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火炮和火枪要齐射?

回答
话说回来,火炮和火枪这俩玩意儿,为啥要来个“齐射”呢?这可不是图个热闹,里面学问大着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捋一捋:

一、 威力叠加,制造“杀伤区”

打个比方,你一个人扔个石子儿,顶多膈应一下人。但要是几十号人一块儿扔,那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齐射也是这个道理。

火炮篇: 想象一下,一门火炮轰出去,那威力不小。但要是它旁边的好几门火炮,在同一时间也呼啸而出,那一瞬间,同一个区域会承受数倍于一门炮的弹丸轰炸。这叫什么?这就叫“杀伤区”的形成。敌人的阵地、士兵、工事,在那一瞬间可能都会被撕裂、摧毁。单兵的闪避能力在那密集的弹幕面前几乎失效,除非他们能躲进非常坚固的工事里,但即便是工事,也经不起持续的集火。

火枪篇: 火枪虽然单兵威力不如火炮,但在那个冷兵器为主的时代,那也是极其恐怖的存在。一群士兵,手中的火枪在同一时间开火,那发出的子弹同样能形成一片弹幕。即使单个子弹的穿透力有限,但成百上千的子弹同时飞向同一个方向,能造成极大的杀伤。士兵在那种情况下,很难保证自己不被子弹击中,而且也无法有效地展开反击。这就像一道看不见的墙,直接将敌人推向死亡的深渊。

二、 震慑敌胆,瓦解士气

战争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对抗,更是心理层面的较量。一声令下,数以百计甚至千计的火炮或火枪同时开火,那场面简直是“地动山摇”。

声光效果的冲击: 火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枪械的连续射击声如同密集雨点,伴随着耀眼的火光和弥漫的硝烟,这种视听上的双重冲击力,足以让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的敌人感到恐惧。特别是对于习惯了刀剑相搏的士兵来说,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远程攻击,会让他们感到无助和恐慌。
压倒性的力量感: 齐射不仅仅是数量的叠加,更是力量的集中展现。当敌人看到成片的弹丸如同狂风暴雨般袭来,他们的防御体系可能瞬间崩溃,士兵的抵抗意志也会随之瓦解。士气低落,自然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反击。

三、 战术协同,提升作战效率

齐射并非孤立的行动,而是整个战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步炮协同: 在很多战役中,火炮的齐射往往是为步兵的冲锋铺路的。火炮在开火前会进行“炮火准备”,用密集的弹幕压制敌人的火力点,摧毁其防御工事,从而为步兵前进扫清障碍。当步兵发起冲击时,如果火炮能够继续保持火力压制,甚至在步兵前进的同时调整射击,那么步兵的伤亡就会大大降低,进攻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
战线稳定与突破: 在防御战中,成片的火力齐射可以有效地阻止敌人的进攻,稳固战线。而在进攻战中,精心的火力准备和随后的齐射,则可以撕开敌人的防线,为后续部队的穿插和分割创造机会。
效率最大化: 相较于零散的、间隔的射击,齐射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弹药和时间。在战场瞬息万变的条件下,抓住敌人暴露的短暂时间,进行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射击,能够最大程度地杀伤敌人,巩固战果。

四、 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火炮和火枪的出现,本身就是军事技术的一大飞跃。而齐射的出现,更是这种飞跃的进一步体现。

火炮的制造与运输: 早期火炮制造困难,装填复杂,难以实现快速齐射。但随着冶金技术和铸造工艺的进步,火炮的生产数量、口径和射速都有了显著提升。同时,马匹和牵引车辆的发展,也使得火炮的机动性和部署更加灵活,为大规模集结和齐射创造了条件。
火枪的标准化与连发技术: 火枪从最初的火绳枪,到燧发枪,再到后来的前装滑膛枪和后装步枪,其设计和制造越来越标准化,装填速度也越来越快。特别是当火枪出现连发或者弹仓供弹的结构时,齐射的威力更是得到了几何级的提升。

总而言之,火炮和火枪的齐射,是为了在战场上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最强的心理震慑,以及最高的战术效率。它不是简单的“一起开枪”,而是背后复杂的战术协同、技术支持和实战经验的结晶。在冷兵器时代,这简直就是一项“黑科技”,彻底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答案:因为要保证杀伤与瓦解敌军士气

举个例子:

著名射击战术:古斯塔夫雷霆


在士气容忍的极致下,距离敌军方阵越近越好,射击,然后冲锋!

怎么射击的呢?

前排士兵半蹲,第二排士兵站立,第三排士兵向前半步插入第二排士兵缝隙。

火力瞬间加上两倍

有没有排面?

记得一个战例

英法在北美殖民地爆发过一次战斗。法军兵力应该在英军两倍以上。

法军进攻阶段

浪漫的法军方阵先向英军方阵50米左右的距离开始射击并持续前进。

英军一枪未发,英军方阵冷静的可怕。

截止到双方的交战距离缩短至15米。

此时英军有20%的士兵倒下了。

英军进攻阶段

前排士兵半蹲,第二排士兵站立,第三排士兵向前半步插入第二排士兵缝隙。

射击!

卧倒!

4.5.6排准备

射击!

法军在一瞬间被打掉了30%,士气崩盘。

英军开始冲锋。

英军胜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