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蓬佩奥等 28 人实施制裁?

回答
中国外交部宣布对美国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等28人实施制裁,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且带有明确政治信号的举动,其背后原因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

一、 制裁的对象和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被制裁的这28人是谁,以及他们为何会被中国制裁。根据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被制裁的对象主要是:

美国前政府高官: 蓬佩奥是最为突出的代表,他曾是特朗普政府的核心人物,在对华政策上采取了强硬立场,被中方视为“对华遏制政策的始作俑者之一”。其他一些被制裁者也可能是在特朗普政府后期,在对华事务上有突出“不良表现”的官员。
一些非政府组织或智库的负责人/成员: 这些人可能因为其组织或个人在涉华问题上发表了被中方视为“干涉中国内政”、“抹黑中国形象”的言论或组织了相关活动而被列入名单。
其他可能与“反华”活动有关的个人: 具体名单会随着官方宣布而公开,但大体可以推断是那些在政治、意识形态、人权、新疆、香港等问题上,被中国视为采取了敌对或挑衅行为的个人。

制裁的具体背景通常与以下几点相关:

蓬佩奥的“对华强硬”政策: 在特朗普执政末期,蓬佩奥是推动对华强硬政策的主要声音,他将中国称为“经济侵略者”、“中国共产党”、“流氓政权”等,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措施,例如限制与中国官方的往来、推动“清洁网络”计划等。这些都被中国视为敌对行为。
美国国内的涉华立法和行动: 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涉华法案,例如涉及新疆人权、香港问题、台湾关系等,这些都被中国视为干涉内政。
意识形态的对立: 中美两国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本差异,这种差异在近年来愈发凸显,并在公共舆论层面有所体现。
国内民族主义情绪: 在中国国内,对于外国干涉和批评的容忍度有限,政府的制裁行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二、 制裁的性质和目的

这次制裁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报复性制裁: 这是最直接的动机。美国此前已经对一些中国官员和实体实施了制裁,中方的制裁是对美国行为的一种反击。
政治信号的传递: 制裁不仅仅是法律或经济层面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传递政治信号。
对美方施压: 中国希望通过制裁来表达其强烈不满,并可能试图在未来与美国新政府打交道时,为自己争取一些筹码,或者至少表明其立场和底线。
划清界限: 制裁也是在向美国传递一个信息:中国不会容忍某些行为,并会采取反制措施。这可以被视为在划清政治和外交的界限。
展示实力和决心: 制裁也体现了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反击能力和决心,意在塑造中国不畏强权的形象。
对其他国家起到警示作用: 其他国家在考虑与中国打交道时,可能会因为这些制裁而更加谨慎,尤其是在涉及敏感议题时。

三、 制裁的具体影响和考量

制裁的具体影响是多方面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制裁更多的是象征性的,其直接的经济和实际影响可能有限,但政治上的影响不容忽视。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经济影响: 对于被制裁的个人而言,他们可能被禁止进入中国、禁止与中国企业合作等。然而,对于蓬佩奥这类美国前高官来说,他们本身就可能不常到访中国,且其个人财富或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实际的经济损失可能并不显著。
提升了中美关系的紧张程度: 制裁举动无疑会进一步加剧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使得双方在未来进行对话和合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美国或其他国家也可能因此采取进一步的反制措施,导致双方的制裁和反制裁循环加剧。
对被制裁者的国际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虽然直接的经济影响有限,但被制裁可能会影响被制裁者在某些国际场合的活动,或者限制他们与中国有商业往来或合作的潜在机会。
中国国内的舆论和民族主义情绪: 这种制裁在中国国内可能会受到部分民众的欢迎,被视为对外部压力的有力回击,有助于凝聚国内共识和提升民族自豪感。

四、 对中国外交策略的解读

此次制裁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外交策略的一个体现: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对等原则: 在外交上,当感受到不公或受到攻击时,采取对等的回应是常见的外交策略。中国此次的制裁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战略定力与主动出击的结合: 中国在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时,常常表现出战略定力,不轻易被激怒。但同时,在必要的时候,也会采取主动的出击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和尊严。
区分对待: 中国的制裁对象明确,而非针对整个美国政府或美国人民,这可能是在为未来与美国新政府的接触留有余地,也显示出其希望区分对待的意图,即针对具体的个人行为而非整个国家。
工具箱中的一项选项: 制裁是国家间博弈的工具之一。中国将其纳入其外交工具箱,并在认为合适的时候使用,以达到其政治和外交目的。

