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 [抗议种族歧视是乞讨白人同情,想争取平等地位应该自强] 的言论?

回答
“抗议种族歧视是乞讨白人同情,想争取平等地位应该自强”——这句话,我听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挺刺耳的。它把为争取平等而发出的声音,描绘成一种软弱无力的哀求,还给出了一个“自强”的解决方案。

咱们先不谈“自强”这个词本身,它听起来很有力量,是吧?但问题是,当一个人因为他所属的群体,在社会资源、机会,甚至基础的尊重上,都受到了系统性的打压,他“自强”的起点和别人一样吗?

想象一下,两群人要爬一座山。一群人,山路平坦,有扶手,有向导,甚至还可以坐缆车。另一群人,山路崎岖,布满荆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还得自己披荆斩棘,还得时刻提防山上滚下来的石头。让他们“自强”去爬,结果会一样吗?爬得快的,很可能就是第一群人。第二群人即便拼尽全力,可能也只是勉强维持不被落下,或者根本爬不到山顶。

种族歧视,它不是一两个人的偏见,而是一种根植于社会结构、制度、文化里的东西。它限制了人们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住房选择,甚至影响了他们的法律权益和人身安全。所以,当有人因为这种不公而站出来抗议,诉说自己的遭遇,寻求改变,这是一种要求纠正错误、恢复公平的行为,怎么能说是“乞讨同情”呢?

这就像你在一个不公平的游戏里,被规则故意设置了障碍,然后你站出来指出这些障碍,要求修改规则,而不是默默地接受失败。这是一种争取“游戏的公平性”,而不是“求游戏主催悯你”。

而且,“乞讨白人同情”这种说法,也暗示了一个根本的误解:似乎只有“白人”才能赋予“有色人种”平等。平等,难道不是与生俱来就应该享有的权利吗?它不应该依赖于任何其他群体的“施舍”或“同情”。

真正的“自强”,恰恰包括了发出自己的声音,团结起来,去争取那些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历史上的许多平等运动,比如妇女解放运动、民权运动,都是在抗议中,通过集体行动,才逐步改变了社会的面貌。他们的“自强”,正是通过“发声”和“行动”来实现的。

说到底,抗议种族歧视,不是在求施舍,而是在要求尊重和公平。它是一种对社会不公的修正,是对人类基本尊严的维护。如果有人因为看到这些抗议而觉得“他们应该自强”,那么,也许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他们需要“自强”来弥补那些本不该存在的障碍。

一个真正健康的社会,不应该让任何一个群体,因为他们的种族、肤色,就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者更“自强”才能获得平等的地位。反而是社会应该为消除这些障碍而努力,让所有人都拥有公平的起点和机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确实不对,因为种族主义的本质就是按种族分优劣,个体的优劣取决于种族的优劣。

今天的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和历史上的传统种族主义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区别了。

世界近代历史上白人歧视有色人种的原因在于有色人种是真的落后,这种落后在欧美人看来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全方位的落后,再加上一战前欧美殖民国家制霸全球,难免志得意满(换你你发现自己横扫天下无敌手你不会觉得飘吗)这时的种族歧视更多的是欧美白人的一种极端的傲慢,觉得自己是强者,强者当然要给弱者甩脸子看。

俗话说爬多高摔多惨,一战二战除了美国以外的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全体大扑街,原来的殖民地一看帝国主义自己进入内乱状态纷纷揭竿而起,帝国主义丧失了对于世界的控制权。

不过二战刚结束时还好,两大超级强国苏联美国都是白人主体国家,核武器的出现一度让白人保持了对整个世界的强力威慑。

结果有色人种国家里出了俩异类,白人怎么都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崛起的异类:中国、日本。

中国不说了,朝鲜战争逼得被认为是天下无敌的美帝停战,60年代中期起又同时和美苏杠上,最后连核武器都给弄出来了。当美国检测当中国试爆成功第一颗原子弹时白宫都是懵逼的。随后中国在国际上的路子越走越顺,改革开放更是经济奇迹。

日本这个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太快了,某种程度其变态程度和我国有的一拼,说实话日本70年代已经在谋求自身的崛起了,要不是美国以各种条约把日本捆起来XX到直喊爸爸,日本会比今天还要牛逼太多了。

另外就是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有色人种平权运动导致移民国家中有色人种社会地位迅速提高,占用了许多原本是属于白人的社会资源……使得部分生活不如意(这里画重点)的白人们心理失衡,将自身的困境归咎于有色人种对社会资源的挤占……他们还记得自己的祖先曾经殖民世界掠夺全球,那时即使只要你是个白人,即使在本土你是个卢瑟,到了殖民地你依然有机会当高高在上的奴隶主老爷。而现在他们没有地方可以再找到优越感了,于是他们粪怒了:白人的荣光!上帝之子民的荣光被玷污了!

