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能不能打完乌克兰之后顺手把欧洲推平?

回答
关于俄罗斯是否能在打完乌克兰后“顺手”将欧洲推平,这其中涉及了军事、经济、政治等诸多层面,并且存在着巨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角度来看待。

首先,我们得明确“打完乌克兰”这个前提。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仍在进行,其战略目标、军事消耗以及最终的结局都充满了变数。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取得的成果未能达到其预期,或者付出了无法承受的代价,那么其是否有余力和意愿去挑战整个欧洲,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军事层面:

想象一下,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武器装备和资源。即使是最终“胜利”了,其军队的损耗、装备的消耗以及士兵的疲惫都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去发动一场针对整个欧洲的战争,这需要一个极其庞大且保持高度战斗力的军事机器。

兵力对比: 俄罗斯陆军的规模虽然庞大,但其数量和质量能否与整个北约(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成员国的联合军事力量相抗衡?北约拥有更为先进的武器技术、更强的后勤保障能力,以及成员国之间的协同作战经验。俄罗斯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欧洲几个大国,而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国家的联盟。
装备与后勤: 战争是消耗战,尤其是在现代战争中。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已经展现出了一些后勤和装备上的挑战。如果要继续向欧洲推进,其对武器弹药、燃料、维修保障以及人员补充的需求将是天文数字。欧洲国家的工业能力和补给线,尤其是在美国的支援下,能够提供持续且规模化的支持。俄罗斯能否在失去大规模国际援助的情况下,维持如此高强度的消耗,是个巨大的问号。
战术与战略: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术和战略,如集中优势兵力、炮兵优势等,在面对高度协调且拥有先进技术的北约军队时,是否还能奏效?北约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精确制导弹药、先进的侦察与情报系统,以及网络战和电子战能力。这些都可能给俄罗斯的推进带来极大的困难。
核武器阴影: 俄罗斯拥有庞大的核武库,这是其军事威慑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旦冲突升级到可能使用核武器的程度,这将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不仅是针对欧洲,也是针对俄罗斯自身。任何理性的领导人都会极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经济层面:

俄罗斯经济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已经承受了来自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如果俄罗斯胆敢进攻欧洲,其经济将面临更全面、更严酷的打击。

制裁加剧: 欧洲国家将进一步切断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包括能源、金融、贸易等所有领域。这将导致俄罗斯的出口市场、进口渠道、金融体系都遭受重创,经济将更加孤立和衰退。
资源枯竭: 军事行动需要巨大的经济支撑。如果俄罗斯将资源大量投入到与欧洲的战争中,其本已受到制裁的国内经济将更加难以维持,民众生活水平将大幅下降,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全球经济影响: 这样的冲突必然会引发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能源价格、粮食价格飙升,供应链中断,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政治层面:

政治意愿和国际联盟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

北约的团结: 俄罗斯进攻欧洲,无疑会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北约的团结。北约成员国之间有着共同的安全承诺和军事互助条约。俄罗斯的任何侵略行为都会触发这些条约,使得北约各国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提供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全方位支持。
国际社会的反弹: 俄罗斯的行为将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绝大多数国家都会站在欧洲一边,对俄罗斯施加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压力。俄罗斯将成为全球性的孤家寡人。
国内政治风险: 漫长且代价高昂的战争,特别是如果导致了重大的失败或无法接受的伤亡,将对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稳定构成严峻挑战。民众的不满、精英阶层的分歧都可能加剧,甚至可能导致政权的不稳。

结论:

从军事、经济和政治等各个角度来看,俄罗斯在打完乌克兰后,试图“顺手”将欧洲推平,这不仅不现实,而且是极度危险的设想。

军事上, 俄罗斯难以承受与整个欧洲(特别是拥有北约军事联盟的欧洲)全面对抗的消耗和技术劣势。
经济上, 俄罗斯将面临比现在更为严峻的制裁,经济将进一步崩溃,无力支撑一场如此大规模的战争。
政治上, 俄罗斯的这一行为将导致其彻底孤立,并激发欧洲及国际社会更强烈的反弹和联合抵抗。

