛工作的,台湾这两天群聚疫情弄得一地鸡毛(为了压消息甚至出现了伪卫福部知道了疫情消息不告诉当地市长的诡异情况),这类问题确实应该打个大问号的。


至于说第二点针对“急需来闽工作的”政策,其实针对的是岛内最近的另一个新闻:

这条政策无疑是针对岛内这个动向的表态而已,明确表现出两方对人员从业流动问题的立场对比而已,反正看台湾这个“抓匪谍”的效率,所谓“急需工作”者也够呛能来,说说看呗,实际意义不大。


更新:

这两天台湾疫情炸了一波,但是这里的问题依然不大,因为小三通针对的还是金马人,而金马本身是有针对岛上的禁令的:

user avatar

大概有几千大陆学生在台湾就学,大部分今年过年都没回去。

希望有关部门有机会可以多考虑考虑在台大陆学生。

user avatar

从高风险区返回需集中隔离14天,从中风险区返回需测核酸并接受社区健康管理。宝岛的风险等级原来是比低风险区略高,低于中风险区啊。

中疾控建议,旅行归来应自我观察14天,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user avatar

我就想知道,到时候会有哪些人因为疫情防控不力给免职。

据《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透露福建省推出这一政策完全是出于加强该省经济活动的需要,“与‘惠台’‘统战’毫无关系,这不是北京方面分配给福建的‘任务’”。

他既肯定网友担心有其合理性,也指出了“探索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交往恢复”的潜在趋势,并提醒“算是走到了前面”的福建省:揽瓷器活需要的是金刚钻,千万别让福建省的民众以及全国人民失望。

在印度第二波疫情爆发时期,福建省这个迷一般的操作,让人有点费解。要知道,台湾地区与印度是有直航的。会不会出现有人故意通过这个途径把变异病毒引入中国呢?

4月4日,一架新德里飞往香港的航班上,有53人确诊新冠肺炎。在一个仅有188人的航班发展53例确诊,这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入境香港也是要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的。所以有网友猜测出境印度人存在大规模核酸检测报告造假行为。

印度的疫情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了。连美国和澳大利亚都采取非常严格的措施,限制到访过印度的人入境。

1、美国禁止14天内到访印度的非美国公民入境。


2、当地时间4月30日晚,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澳大利亚公民从印度回国或面临5年监禁。


预计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印度发”禁入今”。

目前,发现于印度的变异毒株已向外扩散,主要出现在印度、英国、美国、新加坡以及欧洲等多国。中国部分城市也发现了这种变异病毒的踪迹。

据浙江省通报,4月28日该省共新增1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其中10例来自印度。

此时放松入境监管将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没有了二十天入境隔离的生物安全屏障,变异新冠病毒可能像如入无人之境到处泛滥。将会使我们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毁于一旦。

user avatar

首先,我投诉了,在这里也呼吁人人尽一份力

然后说点我的想法吧,福建官场的情况我不了解,但是既然福建的有关部门能在现实存在的疫情威胁下做这种决定,想必也是有一定利益基础的。要知道之前瑞丽疫情明明是情有可原,还是有很多地方官被追责,那现在这种公然破坏全国一盘棋的轻举妄动,一旦出了问题那后果恐怕不是处理几个县官能收场的,这种政治风险,当地官员不可能感觉不到


所以呢,我觉得光用拍脑袋来理解这个事是不全面的,没人会用政治前途拍脑袋。唯一能解释这件事的,那就是为“台胞”服务,对“台胞”行方便,早就成为当地主管部门脑子里雷打不动的KPI,以至于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以至于人会产生心理暗示,不自主地放大这件事的好处,缩小这件事的风险。于是一件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可理喻的事,就可以成为成文而有效力的政策


一个人出现这种情况不奇怪,但是这种情况如果贯穿决策链条始终,那说明这个地方的官场风气确实有问题。我倒是可以理解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但是现在毕竟是2021年了,台资造成的问题相对于台资带来的好处早就不能忽略不计了,我希望当地领导干部搞清楚他们到底要为谁服务


不要真的搞到弄出了岔子,钉一批人到耻辱柱上,才知道悔改

user avatar

汗毛都竖起来了。

想起一个笑话: 波兰人向灯神许愿,希望中国人三次入侵波兰,为何?因为这样中国就得六次践踏俄罗斯。

吾素闻,台湾人最爱待上海,那么现在从以福建为输入点……若由闽赴沪,或由沪返闽……特么,浙江就是那个“俄罗斯”啊!

