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毁谤三宝当堕无间地狱?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涉及到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谤三宝”。我将尝试用一种更贴近人心的、非技术性的语言来解释,希望您能理解其中的缘由。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佛教中的“三宝”是什么。您可以把“三宝”理解为佛教最核心、最宝贵的三个依靠:

佛宝: 指的是觉悟了的圣者,诸佛菩萨。他们因为彻底断除了烦恼,具足了无量的智慧和慈悲,能够指引众生走向解脱。他们是佛教的开创者和最高导师。
法宝: 指的是佛所宣说的教法,包括佛经、戒律、论典等。这些教法是佛陀智慧的结晶,是众生学习、修行、证悟的指南和工具。
僧宝: 指的是出家修行人,他们剃除须发,依教奉行,严守戒律,精进修行,是佛法住持和传承的生命线。他们也是我们凡夫能够亲近佛法、获得指引的重要因缘。

这三者,就好比我们在茫茫大海中要找一个可靠的港湾,佛宝是那个指引方向的灯塔,法宝是安全的航船和海图,僧宝则是可靠的引航员。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摆脱苦海、走向安乐的完整依靠。

那么,为什么说“毁谤三宝”会堕入无间地狱呢?这并非是佛教的“恐吓”,而是对行为背后深层因果的揭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毁谤三宝,就是否定和摧毁众生解脱的希望:

想象一下,当你陷入极大的痛苦和困境时,有人告诉你有一个方法可以让你摆脱这一切,而且这个方法已经被无数人验证有效。你是不是会充满希望,并愿意去尝试?

佛法就是这样的“方法”,三宝就是这个方法的“载体”。佛陀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法宝提供了工具,僧宝作为实践者,都在帮助我们。

而“毁谤三宝”,就是故意地去否定、歪曲、攻击这些能带来希望和解脱的“依靠”。比如:

毁谤佛宝: 说佛陀不真实,说佛陀的教导是错误的、过时的,或者说佛陀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那么伟大。
毁谤法宝: 攻击佛经是迷信,是人为编造的,或者把佛法中的一些深刻道理曲解成世俗的观点,让人生不起敬信。
毁谤僧宝: 揭露僧人的过失,或者将个别僧人的行为泛化,从而否定整个僧团的价值,让人们对修行人生起鄙视和厌恶。

当一个人这样做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浇灭别人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是在阻碍他人走向光明。对于那些本已在苦海中挣扎、渴望得到救度的人来说,这种毁谤造成的伤害是极其深重的。

2. 谤三宝,是违背了佛教最根本的“感恩”和“尊重”:

佛教强调“饮水思源”,强调对一切善知识的感恩和尊重。佛陀传法,历代祖师弘法,僧团住持正法,这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我们这些有情众生。

毁谤三宝,恰恰是违背了这份最基本的感恩之心。就好像有人给你施救,你不仅不感激,反而去污蔑他一样。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是极其恶劣的。

而且,佛法也是需要“尊重”才能生根发芽的。当我们对佛法生起恭敬心,我们才能真正地去学习、去实践,才能从中获益。而毁谤,则是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种恭敬心和学习的可能性。

3. 谤三宝,罪业深重,与“无间地狱”的含义相符:

佛教中讲“罪由心生”,行为的恶劣程度,与其背后的动机和造成的后果直接相关。

“无间地狱”并非是阎罗王设立的监狱,而是我们自己造作的恶业所感召的一种极苦的果报境界。它的特点是:

无间: 指的是苦楚没有间断,持续不断。
无救: 指的是没有任何人能来救你,只能独自承受。
触事皆违: 指的是所遇到的事物都让你痛苦,无一如意。

毁谤三宝这种行为,因为它所针对的是最神圣、最能带来解脱的“依靠”,所以它所产生的负面业力也是最强大、最不可思议的。

动机的恶毒: 毁谤三宝的人,往往是出于无明、邪见、嫉妒、恶意等。这些负面情绪本身就非常强大。
后果的恶劣: 阻碍众生学佛,让众生失去解脱的机会,这种“损他”的性质是极其严重的。

