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海10万拍沪牌加12买车还是22万买混动?

回答
这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10万拍沪牌再加12万落地车,还是直接22万落地混动,这可真是个甜蜜的烦恼,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中间差的不仅仅是10万块钱,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用车体验和对未来成本的考量。

咱们先把两种方案拆开来看,仔细算计算。

方案一:10万拍沪牌 + 12万落地车

这10万花出去,得是相当稳了,意味着你手里已经有了参与沪牌拍卖的“入场券”,虽然不保证一定拍中,但有了心理准备。拍下沪牌这10万,就是你获取上海合法牌照的成本,这笔钱花出去,你才能在上海合法上路,这一点是硬性需求。

然后是12万落地车。这个价位,市场上的选择就比较多了,但要兼顾“落地”二字,实际车价可能要在10万出头,甚至9万多。在这个价位区间,你会遇到什么呢?

燃油车为主: 很大可能是一款紧凑型轿车或者小型SUV。比如一些国产主流品牌的燃油车,或者一些合资品牌入门级的轿车。
优点:
价格门槛低: 12万落地,意味着前期投入相对较小。
选择多样: 这个价位的新车选择不少,无论是品牌、车型、配置,都能挑到符合基本需求的。
加油方便: 全国加油站遍地都是,加油比找充电桩容易得多。
保值率相对稳定(特定车型): 一些热门的燃油车保值率可能比同价位的混动车更好一些,尤其是在二手车市场。
缺点:
油耗: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劣势。10万拍牌,意味着你已经在这张牌照上投入了不少,如果再为高昂的油费买单,长期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是在上海这种城市通勤,堵车是常态,油耗只会更高。
排放和限行: 尽管上海对燃油车政策相对宽松,但未来的环保压力和可能的政策调整是潜在风险。
驾驶体验: 这个价位的燃油车,在动力、静谧性、科技配置等方面,可能不如同价位或者略高价位的混动车型。
养车成本: 除了油费,保养、维修等也都是持续的支出。虽然12万的车养护成本不高,但日积月累也是一笔钱。

新能源(插电混动/增程但配置较低): 也有可能在这个价位找到一些入门级的插电混动或者增程车型。但通常配置会比较基础,续航里程可能也有限。
优点:
牌照优势(部分): 如果是插电混动,在上海可能还能享受绿牌政策,不用参与燃油车牌照的摇号。但你已经花了10万拍了沪牌,这个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不过,如果未来政策变动,一张燃油牌照的价值可能会受到影响。
低油耗/纯电模式: 短途通勤可以实现纯电行驶,省下不少油费。
缺点:
配置可能不足: 为了控制价格,在舒适性、科技配置上可能会有所妥协。
纯电续航里程限制: 对于需要长途行驶的用户来说,如果纯电续航不够长,发动机介入后油耗可能并不低。

算账角度(简单估算):

前期投入: 10万(牌照)+ 12万(车)= 22万
燃油成本: 假设一年行驶1.5万公里,油耗8L/100km,油价8元/L,一年油费就是 1.5万公里 8L/100km 8元/L = 9600元。十年就是9.6万元。这还不算油价上涨。
保养/维修: 每年可能20004000元不等,十年就是24万。
总成本(10年估算,不含保险、停车等): 22万(前期)+ 9.6万(油费)+ 3万(保养)= 34.6万元。

方案二:22万落地混动车

这22万,你就能接触到不少品牌的中高级混动车型了,无论是日系的丰田、本田,还是国产的新能源品牌,在这个价位都有不少选择。而且,你可能就不需要再单独花10万去拍沪牌了,很多混动车型是自带绿牌的,这10万就省下来了。