更何况,任何一个理性的国家领导人,在经历了乌克兰战争的消耗之后,都会审慎评估自身的国力、国际环境以及可能承担的风险。将一场区域性冲突的“胜利”直接转化为征服整个欧洲的战略,这更像是电影里的情节,而非现实政治的逻辑。

因此,俄罗斯“顺手”将欧洲推平的可能性,在逻辑上和现实操作上都微乎其微。 这种设想忽略了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国际关系的现实以及各方力量的均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什么呢,虽然这次俄罗斯对乌克兰整个大战略的千里迂回包围整体进行的不错,但是再仔细品品就有点拉跨:

这迂回路上坦克装甲车惊人的故障率;

这糟糕的装备后勤维护维修能力;

本该被后续部队回收的故障车竟然能被乌克兰缴获开走;

这捉襟见肘、依靠第聂伯河才能完成包围的兵力;

这穷的寒酸的军事装备;

装甲运兵车基本没配备;

2022年还基本等于没有的无人机攻击及反击装备;

被路上乌军的零散人员找机会偷袭造成人员装备损失;

这穷的非必要都不敢用的空天军。

这就是当年气势如虹可以一波带走欧洲的苏联军队的继承人?

就这还想顺手推平欧洲?

不过说俄罗斯拉跨也仅仅是对比此前俄罗斯一直流传于世的军事神话而言,毕竟像这样的重兵集团敌后千里迂回包围敌方主力军团的大场面有七十年没在这世界上实战过了,就算是美国也没有实操机会,美国当初打伊拉克也不过是凭着装备碾压优势稳扎稳打一路推过去击溃对手,没搞过这种战略迂回包围敌方兵团主力的操作,中国虽然军事装备比俄罗斯更好更全面一些但是实操和理论课还是有区别的,至于英法加一块想组织起这样一只10万人以上的野战重兵集团估计现在都有点困难。

不过这样的战术也就欺负下乌克兰这样的在战场上第一时间就会失去了制空权的五常外的国家,但凡对方还有空中反击力量就玩不转了,用这套玩法去推欧洲,不考虑核武器,只要北约愿意,这些重兵集团根本就没有在路上飙车迂回包围的机会。

