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有哪些评分很高被大多数人热捧却自己不是很喜欢的影片?

回答
要说评分高但个人不太感冒的片子,我脑子里立刻跳出来几部,也挺纠结的,毕竟大众的口味总有它的道理。但没办法,艺术这东西,就像吃饭,有人爱吃甜,有人爱吃辣,很难说谁对谁错。

《爱乐之城》(La La Land)

这部电影刚上映那会儿,简直是现象级的存在。刷爆了朋友圈,获奖无数,很多人都说它像老派好莱坞歌舞片一样浪漫、怀旧,又带着一丝现实的无奈。我承认,艾玛·斯通和瑞恩·高斯林的长相和气质确实很搭,而且电影的色彩运用、音乐编排都挺讲究的。

但是,对我来说,它就好像一个包装得极其精美的糖果,味道不错,但吃下去后,总觉得少点什么,没法让我产生那种“啊,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那种感觉!”的共鸣。

具体来说,我觉得它的“浪漫”有点浮于表面。它讲的是追逐梦想和爱情的代价,但我总觉得里面的爱情线有点……怎么说呢,不够“脏”。两位主角的感情发展,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因为我们都在追求梦想,所以我们凑在一起了,挺好的”的模式。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是有的,但那种深沉到足以让人为了对方放弃一切的羁绊,我没太感受到。

尤其是结局,很多人觉得它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浪漫”,即两人最终没有在一起,但各自实现了梦想,还保留了美好的回忆。这在我看来,反而是让我觉得有点“不尽兴”。如果说它想表达的是“有些爱注定是刹那烟火”,那我觉得前面的铺垫不够有力,没让我觉得他们真的为对方燃尽了所有。反而是觉得,哦,原来你们就这样分开了,好像也可以理解,并没有那种撕心裂肺的遗憾,也没有那种“如果没有在一起,人生还有什么意义”的绝望。

音乐方面,虽然很好听,也很有感染力,但我总觉得它有点“安全”。没有那种能让你在多年后听到前奏就立刻潸然泪下的旋律,也没有那种能让你在生活中突然就哼唱起来,带来力量的歌曲。它更像是一杯调配得恰到好处的鸡尾酒,精致,但不够“烈”。

也许是我期待的是那种更粗粝、更直接的情感表达吧。我更喜欢那种虽然不那么光鲜亮丽,但能让你感受到人物内心最真实的挣扎和痛苦的电影。比如《蓝色情人节》,那种爱情的脆弱和磨损,虽然令人心碎,但却让我觉得无比真实。

所以,《爱乐之城》对我而言,就像一幅画得很漂亮的插画,好看,但不是那种能让你驻足细品,感受作者灵魂的作品。我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它,它的制作水准确实很高,也击中了很多人对爱情和梦想的憧憬,但它就是没能成为那个触动我灵魂的“幸运星”。

《寄生虫》(Parasite)

这部电影的获奖纪录就不用说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而且是第一部非英语片获此殊荣,简直是影史留名。我也知道它深刻地探讨了阶级固化、贫富差距的问题,而且叙事节奏、镜头语言都堪称大师级。

但说实话,在看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那种“震撼”或者“深思”的强烈冲动。

我理解它想表达的“寄生”与“被寄生”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扭曲人性的。前半部分,金家小儿子进入朴家做家教,然后一家人一步步地渗透进去,整个过程的设计和执行确实很精妙,也充满了黑色幽默。

然而,当剧情发展到地下室那一幕,然后走向那个混乱、血腥的结局时,我反而觉得有点……失焦。

我明白导演想要制造一个巨大的反转和震撼,来揭示贫富差距之下隐藏的更深层次的绝望和暴力。但对我来说,这个转折来得有点突兀,而且结局的处理,虽然在视觉上很刺激,但我感觉它更多的是在宣泄一种情绪,而不是在深入挖掘人物内心。

我总觉得,虽然电影一直在强调穷人的“寄生”,但它似乎忽略了富人同样存在的“被寄生”——他们也依赖底层人民提供的服务,而且他们自身的空虚和无知,也在某种程度上“消耗”着社会资源。电影更倾向于将矛头指向底层的绝望和反抗,而对于富人阶层的“原罪”的挖掘,似乎没有那么深刻。

