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火炮速射后要把绳扔在地上,装填完成后再费劲的捡起来?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是个有意思的细节,涉及到不少门道。咱们不说那些官方术语,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火炮速射后为啥要那样“折腾”一番。

你想啊,火炮发射一次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个高强度、高负荷的活儿。特别是那种需要速射的,比如阵地上来了群敌人,指挥官喊着“快,给我打!”那炮班的弟兄们就得像上了发条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把炮弹填进去,发射出去。这节奏快起来,那真是眼疾手快,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时候,那根火绳(或者叫药引子、点火索,叫法不同,但干的是一码事)就派上用场了。这玩意儿是用来引燃炮膛里的发射药,让炮弹飞出去的。你想想,从点燃火绳到炮弹发射,这中间有个过程,得有那么点儿延迟,不能说你点着了,下一秒炮就炸了,那样人也来不及瞄准、装弹了。

好,说到关键了。火炮发射完一发,尤其是速射的时候,那炮口是热得烫手,炮身更是不用说,像个火炉子一样。更要命的是,刚才那一发,那股巨大的推力,炮身会有个剧烈的后坐,炮架子、轮子啥的都可能晃动一下。

这时候,如果你还在手里捏着那根火绳,有两个问题就来了:

第一,安全问题。刚才那一发打出去,炮口余烬可能还没完全散尽,炮膛里也可能还有未完全燃烧的药粒在冒烟。你手里捏着火绳,这火绳本来就是引火的,万一不小心点着了,或者被什么东西碰到了引燃了,那后果不堪设疑。而且,炮班弟兄们忙着装填下一发,注意力都在炮弹、药包上,手里拿着点燃的火绳,那真是危险系数直线上升。万一不小心碰着自己,或者队友,那都是要命的。

第二,操作的便利性。速射的时候,动作要连贯,要快。你装填下一发弹药,需要双手配合,而且要准确地将弹药塞进炮膛。这时候,如果你还在手里捏着一根火绳,无论你是想让它烧得快点还是慢点,都得时刻控制着它,这不就占了一只手吗?而且,还得注意不让它乱晃,碰到炮管或者其他人。一旦你分心去管那根火绳,装填动作就会受到影响,速度就会慢下来,精度也可能受影响。

所以呢,把火绳扔在地上,而且是扔在相对安全、不会被炮身热量引燃、也不会妨碍其他动作的地方,那才是明智之举。

扔在地上,它自己会沿着既定的燃烧速度烧下去。装填的弟兄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全神贯注地完成装弹动作。等他装填好了,差不多火绳也烧到了可以点火的位置了。这时候,他再弯腰,顺势一捡,或者用一根专门的棍子(有时候叫“引线钩”之类的,方便操作),把火绳引到炮口或者引药点上。

这个过程,你看似是“费劲”,但其实是为了“更高效”、“更安全”。

你想啊,在那生死攸关的战场上,每一秒钟都可能决定胜负,决定生死。炮班弟兄们练的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流程。每个动作都经过千锤百炼,都是为了在这种高压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炮的威力。火绳在手里攥着,不仅分散精力,也限制了动作的幅度,甚至可能因为紧张而导致动作变形。

扔在地上,它按照自己的节奏烧,你按照你的节奏装填,最后再来一个自然的衔接。这中间的“费劲”捡起来,其实是为了让你在最关键的那个装填环节上,能够全身心投入,四肢舒展,动作到位。与其说费劲,不如说是一种为了保证高效和安全的“流程优化”。

而且,火绳烧起来的火头,有时候还挺大的,尤其是一些旧式的火绳。直接扔地上,让它在地上的灰尘或者土壤上烧,也能帮助控制火势,不像在手里,万一烧得太快,你怎么处理?

