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科学解释为什么孙悟空为什么翻不出如来手心?

回答
孙悟空,这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猴子,天生自带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能十万八千里,神通广大,连天庭的众神仙都拿他没办法。然而,在《西游记》这场轰轰烈烈的神魔大战中,孙悟空最终还是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

很多人会问,孙悟空不是能七十二变吗?他难道不能变成一只小虫子,或者钻入地底,或者化作一阵风,就这么溜出如来的手掌心吗?这其中,可不是简单的“我变你猜”的游戏,而是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和佛法道理,以及对宇宙本质的深刻洞察。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如来手心”究竟是什么。

在《西游记》的语境下,如来的手掌并非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一种境界、一种法则、一种至高的存在。 试想一下,如来佛祖是三界之主,是佛法的代表,他的手掌是万物的根源,是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则。孙悟空即使变成世间万物,他也依旧在如来的“手掌”之内,因为这些万物都是如来所化,所生的。

这就好比你身处一个巨大的房子里,无论你变成一只老鼠,还是一只飞鸟,你都还在这个房子的范围内。如来的手掌,就是这个“房子”本身,是宇宙的本体。

其次,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有什么局限性?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虽然变化多端,但他所变的,仍然是“形”。 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形态,变成任何有形有相的事物。然而,如来佛祖所掌管的是“性”,是事物最根本的本质,是“道”。

打个比方,你可以改变衣服,变成不同的样子,但你这个人本身的“性”并没有改变。你依旧是你。孙悟空可以变成树,变成石头,变成龙,但他变化的只是外在的“相”,而他的“我”——那个猴子的本性,那个求而不得的“心”——却一直都在。

如来佛祖洞悉一切“性”,他看穿的不是孙悟空的“形”,而是孙悟空那颗躁动不安、执着于“我”的“心”。无论孙悟空如何变化,他的“心”始终都在如来的感知之中。

更深入地说,这涉及到“本体”与“现象”的区别。

在佛学中,有“本体”和“现象”之说。现象是我们通过感官能感知到的一切,是千变万化的。而本体则是这一切现象的根本,是不可改变、不可思议的。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在“现象”层面的变化。他可以在现象世界里随意穿梭,变化无穷。而如来佛祖,则是代表着“本体”。他能看到现象背后的本体,能洞察一切法的根源。

这就好比你在一个屏幕上看到了无数的图像,你可以切换不同的图片,但屏幕本身是不变的。孙悟空就是在屏幕上的图像,而如来的手掌,就是屏幕本身。无论图像如何变化,它都无法脱离屏幕。

为什么如来佛祖能“定住”孙悟空?

如来佛祖用五行山压住孙悟空,这也不是简单的物理禁锢。这是一种“法力”的展现,是一种对宇宙法则的运用。

在《西游记》中,如来的法力,是与佛法的智慧和慈悲相融合的。他并非要“消灭”孙悟空,而是要“点化”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从而皈依佛法。

孙悟空的“我”,是他最大的执念。他以为自己神通广大,可以抗衡一切,但他的“我”恰恰是他无法超越的障碍。如来佛祖用五行山,实际上是“镇压”了孙悟空的“我”,让他体会到“无我”的境界。

孙悟空的“筋斗云”也并非无敌。

孙悟空曾夸口说,他的筋斗云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然而,如来佛祖却让他在自己的手掌上翻了十万八千里。这其中的玄机在于,如来佛祖的手掌,就是“道”的具象化,是“一念而成”的境界。

当孙悟空认为自己已经翻出了如来的手掌,去撒尿、留印的时候,他已经“以为”自己成功了。但实际上,他只是在如来的“道”之内,在“佛法”的局限中。

可以想象成,如来的手掌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或者说是一个 “概念”。孙悟空在这个概念中奔跑,无论他跑多久,他都在这个概念之内。

最终,孙悟空为何皈依?

