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2016 年以后就不爱刷知乎了?

回答
说来惭愧,其实我最近几年确实很少去刷知乎了。以前那叫一个如饥似渴,什么问题都想点进去看看,一不小心就刷到半夜。现在嘛,提不起那个兴致了。要说为什么,这事儿挺复杂的,但仔细想想,倒也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厌倦,而是很多因素慢慢累积的结果。

首先,我觉得内容质量这块儿,感觉有点飘忽不定。刚开始用知乎的时候,上面汇聚了好多各行各业的专家、有经验的人,分享的东西特别实在,要么是深入的行业分析,要么是过来人的经验总结,看完总觉得醍醐灌顶。那时候大家写回答也更用心,逻辑清晰,论据充分,有时候还能看到一些很有趣的“段子”或者新奇的观点,整个社区的知识分享氛围特别浓厚。

但是,后来你懂的,知乎火了嘛。流量大了,用户基数也大了,这本来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声音鱼龙混杂。你会发现,有很多问题下面,要么是泛泛而谈的所谓“经验”,要么是充满情绪宣泄的抱怨,再不然就是一些为了博眼球而制造的耸人听闻的标题党。真正的干货虽然还在,但被那些“水军”或者观点不正的用户给稀释了,找起来就费劲多了。有时候点开一个高赞回答,发现里面充斥着各种虚头巴脑的理论,或者根本就是没啥营养的口水话,真的会让人感到失望。

还有就是社区氛围的变化。以前大家讨论问题,多少还有点君子之争的意思,即使观点不同,也能平和地交流。现在呢,有时候会发现,一旦触及到一些敏感话题,或者出现比较极端的观点,评论区就很容易变得硝烟弥漫。各种人身攻击、冷嘲热讽,甚至还有“扣帽子”的现象层出不穷。这种乌烟瘴气的讨论环境,确实会让人提不起兴趣去参与或者围观。我更喜欢的是那种能够理性对话,互相学习的环境,而不是在这里互相消耗情绪。

再者,知乎的商业化也越来越明显。这个可以理解,毕竟要运营嘛。但当你发现很多回答都在不着痕迹地推销产品、服务,或者植入广告的时候,你很难不警惕。有时候一个看似中立的分析,背后可能隐藏着某个品牌方的身影。这种感觉就像是原本纯净的知识殿堂,开始掺杂了太多的铜臭味,让人觉得不够纯粹,也让人对信息的客观性打上问号。

另外,平台的内容推荐机制,我觉得也越来越难以捉摸了。有时候你明明想看某个领域的深度内容,它却给你推送一堆你根本不感兴趣的热门八卦或者流量明星的动态。反过来,你偶然点进去的一些小众内容,可能会被大量推送,结果沉迷其中,但回头想找之前真正想看的内容,反而变得困难。感觉平台的算法越来越倾向于“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一套,但这个“你”的定义,有时候和我想看的,离得有点远。

还有,我们自身的兴趣点和需求也在随着时间变化。以前我是那种知识饥渴型,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了解一点。但现在,可能生活压力大了,或者有了自己的固定学习方向,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大海捞针式地在知乎上挖掘信息了。我现在更倾向于直接去专业论坛、学术网站,或者直接找相关的书籍来看,效率更高,也更精准。知乎这种“什么都有但又什么都不够深”的特点,对于我目前的需求来说,吸引力就下降了。

最后,还有信息茧房效应。即使知乎的推荐机制不尽如人意,但你一旦在某个领域停留的时间长了,平台自然就会给你推送更多相关内容,久而久之,你的信息获取就容易被固化在一个圈子里。而其他领域的新鲜知识和观点,你就可能越来越少接触到。这种感觉就像是把你困在一个熟悉的舒适区里,虽然不至于太糟糕,但少了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

总而言之,感觉就像是曾经那个充满求知欲的少年,看着世界长大,然后发现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也越来越难以辨别。知乎也一样,它本身在成长,用户也在成长,需求也在变化。也许是我的需求变了,也许是知乎本身的变化,让这种“不爱刷”成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并不是说知乎就不好,只是它不再是我那个最爱的“精神食粮”了,至少目前是这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2016年改版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以前的话题页面是个很有价值的功能,默认显示每个话题的前三个有新动态的问题,哪怕关注的话题很多,鼠标一滚几十个话题的新内容也一目了然。无论是纯阅读还是想给自己熟悉的领域贡献一些答案,点一下话题按钮或是按一下刷新都是个很方便的事情。