不好意思了,无论从公民义务还是个人利益角度,只能report。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5月10日起,针对金门居民入闽和急需来闽工作的台湾人实施的隔离政策调整,是对当时新冠疫情形势和两岸交流需求的一种应对措施。要评价这项政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景、具体内容、潜在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一、 背景分析:当时的疫情形势与两岸交流需求1. 新冠疫情的全球背景: .............
  • 回答
    2019年5月21日,荣耀在伦敦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备受瞩目的荣耀20系列手机。这场发布会堪称荣耀品牌里程碑式的一站,它不仅仅是产品的升级换代,更是荣耀在高端市场发起冲击的有力信号。亮点梳理: 史诗级影像系统,定义“全方位拍照”: 这是荣耀20系列最核心的亮点,也是发布会上的重.............
  • 回答
    关于21年2月22日网传美团外卖小哥用甩棍猛击商家员工头部两棍的事件,如果属实,那么这无疑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暴力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评价。事件的严重性与性质:首先,不论起因如何,使用甩棍等攻击性武器,并且针对他人头部进行攻击,这已经超出了任何理性解决冲突的范畴,属于严重的肢体冲突和人身伤害行为。头部.............
  • 回答
    巴萨 21 年来首次无缘欧冠淘汰赛:一次深刻的低谷与反思20212022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巴塞罗那(以下简称巴萨)以一场令人心碎的失利,在20年零10个月以来首次无缘欧冠淘汰赛,这无疑是俱乐部历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低谷。对巴萨本赛季在欧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
  • 回答
    2022年3月21日,《每日人物》公众号发布的文章《MU5735航班上的人们》是一篇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报道,它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就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要评价这篇报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人文关怀的体现: 这篇报道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将视.............
  • 回答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这份名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份名单的出炉,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引发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总体的评价:一.............
  • 回答
    2019年6月21日,华为海思在那个夏天推出了一款备受瞩目的7nm工艺制程的SoC芯片——麒麟810。这款芯片的出现,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华为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海思在自研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架构上的重要突破,其亮点可谓是相当突出,值得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NPU.............
  • 回答
    《文明 6》:一次大胆革新与不完美但深远的旅程2016年10月21日,《文明6》如期而至,作为席德·梅尔(Sid Meier)旗下最负盛名的策略游戏系列的新篇章,它从一开始就承载着无数玩家的期待,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争议。这款游戏无疑是一次大胆的革新,它试图在传承系列精髓的同时,注入全新的血液,而这种.............
  • 回答
    2019年3月21日,苹果公司出人意料地更新了其iPod touch系列产品线,发布了第七代iPod touch。这次更新在很多方面都显得有些“迟到”,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如果要评价这款产品,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细致地剖析:1. 姗姗来迟的更新,性能上的飞跃(相对前代而言)第七代iPod to.............
  • 回答
