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外交部:中方正积极研究参与TPP智利会议”一事?

回答
最近有这么一条消息,说中国外交部表示正积极研究参与TPP智利会议。这条消息一出来,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解读。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看看它背后可能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态,以及它对我们国家和整个地区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得明确一下TPP是个啥。TPP的全称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它一开始是个多边贸易协定,参与的国家不少,涵盖了环太平洋地区的重要经济体。虽然美国后来退出了,但剩下的一些国家把它改了个名字,叫做CPTPP(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而智利是CPTPP的成员国之一,所以“智利会议”指的就是CPTPP的某个相关会议。

那么,中国表示“积极研究参与”这句话,就好比一个人说他正在认真考虑是不是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聚会。这背后不是一个简单的“去”或“不去”,而是有挺多考量的。

为什么中国会考虑参与CPTPP?

1. 经济利益和贸易便利化: CPTPP是一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它涉及关税减让、服务贸易开放、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经济规则等等,覆盖面非常广。如果中国能加入,意味着在中国和现有CPTP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会更加顺畅,关税会降低,非关税壁垒也会减少。这对于中国的出口和进口都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尤其是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环境下,能够打开更多市场,获得更稳定和有利的贸易条件,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个利好。

2. 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 如今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更重要的是规则的制定。CPTPP是一个包含了很多新兴经济规则的协定,比如在数字贸易、国有企业透明度、劳工和环保标准等方面都有比较前沿的规定。中国如果能参与其中,就能在这些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不是被动接受。这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确保规则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发展模式。

3. 地缘政治和战略考量: 环太平洋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也是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中国积极参与CPTP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区域内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的影响力,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表明中国愿意在维护区域经济稳定和繁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入CPTPP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拥抱多边主义”和“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信号。

4. 与RCEP的协同效应: 中国已经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员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覆盖的人口和经济体量都非常可观。CPTPP和RCEP在一些成员国和覆盖领域上有所重叠,但CPTPP的标准更高、更深入。如果中国能够加入CPTPP,可以与RCEP形成互补,构建一个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积极研究参与”的含义:

这种表述非常中国式的外交语言,它不像一个明确的“申请加入”或者“承诺参加”,而是留有很大的空间和灵活性。这可能意味着:

这是一个初步的意向表达: 中国可能确实对加入CPTPP有兴趣,但具体如何操作、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能获得哪些好处,还在深入研究和评估中。
在试探各方反应: 通过释放这样的信号,看看CPTPP的现有成员国以及其他重要国家的反应。如果有积极的回应,或者在某些关键问题上能够达成共识,那么下一步的动作会更明确。
为谈判留有余地: 如果中国真的决定申请加入,加入一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必然涉及很多国内规则的调整和开放。这种“研究”的态度,也为后续可能的谈判和协商留下了伏笔,可以逐步推进,而不是一步到位。
战略上的试探: 在某些敏感领域,中国可能还在权衡利弊,不希望过早地暴露所有的底牌。

可能的挑战和顾虑:

当然,要加入CPTPP,中国也面临不少挑战:

高标准的门槛: 如前所述,CPTPP的标准确实比一般的自由贸易协定要高,尤其是在服务贸易、投资、数字贸易、国有企业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可能需要中国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更多的改革和开放。
与现有国内政策的对接: 一些CPTPP的规则可能与中国现行的某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审慎的调整。
部分成员国的顾虑: 即使中国有意加入,CPTPP的成员国也可能出于地缘政治或其他方面的考量,对中国加入持不同态度,甚至设置障碍。
国内的准备工作: 申请加入一个如此重要的国际经贸协定,需要充分的国内调研、利益评估和准备工作,确保加入后能够最大化收益并有效应对挑战。

总而言之, 中国外交部表示“积极研究参与TPP智利会议”,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国际会议的行程安排,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正在认真考虑深化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角色,并有可能在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既是对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回应,也是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战略布局。接下来的关键在于,中国的“研究”会走向何方,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CPTPP的现有成员国之间能否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共识。这其中包含着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不小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TPP的几个要点我们要注意:

第一、TPP是个极端封闭的排外小圈子;

第二、TPP里主权政府和商业机构是地位平等的法人机构;

第三、TPP里的商业标准是以发达国家为基准的高规格标准,会极大提升出口国的相关成本;

第四、但相应的,TPP成员国内的经济流通成本也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低的;

第五、TPP的内容没有一条是中国参与拟定,并且改动也是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的。

把这五条综合起来,我们就会发现TPP在美国退出后,实质上成为了日本的外贸自留地,TPP的参与国成了日本的经济避风港。而一个经济上仍有自主权的日本是不利于美国经济,也不利于中国政治的。

