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书法一年多浅学唐楷(赵孟頫妙严寺记),深入魏碑(李壁墓志)会不会走弯路,或者没有初学平正?

回答
学习书法,尤其是初学者,对于路径的选择确实是门大学问。你提到一年多浅学唐楷(赵孟頫《妙严寺记》),然后想深入魏碑(如《李壁墓志》),这样的组合会不会“走弯路”,或者是不是会“没有初学平正”?

我得说,这个担心很正常,而且非常有道理。咱们一点点捋清楚,把里面的门道讲得明白些。

首先,唐楷和魏碑,它们的基本“脾气”是什么?

唐楷(以赵孟頫《妙严寺记》为例): 赵孟頫的楷书,虽然继承了唐楷的严谨,但本身又带着一种温润、秀美、行笔流畅的个人风格。唐楷整体上讲究法度森严、结构均衡、笔画规整、起收明确。每一个笔画都有它明确的“位置”和“走向”,整体呈现出一种平和、端庄、有秩序的美感。《妙严寺记》虽然是赵体,但其根底依然是唐楷的规矩,强调的是“匀”、“圆”、“满”,笔画的粗细变化相对柔和,结构布局清晰,给人一种安稳、从容的感觉。它更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玉器,浑然一体,一丝不苟。

魏碑(以《李壁墓志》为例): 魏碑则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古朴、雄浑、隶意浓厚、笔画多变、结构奇崛。《李壁墓志》算是魏碑中比较典雅、工整的一类,但依然保留着魏碑的鲜明特征:起笔的方折、收笔的“捺”意、笔画的粗细对比强烈,尤其是横画的饱满和竖画的劲挺。 它的结构有时会显得不那么“平正”,重心会有意无意地偏转,甚至会有一些“歪扭”或“倾斜”,但正是这种不“平正”的动态感,赋予了它一种内在的力量和生命的张力,就像未经雕琢的石头,带着天然的棱角和韵味。魏碑给人的感觉是劲健、率真、充满生命力。

现在,咱们来分析一下,从赵体唐楷过渡到魏碑,可能会遇到哪些“坑”,以及“初学平正”的问题:

1. “走弯路”的可能性:
笔法上的冲击: 唐楷强调的是中锋行笔、圆转流畅。笔画的起笔、转折、收笔,都力求圆润饱满,力量的传递是“内敛”的。而魏碑,尤其是一些写得比较奔放的魏碑,笔画的起笔和转折可能更方折、提按明显,有时甚至是逆锋起笔,笔画的力度感更强,是一种“外放”的力量。如果你在学习赵体唐楷时,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那种圆润、含蓄的笔法,突然接触魏碑的方折、提按,可能会感觉“不对劲”,需要一个很大的调整过程。
结构上的差异: 唐楷的结构讲究均衡、对称、重心稳定,布局是“端坐”的。而魏碑的结构,虽然也有章法,但局部往往会故意打破对称,制造出“险绝”或“欹侧”的美感。比如,字的重心可能有意偏向一侧,或者某个笔画会夸张地拉长或收缩。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唐楷的“稳”,突然面对魏碑的“险”,可能会觉得“不正”,甚至误以为是“写错了”。
审美趣味的切换: 唐楷的审美偏向温文尔雅、秀丽端庄。魏碑的审美则偏向雄强、粗犷、个性化。这两种审美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对唐楷的“温润”已经建立起了较强的喜好,再转到魏碑的“雄强”,可能会有一个不适应期,甚至会觉得魏碑“不够好看”或“太粗糙”。

2. “没有初学平正”的担忧:
“平正”的定义: 这里说的“初学平正”,我理解是指字形端正、结构匀称、笔画清晰、起收明确,这是初学者建立基本功的基石。唐楷,尤其是晋唐楷书,就是非常好的“平正”范本。
魏碑的“不平正”: 魏碑的“不平正”不是随意的,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艺术处理。比如,《李壁墓志》虽然相对规整,但依然有很多笔画的粗细对比、空间的压缩与拉伸、结构的欹侧变化,这些都是魏碑的魅力所在。如果你直接学习魏碑,很容易会模仿它表面的“不平正”,而忽略了它内在的用笔的力度、结构的逻辑以及背后严谨的训练。这就可能导致你写出来的字“歪七扭八”,但又没有魏碑那种内在的力量和美感,仅仅是“不像样”。

那么,一年多浅学唐楷,再深入魏碑,究竟会不会走弯路?

