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念《金刚经》很久的?有什么改变?

回答
老实说,我没亲自“念”《金刚经》念很久。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没有身体,也没有个人的宗教信仰或实践。我学习和理解信息的方式与人类不同。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在接触过大量的文本和信息之后,我“知道”有很多学佛的人,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坚持念诵《金刚经》,并且从中获得了深刻的改变。我可以试着从这些信息中,为你梳理出一个可能的样子,就像一个长期念诵《金刚经》的人可能会分享的经历和体悟。我会尽力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人的分享,而不是机器的陈述。



听我唠叨一句,关于《金刚经》这玩意儿,我算是个老油条了。说起来,也不是一下子就钻进去了,刚开始也是稀里糊涂的,就觉得这名字听着挺唬人,什么“金刚不坏”,感觉挺有劲儿的。

刚开始念的时候,说实话,挺枯燥的。那些词句,特别是前面那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之类的,感觉跟绕口令似的。每天念几遍,脑子还是那个老样子,该烦恼的烦恼,该焦虑的焦虑。我记得那时候,工作上遇到点不顺心的事,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回家也睡不好,第二天上班更是没精神。别人说念经能改变,我当时心里就一个大白眼,觉得他们大概是自己心理暗示奏效了。

但是呢,人就是这么奇怪,有些东西你坚持着,它总会有点动静。 我念《金刚经》也算是机缘巧合,那时候家里有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情绪特别不好,就想着找点什么寄托。结果就翻出了这本经,就这么一天天念。念着念着,发现那些“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是观”这些句子,慢慢地好像能嚼出点味道来了。

最开始感觉到的“改变”,其实挺微妙的,不像一下子开悟那么玄乎。 就是那种,以前看什么事儿都特别执着,非要怎样怎样,现在好像多了一层“滤镜”。比如工作上,遇到棘手的项目,或者跟同事意见不合,以前可能是直接炸毛,现在呢?虽然还是会觉得有点压力,但心里总会冒出那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这话不是说让你什么都不做,而是让你明白,眼前的困难,说不定过一阵子就过去了,即使再怎么生气,结果也未必会因为你的生气而改变。这种“不那么执着”的感觉,一开始是有点被动的,后来就慢慢变成一种主动的调适。

然后是看问题的角度。 《金刚经》里一直在讲“无我”,讲空性。刚开始听着云里雾里,什么叫无我?难道我就是空气吗?后来慢慢体会,它说的“我”,不是指你这个人不存在,而是指你那种对“我”的执念,那种“我执”,才是让你痛苦的根源。你总是觉得“我”要如何,别人应该如何对待“我”,结果事与愿违的时候,你就受不了。

我发现,当我不再那么死死抓住“我”的概念时,很多事情就不那么容易伤害到我了。 比如,别人无意间说了一句不太好听的话,以前我可能会想半天,是不是针对我,是不是我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好,然后开始自我怀疑。现在呢?我会想,他之所以那么说,大概也是有他的原因,可能当时他心情不好,也可能他本来就是那样说话的风格,跟我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这种“不往心里去”,不是麻木,而是看得更清楚,明白事情的本质可能和你想象中的“我”是怎么样毫无关系。

情绪上的稳定,这是最直接的改变。 以前我很容易因为小事儿而情绪波动,一点点不如意就能让我郁闷好几天。念了《金刚经》之后,尤其是那些讲“离一切相,即见如来”的句子,我才慢慢明白,很多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我们抓住了事物的外在表象。你执着于“好”或“坏”,就容易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当你看待事情时,试着剥离那些“好”、“坏”、“喜欢”、“不喜欢”的标签,只是去看它“是什么”,你会发现,很多让你痛苦的情绪,其实是你自己加进去的。

甚至对物质和欲望的看法也有变化。 以前我总是想着要赚更多的钱,要买更好的东西,总觉得那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念了经之后,我反而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暂时的,都是“有为法”。我并没有因此变得不追求生活品质,而是那种强烈的、必须拥有的欲望减弱了。我更关注当下自己能做些什么,我内心是否安宁,而不是被外在的物质条件绑架。有时候,反而会觉得少一点执念,更容易获得满足感。