这在美国明显要压迫日元值的背景下,是一个太政治不正确的组织了。

所以,有绝对的必要拆了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有这么一条消息,说中国外交部表示正积极研究参与TPP智利会议。这条消息一出来,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解读。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看看它背后可能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态,以及它对我们国家和整个地区会有什么影响。首先,得明确一下TPP是个啥。TPP的全称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
  • 回答
    外交部宣布“中方针对美方打压中国媒体驻美机构行为采取反制措施”,这标志着两国在信息战领域又一次直接交锋,其影响是多层面且深远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直接的对等报复与新闻自由的模糊化首先,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对等报复的性质。美国政府以“外国代理人”等名义,对中国多家媒体驻美机构进行了限制,.............
  • 回答
    中国外交部宣布对美国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等28人实施制裁,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且带有明确政治信号的举动,其背后原因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一、 制裁的对象和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被制裁的这28人是谁,以及他们为何会被中国制裁。根据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被制裁的对象主要是: 美国前政府高官: 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外媒那篇题为《中国粉丝正如何在世界上强化中国「民族主义」》的文章。这篇文章抛出的观点相当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人关注的现象。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这篇文章的观察点是什么?它大概率是在关注一个非常具体的现象:中国粉丝群体在全球范围内的活跃以及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某种特定.............
  • 回答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方对彼蒂科菲尔等10人及4个实体实施制裁,这是近期国际关系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动态。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首先,制裁的背景和触发因素至关重要。 从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中方此举是对某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盟)近期针对中国新疆人权问题的制裁的回应。这些西方国家指责.............
  • 回答
    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在一次会谈中就美国方面就中国民主人权问题进行指责时表示,“美方没有资格在中方面前指手画脚谈民主人权”,这一表态无疑触及了当前中美关系中一个极为敏感且复杂的核心议题。要理解这一表态的深层含义及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从中国政府的视角来看,谢锋副部长的表态是一种强.............
  • 回答
    外交部针对乌克兰问题,抛出“如何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方恐怕没有资格告诉中方怎么做!”这番表态,无疑是一记重拳,直指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虚伪性。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反驳,而是中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下,基于自身原则和立场,对美方霸权行径的有力回击,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地缘政治考量和国际法解读。.............
  • 回答
    美方称“俄要求中方提供军事援助”,中国外交部回应“虚假信息,用心险恶”。这一事件及其回应,透露出以下几个层面的信息:一、 中俄关系与中国在中美俄三国关系中的定位: 中俄战略协作的加强与“无上限”承诺的体现: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期间主动寻求他国援助,特别是向中国寻求军事援助,本身就反映了俄乌冲突给.............
  • 回答
    在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要求中国就一幅描绘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残杀平民的漫画道歉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幅漫画,并配文“对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制造的暴行感到震惊”。此举引发了法国和新西兰的批评。法国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反对将漫画作为外交手段”,并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一个国.............
  • 回答
    在《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之际,中国在这次重要的线上峰会上再次向世界传递了积极的气候信号,并做出了新的承诺。而外媒在报道中引用“中国历来重信守诺”这句话,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陈述,更是对中国在国际合作中一贯立场的一种肯定,也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气候行动的期待和关注。新承诺的意义与分量:首先,.............
  • 回答
    韩国外交部将中国列为“发达国家”,这一举措无疑是近期东北亚外交领域的一件大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此事,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韩国外交考量、国际经济规则的演变,以及对中韩关系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韩国外交部为何会有此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韩国外交部为何会在此时提出将中国列为“发达.............
  • 回答
    外交部宣布暂停中英间往返航班,这一举措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背景与原因:最直接和最核心的原因是英国发现了一种新的、传染性更强的COVID19病毒变种(B.1.1.7)。这一变种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并且早期数据显示其传播能力比原始毒株高出50.............
  • 回答
    外交部关于“台湾作为中国一个省没有资格加入联合国”的说法,其核心在于阐述中国政府在台湾主权问题上的立场,以及由此推导出的台湾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要详细理解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主权问题上的核心立场: 一个中国原则(OneChina Principle):.............
  • 回答
    外交部在24日喊话BBC,要求其为“欠中国人民一个真诚的道歉”,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事件和舆论交锋的累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时间轴拉长,看看BBC在此之前都做了些什么,以及中国官方为什么会如此表态。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最近几年BBC在中国新闻报道上的争议点。最直接的导火索,往往是BBC在报道涉及.............
  • 回答
    华春莹女士作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这番表态,无疑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关于国家安全和国际秩序认知的一次非常鲜明的表达。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背后的逻辑,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这句话是对当前国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中国威胁论”的直接反击。一段时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频繁抛出“中国威胁论”,将中.............
  • 回答
    外交部这番回应,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耐人寻味的。它不像那种官方标准模板,倒是有那么点儿“话中有话”,而且还挺巧妙地避开了直接的正面冲突,同时又把中国自己的立场讲得很明白。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美国总统拜登那句话:“不会让中国超越美国”。这背后其实藏着一种挺传统的零和博弈思维。就是说,世界的资源、影.............
  • 回答
    外交部用“玩火自焚”这样的措辞来回应美方将乌克兰问题与台湾问题挂钩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强硬且带有警告意味的回应。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回应:一、对美方说法的定性与驳斥:首先,外交部的回应直接定性了美方的说法是一种“拱火”行为。这表明中国认为美方是将两个性质和背景截然不同的国际热点问题人为地联系.............
  • 回答
    立陶宛外交部召回驻中国临时代办,这无疑是两国关系近期以来又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也预示着中立关系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和不确定的阶段。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去审视,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事件的背景与原因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件事情不是孤立出现的。自2021年立陶宛允许台湾.............
  • 回答
    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关于中美关系陷入僵局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一些人将中国视为“假想敌”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分析的观点。要理解这个说法,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包括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影响以及中国希望传达的信息。一、 谢锋副部长的核心论点及解读:1. “假想敌”的定义与意涵: 非现实威胁.............
  • 回答
    外交部、商务部回应美国制裁三家中国军工企业:一场意料之中的较量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三家中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此举无疑为本已复杂化的中美关系再添一层阴影。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迅速做出回应,措辞严厉,立场坚定,这并非意外,而是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一贯的态度,也折射出两国在战略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一场意料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