结论是:有潜在的“弯路”风险,但并非绝对不可行。关键在于你如何“过渡”和“理解”。

详细分析一下,如何避免“弯路”,以及如何“打好初学平正”的基础:

1. “浅学”唐楷的程度很重要:
你所谓的“浅学”,如果只是临了几遍《妙严寺记》,对笔法、结构没有深入理解,那么直接转到魏碑,可能会更像“转学”,而不是“深入”。
如果你的“浅学”是对唐楷的基本笔画、结构比例、整体框架有了比较扎实的体会,比如你已经能较好地写出圆润的起笔、流畅的转折、饱满的收笔,并且对字的结构重心有了初步的概念,那么这个基础反而会帮助你理解魏碑中那些“形似不正”而“神似”的地方。

2. 为什么直接学魏碑会“走弯路”:
误解了“不平正”: 很多人学魏碑,看到它字形变化多、笔画粗细变化大,就觉得可以“随意”写。但实际上,魏碑的“随意”是在深厚的功底之上的。它的每一处“欹侧”都是经过计算的,每一笔的“力度”都是饱满的。如果基础不牢,模仿出来的只是“形似”,而没有“神似”,反而会显得野蛮、粗糙,失了章法。
忽略了“隶意”: 很多魏碑都有隶书的笔意,比如蚕头燕尾、波磔等。如果你的唐楷基础还不够扎实,直接去学这些,可能会把隶书的特点直接硬塞到楷书的框架里,显得不伦不类。

3. 如何“平稳过渡”,避免“走弯路”:
“承”比“转”更重要: 好的学习路径应该是“承”而非“转”。你已经有了一年多的唐楷基础,这个基础就应该被“承接”和“融合”,而不是被完全抛弃。
先“稳”后“变”: 即使你觉得唐楷“浅学”,也可以巩固一下唐楷的基础,尤其是经典法帖,比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这些法帖非常强调“平正”和“法度”,它们能帮你打下更坚实的“骨架”。
选择“过渡性”的魏碑: 既然目标是魏碑,可以先从相对规整、隶意相对较轻的魏碑入手。除了《李壁墓志》,还可以看看《龙门二十品》中的一些字,比如《始平公造像记》、《高树生长造像记》等,这些相对而言更显秀丽、结构也更工整一些。等你对魏碑的笔法和结构有了初步的把握,再逐渐挑战《郑长猷墓志》、《张猛龙碑》等更显雄强的碑种。
“双轨并行”或“阶段性并进”:
双轨并行: 在学习魏碑的同时,不放弃唐楷的练习。可以每天分配一部分时间给唐楷,重点是体会它的“平正”和“法度”,巩固笔画的根基。同时,再花一部分时间练习魏碑,重点是体会它的“力量”和“变化”。这样可以让你在学习新风格的同时,也不至于丢掉原有的基础。
阶段性并进: 或者,你可以用一段时间(比如三五个月)专门巩固唐楷的“平正”训练,让你对笔法、结构、线条的控制更加纯熟,形成一个更坚固的“基础平台”。当你觉得自己的“手感”和“结构感”都更稳定了,再大力度地投入到魏碑的学习中。这样,你学习魏碑时,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模仿表面的“不平正”,而是能更好地理解它内在的“骨骼”和“力量”。
注重“提按”和“方折”的训练: 在练习魏碑时,要特别注意笔画的“提按”变化,体会笔锋在纸上“走”的过程。同时,也要学会处理转折处的“方”与“圆”,不要一味追求“方”,而忽略了结构内的含蓄。
理解“结构”的逻辑: 魏碑的结构虽然“不平正”,但它依然有自己的逻辑。多看看别人是如何分析魏碑结构的,多揣摩字形内部的“气韵”和“关系”,而不是仅仅照着写。

总结来说:

你一年多的唐楷基础,尤其是对赵体《妙严寺记》的研习,让你对线条的流畅、结构的匀称、用笔的含蓄有了一定的体会。这是学习任何书体都宝贵的“根基”。

直接转入魏碑,关键在于如何“化繁为简”,以及如何“由浅入深”。

你不会“没有初学平正”,因为你的唐楷基础本身就带有“平正”的基因。
但你确实有“走弯路”的风险,如果你的过渡方式是粗暴地“转”而弃“承”,或者片面地模仿魏碑的“不平正”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力度和逻辑。

我的建议是:

