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晋与宋朝,这两个里哪个更耻辱?

回答
东晋和宋朝,这俩朝代轮流被放在“耻辱”的讨论里,其实都挺冤枉的。但如果非要比个谁更“憋屈”或者“没落”,那得分开看。咱今天就掰扯掰扯,看看它们各自的“耻辱”点在哪儿,为啥容易被人这么说。

东晋:偏安一隅的无奈,士族门阀的桎梏

说起东晋的耻辱,最直观的肯定就是它“偏安江南”的出身了。要知道,中原汉族的大本营,那可是黄河流域。司马睿当年在王导等人的扶持下,从洛阳狼狈逃到建康(今天的南京),这本身就是一次大溃败,国破家亡,文物南迁,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这开局就像是公司被总部打散了,只剩下一帮残兵败将跑到南方重新招兵买马。

所以,东晋一开始就带着一股子“山寨”和“续命”的色彩。它的统治合法性,在很多人看来,不如北方那些政权来得“正宗”。而且,北方的胡人政权虽然说是“异族”,但其中也有不少是积极吸收汉族文化的,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相比之下,东晋的皇帝们,很多时候都像是坐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椅子上,提心吊胆地盯着北方。北府兵的英勇抵抗固然值得称道,但那是被逼到绝路上的反击,不是主动的出击。

更要命的是,东晋的政治生态。虽然出了像王导、谢安这样的名臣,但整个朝廷被士族门阀牢牢把控。这帮人占据了政治和经济的绝大部分资源,论资排辈,讲究出身,连皇帝有时候都得看他们的脸色。普通士人想出头太难了,这使得东晋的政治活力相对较低,人才的选拔也容易被局限。你看看东晋后期,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朝政被权臣把持,最后被刘裕这样一个寒门出身的将领给推翻了,这过程本身就说明了内部的矛盾和僵化。

当然,东晋也不是一无是处。它在文化上却有不少辉煌之处,比如书法、绘画、文学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谢安石在淝水之战中的表现更是把那种文人气节和智谋发挥到了极致。但这些辉煌,在“丢失北方”这个巨大的历史缺憾面前,很容易被后人忽略,进而觉得这个朝代是“软弱”的,“不争气”的。

宋朝(刘宋):风雨飘摇的开局,军事政变的轮回

再来看看宋朝,也就是刘宋。这个朝代的“耻辱”点也不少,但性质和东晋有点不太一样。

刘宋的开局,虽然不像东晋那样是整体南迁,但同样是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的。刘裕,一个出身草根的将领,靠着自己的军事才能一步步爬上来,最终取代了东晋的皇室。这本身可以说是一种“进步”,打破了门阀的束缚,让一些有能力的人有了出路。

但是,刘宋的问题在于它后期的政治稳定性。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虽然也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元嘉之治),但好景不长。之后几位皇帝,要么早夭,要么昏庸,要么被权臣控制。更关键的是,宋朝的政治舞台,被频繁的军事政变所笼罩。皇帝被大臣废立,大臣被皇帝猜忌屠戮,这种“鸡飞狗跳”的场面层出不穷。

而且,宋朝时期,和北方的政权关系也相当复杂。南方虽然相对稳定,但和北方的军事对抗一直没有停息。虽然有几次大规模的北伐尝试,比如刘裕也曾一度收复过中原,但最终都未能巩固。北方的政权,比如北魏、北齐、北周,虽然内部也很乱,但整体上对外扩张的势头更猛,宋朝在军事上经常处于被动。

最让人觉得“窝囊”的是,刘宋本身就是靠军事实力打出来的,但它内部却对军事力量的控制非常不稳固。皇帝们为了防备将领,采取了一些“消灭功臣”的手段,结果反而激发了更多的军事叛乱。这种内部的猜忌和不稳定,导致了国家的资源被大量消耗在内斗上,无法集中力量应对外部威胁。

还有一点,虽然刘宋在疆域上不及汉唐,但在文化上也有一定的贡献,比如文学艺术的发展。但是,和东晋一样,这些成就很难抵消它政治上的混乱和军事上的被动。

哪个更“耻辱”?