五、 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外交部宣布对蓬佩奥等28人实施制裁,是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既是对美国此前一系列对华政策和行为的回应和反制,也是一种政治姿态的表达,旨在传递中国维护自身利益和国家尊严的决心,并可能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理解这一举动,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中美战略竞争和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同时也要看到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经济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就会知道当中国把一个人认定成民族敌人或罪人,那种惩罚的力度、决心和持续时长都是非常恐怖的。

比如这位 秦桧,他死于 1155年,距今800多年了,他死后300多年开始有人做秦桧跪像,如今秦桧的塑像还在岳飞庙跪着呢,而且这个塑像一旦损坏就会被重铸,至今已经重铸了12次,延续了500多年。

2017年7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发《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认定秦桧属于反面人物,禁止企业名称包含“秦桧”。

什么叫 遗臭万年,这就是。

这个民族命长,而且喜欢在史书上记账,得罪了中华民族,也许没办法让你立刻粉身碎骨,但是绝对有办法让你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

这个制裁声明貌似也没说制裁时限噢。

user avatar

制裁的是”这28人及其亲属“

列出名字的有

特朗普政府中的蓬佩奥、纳瓦罗、奥布莱恩、史达伟、波廷杰、阿扎、克拉奇、克拉夫特以及博尔顿、班农 10人

那另外18人是谁,是已经定下来了,还是没有定下来,等着看表现呢?

这10个是特朗普政府的人,另外18个又是哪届政府的人呢?

另外,反对一下说“蓬佩奥竞选不了总统”的人,共和党就那么些人,Marco Rubio,Ted Cruz,弹棉花这些,早就被制裁了。但共和党总得有个候选人吧,还是得从这些人里面选不是么?

user avatar

1、天下形势美中欧。虽然我们不能长臂管辖,一个美国企业如果不能在中国从事商业活动,那么其实它也损失了1/2的国际市场。所以,制裁效果不能说完全没有。以后相关企业向其中一些政客捐款时,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2、这一棍子打得很准。驴象相争,我们挥棍打象,驴其实是高兴的。不会有任何反冲作用。

3、这拨货色,其实是在我们这边也有很多千丝万缕的关系和业务。比如像那个奥布莱恩,曾经在我们这边待了7年(据说在帝都作生意亏了,还挨了拳头)。我们这一制裁,这等货色,想再来我们的一些土地作乱,也没有机会了。他们是特别喜欢去我们的某些地方。

4、个人认为应该加上:不能进入我们的另个一地方。只要进入了那个地方,我们就有理由进行战斗机穿越。

5、我们朝共和党打这一棍子,可能更痛在民主党身上。因为民主党背后的金主更多的是代表全球化、在国外吃肉的大企业。

6、美国人挨了这一棍子,欧洲的政客也会哆嗦一下。现在欧洲人也有很多业务在我们这边。我们从现在开始也可以在国际上树立一个标杆:有问题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谁要是动不动搞制裁,倒头来小心你自己也被制裁。

user avatar

为什么不包括特朗普?

因为他真的在中国有生意?

或者是美国总统其实是好的,是被下面的坏人蒙蔽了?

user avatar

对等对手之间的报复是相互的,一旦开个头,就会急剧地螺旋式下坠,这就是人心不古,礼崩乐坏的过程。

蓬佩奥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他是坏,就想搞乱全世界,以便验证他的世界末日心结。

user avatar

制裁生效前,蓬佩奥赢得2024的赔率是1:100,制裁生效后达到了1:6000,跟世界杯期间赌国足夺冠的赔率差不多。对蓬佩奥的制裁砍了他的钱袋子,现在已经没人敢支持他冲刺2024了。他2024能卷土重来,除非米囯的核动力印钞机姓彭。

user avatar

蓬佩奥是靠他投行的后妻,获得了科赫兄弟的支持。

投靠特朗普,从众议员一步登天的。

没有金主,他什么都不是。

制裁,就是断了他金主。

找个不做中国生意的金主不容易。

user avatar


头前儿我已经代表我自己和我农场全体员工,包括保卫科成员们,对蓬佩奥本人实施过制裁了,可惜势单力薄,人微言轻,可能制裁效果不是特别好。这次国家出面实施制裁,实在是替我们尤其是保卫科干员们出了一口恶气!