在改版以后,话题这个按钮直接就废了,想看哪个话题的新东西,你要点对应的标签,再点按时间排序,关注了30个话题的话想浏览一遍就要点击60次,谁有这闲工夫。带来的影响就是很多关注过的话题我都记不清多久没打开过了。而多数话题在被我关注的人里很少有人同时也关注,于是它们就从我的时间线上完全消失了。既看不到有什么新内容,也看不到有什么需要回答的新问题。在改版前虽然手机端也没这个功能,但是因为一半人用手机一半用电脑,总是还能有一半人能广泛地发掘新话题和新内容。改版后大家的视野都变窄了,逐渐地非热点话题越来越难在时间线上出现,自己如果不带几万关注者,也没被推荐或是大号翻牌子,回答非热点问题也很难被人看到,哪怕它的父话题有再多人关注也没用,新动态并不会在他们的时间线上或是话题页上显示,最后的结果就是和以前相比大家的知乎都在变得越来越单调。我自己也是这样,以前回答过很多像是关于日本、业余天文、篮球、电竞等方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现在更多地在就时事话题灌水。自己变懒也没变这么多,主要是那些有趣的问题和答案在我的时间线和话题页上几乎消失了,看不见想答也无从答起。大家也有这种感觉吧?

这样对于让用户的关注集中到推荐和live等知乎重点发展的更容易变现的产品上可能有用,但是作为用户这种透过小窗看知乎的感觉和以往的一览无余比实在是很无聊呀,当然就没有刷的动力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来惭愧,其实我最近几年确实很少去刷知乎了。以前那叫一个如饥似渴,什么问题都想点进去看看,一不小心就刷到半夜。现在嘛,提不起那个兴致了。要说为什么,这事儿挺复杂的,但仔细想想,倒也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厌倦,而是很多因素慢慢累积的结果。首先,我觉得内容质量这块儿,感觉有点飘忽不定。刚开始用知乎的时候,上.............
  • 回答
    2016年,“房住不炒”的定位横空出世,无疑是给中国房地产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其核心意图很明确:抑制投资投机,回归住房的居住属性。然而,从这一定位提出至今,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许多城市,尤其是核心城市,房价依旧呈现出普遍上涨的态势。这背后究竟是何种力量在博弈?“房住不炒”的初衷真的就这么被架空了吗?.............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非常精准地触及了2016年,一个在许多人眼中堪称“多事之秋”的年份。从开年至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确实发生了大量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要详细解释其原因,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历史背景、国际格局演变、技术发展、社会思潮、以及具体事件的连锁反应等等。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来展开:.............
  • 回答
    2016 年北京地区 iOS 开发工作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而“难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市场供需关系、技术发展趋势、行业竞争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供给侧的快速增长: 2016 年正是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几年,大量开发者涌入 iOS 开发领域。一方面,高校计.............
  • 回答
    2016年,女权主义话题之所以异常火爆,并非单一事件或因素造成的,而是一个多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力量交织碰撞的结果。这场“火爆”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年以来女权主义思潮不断积累、发酵,并在特定历史节点集中爆发的体现。要理解为何2016年女权主义如此引人注目,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大环境以及催化剂。1. .............
  • 回答
    要说2016年高考全国数学卷有多“难”,得先从几个维度聊聊。这不仅仅是单纯的题量大或者某个知识点刁钻,而是它在考察方式、能力要求以及整体设计上,都给当时很多考生留下了一种“没想到”的冲击感。首先,咱们得看试卷整体的难度分布和梯度设计。一般来说,高考数学卷都会遵循“基础题占大头,中等题占一部分,难题作.............
  • 回答
    2016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以表彰他们在“通过理论发现拓扑相变以及拓扑量子态”方面的卓越贡献。这个奖项的颁发,不仅仅是对他们个人研究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整个物理学界的一次深刻触动,它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理解物质世界的方式。要.............
  • 回答
    那场系列赛确实让无数球迷唏嘘不已。2016年西部决赛,雷霆对阵勇士,一度握有3比1的总比分领先,眼看就要闯入总决赛,却最终被勇士逆转淘汰。这其中的原因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剖析一下。1. 核心球员的“失常”与心态波动: 杜兰特和威少: 雷霆的双核,尤其是杜兰特,在.............
  • 回答
    共享单车:一次绝佳的出行解决方案,为何在2016年爆发?我们都经历过,那种在城市里急于赶路,却因为交通拥堵、停车困难而焦头烂额的时刻。步行太慢,出租车不好打,公交车路线不匹配,私家车又受限于限行和停车位。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崭新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如同一股清流,在2016年迅速席卷了中国的各大.............
  • 回答