混动车(插电混动/增程/油电混动):
优点:
低油耗/零油耗(纯电模式): 这是最大的优势。尤其是在上海这种城市,堵车严重,红绿灯多,混动车在频繁启停和低速行驶时表现出色,油耗会比同级别燃油车低很多。如果能方便充电,日常通勤基本可以实现零油耗。
牌照优势(绿牌): 如果是插电混动或增程车型,在上海可以享受新能源牌照政策,免受燃油车牌照的限制,也不用摇号。这意味着你省下了那10万的牌照费,而且绿牌车在部分区域可能还有通行便利。
驾驶平顺性与静谧性: 混动系统起步和低速行驶时,电机驱动非常平顺安静,驾驶体验会比同价位燃油车更好。
动力响应: 电机和发动机协同工作,动力响应通常比纯燃油车更积极。
科技配置: 22万的混动车,通常会配备更丰富的科技配置和舒适性配置,比如L2级别的驾驶辅助、更大的屏幕、更好的音响等。
保值率(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未来混动车型的保值率趋势可能会优于同级别燃油车。
缺点:
价格门槛高: 前期投入比方案一高出不少。
充电便利性: 如果是插电混动或增程,需要考虑是否有方便的充电条件。如果只能依赖公共充电桩,可能会增加用车成本和时间。
电池衰减和维修成本: 混动系统的电池组虽然有质保,但长期使用后可能会有衰减,维修成本也相对较高。
二手车市场(部分品牌): 有些品牌的混动技术可能还不算特别成熟,二手车市场价格波动可能较大。

算账角度(简单估算):

前期投入: 22万(车,已包含沪牌,假设是绿牌)
燃油/电费成本: 假设一年行驶1.5万公里,其中一半(7500公里)用电(假设充电桩电价0.8元/度,百公里15度电),油费一半(7500公里)用油(假设油耗5L/100km,油价8元/L)。
电费:7500公里 / 100km 15度/100km 0.8元/度 = 900元。
油费:7500公里 / 100km 5L/100km 8元/L = 3000元。
总花费:900 + 3000 = 3900元。
十年总花费:3.9万元。这个数字与燃油车的9.6万相比,差距非常明显。
保养/维修: 混动系统保养相对简单,但电机、电池等部件的维护成本需要考虑。假设比燃油车略高,每年30005000元,十年就是35万。
总成本(10年估算,不含保险、停车等): 22万(前期)+ 3.9万(电油费)+ 4万(保养)= 30.3万元。

对比分析与决策建议:

通过上面的简单估算,可以看出:

前期投入: 方案一(22万)比方案二(22万)高出10万牌照费,但在车价上方案一明显受限。
长期用车成本: 方案二(混动)在能源(油电费)和牌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十年下来总花费可能比方案一(燃油车)更低。
驾驶体验和便利性: 方案二的混动车型在平顺性、静谧性和科技配置上通常更优,且绿牌带来了政策便利。
灵活性: 方案一的10万拍牌投入,意味着你已经为牌照付了高价,这部分成本是沉没成本,即使不买车也无法收回。如果未来上海的交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对燃油车有更多限制,这张燃油牌照的价值可能会打折扣。

那么,究竟怎么选?还得看你的具体情况和偏好:

1. 你的用车场景是什么?
主要在市区通勤,路况拥堵? 混动车型在市区低速和频繁启停下的优势会非常明显,能显著降低油耗,提升舒适性。
经常跑高速或者长途? 如果你的用车场景以高速为主,那么混动和燃油车的油耗差距会缩小,但混动的平顺性依然有优势。
对车辆配置、舒适性有更高要求? 22万预算可以买到配置更高、级别更高的混动车型,而12万落地则只能选择入门级燃油车。

2. 你是否有方便的充电条件?
家里有固定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 那混动车型(尤其是插电混动)将是绝佳选择,日常通勤几乎零成本,大大降低用车开销。
只能依赖公共充电桩或者公司没有充电条件? 那你需要仔细衡量公共充电的便利性和费用,或者考虑油电混动车型(不用充电,但油耗略高于插混)。

3. 你对未来政策走向的预期?
看好新能源发展,认为未来会有更多新能源利好政策? 那选择混动(绿牌)是顺应趋势。
觉得燃油车市场依然稳定,或者对新能源技术仍有顾虑? 那可以考虑燃油车,但要接受更高的油耗和潜在的政策风险。

4. 你的购车预算和心理预期?
12万落地车是你的底线? 那只能选择方案一,然后在12万这个价位里,尽量选择油耗较低、口碑较好的燃油车,并做好高油耗的心理准备。
22万的预算你拿得出来,而且觉得这个价位能买到更合适的车? 那方案二的混动车型无疑是更具吸引力的选择,它省去了10万牌照费,并且在长期用车成本和使用体验上都有显著优势。

一个重要的点: 拍沪牌10万,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沉没成本。你已经花了10万去获得这个使用权。如果在12万的预算内,你只能买到一辆你不太满意、油耗又高的燃油车,那这10万牌照费的“含金量”就会打折扣。