毕竟,寇可往,我亦可往。


你看它们可怜巴巴的小眼神。


很多人还在问制裁效果问题,问出这个问题的人至少有那么一部分还对于中美实力对比缺乏概念,尤其是实力对比变化缺乏认知。甚至有一小部分是属于“跪久了站不起来”那种,还没有保卫科干员们有骨气,这个就略过不提了,这不是本文重点。


重点在于国家级制裁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能滥施,不能不施,不动则稳如泰山,动则状若惊雷。


像美国那种,针对一个普通民警施加国家级“制裁”,那只能是个笑话。




针对个人及其财产的制裁,难点在于财产及经济关系穿透。


一方面是财产穿透,也就是此人的直接投资、合资。他涉及到什么公司,这些公司的经济活动行为,合作方,往来交易,为此人带来多少收益,这是财产穿透。


这个工作很难做,因为公司投资行为往往牵扯非常多,母公司有子公司,子公司还有全资或者合资子公司,有很多投资业务又是以“联合基金会”投资的形式实施,还有跑去太平洋离岛小国监管很薄弱的小岛上注册的“投资银行”搞中间交易隐藏资金流向。


另一方面是经济关系穿透,很多涉及利益的合作关系是不一定跟正式投资行为相关的,还有可能仅仅是人脉、声望或者政治交换,查清楚被制裁人在这些方面通过交换取得的利益,则是经济关系穿透。


这方面穿透更难,许多利益交换是不公开的,隐秘的,虽然说并不是完全没有蛛丝马迹可以查,但是调查穿透难度要大的多。利益回馈往往也不是直接的金钱输送,有时候是艺术品拍卖、有时候是“影子银行”转账,监管难度非常大。


理论上说,只要发生了利益行为,必然可以追查穿透。可惜存在一个成本问题,比如我一笔20块钱的交易,你花50块钱穿透,那就不值当。


针对前特朗普政府成员个人的调查穿透,目的在于“惩前毖后”,涉及国家利益和国际战略,可以适当放宽要求,20块钱交易可以花30,再多了也不合适。不过这个标准在哪里,我相信国家对于“正式制裁”是有严格标准的,我们不知道,但是肯定标准很高就是了。


咱毕竟没有制裁马里兰州某个片儿警巡警嘛,对不?


蓬佩奥大人值得你雷霆一击。




付出一定成本传统这些被制裁人以后,就可以明确禁止其与任何中国企业、个人实施交易了。理论上讲,直接投资、买卖、股票股权交易、经济关系合作都在被禁止之例。


当然这种传统是有限制的,实在是过于间接的交易你是不可能完全禁止的。


比如蓬佩奥下台以后去超市买卫生纸,买了一卷中国产的卫生纸,那么就要去制裁这家超市吗?那显然不可能。这也不划算,这个划算的点在哪里,什么样的经济行为达到制裁标准,这个有专业人士掌握,咱们就不去操心了。


但是肯定非常严厉。


2020年,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只有中国。这时候蓬佩奥一干人等还在台上,脸还是要的,就算自己不要,特朗普政府还要,明目张胆“通敌”是断送自己政治生命和选票的行为。


2021年好不容易下台了,中国经济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动机,可以预见将依旧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的策源地,任何资本想要赚钱,多少要跟中国扯上关系。


结果,制裁了。


这就比较尴尬了我的亲。


美国政府官员下台后捞钱是老传统了,总统本人、政府高官都指望着下台以后靠积累的人脉和资源赚钱养老呢,联邦政府给的那点退休金,说白了,够干啥的?人吃马嚼不够花啊我的亲!


希望穿透来得更狠一些!