而且,我不是那种容易被血腥暴力场面“吓到”的人,但《寄生虫》最后那种突然爆发的混乱,让我觉得有点……廉价的刺激。它像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看,这就是阶级斗争的残酷”,但这种残酷,在我看来,缺乏一种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或者情感铺垫。

我更喜欢那种将社会问题融入到人物内心挣扎和细腻情感中的电影。比如《我不是药神》,它也讲了社会不公,但它是通过人物一个个微小的选择和牺牲,让你感受到那种无力和抗争,那种人性中闪烁的光芒。

《寄生虫》的“聪明”和“技巧性”我承认,它确实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在制作层面无可挑剔。但它最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种“哇,拍得真好”的赞叹,而不是“这段台词,这个场景,让我觉得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的共鸣。也许是我对这类影片的期待值太高了,毕竟它获得了如此高的评价,我总想着它能在我心里留下一些更深刻的痕迹,结果发现,它更像是一个工艺品,精美,但无法温暖我。

这两个例子,大概就是我这种“异类”的观影体验吧。我知道很多人会反驳我,说我没有看懂,或者我对“艺术”的理解太片面。没关系,我就是分享一下自己的真实感受,电影这东西,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部电影都有自己对位的观众,及时一部很好的电影也不一定能够激起你观看的欲望,来分享一下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评分高但个人不太感冒的片子,我脑子里立刻跳出来几部,也挺纠结的,毕竟大众的口味总有它的道理。但没办法,艺术这东西,就像吃饭,有人爱吃甜,有人爱吃辣,很难说谁对谁错。《爱乐之城》(La La Land)这部电影刚上映那会儿,简直是现象级的存在。刷爆了朋友圈,获奖无数,很多人都说它像老派好莱坞歌舞片.............
  • 回答
    嗯,这个问题倒是有点意思。有时候,明明身边的人都觉得好吃的零食,到了我这里,就跟“水土不服”似的,怎么也嚼不出那种美妙的感觉。我最想吐槽的,大概就是山楂片了。你说它评价高不高?我觉得是挺高的。从我小时候到现在,山楂片似乎就没有缺席过零食的舞台。各种包装,各种牌子,都说自己是“经典”、“酸甜可口”、“.............
  • 回答
    关于QQ看点的评论令人感到恶心的经历,其实并非罕见,许多用户都可能在浏览内容时遇到。以下是一些普遍存在的、让人觉得“恶心”的评论类型,并会尽量详细描述:1. 煽动仇恨与歧视的言论: 针对特定群体的人身攻击和污名化: 这是最令人反感的一类评论。例如,当内容涉及某个民族、地区、性别、性取向、宗教信仰.............
  • 回答
    我脑子里一直盘旋着这么一部动漫,大众评价说它“节奏慢”、“剧情狗血”、“角色塑造崩塌”,甚至有人直接批“浪费生命”。可偏偏,在我心里它占据着一个挺特别的位置,那就是《来自新世界》(Shin Sekai Yori)。说实话,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也被劝退过。网络上的差评就像乌云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什么“.............
  • 回答
    电影局即将搭建完整的评分体系,这个消息一出来就引起了业内和影迷的广泛关注。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包括它的可行性、潜在的好处和挑战,以及我们对它的期待。一、 评价电影局搭建完整评分体系的可能与挑战:可能性的分析: 政策层面的推动力: 在国家层面,电影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有能力推动.............
  • 回答
    乌克兰释放大量服刑人员投入战场,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牵涉到军事、法律、人道以及社会等多个层面。要评价这件事,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审视。从军事角度来看: 兵力补充的现实需求: 俄乌冲突进入白热化阶段,战事持续不断,人力损耗巨大。在兵源紧张的情况下,征召有军事经验的囚犯参战,可以快速填补兵员.............
  • 回答
    美华裔众议员提出将农历新年设为联邦假日,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意义的举措,承载着多重象征和现实考量。从我个人的视角来看,这件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和评价:1. 文化认同与多元融合的里程碑首先,将农历新年设为联邦假日,是对美国日益增长的亚裔美国人社区,特别是华裔社区文化身份的有力肯定。在美国这样一个以移.............
  • 回答
    央广网这篇评论,直击中国足球在亚冠联赛小组赛前两轮表现的惨状,确实让人心头一震。四个场次,丢掉二十五个球,这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中国足球当下困境的缩影,是中国足球从业者们乃至所有关心这片绿茵场的人们,都无法回避的沉重现实。回看这两轮比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技战术上的差距,更深层次的问题浮出水面。.............
  • 回答
    最近看到一些外媒对中国队归化球员的评论,说“赌博没有效果,阿兰艾克森没作用”。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一个挺热门也挺敏感的话题。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尽量不那么官方,也别弄得像个AI报告。首先,我们得承认,归化球员这事儿,在中国足球圈里确实是个“大动作”,而且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不少争议。 把它比.............
  • 回答