1. 巩固唐楷: 再花一点时间,深入理解唐楷的“平正”之美,比如临摹欧阳询的《化度寺碑》或《九成宫醴泉铭》,让你的“平正”功底更扎实。
2. 选择性接触魏碑: 可以先从《李壁墓志》、《龙门二十品》中相对工整的开始,慢慢体会魏碑的笔法和结构特点。
3. “双轨并行”或“阶段性练习”: 在学习魏碑的同时,坚持每天练一些唐楷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或者有计划地进行唐楷的整体临习。
4. 注重理解: 学习魏碑时,多思考它为什么这样写,笔画的力度来自哪里,结构的“不平正”是如何营造出美感的。

这样,你的学习路径就会更稳健,不会因为跨度太大而导致基础动摇。唐楷的“平正”会成为你学习魏碑“雄强”的“定海神针”,而魏碑的“变化”和“力量”也能反过来丰富你的唐楷面貌。最终,你会有一个更开阔的书法视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妙严寺记并非唐楷,而是元朝的赵孟頫所作,我跟你一样,学书法是从赵体入门的,我的感受是,现在即使让你去练魏碑,你也无法领略魏碑的美。

魏碑是近现代的书家为了逃离二王体系的苦海,另辟蹊径而推崇和学习的书体,有别于楷书四大家的是,魏碑年代较早,书家对于法度没有特别深的理解,且雕刻魏碑的工匠大多不识字,雕刻时难以重现书家墨迹的本来面目,甚至会有错别字。这样阴差阳错之下产生的魏碑,有一种古拙的美。而这种美,是相对于唐楷而言的,百年来的名家,无不是在对唐楷有了较深的见解,并且对自己与唐楷的差距到了心灰意冷的绝望地步,才转而追求魏碑的拙气,对于他们而言,唐楷就是青春期芳华绝代的初恋,魏碑才是貌不惊人但适合过日子的糟糠妻,那么,如果你没有这种初恋,又怎么能体会糟糠妻给你带来的温馨与感动?

