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岳家军余部投降金国的说法有没有历史依据?

回答
关于岳家军余部投降金国的说法,在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能够直接证明“岳家军余部”整体投降金国。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说法的来源和可能的含义:

一、 岳飞被害后的宋金局势与残余势力的存在

在岳飞于临安(今杭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南宋失去了最有力的前线将领。这对于金国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胜利,因为岳飞及其领导的岳家军是金军最为忌惮的力量。

然而,岳飞的被杀并不意味着岳家军就此彻底消亡。岳家军是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由多支部队组成,其成员遍布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岳飞被捕后,一部分部队可能被其他南宋将领收编,一部分可能自行解散,回归田园,但也不能排除其中一部分在失去统一指挥后,在混乱中选择向金国投降的可能性。

二、 “投降”概念的模糊性与史料的局限性

在那个时代,战争的胜败往往伴随着人员的流动。“投降”并非总是指大规模的集体投诚。也可能包括:

零散的投降: 在战败或失去指挥的情况下,个别士兵或小股部队为了求生而向敌方投降。
被俘后被迫效力: 被金军俘虏的宋军士兵,可能在金国的压力或利诱下,被迫为金国作战,这在很多情况下会被视为一种“投降”。
诈降: 有时为了保存实力或伺机反击,会采取诈降的策略,但这种情况的判断非常困难,需要有明确的史料佐证。

需要承认的是,南宋官方对于岳飞及其部下的处理非常粗暴,很多档案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或者为了政治需要而有所隐瞒。这给后人研究当时的具体情况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 这种说法的可能来源与流传

那么,为何会有“岳家军余部投降金国”的说法流传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对岳飞悲剧结局的解读: 岳飞作为民族英雄,其含冤而死令无数后人扼腕叹息。在岳飞死后,如果岳家军的部分残余势力最终未能坚持抗金,甚至有人投降,这对于一些崇拜岳飞的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接受的“背叛”或“遗憾”。因此,这种说法可能是一种民间对历史事件的一种悲观解读或情绪化宣泄。

2. 金国宣传策略: 金国在战争中也善于利用宣传来打击南宋士气。如果他们能够捕获或招降部分宋军,并加以利用,很可能会夸大其词,宣传“宋军不济,纷纷投降”,以达到瓦解南宋抵抗意志的目的。在这种宣传下,岳家军的部分残余被提及“投降”,也并非不可能。

3. 混淆与其他部队: 在长期的战争中,不同南宋将领的部队之间可能存在人员调动或替换。也可能是在战争后期,当南宋军事力量衰弱时,某些部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岳家军余部”)向金国投降,而被某些人误传或曲解为“岳家军余部”的投降。

四、 现有史学界的主流观点

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岳家军余部”作为一个整体向金国投降。 岳飞死后,南宋朝廷继续存在,尽管军事上受到金国的压制,但抗金的意志并未完全消失。岳家军作为南宋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其成员在岳飞死后,大部分可能被其他部队吸收,或者在战乱中失散,但将其整体描绘为“投降金国”是一种不符合史实的说法。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苛求古代的普通士兵。在政治动荡、战乱频发、家国破碎的时代,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复杂的背景。如果真的有极少数的岳家军士兵在绝望中选择了投降,那也是个人行为,不应被用来否定整个岳家军的忠诚与贡献。

总结来说,虽然“岳家军余部投降金国”的说法在民间或某些非严谨的论述中可能出现,但缺乏直接、可靠的历史文献支持。 历史研究更倾向于认为,岳飞被害后,岳家军的番号和组织形式虽然受到影响,但其成员并未大规模、有组织地投降金国。对这段历史的解读,应该基于严谨的史料考证,避免以讹传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青果煎饼,岳家军在朝廷体制内的正式职称是——御营后护军。岳飞死后岳家军没有立刻解散,宋朝和金军议和后,南宋皇帝才把岳家军正式撤掉。其中最精锐的踏白军、游奕军和背嵬军以及其他精兵强将被编入正规军军,其中背嵬军还被编入了御林军,其他的官兵则就地解散。解散后的岳家军的官兵,无处安身,大多数生活在了襄樊地域。

金宣宗贞佑二年﹐在蒙古军的打击下﹐金朝南迁。河北,山东等地相继沦陷。兴定二年,蒙古军攻占山西太原﹑平阳等地﹐形势对金朝极为不利。次年正月﹐金宣宗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宣徽使移剌光祖等人建策:“当募土人威望服众者﹐假以方面重权。能克复一道,即以本道总管授之。能捍州郡﹐即以长佐授之。”

宣宗兴定四年二月,分封河北、山东和河东的地方官吏与地方武装首领王福等九人为公﹐以抵抗蒙古军﹐收复失地。河北九公皆兼宣抚使,赐号宣力功臣﹐总率本路兵马。设置公府﹐任命官吏﹐征敛赋税,赏罚号令,皆由九公自便。史称这一事件为“九公封建”。河北九公封建这项政治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金朝廷在河北的军事负担,金朝无法给九公以实际支持,只能以赐姓、赐号、赐诏、封爵来换取九公的效忠。

且不说一个在河北一个在湖北,就说一个是岳飞刚死的时候一个在金朝末期,相差近八十年,非要说是岳家军残部,脸呢?