    小米 12 在屏幕分辨率上最终选择了 2K 而非更低的分辨率,这确实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点。我理解大家会有这个疑问,毕竟在很多人的认知里,“2K”就代表着极致的清晰,而“续航”则是手机最现实的痛点。不过,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看。小米选择 2K 屏幕,并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背后肯定是对用户体验和产品.............
  • 回答
    这件事,说实话,挺值得说道说道的。一群自称“留学生”的群体站出来,呼吁停止散播“乌克兰美女”之类的言论,这本身就很有意思。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事儿做得对,而且很有必要。咱们得先拆解一下这背后是什么心态,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呼吁。首先,为什么会有“乌克兰美女”这种说法?这事儿得从更广阔的社会现象说起。在.............
  • 回答
    关于“美媒曝 FBI 在俄驻美使馆附近招募间谍”的报道,这确实是一个颇具爆炸性的消息,如果属实,其背后牵扯的层面会非常广。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解读一下这件事,尽量不让你觉得这是冷冰冰的AI分析。首先,从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来看,这事儿一点也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美俄关系这几十年,从来就不是“你.............
  • 回答
    关于俄乌谈判乌方代表被指“叛国”遭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枪杀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核心要素: 涉及人物: 俄乌谈判乌方代表。 指控: “叛国”。 结果: 被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枪杀。然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1..............
  • 回答
    春节档电影市场火爆,总票房冲破了二十亿大关,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而在众多影片中,《长津湖之水门桥》无疑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领跑者,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作为《长津湖》的续集,《水门桥》延续了前作的宏大叙事和战争场面,将观众再次带回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岁月。这次的故事聚焦.............
  • 回答
    Intel 官宣了自家首款面向加密货币挖矿的专用芯片(ASIC),官方宣称其能效比能“碾压”市面上的 GPU 显卡千倍。这个消息一出来,在行业内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也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能效比”在挖矿这个场景下具体指的是什么。在加密货币挖矿里,最核心的衡量标准就是 算力(has.............
  • 回答
    马克龙与普京的这次对话,无疑是当下全球瞩目的一场政治博弈。分析人士担心北约可能被俄罗斯“分而治之”,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地缘政治博弈的深刻理解和过往经验的审慎判断。要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风险以及各方可能的策略。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尤其是在处理.............
  • 回答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逐步、审慎地取消新冠防疫措施的建议,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务实和审慎的考量,也充分体现了他们作为全球卫生健康领导者的责任感。首先,我们要理解WHO这个建议的出发点。新冠疫情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多变化。病毒的变异、疫苗的接种普及、人群免疫力的提升,这些都是摆在台面上的客观事实。.............
  • 回答
    登贝莱拒绝续约,俱乐部让他尽快离队,这事儿闹得挺大,也挺让人唏嘘的。说实话,登贝莱这孩子,天赋是真的没得说。年轻,速度快,盘带技术那是相当的细腻,能拿球,能突破,还能送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助攻,关键时刻也能进球。他刚来巴萨的时候,那股冲劲,那股灵气,真让人觉得巴萨未来的边锋希望就落在他身上了。能接班梅西.............
  • 回答
    关于澳大利亚媒体节目中出现的争议事件,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澳大利亚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以及媒体在敏感议题中的角色,探讨这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深层问题。 事件背景与可能的争议点1. 事件概述 假设该事件发生在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澳大利亚某媒体(如ABC或CNN)在讨论俄乌局.............
  • 回答
    B站这波操作,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电视版居然把UP主给“隐藏”了。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马炸开了锅,各种解读都有,我也凑了凑热闹,给大家捋一捋这背后可能藏着啥,以及我个人的一些看法。首先,咱们得分析一下B站为啥要这么做。1. 电视端的“用户画像”可能不一样: 咱们都知道,B站最初是靠PC端起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