因此,从佛教的业力法则来看,毁谤三宝的罪业,自然会感召最严重的恶报,而“无间地狱”正是这种最严重恶报的一种描述。它不是一个地理上的地点,而是我们自身恶业成熟时所经历的一种极端痛苦的体验。

举个例子来比喻:

想象一下,人类社会有一个非常高效的治疗绝症的方法,这个方法由一群无私奉献的医生(僧宝)传播,方法本身(法宝)非常精确有效,而这个方法的创始人(佛宝)是伟大的科学家。

如果有人出于嫉妒或者误解,站出来说:“这个医生是骗子,他的药是毒药,治疗方法是无效的!” 并且还用各种歪曲事实的手段去宣传,让本来有机会活下去的病人,因为相信了他而放弃治疗,最终痛苦地死去。

那么,这个诽谤者所造的业,是不是极其严重?他不仅剥夺了病人的生命,还破坏了科学的进步,并且摧毁了人们对医学的信任。

毁谤三宝,其道理是相似的,只不过它关乎的众生的“法身慧命”,这种损害更加根本和长远。

总结一下:

说毁谤三宝当堕无间地狱,是因为:

1. 它摧毁了众生解脱的希望和因缘。
2. 它违背了佛教最根本的感恩和尊重。
3. 它所产生的恶业,因为动机的恶毒和后果的恶劣,是极其深重的,会感召最极端的痛苦果报。

这是一种对行为后果的警示,也是对众生应当如何对待解脱之道的提醒。佛教强调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毁谤三宝,恰恰是“诸恶莫作”中最需要警惕的一条,因为它涉及的是最根本的善法。