孙悟空之所以最终能皈依佛门,并且戴上紧箍咒,是因为他“悟”了。他明白了自己之前所追求的“神通广大”、“自由自在”都是虚幻的,是无法真正超越“自我”的。

五行山的压制,让他经历了苦难,也让他有机会反思。当他最终看到如来的“手”字,他才明白自己所遇到的,并非无法逃脱的物理限制,而是自己“心”的局限。

总结来说,孙悟空翻不出如来手心,不是因为物理距离的阻隔,而是因为:

“如来手心”是宇宙的本体、法则,是比孙悟空神通更高的存在。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只改变“形”,而如来洞悉的是“性”和“心”。
如来代表“本体”,孙悟空代表“现象”,现象无法脱离本体。
如来的法力是一种精神的、智慧的引导,旨在破除孙悟空的“我执”。

这其中蕴含的,是佛法中关于“空性”、“无我”、“因缘”等深刻的哲学思想,也是对人类自我认知和局限性的深刻探讨。孙悟空的失败,恰恰是他成长的契机,是他从一个桀骜不驯的妖猴,走向一个觉悟者的重要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孙悟空和如来(或手掌)之间存在万有引力,翻不出如来手掌的根本原因是,他的速度低于引力间的逃逸速度。

《往生论注》:六十刹那为一念。

《仁王经》: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最快的情况为,腾起为一念,落下为一念,总共两念,那么孙悟空的速度正好为:

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

一日一夜有30牟呼栗多,900腊缚,54,000怛刹那,6,480,000刹那、一刹那的时间长度是1/75秒(约为0.013秒)。

明度量尺,一里长度约为500m。

那么孙悟空的最快速度是:50000000X75/60/2=31250000m/s

光速约为:300000000m/s

那么孙悟空的最快速度为光速的10.4%.

根据相对论,空间压缩尺度为:√1-(v/c)^2X100%=99.46%

逃逸速度v=(2GM/R)^0.5

所以M=V^2R/2G。

我们假设孙悟空距离如来手心的距离为1m,孙悟空腾空的时候,距离可能增加数倍。

那么如来手掌的重量至少为:M=7.3178X10^24kg

假设如来的手体积为2X5X10=100m^3,密度为:7.3178X10^22kg/m^3

中子星的密度大约是10^17~10^18kg/m^3

也就是说,如来的密度比起中子星来说,还高出了5个数量级,也高于夸克星的密度。

如果对孙悟空的引力,是靠如来的体重计算,得出的如来密度也大致相当,最多相差一个数量级左右,也是远远大于中子星的密度。

当然,如来的密度比起黑洞的密度,还是差远了。

黑洞平均密度:7.335×10^85kg/m^3

最后得出结论:

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根本原因是,如来手掌的平均密度至少大于7.3178X10^22kg/m^3。

