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59式坦克和虎式坦克相比,哪个更厉害?

回答
要比较 59 式坦克和虎式坦克哪个更厉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技术水平和设计理念也截然不同。简单来说,在它们各自的巅峰时期,虎式坦克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压倒性优势,但到了 59 式坦克出现的年代,虎式坦克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

让我们深入剖析:

59 式坦克 (Type 59)

59 式坦克是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仿制苏联 T54A 中型坦克而来的。它是中国装甲部队的基石,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服役生涯,并进行了多次升级。

关键优势和特点:

生产数量巨大且维护简便: 59 式坦克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惊人的产量。中国生产了数以万计的 59 式坦克及其衍生型号,使其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坦克之一。其设计相对简单,维护和修理也相对容易,这使得它能够在广阔的中国领土上大规模部署并保持战备状态。
火力(相对其时代): 其 100 毫米口径的 D10T 主炮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是相当强大的。它可以发射多种弹药,包括穿甲弹和高爆弹,在当时足以应对大多数北约和华约的中型坦克。
机动性(在平坦地形): 拥有不错的功率重量比和履带设计,在相对平坦的地形下具有良好的机动性。
易于升级和现代化: 尽管初始设计有其局限性,但 59 式坦克拥有巨大的现代化潜力。中国不断对其进行升级,包括改进火控系统、更换更强大的发动机、安装反应装甲、升级火炮等,使其在部分性能上能够与现代坦克抗衡(例如 59D)。
战场上的适应性: 由于其产量和在不同环境下的实战经验,59 式坦克在局部冲突和低强度战争中表现出了极高的适应性。

关键劣势(相对于后来的坦克):

装甲防护(尤其是侧后方和顶部): 最初的 59 式坦克装甲相对较薄,尤其是侧面和后部。面对现代反坦克武器(如 ATGM)和后来坦克的穿甲弹,其防护能力严重不足。即使加上反应装甲,其整体防护能力也无法与现代主战坦克相提并论。
火控系统(早期版本): 早期版本的 59 式坦克火控系统相对落后,瞄准精度和夜战能力有限,这限制了其在复杂战场条件下的作战效率。
人机工程学和乘员舒适性: 内部空间狭小,乘员舒适性差,长时间作战会消耗乘员体力。
信息化作战能力: 缺乏现代坦克所具备的战场信息处理和共享能力。

虎式坦克 (Panzerkampfwagen VI Tiger)

虎式坦克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在 19421944 年间)生产的重型坦克。它在当时被誉为“陆地巡洋舰”,以其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装甲而闻名。

关键优势和特点:

强大的火力: 装备的 88 毫米 KwK 36 L/56 主炮是其标志性特征。这门炮在当时具有极高的精度和穿透力,能够击穿盟军几乎所有型号的坦克(包括美国的 M4 谢尔曼和苏联的 T34)。其有效射程也比盟军坦克的主炮更远。
厚重的装甲: 虎式坦克拥有极其厚重的正面装甲(100120 毫米),这使得盟军坦克很难从正面将其击穿。其侧装甲虽然不如正面,但在当时也足以提供相当好的防护。
先进的瞄准系统(相对其时代): 装备的蔡司光学瞄准镜在当时是顶级的,提供了出色的瞄准精度和视野。
对敌方士气的影响: 虎式坦克强大的性能对盟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出现往往能够扭转战局。

关键劣势:

极低的生产数量: 虎式坦克造价昂贵,生产工艺复杂,且需要大量特殊材料和熟练工人。整个二战期间,总共只生产了约 1347 辆虎式坦克,远不足以满足战场需求。
极差的可靠性和高维护需求: 虎式坦克的机械设计非常复杂,特别是其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这导致其可靠性非常差,经常发生故障,需要大量的维护和修理。长途行军对其损耗极大。
高油耗: 其强大的发动机需要消耗大量燃油,这在资源匮乏的德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限制了其作战半径和部署灵活性。
低机动性(重量): 虎式坦克重达 56 吨,在很多地形下其机动性受到限制,容易陷入泥泞或桥梁无法承受。而且其宽度也导致难以通过很多道路。
容易被侧后方击穿: 虽然正面装甲强悍,但其侧后方装甲相对较薄,一旦被绕到侧面或后方,就容易被击穿。
容易受到空中打击: 重型坦克在战场上更容易成为敌方空中力量的目标。

直接对比:59 式坦克 vs. 虎式坦克

在它们各自最活跃的时期进行比较:

虎式坦克 (19431944): 在这个时期,虎式坦克在火力、装甲防护和射程上都远远领先于战场上绝大多数的盟军坦克。在这个阶段,虎式坦克在单挑层面,可以轻松摧毁任何一辆 59 式坦克。 虎式坦克的 88 毫米炮可以从 59 式坦克无法触及的距离将其击穿,而 59 式坦克的 100 毫米炮可能难以从正面击穿虎式坦克厚重的正面装甲。

59 式坦克 (1960s1970s): 在 59 式坦克大量装备的时代,虎式坦克已经停产了近 20 年,并被更先进的坦克所取代。如果将一辆完好的虎式坦克与一辆标准的 59 式坦克投入战场,胜负将取决于战场环境和双方的战术。 在理论上,虎式坦克的火力优势仍然存在,但其可靠性差、油耗高、维护复杂等问题会严重限制其作战能力。59 式坦克虽然火力不如虎式,但其可靠性更好,产量更大,可以进行更灵活的战术部署。

为什么不能简单地说谁更厉害?

