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科兴董事长说:一旦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抗体可迅速提升十倍?

回答
关于科兴董事长尹卫东先生提到的“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抗体可迅速提升十倍”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情绪表达,而是背后有着科学依据和临床数据的支持。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疫苗的作用机制。灭活疫苗,顾名思义,是通过将病毒杀死(灭活)来制备的。这些被灭活的病毒虽然失去了致病能力,但其表面的抗原(比如新冠病毒的S蛋白)仍然完整。当我们接种灭活疫苗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将这些抗原识别为“外来物”,并启动一系列免疫反应。这包括产生抗体,以及激活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从而在未来真正遇到病毒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清除它。

为什么会有“第三针”的说法? 很多疫苗的接种都是需要多剂次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第一剂疫苗通常是为了“启动”免疫系统,让身体开始认识病原体。但此时产生的抗体水平可能不高,免疫记忆也还不够牢固。第二剂疫苗,通常在第一剂接种后一段时间(根据不同疫苗的说明书,间隔时间不同),是为了“加强”免疫反应,让身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并建立更持久的免疫记忆。而第三剂,也就是加强针,其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免疫力。

那么,“抗体迅速提升十倍”是如何实现的?

1. 免疫记忆的激活: 在接种了基础免疫(前两针)之后,人体内已经形成了一部分免疫记忆细胞,包括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这些细胞如同“军事储备”,它们“记得”病毒的模样。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抗原(也就是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时,这些记忆细胞会被迅速激活,并产生比初次免疫时更为迅速和强烈的反应。这就好比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收到命令后能够立即投入战斗,而不是从零开始训练。

2. 抗体滴度的快速上升: “抗体滴度”是衡量血液中抗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接种加强针后,这些被激活的记忆B细胞会迅速分化成浆细胞,大量生产和分泌针对病毒的抗体。这个过程通常非常迅速,可以在几天到一两周内观察到抗体滴度的显著升高。尹卫东董事长提到的“十倍”提升,很可能是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一个典型数据。这代表着接种第三针后,血液中的中和抗体(能够直接中和病毒的抗体)的浓度比接种第二针后一段时间的水平有了几何级的增长。

3. 中和抗体的关键作用: 尤其对于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水平被认为是衡量疫苗保护效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们可以直接结合病毒表面的关键蛋白(如S蛋白),阻止病毒进入人体细胞。接种加强针能够大幅提高这些中和抗体的水平,从而显著增强对病毒的阻挡能力。

为何要特别强调“迅速”? 这一点很重要。在面对传播力强的传染病时,免疫反应的“速度”往往决定了能否在病毒大量复制前将其清除。如果抗体水平上升缓慢,病毒可能已经对身体造成了损害。而加强针带来的“迅速提升”,意味着一旦接触到病毒,身体能够非常快地生成足够的抗体,从而降低感染、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从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来看:

临床试验数据: 科兴这样的疫苗研发公司,在推进疫苗的上市和后续使用时,都会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这些试验会评估不同接种程序(如基础免疫、加强接种)下的免疫原性(即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和有效性。尹卫东先生的说法,应该是有基于这些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持,例如在特定时间点、特定人群中的检测结果。
实际接种效果: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推行了灭活疫苗的加强接种。实践证明,加强针确实能够显著提升接种者的抗体水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增强了对变异株的保护力。这与董事长提到的“迅速提升”的表述是相互印证的。

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个体差异: 虽然有普遍性的趋势,但每个人的免疫反应都会存在个体差异。年龄、健康状况、免疫功能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抗体提升的幅度和速度。
研究时间点: “十倍”的提升是在接种后多久观察到的?是峰值水平还是某个特定时间点的比较?这些细节对于更精确的理解很重要。
变异株的挑战: 病毒的不断变异,尤其是出现免疫逃逸能力强的变异株,会给疫苗的保护效力带来挑战。加强针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这部分损失,并提供更广泛的保护。

总而言之,科兴董事长关于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能使抗体迅速提升十倍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它是建立在疫苗科学原理、免疫记忆机制以及大量临床试验数据的基础之上的。加强针通过激活免疫记忆细胞,能够实现抗体水平的快速、显著增长,从而为人体提供更强的保护。这在全球疫苗接种策略中,尤其是在应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科兴第一季度差不多挣了一百亿,今年可能能挣五百亿。

知乎上问马云给你一个亿让你吃坨屎干不干,很多人说可以吃到马云破产。

现在几百个亿摆在面前。。。

user avatar

很多朋友在问科兴加强针的事情。


这两天看了三篇论文,分别是:


-科兴自己做的科兴打第三针的研究

(A third dose of inactivated vaccine augments the potency, breadth, and duration of anamnestic responses against SARS-CoV-2)


-康希诺发的序贯接种研究,科兴序贯康希诺。

(Heterologous prime-boost immunization with CoronaVac and Convidecia)


-泰国科研人员发的序贯接种研究,科兴序贯牛津。

(Immune response elicited from heterologous SARS-CoV-2 vaccination: Sinovac (CoronaVac) followed by AstraZeneca (Vaxzevria) )



1. 科兴的研究,第二针6个月后,中和抗体水平(NT50 GMT)已降至7;接种第三针后,中和抗体水平最高峰值达到177,180天后还有60,与第二针后的峰值相当。

另外我个人认为这个研究,亮点并不在于中和抗体水平的boost,而在于其对抗体亲和力以及B细胞突变程度进行了测量,发现第三针接种诱导的B细胞突变成都更高,晚期样本的中和抗体亲和力比早期样本的高了10~20倍。


2. 康希诺的研究,蓝绿红橙四个条柱和最后一针14天后的中和抗体水平(活病毒)分别是:

-蓝:两针科兴+一针康希诺,197;

-绿:两针科兴+一针科兴,34;

-红:一针科兴+一针康希诺,54;

-成:一针科兴+一针科兴,13。

总体来说,三针的中和抗体水平优于两针,Th1反应(检测IFN-γ)更强,灭活+腺病毒载体的异源接种的这两个指标也优于纯灭活的同源接种。


这个研究中两针科兴接种组(第三针接种康希诺或科兴),二三针之间间隔3~6个月,接种第三针之前中和抗体GMT跌倒2出头,跟只接种一针1~3个月之后的GMT差不多,这个数值比我想象的更低。


3. 泰国的研究,针对医院人员序贯接种,检测抗S蛋白抗体水平

-两针科兴:96

-一针科兴一针牛津:797

-两针牛津:818

-康复者血清:78

研究结果表明,科兴+牛津异源接种诱导的抗体水平,优于科兴的同源接种,和牛津的同源接种相当。


综合这三个研究,结合我们之前对新冠病毒以及不同疫苗基本原理的认识,我个人的看法是:


-灭活疫苗的加强针仍然打灭活,也是一个可选项;