什么叫“以儆效尤”啊?(战术后仰)




至于川宝本人,我不建议制裁。


川宝只是个形象代言人而已,建议是多开展合作,这毕竟是第一个“在中国纳税比在美国纳税还要多”的美国总统。


建议与川宝搞好衔接,让全世界都知道,反华闹腾得最厉害的美国总统,其实最喜欢跟着中国赚钱。


川宝买华为股票(如果上市的话),我是支持的!


我们豁茶看就是了:

user avatar

川党想给自己打上“反华”的标签,中国又何尝不是呢?

现在,拜登上台,要清算川普一党,势必要将川普批倒批臭,拨乱反正,是否变更川普的“反华”政策将是拜登今后的执政重点之一。

中方制裁蓬佩奥等28人,宣布跟川党势不两立,事实上在官方层面上认证“在美国没有人比川党更懂反华”。

于是,中国将“反华”标签打在了川普和川党身上后,堵住了拜登在比川普更“反华”上争夺选票的出路,也就给了他缓和中美关系的选项。

再加上,川普在1月6日华盛顿骚乱后背上了“破坏美国宪政”的巨大政治污点,除了铁杆川粉外,事实上失去了中立选民的支持,将“反华”标签与川党绑定,就能借着美国主流媒体在批判川普和川党的大势,让美国民众潜意识里也将质疑“反华”政策本身。

另一方面,YouGov 1月20日发布最新民调显示,现在有54%认为对他们生活方式的最大威胁来自国内敌人。相较之下外国和海外军事威胁仅占8%。

同时,超过一半(51%)的美国人预计,未来几年会发生更多政治暴力事件。

美国国内政治形势的转变给了拜登缓和中美关系的条件。

中国制裁蓬佩奥等28人,主动宣传川党“反华”,其实是给拜登在“缓和”方向添了一块重量级的砝码。

user avatar

拜登政府的回应比较有意思,两个词,unproductive和cynical。

我写了这么多年国际政治新闻,几乎没见过这俩词。

首先就是,这很难说是一个表态,而只是一种评价。如果是官方表态,大多会使用一个动词,比如urge敦促,condemn谴责,announce宣布,congratulate祝贺,mourn哀悼等等。连一个动词都没用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官方新闻格式。

这种格式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某某专家称,某某学者认为,再高一点,某某部长表示。

这就看出区别了吧,表达的程度明显是不一样的。

unproductive是productive的衍生词,productive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成果的,它和constructive不一样,一个表示结果一个表示态度。那么unproductive实际上是句废话,刚刚发布一天的制裁令能如何productive?美国制裁别人的时候也没有一天见效的吧?

至于cynical,我人都有点傻了。cynical的意思是多疑,怀疑论,如果咱们再把它往深了挖,根源在于对身边一切事物都默认是存在恶意的,因此对所有事情都持怀疑态度。

拜登用这个词想干嘛?小媳妇受委屈了吗?你看,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怎么能觉得周围人都在骗你欺负你呢,你这种心态太不健康了……

这种没底气的程度我都感到错愕了,估计外交部现在自己都懵逼,拜登政府就这?

当然,制裁本身该怎么弄就怎么弄,我们肯定之前也想好了美国方面能如何反应,但可能唯一没想到的就是回应会这么弱。这一方面表明拜登肯定不会给特朗普扛锅,说不定还得清算这帮货;另一方面,这次制裁试探出来的东西,给未来四年开了个好头。

user avatar

制裁的时间刚刚好。

正义既不会迟到,也不会缺席!

拜登前一分钟宣誓就职,特朗普政府正式被扫进历史;后一分钟,中国的制裁清单就来了。这点儿掐的!看来今天晚上,还有好多人跟我一样熬夜没睡啊!