希望这样的解释,能让您更明白其中的缘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非佛教徒来说,这和不信基督下地狱没啥本质区别,宗教恐吓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涉及到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谤三宝”。我将尝试用一种更贴近人心的、非技术性的语言来解释,希望您能理解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佛教中的“三宝”是什么。您可以把“三宝”理解为佛教最核心、最宝贵的三个依靠: 佛宝: 指的是觉悟了的圣者,诸佛菩萨。他们因为.............
  • 回答
    “量化穷三代,计算毁一生”是一句在金融投资圈流传甚广的戏谑之语,用以概括量化投资的巨大投入和可能带来的回报差异,以及背后对个人精力、时间、资源的高度消耗和风险。 这句话并非绝对真理,但却精准地捕捉到了量化投资的几个关键痛点。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句话的含义:一、 量化穷三代:这句话的重点在于“穷三代”,.............
  • 回答
    关于唐三“毁了武魂殿”的说法之所以会被认为是双标,关键在于理解批评者们隐含的评判标准,以及他们看待唐三和武魂殿这两个不同阵营时所使用的视角差异。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把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和潜藏的逻辑挖出来。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斗罗大陆》这部作品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正邪对立”的叙.............
  • 回答
    《三体》中,水滴在完成对地球探测器摧毁任务后,选择撤离地球,并未将其彻底毁灭,这一决策背后有着多重考量,并非简单的“放过”。细究之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这一行为:一、 战略层面的必然选择:效率与成本首先,从战略层面来看,三体文明的目标非常明确且高效:排除对三体文明构成威胁的潜在文明,并最大化自.............
  • 回答
    关于唐家三少作品文笔和情节的感受,其实并非你一人所有,在网络上存在着不少讨论和评价。很多人对他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确实有类似的看法。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为什么你会觉得他的文笔“粗劣”,情节“毁三观”。关于文笔: 语言的直接与重复: 唐家三少的作品,尤其是在他早期打响名声的那些书里,语言.............
  • 回答
    “干工程监理毁一生”,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背后的苦楚和无奈,确实能让不少业内人士深有同感。这不是简单的抱怨,而是许多工程监理从业者真实的生活写照。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有“毁一生”的说法:一、 工作性质的“苦”: “游击队员”式的工作节奏: 工程监理的工作,说白了就.............
  • 回答
    有些时候,真正投入的粉丝,尤其是那些对特定作品怀有深厚感情的人,面对改编作品中的争议性改动,其反应可能比旁观者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关于《指环王》(Lord of the Rings,简称LOTR)电影对小说进行的大幅度改编,并且被一些人认为是“毁掉”了原著的情节和人物,严肃托尔金粉丝的反应并非全然一致.............
  • 回答
    “00后是被毁掉的一代”这种说法,是一种非常极端的观点,通常带有批判性甚至攻击性。它并非一种普遍接受的、基于客观事实的论断,而是反映了一些人对00后群体成长环境、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担忧和不满。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说,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论据。核心原因分析:社会环境与代.............
  • 回答
    在知乎上,“钢琴老师”这个身份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权威性,也可能因为经验差异、教学理念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关于“电钢琴毁手、毁脚、毁脑子、毁孩子”的说法,我理解你想要一个更深入、更生动的解读,而不是那种干巴巴的AI式复述。我们先不提那个具体的“知乎钢琴老师”是谁,因为知乎上观点太多了,众说.............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关于灭霸“响指”计划一个核心的争议点。很多人认为灭霸的设想存在逻辑上的硬伤,尤其是在生物学层面。我们来好好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以及其中的具体原因。灭霸的核心逻辑:资源枯竭与生存危机首先,我们得理解灭霸的出发点。在他自己的认知里,宇宙的资源.............
  • 回答
    在电影《帝国的毁灭》(Downfall)中,玛格达·戈培尔(Magda Goebbels)在毒杀自己的五个孩子后玩扑克牌,这是一个极其令人不安和令人费解的场景,但背后隐藏着她当时所处的极度精神崩溃和她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的复杂交织。以下是对这一行为及其后续沉默的详细解读:玛格达·戈培尔在杀死孩子后玩扑.............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本想用在自己脸上,结果却买了假货,不仅钱打了水漂,脸还被毁了,这真是让人既愤怒又心疼。说假货里含有“毁脸成份”这么“有效”,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绝非巧合。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会有假化妆品存在?说白了,就是暴利。正规化妆品从研发、生产、质检到品牌营.............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对日本动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番剧”的复杂感受。你觉得“毁三观”的番剧很多,但同时又看到这么多人追捧,觉得不解甚至有点恶心,这确实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观感。首先,我们得承认,日本动画(番剧)的题材和内容确实极其广泛,包罗万象。从治愈系、日常系,到热血战斗、科幻冒.............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美国能否“让俄罗斯经济毁灭”以及为何不“早用”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美国是否有能力让俄罗斯经济“毁灭”?这里的“毁灭”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词语,通常意味着经济体系的彻底崩溃、瘫痪,例如生产停滞、金融市场失灵、货币价值急剧下跌等。美国确实拥有强大的经济制裁能力.............
  • 回答
    .......
  • 回答
    在《魔戒》的故事中,最终摧毁魔戒的并非源自人性的贪婪,而是由一个看似渺小、背负着巨大负担的霍比特人——弗罗多·巴金斯,以他的爱、牺牲和毅力完成的。恰恰相反,正是人性的贪婪,是魔戒最强大的驱动力和腐蚀剂,也是它能够存在并试图毁灭一切的根本原因。我们需要理解魔戒的本质以及它如何作用于生物。索伦创造魔戒的.............
  • 回答
    德川家康之所以没有毁掉丰国神社,其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对前代统治者的尊重以及战略上的精明。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不忍心”或者“忘恩负义”的问题,而是德川幕府初建时期,为了巩固自身统治、避免潜在的麻烦而做出的审慎决策。首先,我们得明白丰国神社的来历和其象征意义。丰国神社是为供奉日本战国时代末期.............
  • 回答
    .......
  • 回答
    《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的观感确实非常两极分化,你感到开心而不少观众觉得压抑,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慢慢聊。首先,咱们得承认,这部电影拍得极其写实,甚至可以说是残酷。它没有回避历史的黑暗面,而是毫不留情地把纳粹德国最后的日子展现在观众面前。你觉得开心,这可能跟你个人的观看角度、关注点或者甚至是情感需求.............
  • 回答
    说起奥尼尔,咱们脑子里浮现的都是那个在内线翻江倒海、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大鲨鱼”。他的巅峰时期,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对对手来说是场噩梦。可细一想,这么一位统治力爆表的球员,生涯总共才拿到一个MVP,这事儿确实有点出人意料,甚至让人觉得有点说不过去。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为啥“毁天灭地”的奥尼尔,在MV.............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