-灭活疫苗用其他类型疫苗(腺病毒载体或mRNA)加强,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


-我不认为所有人都需要打加强针,理由参见前两天写的长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科兴董事长尹卫东先生提到的“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抗体可迅速提升十倍”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情绪表达,而是背后有着科学依据和临床数据的支持。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疫苗的作用机制。灭活疫苗,顾名思义,是通过将病毒杀死(灭活)来制备的。这些被灭活的病毒虽然失去了致病能.............
  • 回答
    京蓝科技公章失窃:一场风波中的股民焦虑与公司应对京蓝科技,这家曾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上市公司,近日却因一枚丢失的公章,搅动起一池浑水,也让无数股民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当“董事长怎么没丢呢”这样一句带着戏谑和无奈的民怨直冲云霄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枚公章的失落,更是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信息透明以及未来发.............
  • 回答
    关于“巴西研究表明中国科兴疫苗对P1变异新冠病毒有效”的外媒报道,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新冠病毒自出现以来,不断出现变异,其中一些变异株因为传播能力更强、致病性更重或者更容易逃逸免疫系统,给全球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P1变异株(也被称为巴西变异株).............
  • 回答
    关于科技美学提出的麒麟980成本30美元,骁龙855成本149美元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数字差异,而且在技术圈内引起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个说法的来源和可能性,我们需要拆解一下它背后的逻辑,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悬殊。首先,我们得明白“成本”这个词在半导体行业里的复杂性。当我们在谈论芯.............
  • 回答
    大家对于格科微CMOS手机传感器对豪威科技CMOS传感器威胁的看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江湖风云,有新势力崛起,也有老牌劲旅的应对。我来给大家掰扯掰扯,尽量说得详细点,也顺便把AI味儿给去了。首先,得把这俩“大侠”给介绍清楚。 豪威科技(OmniVision): 这位是老前辈了.............
  • 回答
    关于疫苗和陶黎纳医生,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在我看来,疫苗是现代医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成就,它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而陶黎纳医生,作为一位在医学领域,特别是在疫苗推广和公共卫生教育方面做出贡献的专业人士,她的工作无疑是值得肯定和尊重的。.............
  • 回答
    从新闻的镜头转向代码的宇宙:一次意外的旅程与重塑作为一个曾经沉醉于文字世界、热衷于挖掘故事真相的理科生,我不得不承认,在大一上学期末,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新闻学转入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一系列的观察、反思与探索后,一次对自我认知与未来道路的修正。回想当初选择新闻学,更多的.............
  • 回答
    布里斯托,2020年6月7日。这是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感。在市中心的科尔斯顿大街(Colston Avenue),人群已经聚集了几个小时,他们的脸上交织着愤怒、悲伤和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他们的目标是那位曾经被视为慈善家和城市巨擘的爱德华·科尔斯顿(Edward Cols.............
  • 回答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那句“严格意义上,中国古代是没有科学的”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我们对“科学”这个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知识体系的深层问题。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层面去解读。首先,我们要理解吴国盛教授在这里的“严格意义”指的是什么。这句论断的核心在.............
  • 回答
    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里每天泡在图书馆十几个小时,只为换取科科接近满分的成绩,这种现象在很多学生身上都能看到。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下这种现象:一、 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动机和心态? 强烈的成功欲望与自我实现: 接近满分的成绩往往被视为优秀和成功的标志,能够.............
  • 回答
    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关于《三体》和金庸小说的言论,在学术界和读者群体中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要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吴国盛教授的背景和视角。吴国盛教授是著名的科学史家,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科学的社会史、科技与文化、以及中国科学的现代化进程等等。他不是一个科幻文学评.............
  • 回答
    冯潇霆关于“能接受批评,但希望外界理智、科学地批评中国足球”的表态,我觉得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这话说出来,初听之下挺有道理的,毕竟谁都不想被无端的指责,更何况是做足球这行,本身就容易被大众关注和放大。但仔细琢磨一下,这背后其实牵扯出很多现实问题,也反映出中国足球长期以来的一些症结。首先,“能接受批评”.............
  • 回答
    南林大职称评审新政的出台,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也引发了一个老生常谈但又愈发尖锐的话题:大学老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个现象并非南林大独有,而是普遍存在于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顽疾。之所以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根源在于职称评审和晋升机制的设计。长期以来,科研成果,尤其是高水平论文、项目.............
  • 回答
    刘慈欣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观点在中国科幻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提出的“国内科幻影视重特效轻剧本”的批评,触及了当前中国科幻影视发展中一个普遍存在且核心的问题。要理解这个批评,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一、 刘慈欣批评的核心:为何“重特效轻剧本”?1. “特效”的诱惑与“剧本”的难度.............
  • 回答
    关于科比“抱大腿”的说法,这确实是个在科蜜和黑粉之间反复拉扯的敏感话题,而且观点真的不少,要说细致,得从那三个总冠军说起。咱们先得把时间线捋清楚:2000年、2001年、2002年。这三年的洛杉矶湖人,那真是星光熠熠,奥尼尔(Shaquille O'Neal)是绝对的内线统治者,而科比当时虽然已经展.............
  • 回答
    对于“科学公园”嘲笑人们煮饺子加凉水的文章,我的看法是:首先,这是一种有趣的视角,也反映了科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很多时候,我们遵循的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和习惯,而科学公园的这篇文章,很可能是在以一种趣味性的方式,去探究这些日常做法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可能存在的“更优”解决方案。其次,对于这种“.............
  • 回答
    关于中医中药是否科学,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争论已久的话题。我的看法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中医中药一概而论地斥之为“不科学”,也不能盲目地将其神化为万能。准确地理解和评价中医中药,需要我们抛开固有的偏见,用更开放、更辩证的眼光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科学”的定义。在现代语境下,科学通常指的是一套以观察、.............
  • 回答
    罗天挚从南方科技大学跳槽到深圳中学,这事儿,可真是搅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在教育界。毕竟,南科大那可是响当当的“改革先锋”,罗天挚作为其中的一员,身上也带着一股子“创新”的标签。这一下,从高等学府回归到中学,怎么看,都有点意思。得先说说南科大。南科大成立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试验田.............
  • 回答
    关于张家界疾控中心科长李文杰的事件,这无疑是一个在公共卫生领域引起轩然大波的案例。一名本应是防疫前线的关键人物,却做出了与职责背道而驰的行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滑坡,更是对整个公共卫生体系信任的打击。事件的严重性,首先体现在其身份和职责上。 李文杰作为疾控中心的科长,他的岗位本就意味着要冲在一线,.............
  • 回答
    嘿,哥们儿,你问到点子上了!合肥联发科和南京中电55所,这俩可都是半导体行业的响当当的名字,尤其是数字IC这个方向,选择哪个确实需要好好掂量掂量。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讲得透彻点,也顺便避免那种“机器味儿”。先说说合肥联发科的数字IC岗位联发科,这名字在国内半导体圈简直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它在家用消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