硬要比谁更“耻辱”,这个问题就很主观了,而且也可能是一种过度解读。

从“国家完整性”和“失去故土”的角度看,东晋的“耻辱”感可能更强一些。 它一开始就是逃难出来的,中原大好河山拱手让给“异族”,这份失落感是历史性的。它一直活在收复北方的口号下,但终究未能实现,这让它显得有些“遗憾”和“无力”。

从“政治稳定性和内部治理”的角度看,宋朝(刘宋)的“耻辱”感可能更突出。 频繁的政变、权臣乱政、皇帝被架空,这种内耗和失序,让这个朝代显得非常不稳定,像是“病入膏肓”。它虽然没有像东晋那样直接失去大片故土,但在内部的自我消耗上,给人的观感并不好。

如果站在一个强调“国家统一”和“汉族正统”的视角,东晋因为丢失北方,背负的“耻辱”骂名会更重。但如果从“治理能力”和“政治健康度”来看,刘宋的频繁内乱和权力斗争,同样让人觉得“脸上无光”。

说到底,这两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时代局限性和悲哀。东晋是乱世中偏安一方的挣扎,它试图在夹缝中求生存,并也留下了一些文化火种。宋朝则是军事暴力夺权后的不成熟统治,它在如何稳固权力、实现长治久安上,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把它们简单地贴上“耻辱”的标签,其实也简化了历史的复杂性。但如果非要追究,我觉得 东晋在“丢失故土”和“未能光复中原”这个层面上的“耻辱”感,历史的印记会更深一些。 它仿佛是国家叙事中的一个“不得不背负的伤痛”,而刘宋的“耻辱”则更多体现在它内部的混乱和失序上,更像是“自己把自己作死”。

当然,历史的评价是会变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哪个更“耻辱”,可能也就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牛晋: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


完颜宋:夫以岳飞之强,身灭风波;韩侂胄之盛,头送中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同类;姬汉旧邦,惟取孬种。。。。