众所周知,特朗普政府任期的最后几天,蓬佩奥依然忙着插手台湾问题,搅混台海局势。在他“死党”的“临别时刻”,中国用制裁为他们“送行”也算情有可原,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自然也被列入了清单。

外交部此举既是对美国前任政府表明了态度,又不至于直接得罪现任政府,杀鸡儆猴姿势明显,彰显了我大国外交智慧。

制裁名单里,首要分子蓬佩奥,极端反华、翻脸如翻书的“人类公敌”;纳瓦罗,抱着冷战化石脑袋的三流经济学者;奥布莱恩,为特朗普鞍前马后效力的国家安全顾问;史大伟、波廷杰,蓬佩奥在国务院身边的哼哈二将,遏制中国的幕后智囊;阿扎,访台的卫生部长,开了极端恶劣的先例;克拉夫特,想访台未访成的挺台联合国大使;博尔顿,满脑子都是“打仗打仗”的死硬前国安顾问(结果下台后自己跟特朗普打了一仗);班农,首席军师,刚获特赦就被制裁,虽然早已臭遍街,沦为“地下军师”,但此人作为极右翼的头号思想家,其影响力不容低估……

user avatar

大国外交寻求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

中国有自己的事业要发展,和美国要斗而不破。

现在彻底打倒特朗普集团,这是中美两国政府共同的政治正确,在这一点上,中国和美国现任政府的立场是一致的。

既然美国政府都不保他们了,中国当然也乐于出手,打击一下反华势力。

拜登上台,中美关系以后要向什么方向发展,这个调子当然要定一下,要在一些方面取得共识,以便于以后开展合作的空间。

中美两国目前确实是处于竞争态势,拜登上台以后,也不会就此停止针对中国,这毕竟关系到美国的国运。

美国希望全方位压制中国,想尽一切办法打击中国,这还是美国的大方向。

但是,目标再宏大,关键还是要落到实处。

就像是知乎上写文章很容易,但是大多数都只是夸夸其谈,怎么做事才是最难的。

拜登政府有想法,但是实际执行起来,这是有难度的。

有竞争,但是不和中国合作,这条路行不通。

因此,中国要表明,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而且这是民意,美国政府不能忽视美国人民和资本家利益集团的需求。

拜登心里清不清楚?

当然清楚,希望和中国恢复往来,加强和中国贸易合作的美国资本家如过江之鲫,这些人为什么要支持拜登,因为特朗普的政策不合民心,这是事实。

而拜登上台后的政绩从哪里来?这第一步该怎么走?

只能是去不断纠正特朗普的错误,修正全面对抗中国的政策,要既斗争又合作,一方面叙述美国的宏大战略思想,一方面满足国内资本集团的利益需求。

美国确实可以不停地印票子,但这是长久之计吗?

如果美国最后给全世界人民只能展示美元和重型武器,这就是和全世界人民对抗,这样的国家,必然会被全世界人民抛弃。

要发展生产力,这个责任是不能丢掉的,大国领袖连生产力都没有了,这样的大国最后会完全丧失信义。

拜登要不要务实外交?

目前不知道,但是中国肯定要表个态,最好还是回到这条道路上来。

要了解中国,大家最好是去看看历史。

中共有个特点,就是可以打死、打败敌人,但是从来不恨敌人。也不搞秋后算账。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前一分钟刚杀死美国兵,战斗结束,马上就优待俘虏,给他们包扎,吃东西,还给好东西吃。这个时候,任何人违反纪律,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对付死硬分子,从来不用阴谋,而是阳谋,正大光明地丢狠话。

制裁这28人,就是要美国资本家和他们划清界限,知道什么是弃暗投明。

有人还说,如果美国某个高科技企业一定要聘用他们,中国会怎么办?

这话该有多幼稚?

听说过资本家和钱过不去的吗?

钞票是资本家的命,而且清算特朗普集团这是拜登政府必然要做的事情,得罪中美两国政府,这是一个成功的资本家该干的事情?

这种脑子的人,是成不了资本家的。

14亿中国人,这里面哗啦啦洒满的全是票子。有钱赚,又能表明一个态度,所谓万全之策。

因此,特朗普集团就是垃圾堆,是要分类处理的。

大家的态度明确了,事情就好办了。

该喊口号的,继续喊,该做的事情,照规矩来。

有些东西,本身就是说归说,做归做。

中国行王道,一切摆在明面上,不排除你有想法,但是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竞争没关系,但是我们还是一起谈谈钱的事情,美国人民也要吃点好的,这就是硬道理。

user avatar

在西方,有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端起碗来吃中国的肉,放下碗来骂中国的娘,很有些杀人放火金腰带的意思。