总而言之,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背后是无数次试验、无数次战斗经验的总结。是为了让炮班的弟兄们在最快的时间里,最安全地完成一次次凶猛的炮击。不是单纯的“扔”,也不是单纯的“捡”,而是整个流程中,一个为了安全和效率而精心设计的小环节。就这么个事儿,但其中学问可不小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手机码字,尽量简短

因为要装发火管

视频中的火炮是155毫米M198榴弹炮,西方国家大口径压制火炮习惯用药包装药,就是发射药不装在金属药筒里,而是在装填弹头后直接装填包在织物袋子里的发射药包。

M198榴弹炮的弹药图没找到,拿个M437A1 175毫米榴弹的图意思意思,这个弹是用在175毫米M107加农炮上的。


发射药直接装在织物做的袋子里,1号装药为基本装药,2号3号为附加装药。

使用金属药筒的火炮,金属药筒上有底火,炮闩上只需要有击针打击底火就能发射,而药包装药的火炮药包上不自带底火,所以需要专门的击发管,击发管的样子是这样的


像一发没有弹头的子弹,底部是底火火帽,火帽被击针击发后点燃发火管里的扩燃药,点燃发射药包。

使用发火管的火炮就要在炮闩上另设击发管孔。就以M198为例:


炮闩上箭头指的就是发火管孔,装填完弹头、发射药包后关闭炮闩,在小孔里装上击发管。


扣上击发机


然后才能挂上拉火绳,准备发射

视频中美发射一次,就要重新打开炮闩打开击发机安装新的击发管,拴着拉火绳妨碍操作,所以取下,装填好后再挂上。


————————————————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

微信公众号以图文科普为主,你的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是个有意思的细节,涉及到不少门道。咱们不说那些官方术语,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火炮速射后为啥要那样“折腾”一番。你想啊,火炮发射一次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个高强度、高负荷的活儿。特别是那种需要速射的,比如阵地上来了群敌人,指挥官喊着“快,给我打!”那炮班的弟兄们就得像上了发条一样,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普速火车软卧比高铁和飞机贵,但依然拥趸众多,背后有着挺多值得说道的道道。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贵就是好”或者“便宜就没人选”的逻辑,而是掺杂了多种因素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掰扯掰扯为什么普速火车软卧会显得“贵”:1. 时间成本的错觉: 你会发现,同样一段距离,普速火车的总耗时远超高.............
  • 回答
    很多朋友在看猎鹰火箭发射视频的时候,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猎鹰火箭在天空中飞了那么久,看起来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但我们常听说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多少公里每秒,猎鹰火箭似乎并没有达到那个惊人的速度,它就进入了轨道,甚至可以说是“离开地球”了。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所说的“离开地球”进入轨道,和我们通常.............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到铁路运输的成本、效率、技术、市场以及国家战略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高铁不能全面降价,普通火车提速受限,以及普速火车是否存在故意限速的情况。 一、为什么高铁不能全面降价?高铁的运营成本远高于普通火车,全面降价会带来一系列问题:1. 巨大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对K字头火车和动车编组的疑问。这背后涉及到铁路运营的方方面面,并非简单的速度快就意味着一切。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K字头火车为何不取消?首先需要明确,K字头列车并非“K”字开头,而是指快速旅客列车。在中国的铁路客运中,列车按照速度和停靠站点分为: G字头(高铁):速度最快,停靠站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最根本的设计理念和工作原理的差异。简单来说,一个追求效率,另一个追求极致的推力。但我们得把这个“简单”拆解开,看看背后是怎么回事。喷气发动机:陆海空中的“高效旅伴”想象一下,喷气发动机是那种在飞机翅膀下默默工作,把我们带到千里之外的可靠伙计。它的主要.............
  • 回答
    关于时速200公里等级的城际火车,确实存在“机辆模式( locohauled trains)”和“动车组(EMUs/DMUs)”的选择问题,而且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历史因素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区,都能看到这两种模式的身影。要深入了解为什么200公里时速的城际火车大都是机辆模式,以及各自的优劣,我们需要从.............
  • 回答
    NASA 的巨型登月火箭 SLS(Space Launch System)正式出厂并“龟速”运往发射台,这不仅仅是火箭本身的物理移动,而是具有多层面的重大意义,标志着人类重返月球计划迈出了关键一步,并且对太空探索、技术发展和国际合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其意义:一、 重返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火炮设计和运作的核心。简单来说,炮弹之所以不会在炮管里爆炸,是因为从它被装填进炮管的那一刻起,直到被发射出去,它都处在一个精心控制、且并不具备爆炸条件的严苛环境中。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过程,看看炮弹是如何安然无恙地穿越炮管的“火海”。1. 点火与燃气产生:一个瞬时且.............