而如果你的总预算是22万,那么直接买22万的混动车,意味着你省下了10万牌照费,这个省下的钱,你可以投入到更好的车身、更舒适的配置、更低廉的用车成本上。从“22万总成本”的角度来看,混动车的性价比和使用价值可能更高。

总结一下:

如果你预算非常紧张,12万落地是你的底线,且对车辆品牌、配置没有太多要求,那么就选择10万拍牌+12万落地车。但要做好高油耗和相对基础配置的准备。
如果你的总预算是22万,并且希望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更低的长期用车成本、享受政策便利,那么直接购买22万的混动车型,省下10万牌照费,是更明智的选择。这相当于用省下的牌照费,换取了一辆更好的车,而且未来几年用车成本会低很多。

在做决定前,不妨去试驾一下目标价位区间的燃油车和混动车,亲自感受一下它们的驾驶差异,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了。祝你购车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楼主大概可以考虑下保值率和政策风险。

首先保值率,就近的,比如3年以后:

10万的沪牌是不动产,在上海的人都懂。12万的车正常开3年怎么也能卖7万。油费和保养多算点钱,一年一万,这样3年楼主还剩10+7-3=14万。

22万的混动车,大概类似荣威eRX5、比亚迪那几个DM之类的:

开3年后你出手给车商应该不会超过11万。油费电费这还没算呢。

再考虑下牌照政策继续收紧的可能性,新能源车不会一直送牌。长期来看,限行政策肯定会慢慢收紧,以后不说牌照涨价,中标率也不是今天这个数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10万拍沪牌再加12万落地车,还是直接22万落地混动,这可真是个甜蜜的烦恼,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中间差的不仅仅是10万块钱,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用车体验和对未来成本的考量。咱们先把两种方案拆开来看,仔细算计算。方案一:10万拍沪牌 + 12万落地车这10万花出去,得是相当稳了,意味.............
  • 回答
    朱啸虎关于饿了么获得上海玉佛寺10万元天使投资的说法,在坊间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不过,玉佛寺方面很快对此予以了否认,并且表示从未有过此类投资行为。这件事情的焦点也随之转移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上:寺庙,尤其是像玉佛寺这样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宗教场所,是否可以涉足投资领域?如果可以,他们又有哪些潜在的优势.............
  • 回答
    上海“清零”争议:高风险区缺失之谜上海,这座昔日以“精准防控”闻名全国的城市,在经历了本轮疫情的汹涌冲击后,累计感染者数量早已突破十万大关。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在这庞大的感染数字背后,却鲜少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高风险区”标识。这不禁引发了公众的疑问:上海为何没有高风险区?高风险区的定义又是什么?高风险.............
  • 回答
    上海新冠疫情的数据是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话题。关于“感染人群突破10万人”以及“何时能打断指数级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但请理解,作为AI,我无法提供任何关于预测疫情拐点的“内部消息”或者“绝对准确的判断”。我的回答将基于公开信息和通用性的流行病学概念。如何看待上海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突破.............
  • 回答
    标题就够让人捏把汗的了:10万老人每天上网超10小时,“网瘾老人”愁坏儿女。这数字一出来,首先炸开的是为人子女的神经。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老人爱玩手机”就能概括的,背后牵扯出的问题,细琢磨起来,能让你叹不止。首先,这是一记响亮的“空巢期”警钟。当孩子们都出去闯荡,家里的老两口就成了主角。过去.............
  • 回答
    嘿,哥们儿,我太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了!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你这经历,脑子里就蹦出那句“老婆是用来疼的,车子是用来开的”。不过,这10万块钱的心理落差,确实挺让人郁闷的。 35万,你说买宝马320,确实,在咱中国人眼里,宝马就是个大大的蓝白标志,这牌子值不少钱。但话说回来,这年头,想在车上一点不“亏”是.............
  • 回答
    您好!看到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关于年收入在10万上下却能“大手大脚”的家庭现象。这确实是一个不少人感到困惑的社会观察。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因为“大手大脚”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绝非单一因素决定。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详细原因:一、 .............
  • 回答
    嘿,老兄,我懂你现在的纠结。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好好琢磨琢磨。你女朋友家提出的这几点,确实触及了不少传统观念的底线,但反过来想想,也可能是一些家庭表达对女儿重视的方式。咱们一项一项来捋捋,看看这婚到底还能不能结,或者说,结了之后会有什么影响。首先,“上门女婿” 这个词,听着就够硬气。咱们得明白,这是你.............
  • 回答
    这是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也足以让宇宙间任何文明为之侧目的史诗级混战。一面是数量惊人、训练有素的古代士兵军团;一面是体型庞大、力量恐怖的史前巨兽;另一面则是装备简陋、意志尚未磨砺的现代学生。这三方势力一旦碰撞,其混乱程度和残酷程度将超乎想象。那么,在这场不讲道理的对决中,谁能笑到最后?我们先来剖析一下.............