以至于过去一段时间,先敌视仇视中国大放厥词拉一波国内政治资本,再说几句关于中国貌似公允的片汤话博取一个“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头衔,在相关投资机构和企业挂一个董事会头衔吸金,成了真正的“财富密码”。

这次中方对这28个人实施制裁,首先就是明确告诉西方这些所谓的“聪明人”,过去那套把戏行不通了。

其次,拜登一上台,乍一看势头是十分猛的,连续签署了十七项命令,把特朗普那套美国优先的蛮干进行了一番清算,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目前都是在柿子捡软的捏,无论是内政外交,控制疫情、重振经济、世界贸易、种族矛盾、中美关系、美欧关系、美俄关系、中东撤军等一系列硬骨头在等着他。

拜登接下来会怎么做?中国不仅要察其言观其行,也要积极作为。这次制裁了28人,虽然是打“死老虎”,但是作为一次国际政治的火力侦查还是够份量的。既表达了中国对自己核心利益的坚持,表达了中国对革新国际关系的态度(锤子和钉子论必须收起来),给拜登一个软钉子,给了欧洲和俄罗斯一个信号,又不过度刺激拜登和美国建制派中鹰派的敏感神经,是一招有理有利有节的好棋。

至于蓬佩奥他们,我看本身并不会有什么难受的,反而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是蓬佩奥,作为一个政治野心勃勃的人物,恐怕还会为此高兴一番,并希望以此为晋身国会议员的资本。不过他在美国政坛名声大坏,特朗普一倒,能不能继续兴风作浪还有待观察。

user avatar

刚从将军那听到,肖美琴拿到了拜登就任仪式的门票,我们大使馆没有人去,随后消息就发了出来。

虽然包括外交部,今天都在放风对于中美关系缓和谨慎乐观。但是目前中美两家出的牌,可没有一点和善。

这次制裁,自大清之后还是中国头一次,象征意义绝不局限于制裁了谁,而是制裁本身。新时代大国外交我们喊了很久,鸽派赚足了眼球,鹰牌总要上场,面子里子都不能少。

如何看待,我希望民主党继续作死,我想看无侦八超音速低空拜年。

user avatar

现在急需一个案例,需要一个实际发生的制裁惩罚,以此来展现我们是认真的,不是喊喊口号拉到了。

现在肯定是没什么正儿八经的公司愿意在赶这个节骨眼儿上来一下的……

嗯……

话说我好像以前注册过一个文化公司,我是法人……

我愿意急国家之所急,身先士卒干这个背黑锅的事儿。

请问有没有人有蓬佩奥亲的联系方式?我要跟他做一笔生意。

user avatar

意味着他们和所有与我们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都不能做生意,更别说进去工作啥的。硅谷几乎所有的公司在中国都有分公司,办事处,合资企业和代理商。华尔街大部分银行,投行,基金在中国有更深的利益和布局。

这项制裁如果实质能执行的话,这些人的直系亲属都可能直接失业或者断粮。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抓到几个典型,怎么制裁违规企业呢?现在需要一个判例来告诉美国企业,这不是闹着玩的。

user avatar

我看前几个高赞贴一片赞扬之声,讨论了蓬佩奥之流干了多少坏事,国家出手多么厉害,打击对手等等。


我就问一句话,特朗普和其家人在这个制裁名单么?


事不都是特朗普让干的么?

user avatar

清算!中方凌晨宣布制裁蓬佩奥

当拜登在华盛顿正式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一职时,中国外交部21日凌晨宣布,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严重侵犯中国主权、负有主要责任的28名美国反华政客实施制裁,其中包括特朗普政府中的蓬佩奥、纳瓦罗、奥布莱恩、史达伟、波廷杰、阿扎、克拉奇、克拉夫特以及博尔顿、班农等。

国际关系事务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方在此时间节点宣布对美国离任官员制裁,既是对前任政府严重破坏中美关系者的合理反制,也是为未来中美关系“定下基调,划清底线”。

中国外交部在21日凌晨的这份发言人声明中表示,这些人及其家属被禁止入境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他们及其关联企业、机构也已被限制与中国打交道、做生意。