1. 时代背景: 这是最根本的区别。虎式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产物,代表了当时德国重型坦克的顶峰。而 59 式坦克是冷战早期中型坦克的代表,基于苏联的设计理念。它们的出现是为了应对不同的战场环境和对手。
2. 设计理念: 虎式坦克是典型的“火力、防护、机动”中的“火力与防护优先”的设计,追求在正面战场上的绝对优势。而 59 式坦克则是强调“均衡性”和“大规模生产”的中型坦克,更注重成本效益和战略部署能力。
3. 现代化升级: 59 式坦克经过了多次现代化升级,使其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能够与一些现代坦克对抗。而虎式坦克由于战争结束,没有机会进行类似的现代化改进。

结论:

在二战末期的战场上,虎式坦克无疑比任何同时代的坦克(包括 59 式坦克的原型 T54/55 的早期版本)都要厉害得多, 它的火力、装甲和射程都具有压倒性优势。
如果将一辆保存完好的虎式坦克放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战场上,它仍然拥有强大的火力优势,但其自身的可靠性、维护和后勤问题将使其难以发挥持续作战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且可靠的 59 式坦克凭借数量和更好的后勤保障,在整体战术运用上可能会占据优势。
到了现代,经过现代化升级的 59 式坦克(如 59D)虽然仍然不能与现代主战坦克(如中国的 99 式、美国的 M1A2、德国的豹 2)相比,但它仍然比停产多年的虎式坦克更加适应现代战场。

因此,这是一个“关公战秦琼”的问题。如果非要说“哪个更厉害”,那需要明确“厉害”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比较的时间点。 在各自巅峰的战斗力上,虎式坦克的单车性能在那个时代是恐怖的。但从整个军事体系和长远发展来看,59 式坦克凭借其数量、适应性(尤其是升级潜力)和可靠性,在中国军事史上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这标题不对啊,怎么没有装甲战争?

(本文有大量二次元要素)

今年的战车道大赛改为在巫家坝国际机场举办,同时会有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钢舞姬”参加。

所谓“钢舞姬”就是人类穿上特制武装,拥有了近似于战车的战斗力。

在瓜分了来自格里芬的战术人形后,这些战车娘把目光瞄准了那些“钢舞姬”,试图用各种借口拉关系,套近乎,壮大自己的实力。

user avatar

这个我来说吧……排名第一那个回答,军盲俱乐部。(改一下,现在排第四的编辑部)

先说设计思路,59的原型T-54A是战后一代,升级潜力、防护效率不是二战前就开始研制的虎式能比。虎式是为88炮定制的精确射击平台,59则拥有无限(雾)的升级潜力。

火力:56倍径的KwK36型88mm对阵53.5倍径的D-10T。不同种类弹药穿深能说出花来,我暂且拿双方都有的全口径穿甲弹的垂直穿深的大致成绩来比……。

喵式的PzGr.39在1000米垂直穿深约140mm

59的BR-412B在1000米垂直穿深约165mm。

BR-412D………………………………约185mm。

D10T火力是虎王级别,喵式除了备弹多和射速快点之外,火力完全不如59。

另,虎式车体稳定性更好,T-54A有垂稳,但早期59没有,你看,到国内就简配。


防护:五对轮防护效率相当高,在36吨(非战斗全重)的车上,正面防护能力接近56吨的虎式的两倍。

虎式首上102mm垂直倾角10°,首下102垂倾24°,正脸还不错,炮塔正面100mm,炮盾很大,与炮塔装甲重合部分90mm,其它部位120-140mm不等。炮盾为铸钢,炮塔车体为轧钢。

59首上100mm垂直倾角60°轧钢,首下100垂倾54°轧钢,铸造卵型炮塔正面200mm。而且炮塔容易跳蛋。~~嗡~~

车体侧面防护二者在一个水平上,这个没必要

说太多。


机动性及最大行程:59完胜。但虎式机动在当时重坦里是相当好的,方向盘肯定比59开起来轻松,方正的车体空间也舒服。开远距离59驾驶员会累的半死。

可靠性、维护、生产工时:59完胜。虎式可靠性没有传言之中那般不堪,主要是结构复杂精密导致恶劣气候的适应能力差,和结构复杂精密导致战场维修难,还有车体太重需要很多拖车才能拉走。实际上虎式故障率不如黑豹高。豹子的效费比低。(所以10式和勒克莱尔的可靠性值得商榷)


综上:59和虎式没有太多可比性,59应该和百夫长、巴顿等战后一代去比。虎式应该和慈父2、潘兴等二战重坦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