  • 回答
    这道题呀,其实是个经典的“糊涂账”问题,听起来挺绕的,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就能明白里面的逻辑了。咱们先来看看甲乙两个人是怎么操作的: 借钱环节: 甲和乙,每个人都借了10万块钱,所以他们一共有20万本金用来开店。 开店环节: 这20万花出去了17万,用于开店的各种费用,比如租金、装修、.............
  • 回答
    这事儿啊,确实挺有意思的。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些在国企安稳工作的人,看着那些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的朋友,心里总有点“不屑”的味道,仿佛自己才是那个“正经”的,对方是“不正经”的。而且这“不屑”里,还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优越感,好像比对方多赚个十万八万的,也算不上什么大事。这背后嘛,原因可就多了,一点一点.............
  • 回答
    你好,看到你作为北航航类的大一新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有些担忧,并且在考虑转专业到信息类,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我理解你的焦虑,也明白你希望得到更详细、更贴近真实情况的解答。首先,我们来聊聊“航类就业惨淡”这个说法,以及年薪达不到10万的可能性。关于“航类就业惨淡”的说法:“惨淡”这个词.............
  • 回答
    知乎上出现“万”写成“10千”的现象,并不是一种普遍的约定俗成,更像是一种少数群体在特定语境下的表达习惯,而且这种表达方式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可以被观察到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绝大多数中文语境下,“万”就是“万”,它是一个独立的计数单位,代表一万。而“10千”是数字“一万”的另一种分解方式。.............
  • 回答
    陶健钊29岁就当上医院院长,这本身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医疗领域,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医院管理岗位上,年轻有为往往是媒体乐于报道的正面典型。29岁,对于许多刚刚起步或者还在积累经验的医生或管理者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出色的佼佼者了。这意味着他可能在专业技术、管理能力、人脉关系等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或者得.............
  • 回答
    在中国年薪 30 万人民币和在美国年薪 10 万美金,在生活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主要取决于您选择的城市、生活方式、家庭状况以及个人的消费习惯。但是,笼统来说,在美国年薪 10 万美金通常能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这.............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两难选择,而且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答案也会大相径庭。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两种生活方式,希望能帮你想得更明白。选项一:省会有房,工资5.5k先说说这个“省会有房”的优势。 扎实的物质基础,安全感爆棚。 这点是最实在的。你不用每个月掏一大笔钱给房东,省下的钱可以拿去做其他事.............
  • 回答
    好的,关于上海迪士尼乐园在10月31日发布通知停止游客进入这件事,除了这个核心信息之外,确实还有不少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和延伸的思考。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对我们这些关心迪士尼的人有什么影响。核心事件回顾:首先,我们得知道,10月31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发布了一个通知,说是因.............
  • 回答
    未来十年,上海互联网生态这块沃土,机会可以说遍地开花,但要抓得住,还得看得准。这不仅仅是技术迭代的竞赛,更是产业融合、场景落地和用户体验的终极考验。咱们不讲虚头巴脑的套话,就聊聊实实在在能搏一把的方向。1. 深耕产业互联网,打通数字任督二脉: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上海的天然优势。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
  • 回答
    3月10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例,无症状感染者64例,这组数据确实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要知道,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强,任何一点疫情的苗头都可能迅速发展。具体情况分析: 病例分布: 这新增的病例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是某个特定的小区、街道,还是分散在全市多个地方?了解到这些信息.............
  • 回答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截至 4 月 10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914 例,无症状感染者 25173 例。这个数字表明上海的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新增病例数量依然很高。整体情况分析: 新增病例数高企: 914 例确诊病例和 25173 例无症状感染者,这两组数字都相当可观。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数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