“美国一些反华政客出于一己政治私利和对华偏见仇恨,罔顾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策划、推动实施了一系列疯狂的行径,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破坏了中美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声明写道。

由于中方宣布制裁的时间正值美国新旧政府交接之际,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选择这一时间节点传递出非常明确的信息:一方面惩戒前任政府官员,令他们认识到他们对中方的打压、抹黑、诬陷一定会有后果,“做出的事情,总有一天需要还”。

“另一方面,这也是在为未来中美关系主动定下基调:美国在制定、实施对华政策时,必须尊重中方核心利益,遵守‘规则的底线’。”李海东分析称,这将使未来美国政府在制定对华政策时更加谨慎,“任何想在美国政坛有所作为的人物,在涉华议题和行动上都不得不变得更为负责任”。

目前,刚刚就职上任的拜登政府尚未对此举做出回应。不过,李海东认为,美方得知这个消息或许将感到“有些意外”,因为长久以来美国已习惯制裁他国,而非被他国制裁。但他表示,这正是中国外交策略日渐成熟的体现,未来中美关系将更加平等,这既意味着互惠,也意味着可以有对等制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则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一轮制裁的时间点和被制裁对象也再次充分印证近年来中国对美政策“主动设定议程”的特点:既不随美国政策的变化起舞,也不会任由一些政客胡来。

他认为,选择这些官员离任这一节点宣布制裁,也显示出中方希望稳定中美关系的克制与诚意:中国并非没有制裁工具,只是不希望在其任期间制裁,导致他们做出更为疯狂的举动,给中美关系带来更严重的实质伤害。

刁大明认为,就此次制裁具体而言,这是一种“对等性”的措施。“制裁名单上的官员在其任期完全从个人一己私利出发,极大破坏了中美关系,必须予以回应。”他强调,“决不能出现在台上打‘中国牌’,下台后继续吃‘中国饭’的情况。”