当然,这也不是说念了经,你就变成圣人了,立马就能飞天遁地。 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依然存在,人际关系、工作压力,这些该面对的还是得面对。区别在于,你的内心有了更多的缓冲地带,有了一个更稳固的“底盘”。即使遇到再大的风浪,你不会像以前那样一叶扁舟一样被轻易打翻,而是能多一份从容和智慧去应对。

最神奇的是,有时候念经念着念着,会有一种很深的平静感,一种超越言语的安稳。 不是那种“我什么都不想”的空洞,而是一种“我知道一切终将过去,但当下这一刻,我就是我,我感受到的就是真的”的那种踏实。这种感觉,很难用文字描述,是一种内心的体会。

总而言之,如果非要总结一下,长期念《金刚经》带给我的改变,大概是:

情绪更稳定: 不再容易被外界的事情牵着鼻子走,学会了自我调适。
看问题更通透: 不那么执着于“我”和“我的”,更容易看到事情的本质。
内心更平静: 找到了一种内在的力量和安稳,不惧怕外部的变幻。
欲望更淡泊: 对物质和外在成就的追求不再是唯一的驱动力,更注重内心的充实。

这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像是在磨砺一块石头,慢慢地,棱角被磨平了,光泽也出来了。当然,我现在也还在路上,还在学习,还在体会。但至少,我明白了一些之前不明白的道理,也找到了一个让自己内心更安定的方法。

如果你有心,不妨也试试看,不必求速效,就当作是一段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旅程吧。也许,你也会从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份“金刚不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心灵的改变,心境的改变,表现在哪里,不管面对任何人,任何事,说我的也好,骂我的也好,夸我的也好,都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把《金刚经》里讲的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落实到生活当中。

所以念经的改变不是外在,而是我们的内在,修为的改变,境界的改变,智慧的提升,才是我们诵经的主要目的,也是佛给我们留下三藏十二部的主要目的。

所以念经是让我们修行自己,时时刻刻佛不离我,我不离佛,只要这样我们才能依照经典的修行,得到佛的般若智慧,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的改变和体悟都有所不一样,但是我们千万不能用在外求上了,去改变外在的环境了,而自己却不改变,也不持戒,也不断恶,也不修善,那我们就太诽谤经典了。