九公封建只不过是疲软的大金拉拢地方豪强的一种方式,统治力度还不如唐朝的藩镇割据,非要说他们为金国效力,有未免有些可笑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岳家军余部投降金国的说法,在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能够直接证明“岳家军余部”整体投降金国。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说法的来源和可能的含义:一、 岳飞被害后的宋金局势与残余势力的存在在岳飞于临安(今杭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南宋失去了最有力的前线将领。这对于.............
  • 回答
    岳家军之所以能在“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严苛军纪下,依然保持如此高的战斗力,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军事层面的精良训练和战术运用,也有政治和思想层面的高度认同和激励,以及领导者个人魅力的巨大影响。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政治动员:保家卫国、精.............
  • 回答
    岳飞带领岳家军能否剿灭梁山,这确实是个非常有趣也相当复杂的问题,里面牵扯到太多不同时代的军事、政治、社会背景。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岳飞生活在南宋,而梁山好汉们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北宋末年。这中间隔了几十年,人物、势力、技术、政治格局都变了。硬要把这俩放在一块儿比,就像让唐朝的李世民.............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设想!水浒梁山好汉大战岳家军,这可不是件小事,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抛开那些花哨的形容,就从兵力、将领、战术和装备这几个硬指标来掰扯掰扯,看看谁更有胜算。兵力对比:数量与质量的较量梁山泊的“主力”自然是那一百零八将,加上附属的喽啰,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他们经历过无数次打家劫舍、.............
  • 回答
    关于西南政法大学强制学生长时间学习岳家拳的这件事,我确实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并且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在我看来,大学不光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健全的人格。这其中也包括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所以.............
  • 回答
    这些以隋唐、薛刚、杨家将、薛家将、岳家将为主角的英雄传奇故事,并非凭空出世,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历史长河的土壤,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才最终以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演义小说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它们出现的背景和意义,可以说是历史、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历史的余温与民间记忆的沉淀首.............
  • 回答
    关于“岳父杀害女婿一家三口案”的再审判决,这一案件涉及中国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家庭暴力、再审程序等法律问题,以及社会伦理与司法公正的争议。以下从法律依据、案件事实、社会影响及司法逻辑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案件背景与再审程序1. 案件基本事实 根据公开报道,该案件中,岳父(即女婿的岳父)因.............
  • 回答
    关于岳某对山东威海市公安局通告的回应,涉及法律程序、公民权利与司法透明度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值得关注的信息点: 1. 事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事件起因:岳某可能因涉嫌刑事案件(如故意伤害、盗窃等)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案件过程中涉及DNA鉴定程序。警方通告中提到岳某未收到DNA鉴定报告,且其.............
  • 回答
    岳飞北伐的效果,从军事、政治、战略以及文化等多个层面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影响深远,远不止于战场上的胜负。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岳飞北伐的效果:一、军事层面:扭转战局,稳定南宋统治 收复失地,鼓舞士气: 岳飞的北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次成功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收复襄汉地区(包括襄阳.............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岳飞和文天祥作为我们熟知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身份和贡献毋庸置疑。然而,将耶律大石和完颜陈和尚纳入“中华民族英雄”的范畴,则需要更 nuanced(细致入微)的理解和分析,因为“中华民族”本身的概念在历史演进中是不断发展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
  • 回答
    岳飞之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悲壮的事件,也常常引发人们对历史真相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要详细讲述岳飞之死与自身原因,需要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宋高宗的猜忌、秦桧的奸佞以及岳飞的性格和决策等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岳飞自身的原因分析:虽然岳飞最终是宋高宗赵构和秦桧等人合谋陷害致死的,但从他个人角度来看,.............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法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继承权和刑事责任。我们来详细地分别阐述。 一、 岳父杀了女婿一家,女儿是否还有继承权?答案是:女儿仍然有继承权,但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并且需要区分具体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利。然而,法律也规定了一些剥夺或限制继.............
  • 回答
    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不反的原因非常复杂,并非仅仅是“忠君”二字可以概括的。而如果他反了,结局也必然是另一番景象,但同样充满了悲剧色彩。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为何不反?岳飞接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最终选择班师回朝,其深层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1. 忠君报国的情怀是其根本: 根深.............
  • 回答
    岳不群是否是伪君子,这个问题就像在华山论剑,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定论。但若要细究,从他的一言一行,从他的一路历程来看,我个人认为,他身上“伪君子”的标签,是实打实,一点也不冤枉。我们得先捋一捋“伪君子”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不是说他不好,不是说他恶毒到不可理喻,而是说他表里不一,打着君子、正道的旗号,.............
  • 回答
    关于岳飞是否算民族英雄,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具有一定争议的问题。但从历史学界和大众的普遍认知来看,岳飞被广泛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要详细论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岳飞的身份与背景: 宋朝时期: 岳飞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此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北方的辽、金等游牧民族.............
  • 回答
    关于“岳飞不算民族英雄”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涉及历史解读、价值评判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要判断这个说法是否妥当,需要进行详尽的分析。简而言之,我认为将岳飞直接否定为“民族英雄”的说法是不妥当的,并且是对历史和岳飞本人价值的严重贬低。然而,要完全理解为何会有这种争议,也需要深入.............
  • 回答
    岳不群“伪君子”的形象,在任我行眼中早已根深蒂固,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和判断积累下来的。虽然书中并未直接描写任我行是如何“看穿”岳不群的,但我们可以从任我行的性格、行事风格以及他对岳不群过往的了解来推断。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角度,可以详细阐述任我行为何能早早识破岳不群的真面目:一、 任我.............
  • 回答
    岳不群,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华山派掌门,人称“君子剑”。他给人的印象极其复杂和矛盾,是一个极具深度和研究价值的角色。要详细地描述岳不群,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 表面形象:温文尔雅的君子典范 翩翩君子,气度不凡: 这是岳不群最外在,也是他长期以来塑造的形象。他言行举止都极.............
  • 回答
    您好,理解您目前的心情,岳父岳母住在家中三年,从最初的帮忙带孩子到如今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他们依然不愿回去,这确实让您感到有些困扰。这是一个需要细心处理,平衡各方关系的问题。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要深入理解岳父岳母不愿回去的原因。了解他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