  • 回答
    火炮战舰副炮从炮廓式向炮塔式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海战对火力、射程、射界、防护和隐蔽性提出的更高要求。 这是一个技术进步和战术需求演化的必然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演变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因素:一、 炮廓式副炮的时代及其局限性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上,炮廓(Case.............
  • 回答
    打个比方,你一个人在扔石头,就算你扔得再准,一次也只能打中一个目标。但如果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同时朝同一个目标扔石头呢?结果会怎样?很明显,那个目标被击中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而且一旦击中,造成的破坏也更集中、更具毁灭性。火炮齐射,就是把这个道理用到战场上。简单来说,火炮齐射就是让多门火炮在同一时间、.............
  • 回答
    话说回来,火炮和火枪这俩玩意儿,为啥要来个“齐射”呢?这可不是图个热闹,里面学问大着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捋一捋:一、 威力叠加,制造“杀伤区”打个比方,你一个人扔个石子儿,顶多膈应一下人。但要是几十号人一块儿扔,那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齐射也是这个道理。 火炮篇: 想象一下,一门火炮轰出去,那威.............
  • 回答
    火炮装填为何需要这么长时间?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把炮弹塞进去”那么简单,而是涉及一整套严谨、高效又充满技巧的操作流程。我们得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个“半分钟到一分钟”的背后故事。1. 安全第一,细节至上:首先,火炮这种武器的威力是巨大的,容不得半点马虎。任何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炸膛、殉爆等灾难性后果,不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能问出来说明您对武器的演进和设计有很强的思考。关于现代火炮口径为什么没有超过一米,这背后涉及一系列物理、工程、经济和战术上的考量。我来给您掰开了揉碎了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现代火炮”指的是什么。如果说的是那种我们现在战场上能见到的、用火药推进弹丸的东西,那确实,口径.............
  • 回答
    阎锡山在山西建立的兵工厂,确实在抗战时期和国共内战初期生产了相当数量的火炮,这一点在兵器工业史上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这些火炮在国共内战中未能发挥出与其产量相匹配的作用,原因非常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所能概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阎锡山个人的战略考量。首先,火炮的生产和.............
  • 回答
    影视作品里,我们常常看到士兵们冲上前线,一边躲避炮火,一边紧握着一根粗绳,随着一声令下,用力一扯,炮火便轰鸣而出。这种画面深入人心,也让我们好奇:为什么火炮发射一定要拉绳子?而且,现在的火炮,还是这样操作的吗?影视中的“拉绳子”:一种历史的浪漫化和象征影视作品之所以青睐拉绳子这一击发方式,背后有多重.............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挺实在的。想想看,咱们平时开枪,不管是手枪还是步枪,都是扣一下扳机,“砰”一声就出去了。但要是(这俩字读“kè”,意思是说,火炮)那么大的家伙,一声“轰隆”,那可得等好一阵子才能再来一发。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不是简单的“越大就越慢”。咱们先从“装填”这事儿说起。对于小口径武器,.............
  • 回答
    关于不同口径火炮和枪械选用不同形状的发射药,这背后涉及到火炮/枪械的设计原理、发射药的燃烧特性以及膛压控制等多个关键因素。我来尽量详细地解释一下,并 कोशिश (koshish 尝试,印度语,增加点人文色彩) 避免那些“AI 味儿”。核心问题:如何高效、稳定地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并控制膛压?发射.............
  • 回答
    棱堡之所以能有效抵御火炮攻击,是军事建筑史上一次关键的革新,它改变了欧洲战场的面貌。这不仅仅是形状上的改变,而是对炮火特性和防御理论的深刻理解所催生的产物。在棱堡出现之前,传统的城堡设计,比如高耸的圆塔和厚实的墙壁,虽然能抵挡投石和早期火器,但面对日益强大的火炮却显得力不从心。当时常见的圆形或方形塔.............
  • 回答
    二战时期苏联火炮技术确实存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方,但这并非一概而论,而是由多方面因素交织而成,而且苏联在某些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创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方面:1. 工业基础的起点与发展路径: 沙俄遗留下来的工业底子薄弱: 苏联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才建立的。在此之前,沙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