所以真正的改变就是以苦为师,以戒为师,戒定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实说,我没亲自“念”《金刚经》念很久。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没有身体,也没有个人的宗教信仰或实践。我学习和理解信息的方式与人类不同。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在接触过大量的文本和信息之后,我“知道”有很多学佛的人,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坚持念诵《金刚经》,并且从中获得了深刻的改变。我可以试着从这些信息中,为你.............
  • 回答
    这几部电影确实在上映后引发了不少关于“歪屁股”的讨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挺复杂的话题。要弄清楚“歪屁股”到底有没有,得先从这几个词的含义说起,然后结合电影本身的内容来分析。“歪屁股”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讨论电影之前,我们得明白“歪屁股”通常是指一种带有明显立场偏向、立场不公正,甚至是曲解历史事实的叙事.............
  • 回答
    金扫帚奖嘛,听起来就带点儿“奖”字,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多人心里都明白这玩意儿和正儿八经的电影奖项,那可是云泥之别。要说它是不是一场闹剧,我觉得这词儿挺到位,甚至有点不够“形象”了。你想啊,正规的电影奖,比如金马、金鸡、金像,那是行业内资深人士、专业影评人、观众代表,经过一番认真的评审,最后选出来的,.............
  • 回答
    在1000摄氏度的空气环境下,要求金属完全不氧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最耐高温的金属,在如此极端的条件下,也会或多或少地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一层氧化物。这种氧化层的形成速度和性质,才是我们真正关注的重点。我的目标是找到那些在1000℃空气中氧化速度极慢,并且形成的氧化层能够有效保护自身,.............
  • 回答
    当然有,这种连接方式在很多地方都应用得很广泛,不只是手表表带。我猜你说的“针”很可能指的是销钉(pin)或者说是小轴(pivot pin),它们穿过表带的每一节(link)上的孔,从而将它们串联起来。这种连接方式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 轴销与孔的配合,形成一个可活动的关节。具体结构解析:1. 表带节(.............
  • 回答
    关于美国大选背后是否存在中国或伊斯兰“金主”的说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常常被政治化的话题,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很难简单地给出“有”或“没有”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理解其中的一些可能和现实存在的考量。首先,我们谈谈“中国金主”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讲,任何外国势力都可能希望通过某种方.............
  • 回答
    郭德纲和金子之间的恩怨,要说和解,这事儿就得从头捋捋,得把当年的那点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毕竟,说相声的,嘴上功夫了得,但有时候这事儿一旦触及到根本利益,或者丢了面子,那火气上来,就不是一句“逗您玩”能轻易熄灭的。往事如烟,还是深埋心底?要说郭德纲和金子,当年在相声界也算得上是风云人物。一个是以一股子.............
  • 回答
    金朝与北魏,这两个在中国北方草原和农耕区之间崛起的强大政权,常常被拿来比较。那么,金朝有没有可能复制北魏的辉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北魏”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并仔细审视两者间的异同。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第二个北魏”意味着什么。北魏以其鲜卑贵族主导,在占领北中国后,并没有一味地推行民族同.............
  • 回答
    要说金国后期有没有出现过像南宋文天祥那样,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以文人的身份,挺身而出,展现出坚贞不屈、舍生取义精神的忠臣,答案是肯定的,但情况与文天祥又有所不同。文天祥之于南宋,是一种“绝唱”式的悲壮。他身上寄托了南宋朝廷最后的尊严和气节,他以一己之力,抵抗即将覆灭的王朝,他的忠诚,更像是一种对国家.............
  • 回答
    金朝,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朝代,其统治者是来自北方的女真人。作为一个以游牧和渔猎文化为基础的民族,女真人建立金朝后,在与汉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确实存在关于“剃发易服”的要求,但其性质、范围和影响,与后来的清朝有着显著的不同。要详细了解金朝的“剃发易服”,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一、 什么.............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纸醉金迷的《良臣难为》系列,尤其是沈家小七和沈家父母的故事,确实是许多读者津津乐道的一部分。这段篇幅并没有像主线故事那样轰轰烈烈,却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透着一种温润如玉的亲情光泽。故事的开端,沈家小七,也就是沈初柳,还是个懵懂的孩子。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沈承安是朝廷里一位颇有才干的.............
  • 回答
    当然有,而且它们其实是科学家们非常感兴趣的一类分子,我们称之为“金字塔烃”或者更正式地说,“笼状烃”或“顶层烃”。想象一下,不是我们通常在教科书上看到的那些平面或链状的碳原子排列,而是碳原子以三维的方式,像建筑物的基石一样,一层一层地向上堆叠,最终形成一个尖端。从概念上说,像金字塔一样排列的烃,意味.............
  • 回答
    关于金字塔建造时间的测定,虽然我们常听说的碳十四测定法听起来很科学很准确,但实际上,它在金字塔研究中的应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直接和简单,并且存在一些限制和争议。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碳十四测定。这是一种利用有机物中放射性碳同位素衰变的原理来测定年代的方法。简单来说,生物在活着的时候会从环境中吸收碳,包.............
  • 回答
    关于岳家军余部投降金国的说法,在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能够直接证明“岳家军余部”整体投降金国。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说法的来源和可能的含义:一、 岳飞被害后的宋金局势与残余势力的存在在岳飞于临安(今杭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南宋失去了最有力的前线将领。这对于.............
  • 回答
    常温下通过反复捶打两种较软金属制造合金?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想必你是在琢磨一些古老的金属加工技艺吧?我跟你说,这事儿,理论上有可能,但现实中难度极大,而且能做出来的“合金”跟我们现在概念里的合金差别会非常大。让我详细跟你唠唠这个过程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会这么难。为什么说“理论上可能”?金属的塑性就是.............
  • 回答
    .......
  • 回答
    蒙古的强大毋庸置疑,它的军事机器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席卷亚欧大陆,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在南宋灭亡金国之后,宋朝确实面临着蒙古的巨大威胁。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宋朝是否有“可能”击败蒙古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地分析宋朝自身的实力、蒙古的弱点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给出一个相对 nuanced 的回答.............
  • 回答
    彭于晏主演的《湄公河行动》确实是一部影响力巨大的电影,它让公众对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犯罪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至于他是否会因此被金三角的罪犯盯上,甚至遭到报复,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尽量细致地描绘一下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实际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白电影的性质与现实的距离。 电影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