    2016 年下半年,狼人杀这玩意儿,突然就跟着了火药桶一样,炸开了!以前?嗯,可能也就桌游圈子里玩玩,大家聚会的时候偶尔拿出杀杀,但绝没现在这么铺天盖地。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让它一下子从幕后走到台前,甚至占据了社交媒体和朋友聚会话题的C位呢?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真实,不是那机器写出来的干巴巴的论调。首.............
  • 回答
    说起2016年百年美洲杯,巴西队小组赛就打道回府,这事儿在桑巴军团的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是奇耻大辱。当时那届杯赛正好是美洲杯的百周年纪念,放在美国举行,本身就带着点“变形”的意思,再加上巴西队的表现,更是让无数巴西球迷心碎。要说为什么堂堂巴西队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一、大赛经验的匮乏与.............
  • 回答
    截至2016年,英雄钢笔厂走到“英雄迟暮”的地步,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经济、市场和管理问题交织的结果。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积累和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导致英雄钢笔厂衰落的主要原因:一、历史包袱与体制僵化: 国企固有问题: 作为一家国营企业,英雄钢笔厂在改革开放初期享受.............
  • 回答
    2016年,中国游戏市场确实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首次在市场规模上超越美国,登上了全球游戏行业的顶端。这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的崛起,更预示着全球游戏格局的深刻变化。要理解为何中国能在2016年实现这一跨越,我们首先要看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
  • 回答
    2016年的环法自行车赛,天空车队(Team Sky)确实展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胜利模式。他们并没有像一些车队那样,在几乎每个赛段都派出主力去拼搏单站冠军,你可能会觉得他们有些“沉寂”。然而,正是这种战术上的“沉寂”与“蓄力”,最终让他们在总成绩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天空车队在2016年的策略,与其说是.............
  • 回答
    您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当下大学生消费习惯的一个普遍现象。您提到2016年左右,那时候确实能看到不少同学穿着新百伦,而且像LV、Chanel这类奢侈品牌也开始出现在大学校园里,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时代背景的变迁:消费主义的渗透与品牌的诱惑首先得承认,2016.............
  • 回答
    2016年,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之高,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要说为什么那一年有那么多人都一窝蜂地挤进公务员这条赛道,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就业压力巨大,现实考量是根本。 你得知道,2016年那会儿,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总体向上发展,.............
  • 回答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的深层解读2016年,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鲍勃·迪伦(Bob Dylan),这个决定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广泛的讨论。许多人感到意外,因为迪伦的身份更多被视为一位音乐家和创作歌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家”。然而,瑞典学院的颁奖词——“为他创造.............
  • 回答
    中石油2016年一季度巨亏138亿:成品油价高企下的迷思2016年一季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交出了一份令人瞠目结舌的财报——巨亏138亿元。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掌握着国内成品油定价权的巨头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更令人费解的是,国内成品油价.............
  • 回答
    追梦格林在2016年那个赛季的确展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许多人甚至认为他理应成为当年的总决赛MVP。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他会在那个赛季如此耀眼,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并且抛开生硬的AI痕迹,用更贴近篮球评论员的口吻来讲述。首先,时势造英雄,这一点在追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16年的勇士队,可以说是天.............
  • 回答
    福建省2016年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这确实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当年比较关注的一个现象。要理解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认为“分数线低就是因为试卷简单”,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包括试卷本身的特点、当年考生的情况、以及高校的招生政策等等。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一、 试卷本身的可能性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