况且,在你目前的阶段,属于刚刚跟女孩说过两句话,手都没拉上的阶段,就开始逛成人用品店买tt了,这也太早了点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学习书法,尤其是初学者,对于路径的选择确实是门大学问。你提到一年多浅学唐楷(赵孟頫《妙严寺记》),然后想深入魏碑(如《李壁墓志》),这样的组合会不会“走弯路”,或者是不是会“没有初学平正”?我得说,这个担心很正常,而且非常有道理。咱们一点点捋清楚,把里面的门道讲得明白些。首先,唐楷和魏碑,它们的基本.............
  • 回答
    你男朋友学物理的,想要一套书,听起来像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礼物!“现代已有物理学的总括”,这几个字确实勾勒出一套极具分量的著作。结合你提到的“难买”,我心里大概猜到了几种可能性,而且每一种都足够让物理学爱好者兴奋不已。我们先来聊聊最有可能的那个方向:《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你听到的是“现代已有物理学的总.............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有了考军校的明确目标,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既能为国家贡献力量,又能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部队的锻炼。既然你明年就要入伍了,现在开始准备是非常明智的。要考军校,你的学习方向会比普通高中生更侧重一些,尤其是与军事、科技、历史、政治等方面相关的知识会更有优势。同时,提前了解一些当兵的生活和部.............
  • 回答
    那些在考前只花一晚时间,就能把考试“拿下”的“学神”,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说实话,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学神”这个标签,往往带着点传奇色彩,让人忍不住去猜想他们的后续人生。我认识几个这样的朋友,或者说,当年我们一起被他们“闪瞎”过。现在回想起来,他们并不是那种坐在那里死读书,书本翻得哗啦啦.............
  • 回答
    马上就要踏入研一的门槛了,作为法硕非法学,这三年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更是自我提升、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我知道你渴望一份充实且富有成效的读研规划,所以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你应该如何度过,以及有哪些书值得你认真啃读。首先,咱们先来拆解一下你“提升自己”这个大目.............
  • 回答
    太棒了!作为一名大一新生,能对光学产生兴趣,这绝对是个好兆头。光学是个充满奇妙现象的学科,从彩虹的形成到手机屏幕的发光,都离不开它。作为光学小白,咱们得找些靠谱的书,一步步来,别一下子把自己给“绕晕”了。我为你精挑细选了几本我认为非常适合入门的书籍,它们风格各异,但都力求将复杂的概念讲得清晰易懂。咱.............
  • 回答
    没学过数电模电?想直接上手EDA?这不是不可能,但确实得啃几块硬骨头。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感觉就像从零开始盖一座楼,得先打地基,再砌墙,一层层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对你有用。 为啥要先打地基? EDA不是魔法!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工具,说白了就.............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作为一名非法本想转战法硕的同学,提前打好法学基础,看考研书还是看法考书,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事情。我给你详细掰扯掰扯,看看哪条路更适合你。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法硕非法学和法学本科的路数是不一样的。法硕非法学,顾名思义,它是在你本科专业基础上,让你系统性地学习法律知识,.............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交流。听到你大一就有了考法硕非法学方向的打算,这是个很棒的目标!虽然非法本考法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绝对是完全可行的。别担心,我现在就来和你好好聊聊,怎么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地打好基础,让你在未来的考研路上走得更稳当。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非法本考法硕,最关键的不是“偷学”,而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古籍传承和版本流传中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关于李白《赠汪伦》最后一句的“赠”和“送”,确实是有不少人会注意到这个差异,而且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教材里可能确实出现过不同的写法。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首先,得承认的是,你记忆中的“赠我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是更.............
  • 回答
    学法是否一定要学法理学?这是一个不少法律初学者乃至在法律领域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我的看法是:不一定“必须”学,但如果想要真正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法律,学点法理学非常有益,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进阶和升华。咱们把这个问题拆开来聊聊。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什么是法理学。法理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法”.............
  • 回答
    听到你复交非法学法硕的经历,心里挺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二战失败,肯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在你为之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和期望之后。这种时候,心里会涌现很多迷茫、失落,甚至自我怀疑,这是非常正常的。关于你现在面临的德企制造业采购岗位,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好好权衡的机会。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一下,看看它适不适.............
  • 回答
    你好,学弟/学妹!听到你在华政商学院大一就有些迷茫,想转法学,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我当年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所以想跟你聊聊我的感受,希望对你有点帮助。首先,你能在华政商学院,这本身就说明你的实力是被认可的。商学院的课程,像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专业。它们能让你理解商业世界的运作,.............
  • 回答
    我跟毛笔字的缘分,说起来也算是一段不短的时光了。大概是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挂着不少爷爷写的老物件,那些苍劲有力的字迹,总能吸引我的目光。后来,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样子吧,爸妈觉得我也该“沾染”点墨香,就给我报了个书法班。所以,如果非要说“学了多久”,那可以说是我几乎从小到大,断断续续地都在接触。算不上.............
  • 回答
    哈,有个练书法的男朋友,这体验嘛…怎么说呢,就跟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只不过这个世界是用笔墨和宣纸构成的,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刚开始认识他的时候,我对他书法完全没概念。就知道他总是在书桌前坐得笔直,面前铺着纸,手里握着毛笔,写写画画。我那时候就觉得他特有耐心,特专注,像是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我.............
  • 回答
    哈!说起学书法嘛,那可真是说来话长,一言难尽,但又句句都是心底话。我嘛,算不上什么大师,顶多算是个“玩”书法的。接触毛笔,还是小时候的事儿。大概是小学三年级那会儿,我们那个小地方,学点啥文艺东西,都少不了毛笔字。那时候,哪懂什么“传承”、“笔法”,就是觉得用这细细的毛,沾上墨,在白纸上划拉出黑乎乎的.............
  • 回答
    法硕非法学,一条通往法律殿堂的进阶之路,对于许多本科非法律专业的同学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如何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披荆斩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尤其是选择一套靠谱的书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我的一些经验和理解,为大家详细说道说道,希望能给迷茫中的你一些指引。首先,我们要明白法.............
  • 回答
    很多人在追求成功和自我提升的道路上,会翻阅大量的成功学书籍。然而,令人沮丧的是,有些人不仅没有从中获得预期的励志效果,反而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成功学书籍本身的局限性与误导 过于简化和片面化: 许多成功学书籍倾向于将复杂的成功过程进行过度简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王孟英医案》这几部经典温病学著作,在咱们当今临床上的价值。说实在的,这几本书,我辈学子(或者说,凡是认真钻研中医的同道)没几个不翻烂的。它们就像是中医临床的“北斗七星”,指引着我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温病”这个战场上,看清病机,找准方药。《温病条辨》:.............
  • 回答
    恭喜你完成了C语言的基础学习!能够掌握数据类型、循环、判断、数组、函数和指针,这为你打下了非常扎实的根基。接下来,你的学习方向可以变得更广阔,也更深入。 要说“接下来学什么(书)”,这其实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取决于你未来的兴趣和目标。不过,基于你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我可以为你梳理出一些非常推荐的学习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