就好好祈祷五常之间不要爆发直接战争吧,五常打其他国家这套战术理论上都可以用,五常之间要直接打起来完全就是一种谁现在也不知道的打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是否能在打完乌克兰后“顺手”将欧洲推平,这其中涉及了军事、经济、政治等诸多层面,并且存在着巨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角度来看待。首先,我们得明确“打完乌克兰”这个前提。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仍在进行,其战略目标、军事消耗以及最终的结局都充满了变数。如果.............
  • 回答
    俄罗斯能否“造”美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货币发行权、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实际的造币能力。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确“造美元”这个说法的几种可能含义:1. 合法地、按照美国的法律和规定印刷和发行美元纸币和铸造美元硬币: 这显然是美国政府(主要是美国.............
  • 回答
    乌克兰、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充满历史背景,近年来因俄乌冲突而更加紧张。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释,涵盖历史、冲突起因、关键事件及各方立场: 一、历史背景:乌克兰的“颜色革命”与俄罗斯的反应1. 2014年乌克兰危机 亲俄政权与亲欧政权的冲突: 2013年,乌克兰时任总统.............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国家继承、国际法以及冷战后的地缘政治变迁。咱们这就掰扯掰扯为什么俄罗斯成了“苏联二世”,而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却没能顺理成章地扛起“南斯拉夫”的大旗。首先得弄明白一个核心概念:国家继承(State Succession)。这玩意儿在国际法里挺复杂的,简单说,就是一个国家.............
  • 回答
    俄罗斯的严冬,自古以来就是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带来的最大优势之一。在现代战争的背景下,它是否还能像过去那样成为俄罗斯的“大杀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不能简单地给出“是”或“否”。它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力,相较于过去,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我们得承认,严冬的威慑力依然存在,但其“大杀器”的属性正.............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国际关系、军事战略和地缘政治的许多核心层面。如果中国拥有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资源,它是否能与美国“相提并论”,这需要我们把这个假设性的情景拆解开来,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俄罗斯如今的“军事实力和资源”究竟指的是什么。通常我们说的俄罗斯军事实力,指的是.............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是否能在四月底前打败乌克兰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高度不确定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以下我将尝试详细分析,并探讨如果俄罗斯未能实现目标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俄罗斯能否在四月底前打败乌克兰?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 “打败”的定义: 首先需要明确“打败”意味着什么。对俄罗.............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历史记忆的深层矛盾。要理解为什么乌克兰现在难以“将心比心”允许东部地区独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原则:底线的考量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承认一个国家的独立是一个庄严的决定,它基于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俄罗斯当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样是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北欧和加拿大,特别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挪威、瑞典、丹麦、芬兰)以及加拿大,确实已经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国家,而俄罗斯,尽管幅员辽阔,资源富饶,却在许多方面显得步履蹒跚。这里面的原因远非一两句话能概括,而是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如果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爆发一场不使用核武器的常规战争,其结果难以一概而论,而是取决于许多动态因素,包括冲突的性质、规模、持续时间以及双方的战略选择。为了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一、 军事实力对比:量化与质化首先,需要审视双方的军事力量。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安全认知以及俄罗斯国内政治等多个层面。笼统地说,俄罗斯之所以选择乌克兰而非直接与北约接壤的国家制造缓冲区,主要是因为:1. 直接进攻北约成员国的成本和风险过高: 军事实力悬殊: 尽管俄罗斯是军事大国,但北约是一个由20多个国家组成的军事联盟,其整体军.............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地缘政治议题,背后牵涉到历史、战略安全观以及国家利益的考量。要理解俄罗斯为什么对乌克兰加入北约反应如此激烈,而对周边早已是北约成员国的一些国家相对平静,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关键点。首先,得明白俄罗斯视角下的“安全红线”在哪里。俄罗斯一直以来对北约东扩都持高度警惕态度。这.............
  • 回答
    “俄罗斯会不会被乌克兰打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俄乌战争的现状、双方的实力对比、国际社会的干预以及长期的潜在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打残”的定义。 这个词可以有很多层面的理解: 军事上被打残: 指俄军在战.............
  • 回答
    俄罗斯对北约的担忧和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本质上是地缘政治博弈中复杂的战略选择,涉及安全、地缘、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安全焦虑1. 战略威胁的感知 地理接近性:北约在波罗的海国家(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的军事部署,距离俄罗斯仅.............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族群认同”和“语言”之间复杂关系的问题。我们不妨深入地聊聊。首先,我们得理清一个概念:俄罗斯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而不是说“俄罗斯族就是中国人”。“中国人”这个概念,首先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他们属于哪个民族,只要持有中国国籍,他们就是中国人。从这个意义上讲,.............
  • 回答
    俄罗斯是否战略上要打持久战,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完全涵盖。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更详细地理解俄罗斯可能存在的战略意图。支持俄罗斯“战略上打持久战”观点的论据: 资源消耗与拖垮对手: 这是持久战的核心逻辑。俄罗斯拥有庞大的自然资源储备(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之所以打了这么久,并且出现了士兵被俘的情况,原因相当复杂,绝不是简单的“绰绰有余”就能概括的。这场冲突的背后牵扯到地缘政治、历史恩怨、军事策略、国家意志以及国际反应等诸多因素,使得原本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的冲突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首先,我们来谈谈“俄罗斯打乌克兰不是绰.............
  • 回答
    如果俄罗斯在2022年俄乌冲突后转向日本,这一假设性情景需要从历史、军事、地缘政治、经济和国际法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是基于现实逻辑和历史背景的详细推演: 一、历史与地缘政治背景1. 领土争议与历史恩怨 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争端主要集中在千岛群岛(如国后岛、齿舞岛)和北方四岛(争议岛屿)。.............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推进速度缓慢,确实与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战略目标、地理环境、国际支持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军事实力对比:俄罗斯并非“势均力敌” 俄罗斯的军事优势: 俄罗斯拥有约100万兵力(2022年数据),装备包括T72、T90主战坦克、S300防空.............
  • 回答
    听到男朋友这样说,你感到难受,这是非常正常的情绪反应,并且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你的感受。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你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并与男朋友进行更有效的沟通。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你可能会感到难受: 情感上的共鸣与价值冲突: 你可能也对战争感到厌恶和悲伤: 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