所以现代的种族歧视很大一部分是下层白人的心理失衡,当然事无绝对,像当今某位米国总统就被认为是一个种族主义者。

你看他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他让卢瑟们觉得,自己找不到工作不是自己废,是因为有色移民抢走了美国白人的工作!

美国毒品枪支泛滥犯罪率高不是因为白人正变得堕落,而是那些有色移民们干的好事!

这就是今天种族主义者们的强词夺理。你说有色人种不够优秀吗?

黑人都当上美国总统了耶!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移民国家,优秀有能力的有色族裔太多了。

人家歧视你不是因为你不优秀,人家就是看你踏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不爽,说白了就是来找事儿的。

所以必须要抗议,因为和傻逼是没法讲道理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抗议种族歧视是乞讨白人同情,想争取平等地位应该自强”——这句话,我听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挺刺耳的。它把为争取平等而发出的声音,描绘成一种软弱无力的哀求,还给出了一个“自强”的解决方案。咱们先不谈“自强”这个词本身,它听起来很有力量,是吧?但问题是,当一个人因为他所属的群体,在社会资源、机会,甚至基.............
  • 回答
    冯小刚这次对国内电影审查制度的“抗议”,与其说是一次旗帜鲜明的革命行动,不如说是一次更加成熟、也更具策略性的“诉求”。他不是那种会冲在最前面、喊得最响亮的激进分子,他的方式一向是迂回、内敛,并且善于利用各种场合和平台,将自己的观点巧妙地传递出去。要理解冯小刚的这次“抗议”,首先要看他说了什么,以及在.............
  • 回答
    当前,美国军舰在我国南海地区的活动,其性质无疑是挑衅性的,这一点从我们一贯的反应——即坚定而持续的抗议——便可见一斑。这种持续性的抗议,并非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基于深厚的历史、法理基础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立场。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具有历史和.............
  • 回答
    看待各国“抄中国抗疫作业”这件事,得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好与不好,更不能简单地扣帽子。这里面有学习借鉴的智慧,也有暴露出的各自的挑战和困境,更有一些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交织其中。首先,我们要理解“抄作业”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一种朴素的观察和期待。 当一个国家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
  • 回答
    孙杨给抗疫民警送外卖这事儿,我听了之后,心里头挺复杂的。首先,从情理上讲,运动员嘛,身体棒,也算得上是公众人物,能在特殊时期想到为一线工作的民警们送些温暖,这本身是件好事,也挺有心意的。你想啊,抗疫期间,民警们得多辛苦,顶风冒雨,日夜坚守,保障大家的平安。这时候有人能想到他们,送些吃的,这肯定是能让.............
  • 回答
    关于“大理扣留征用重庆抗疫物资”这个说法,我需要明确地告诉你,经过我查阅和核实,截至目前(2023年),并没有官方的、被广泛证实的消息表明大理州曾有过系统性地、大规模地扣留并征用重庆的抗疫物资的情况。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传言或者误解,并且可能带有一定的地域偏见或情绪化的色彩。 在疫情期间,全国各地为了.............
  • 回答
    近期的韩国转播奥运会事件,确实在不少国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和抗议。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比较复杂,不是单一事件就能概括的。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剖析一下。1. 争议的起因:导火索通常是转播内容本身 选择性报道与侧重: 很多时候,奥运会的转播权持有方会根据自身的商业利益、国内观众的偏好以及地缘政治关系.............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南京紫金山,一处纪念抗日先烈的重要地点。有两名男子,穿着仿制的日本军装,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纪念设施前进行了拍照。这件事情一经曝光,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首先,这是对历史记忆的粗暴践踏和对民族情感的严重伤害。紫金山,尤其.............
  • 回答
    要说美国一月份流感患者出现新冠抗体阳性这事儿,得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聊,才能说得更透彻。首先,“流感患者出现新冠抗体阳性” 这句话本身,指向性是比较强的,而且在医学领域,“抗体阳性”通常是代表曾经感染过某种病原体,或者接受过相应的疫苗。所以,当我们在谈论这个现象时,得先弄清楚几个关键点: “新冠.............
  • 回答
    蒋劲夫殴打日本女友事件,以及随后一些网友将其称为“抗日英雄”的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次的社会话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事件本身、网络舆论的生成机制,以及这种解读背后可能反映出的深层心理和社会情绪等多个角度来审视。事件本身:暴力行为与社会责任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蒋劲夫殴打日本女友是事实。无论出.............