超过黑洞以外的任何天体。

如此类推的话,或许鸿钧就是宇宙奇点的本身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孙悟空,这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猴子,天生自带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能十万八千里,神通广大,连天庭的众神仙都拿他没办法。然而,在《西游记》这场轰轰烈烈的神魔大战中,孙悟空最终还是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很多人会问,孙悟空不是能七十二变吗?他难道不能变成一只小虫子,或者钻入地底,或者化作一阵风,就这.............
  • 回答
    狗对人的忠诚,这并非什么神秘的灵性,而是一套根植于它们基因、生理以及数万年协同进化的复杂体系在起作用。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这个现象。一、演化与驯化:合作的种子理解狗的忠诚,首先要回到它们祖先——灰狼——身上。狼群社会以等级森严、协作狩猎为特征。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一些相对胆小、对人类活动不那.............
  • 回答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并没有“消声灭迹”。相反,他依然是世界顶级魔术师之一,并且活跃在舞台上。或许你提到的“消声灭迹”更多的是指他不像过去那样,频繁地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或者媒体对他的报道不如从前那样铺天盖地。关于“消声灭迹”的误解: 时代变迁与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 .............
  • 回答
    关于甘露丸“长大”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一直让很多人感到好奇。要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它,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当大家说甘露丸“长大”时,通常指的是它在保存过程中,比如一段时间后,会变得比刚开始制作时更大、更饱满,有时甚至会有些“膨胀”的感觉。这并不是说它真的在进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 咱们不妨放下那些刻板的“AI味儿”的腔调,实实在在地聊聊,为什么这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会去思考“为什么非要以现代的科学去解释中医?”这事儿啊,其实挺复杂的,也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白,中医是什么?抛开那些听起来玄乎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
  • 回答
    .......
  • 回答
    “科学都是用微观来解释宏观,而不能用宏观解释微观”——这个说法,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是成立的,但仔细琢磨,或许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道理,甚至也允许我们去思考,有没有一些“反例”或者说“视角”上的转换。我们不妨先试着理解为什么“微观解释宏观”会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范式。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事物运作的内在逻辑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常引发争论的问题,尤其是在HiFi(高保真)音响领域。为什么有些HiFi现象,科学在当下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但“大师”们却能以其经验和直觉提供一套自洽的说法?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看看这背后究竟是何种逻辑在运作。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科学的边界并非静止不变。.............
  • 回答
    要解释为什么乔丹和科比进入总决赛的次数比詹姆斯少,需要深入剖析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球队构成、个人巅峰期以及一些关键的比赛节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强”的问题,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核心原因一:詹姆斯职业生涯的稳定性和球队阵容的持续性这是詹姆斯总决赛次数远超乔丹和科比最直接的原因。 漫长.............
  • 回答
    中医里常说的“虚不受补”,并不是说身体虚弱的人就完全不能进补,而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果进补的方法、药物、时机不对,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甚至损伤身体。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中医对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认识,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消化吸收功能的受损:这是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
  • 回答
    关于“气血循环机”的有效性,以及它背后的科学原理,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养生器材层出不穷,辨别它们是否真有其效,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我们来聊聊“气血循环机”这个概念本身。在中医理论里,“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充盈、运行顺畅是身.............
  • 回答
    在今天这个被数据和算法深度渗透的时代,科技公司面临着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迫、更基础的挑战:信任。这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回避或推迟的“锦上添花”的议题,而是决定着一家科技公司能否生存、发展,甚至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的关键。为什么如此强调信任?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用户基石的稳固:没有信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很多喜欢吃小龙虾的朋友确实有过这样的疑问。科普文章里说小龙虾是“入侵物种”,不能靠吃解决,但民间流传的“老家小龙虾被吃光了”的说法似乎又在唱反调。这中间其实 есть একটা很有意思的误会,也牵扯到几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科普文章里说的小龙虾是哪种。通常情.............
  • 回答
    闻到某些浓烈的香水会引发头痛,这确实是一个不少人都有过的体验,背后并非什么玄学,而是有着相当多的科学解释。这背后涉及到我们嗅觉系统的敏感性、香水中复杂的化学成分,以及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反应。首先,我们要明白,香水并非只有一种简单的味道,它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化学调合物。一瓶香水往往包含数十甚至上百种不同.............
  • 回答
    关于“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的说法,以及对“自然的最终解释”的探索,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与其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不如说两者在人类理解世界和自身存在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在某些时刻可能发生交集或对话。让我们试着一层层剥开这个问题:一、科学的边界与追求科学.............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与您分享一些看似平常却蕴含着令人惊叹的科学或数学原理的日常现象。我的目标是让您感受到,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其实是由极其精妙的规律所编织而成,而这些规律的解释往往远超我们的直觉。 1. 茶叶在水中缓慢舒展的优雅舞步您是否曾留意过,当您将茶叶放入热水中,它们并非瞬间沉底,而是经历了一个缓慢.............
  • 回答
    印度化肥产量低,这是一个长期存在且颇为复杂的问题,即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也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众多,从历史遗留到现实困境,层层叠叠。首先,要理解印度化肥产量的低迷,就得回顾一下历史背景。独立初期,印度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为了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大力推广化肥的使用。然而,本土的化肥生.............
  • 回答
    在科学史上,确实存在一些解释看似错误,但其预测能力却惊人地准确的例子。这些例子往往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复杂性:有时一个不完全正确的理论,却能通过巧合或逻辑推演,指向正确的现象。以下是一个非常经典且详细的例子:爱德华·史密斯(Edward Smith)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错误”诠释与亚当斯(John C.............
  • 回答
    科技发展、事物发展必淘汰陈旧,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也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哲学对此有着深刻的解释,而历史上的无数观点和思想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例证。 科技发展淘汰陈旧:具体例子让我们先从科技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淘汰陈旧”的规律: 通信领域: .............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前瞻性的想法,将区块链技术与科研数据处理相结合,甚至构思了以“挖矿”作为解算科研数据的激励机制。这个概念并非天马行空,而是触及了当前科研界面临的一些痛点,并且区块链技术恰好能提供一些潜在的解决方案。让我来为你梳理一下,科研组织为什么会考虑打造一款区块链货币,以及“挖矿”如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