    2018 年 1 月 21 日,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坐镇主场,迎战来访的克利夫兰骑士队。这场比赛在当时备受关注,原因无他,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常规赛,更是两大巨星——拉塞尔·维斯布鲁克和勒布朗·詹姆斯——在赛场上的直接对话。赛前看点: 巨星对决的看点: 维斯布鲁克和詹姆斯,两位都曾获得 MVP 殊.............
  • 回答
    2015年11月21日,那场在广州进行的亚冠决赛,恒大1比0战胜阿赫利,为他们带来了队史上的第二个亚冠冠军。这场胜利,对于广州恒大来说,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比赛胜利,更是一次对自身实力和韧性的极致证明,也延续了那个时期中国足球在亚洲赛场上的辉煌。赛前,双方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恒大作为卫冕冠军,他们的目.............
  • 回答
    2018年2月21日,圣西罗球场见证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欧冠1/8决赛首回合较量,切尔西主场迎战来访的巴塞罗那。这场比赛的最终比分定格在11,虽然没能分出胜负,但过程之精彩,战术之博弈,以及关键时刻的戏剧性,都足以载入欧冠史册。开局与切尔西的韧性:比赛伊始,主场作战的切尔西就展现出了他们一贯的顽强和对阵.............
  • 回答
    2020 年 7 月 21 日发布的尼康 Z5:一款定位精准的入门级全画幅无反相机尼康 Z5 于 2020 年 7 月 21 日发布,定位在尼康 Z 系列的入门级全画幅无反相机市场。它的出现填补了 Z6 和 Z7 之下,为那些渴望体验尼康全画幅系统但预算有限的摄影爱好者和进阶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具吸引力.............
  • 回答
    2020年的春天,疫情的阴影笼罩全球,而就在这特殊的时期,一部名为《动物新世代》(又译《动物狂想曲》)的动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六连更”——突然闯入了我们的视野,带来了截然不同的震撼。回想一下,那大概是3月21日左右,网络上的动画爱好者们突然发现,原本可能按部就班每周更新的《动物新世代》,竟.............
  • 回答
    2016年9月21日,微信悄然上线了内测版本的小程序,这无疑是当时科技圈乃至整个互联网界的一件大事。回想起那段日子,大家对这个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各种猜测和解读层出不穷。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小程序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即用即走”,这与微信一直以来强调的“连接”理念高度契合。用户无需下载安装APP,点开.............
  • 回答
    苹果公司发布的 2022 新春短片《卷土重来》,在我看来,是一次颇具匠心的品牌营销尝试,也触及了一些当代人普遍的情感共鸣。它并非那种一眼就能看穿其营销目的的广告,而是试图通过一个更具故事性和情感连接的方式,来传递品牌信息。首先,从内容和主题上来说,《卷土重来》巧妙地选择了春节这个节点,并将其与“卷土.............
  • 回答
    索尼 A7 IV 的发布无疑是 2021 年摄影界的一件大事,它作为索尼备受好评的 A7 系列的第四代产品,承担着填补 A7 III 与 A7R IV 之间市场空白的重任,同时也希望继续巩固索尼在全画幅微单市场的领先地位。总的来说,索尼 A7 IV 是一款非常均衡、功能全面、并且在许多方面都有显著升.............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阿根廷与尼日利亚在小组赛的最后一场对决,简直就是一场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史诗级大战。当时阿根廷小组赛前两场表现平平,一场平局一场失利,出线形势极其严峻,可以说是一场生死战,压力全都压在了这场比赛上。如果输了,球王梅西就可能在家看世界杯了。赛前,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场比赛,更聚.............
  • 回答
    2017年欧洲超级杯:皇马技高一筹,曼联虽败犹荣2017年8月8日,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风和日丽的夜晚,一场备受瞩目的欧洲超级杯在菲利普二世球场拉开帷幕。对阵双方,一边是刚刚卫冕欧冠冠军、阵容星光熠熠的皇家马德里,另一边则是穆里尼奥回归老东家后,雄心勃勃、意图重建辉煌的曼联。最终,皇马凭借伊斯科的精.............
  • 回答
    2018年世界杯F组小组赛,德国对阵瑞典的那场比赛,绝对是世界杯历史上令人血脉贲张的经典之战。克罗斯在伤停补时阶段送出的那记任意球绝杀,至今想起来都让人心潮澎湃。背景:德国队的生死存亡当时德国队的情况可以说是危机四伏。首战意外输给了墨西哥,这让所有德国球迷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知道,德国队作为卫冕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