复旦大学教授沈逸持类似观点,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制裁和以往不一样的地方是提到了亲属以及相关企业和机构,传递出一个很清晰的信号:当这些官员通过旋转门进入商界后,任何一家企业如果雇佣了这些人,就要面临中国市场的利益损失。比如出版社,如果想给他们出回忆录在中国市场上卖,将再无可能。“清算的时候到了,就像中国人讲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些反华政客和企业别想再从中美关系的发展中获得任何利益。”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白云怡 赵觉珵 陈青青 曹思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外交部宣布对美国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等28人实施制裁,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且带有明确政治信号的举动,其背后原因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一、 制裁的对象和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被制裁的这28人是谁,以及他们为何会被中国制裁。根据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被制裁的对象主要是: 美国前政府高官: 蓬.............
  • 回答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方对彼蒂科菲尔等10人及4个实体实施制裁,这是近期国际关系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动态。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首先,制裁的背景和触发因素至关重要。 从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中方此举是对某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盟)近期针对中国新疆人权问题的制裁的回应。这些西方国家指责.............
  • 回答
    赵立坚作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其言论通常基于中国对国际局势的观察和立场。关于“世界经济已经很艰难了,有关制裁对各方都不利”的表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语境1.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 疫情后复苏疲软: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全球GDP暴跌,2021年复苏后,2oted 202.............
  • 回答
    赵立坚的这番表态,是针对美国对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以及由此造成的后果,并以此反击美国在人权和国际法问题上对中国的指责。要理解这一表态的深层含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赵立坚表态的背景和语境: 美国对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指责: 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频繁以新疆、香港、台湾等问题指责.............
  • 回答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最大的威胁是美国自己”,这句话无疑是颇具深意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要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这背后折射出中国官方对当前美国内外政策及其影响的看法。首先,从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可能指向了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一些行为。长期以来,中.............
  • 回答
    华春莹女士作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这番表态,无疑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关于国家安全和国际秩序认知的一次非常鲜明的表达。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背后的逻辑,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这句话是对当前国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中国威胁论”的直接反击。一段时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频繁抛出“中国威胁论”,将中.............
  • 回答
    赵立坚,这位曾以其犀利、有时甚至略带挑衅的言辞著称的外交部发言人,针对“经济胁迫”这一议题抛出的“发源地和指挥部就在华盛顿”的论断,无疑又一次在中国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的外交博弈中投下了一颗石子,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背景下进行分析。.............
  • 回答
    耿爽卸任外交部发言人一职,这确实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备受关注的外交人事变动。从一个公众的视角来看,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解读。首先,对耿爽本人的一个总结和评价。 耿爽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大约有六年时间,这在发言人的岗位上算是一个比较长的任期了。在这六年里,他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次数非常频繁,几乎成了中国外交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西方多国以‘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对华施压,以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的‘反人权历史’回应”这一复杂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话题的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新疆人权问题”: 这是西方国家指责中国的主要焦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对维吾尔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强制劳动”、“大规模拘留.............
  • 回答
    台湾媒体报道中国驻斐济外交官“打伤台方外交官”事件,引发了外交部发言人“台湾没有外交官”的强硬回应,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逻辑,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台湾媒体的报道来看,它们将此次事件定性为“中国大陆战狼外交”的又一例证,强调了大陆外交官的“暴力”和“粗鲁”。通常,这类报道会突出事件的细节,例如争执.............
  • 回答
    谈到中国外交部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方式,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它不像是在分析一份枯燥的报告,更像是解读一场精心编排的语言艺术表演,只不过舞台换成了全球瞩目的国际会议和新闻发布厅。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角色,早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递者了。他们更像是“国家颜面”的守护者,是“中国.............
  • 回答
    华春莹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将“香香”误听成“杉山”一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与其说是“重大事件”,不如说是一次颇具戏剧性的“小插曲”,但也确实能从多个角度去解读。事情的原委:当时,有记者在提问中提到了“香香”这个名字,而华春莹在回应时,却将其听成了“杉山”。“杉山”在日本是一个常见的姓氏.............
  • 回答
    香港大专学界发言人邵岚接受外媒采访时声称“不会谴责任何抗议者的暴力行为”,这一表态在香港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表态,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群体对此的解读。一、邵岚的表态及其可能的原因:邵岚作为大专学界发言人,其身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之所以说.............
  • 回答
    特朗普在卸任前的告别演说,以及他为何不提拜登名字却提及中国,是一个充满政治解读空间的话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特朗普告别演说的几个关键点及解读: “为新政府祈祷”: 这是特朗普告别演说中最具象征意义的表述之一。 表面含义: 作为一位卸任总统,表达对继任者的祝福和对.............
  • 回答
    乡村女教师因为一篇批评文章,其在学校的任教课程被大幅削减,并且外出需要事先向领导汇报,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位女教师能够写出批评文章,本身就说明她对教育事业有着一份责任感和担当,也敢于直面问题。在乡村教育这样一个相对封闭和资源有限的环境里,能够主动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琢磨的。一边是外媒的“独家消息”,一边是塔利班官方的“言之凿凿”的否认,夹在中间的,是外界对阿富汗政局和重要人物动向的持续关注和不确定感。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背后可能代表着什么。首先,得说说这个消息的来源——“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这.............
  • 回答
    中国外交部对斯洛文尼亚领导人称将与台湾互设代表处的表态,体现了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以及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坚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中国反应及国际影响: 1. 事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台湾问题的国际法地位: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文件.............
  • 回答
    外交部回应“我们在安克雷奇不吃这一套,在天津更不吃这一套”这句话,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它不仅是语言上的直接表达,更承载了丰富的政治、外交和历史信息。要详细理解,需要深入分析其背景、内涵、目的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一、 背景梳理:安克雷奇与天津的会谈这句话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是因为它直接指向了中.............
  • 回答
    外交部部长助理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一场关于核废水排放的博弈外交部部长助理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敦促日方收回核废水排放入海的错误决定,这并非一起孤立的外交事件,而是中日两国在核安全、地区稳定以及国际关系领域持续博弈的一个缩影。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福岛核事故与.............
  • 回答
    外交部宣布暂停中英间往返航班,这一举措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背景与原因:最直接和最核心的原因是英国发现了一种新的、传染性更强的COVID19病毒变种(B.1.1.7)。这一变种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并且早期数据显示其传播能力比原始毒株高出5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