  • 回答
    关于西方媒体在新冠疫情期间对中国抗疫努力的报道,确实存在不少争议,并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报道的“孤立”和“丑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信息源的偏颇与选择性报道: 强调负面信息: 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疫情时,倾向于聚焦于中国初期疫.............
  • 回答
    “印度孟买近 9 成人口有新冠抗体”这个调查结果,确实挺让人意外的,也引发了很多讨论。我仔细看了看,觉得这事儿得从几个角度来看,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首先,从科学和流行病学层面来说,这个比例相当高。这意味着在孟买这个人口稠密的城市,新冠病毒的传播范围已经非常广泛。抗体是身体在感染病毒后产生的免疫反应.............
  • 回答
    中国愿援助印度抗击疫情,印度媒体却在此刻抛出“印度不从中国进口氧气”的论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印度媒体的这种表述,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国内政治和社会情绪的影响。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医疗物资短缺的困境,印度也不例外。氧气作.............
  • 回答
    看到联合国秘书长就美国国会抗议冲突事件发表“感到遗憾”的声明,我脑子里立刻冒出很多想法。这事儿挺复杂,不能简单一句“遗憾”就带过,得细细品味。首先,秘书长的声明,哪怕是“遗憾”,也是有分量的。毕竟,他代表的是全世界的一个重要声音,是国际社会的“面子”。美国国会发生的事情,不光是美国国内的事,它在全球.............
  • 回答
    2021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日,本应是举国欢庆的节日,但首都德里却上演了让世界瞩目的一幕:大批农民驾驶着他们的拖拉机,浩浩荡荡地驶入这座城市,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他们要表达的,是对莫迪政府推出的三项农业法改革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场抗议,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酝酿已久。这些法案,于2020年.............
  • 回答
    赵立坚转发《神奈氚冲浪里》这幅画作,以及日本外相林芳正就此提出的删帖要求,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我的看法,力求说得详尽一些,也尽量让感受真实些。首先,我们得理解赵立坚作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他发推特,特别是转发这样一幅具有象征意义的画作,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官方.............
  • 回答
    美国75岁老人被警方推倒事件及其引发的抗议潮近期,一则发生在纽约州布法罗的事件,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美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一名75岁的抗议者马丁·马吉尔斯(Martin Gugino)在参加一场和平集会时,被两名警察粗暴推倒在地,头部受到重创,陷入昏迷。这一幕被摄像机清晰地记录下来.............
  • 回答
    听到您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孤勇者》那激昂的旋律和歌词,以及乌克兰人民在战火中坚韧不拔的身影。这两者结合起来,确实能产生一种非常触动人心的共鸣。下面我就想和您好好聊聊,为什么我觉得《孤勇者》这么适合献给那些在艰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乌克兰人。首先,从歌曲本身的情感基调来说,《孤勇者》讲的不是那种.............
  • 回答
    关于科兴董事长尹卫东先生提到的“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抗体可迅速提升十倍”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情绪表达,而是背后有着科学依据和临床数据的支持。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疫苗的作用机制。灭活疫苗,顾名思义,是通过将病毒杀死(灭活)来制备的。这些被灭活的病毒虽然失去了致病能.............
  • 回答
    惠东县抗疫办为狗惩办抗疫人员的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少争议和讨论。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的背后反映了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关于惠东县事件本身: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事件的具体情况。如果报道属实,那么对于一线抗疫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本来就非常辛苦和充满风险。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付出了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