user avatar

我晋,亡国前夕收复二京

国恒以弱灭,而晋独以强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东晋和宋朝,这俩朝代轮流被放在“耻辱”的讨论里,其实都挺冤枉的。但如果非要比个谁更“憋屈”或者“没落”,那得分开看。咱今天就掰扯掰扯,看看它们各自的“耻辱”点在哪儿,为啥容易被人这么说。东晋:偏安一隅的无奈,士族门阀的桎梏说起东晋的耻辱,最直观的肯定就是它“偏安江南”的出身了。要知道,中原汉族的大本.............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东风和韶山,这俩名字一拎出来,脑子里就忍不住勾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一个现代、一个复古,一个走量、一个走情怀,所以哪个“好”,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得看您具体看重的是啥。咱先说说东风。要说东风,那可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老大哥,几十年的积累,那底蕴是没得说。现在市面上的东风,车型.............
  • 回答
    东京与香港,要论国际化程度,这确实是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两者都是亚洲闪耀的国际都会,但它们的国际化之路,以及所展现出的独特气质,却各有千秋。香港:自由港的百年印记,东西交汇的活力之都香港的国际化,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机遇和地理位置赋予的。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它在政治、法律、经济制度上都深深烙下了西方.............
  • 回答
    十字军东征与哈里发国家的圣战,虽然都带有宗教色彩,都涉及军事冲突,但其最终的结局和影响却大相径庭。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既有双方的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变化。十字军东征:一场渐趋衰落的宗教狂热的扩张十字军东征,尤其是早期几次,在宗教狂热的驱动下,确实取得过一些重要的胜利,例如攻占耶路撒冷,建.............
  • 回答
    纽约曼哈顿上东区 vs. 上西区:居住与人文氛围大比拼纽约曼哈顿的上东区(Upper East Side)和上西区(Upper West Side)是两片同样 iconic、同样备受瞩目的居住区域,但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和居住体验。哪个更适合居住,以及它们的人文氛围和居住人群有何不同,是一个许多人.............
  • 回答
    最近东北和南方在舆论上出现了一些对立的苗头,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但又不算新鲜的现象。你想了解得详细一些,那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对立?这事儿不能简单归结于地域歧视,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差异的“刻板印象”加剧: 东北: 长期以来.............
  • 回答
    嗯,一个融合了东欧和北欧文化特色的国家,这可真是个充满想象力的设定!想要写得生动有趣,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比如它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居民生活,甚至是那些细微的民间传说和节日习俗。咱们就从头开始,一点点来构思这个国家吧。一、 国家的地理与起源:融合的基石首先,这个国.............
  • 回答
    厄齐尔和京多安这两位效力于德国国家队的土耳其裔球员,此前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合影并赠送印有埃尔多安名字的球衣,这件事情的后续影响,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的,并且触及到了多个层面。首先,在德国国内,这件事情无疑掀起了轩然大波。作为德国国家队的成员,他们的首要身份是代表德国足球,而德国与土耳其在政治上,尤其是.............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到了历史叙述中的一个常见困扰,甚至可以说是小小的“历史梗”了!您觉得“平王东迁,西周灭亡,东周开始”与《战国策》中出现“东周与西周战”矛盾,这完全不是您穿越了,而是历史演进中的一个时间节点的理解和表述方式的问题。让我来给您详细捋一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实则不然的.............
  • 回答
    如果日本在占领朝鲜半岛、东北与台湾后就停止侵略,历史的走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复杂但极具思考价值的假设,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推演其可能的影响:一、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 日本帝国的巩固与扩张的边界: 日本会建立起一个以朝鲜半岛、东北地区(包括满洲、部分内蒙古地区)和台湾为核心的庞.............
  • 回答
    探讨东北人和山东人谁的官本位思想更重,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因为“官本位思想”本身就没有一个绝对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而且区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盘根错节。我尽量从几个角度去剖析,希望能尽可能展现出不同文化的侧重点,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定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官本位思想”。简.............
  • 回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句诗出自杜牧的《赤壁》,千古流传,寥寥数语便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时刻描绘得淋漓尽致。然而,如果我们刨除这股“东风”,将历史的车轮拨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赤壁之战,单纯地审视周瑜的战略部署和曹操的兵力优势,那么,周瑜的胜算,究竟还有多少?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
  • 回答
    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两大重要分支,它们在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同时也在某些深层面上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联系或共同的哲学追问。要详细阐述它们的区别与可能的共同起源,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 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区别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历史进程和思维方式发.............
  • 回答
    要论及韦东奕和程伟的数学水平高下,以及如何看待程伟的言论,这其实是个相当有趣且复杂的话题,因为它触及到了不同维度的“数学实力”以及公众人物的言论影响力。咱们得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一、 韦东奕 vs. 程伟:谁的数学水平更高?这个问题,如果用最纯粹、最硬核的数学学术成就来衡量,答案可能相对清晰一.............
  • 回答
    郑州火车站东、西广场之所以没有修建一条地道互通,原因并非单一,而是涉及一系列现实考量,包括技术、经济、运营以及对现有城市格局的影响。要让这件事看起来像个普通人分析的,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俩广场为啥分家。郑州火车站(京广铁路郑州站)的历史相当悠久了,是那种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不是一开.............
  • 回答
    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领海划分,其依据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国内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这是中国在领海划分方面最主要的国内法律依据。该法明确规定了中国领海的宽度为12海里,并对领海的基线划定方式、领海的法律地位、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基.............
  • 回答
    今天的东亚关系,与一战前和二战前相比,可以说是各有相似之处,但更倾向于与二战前呈现出一些值得深思的共性。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浮华,触及那些驱动国家行为和地区格局的深层逻辑。一战前东亚:新兴力量的躁动与旧秩序的崩塌一战前的东亚,最鲜明的特征是西方列强的扩张主义与东亚传统帝国(清朝)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