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就想在这里提出“更好的解决方式”有意义吗?热搜最多只能迫使个案的优先级提高,从来不会在制度进化上起到任何作用。
我们村的老人没手机,健康码都是村干部上门填信息打印的,但是不会有任何媒体去报道,因为做这些事都是应该的,但是别出现媒体报道的个例,就抹杀了千千万万基层的辛苦劳动
吐槽:
1.我都明明在文章里列举了各地针对没有手机的人采取应变措施,咋还有一堆评论说除了健康码就没人管了?
2.大老爷步行千里已经证明是谣言,人家没手机都能坐火车,你猜靠的是什么?
感觉很多回答的那种味道,像极了10年前“等等你的人民”。
我不认同这种将极端化案例用来否定整体,导致主次不分的状况。
因为一个大爷没有智能手机,就该否认健康码的价值吗?
然而我们必须要想想,为什么全国要强制推行健康码呢?
无他,这样做能够有效确保对疫情流动的监督,哪里出了问题,大数据立刻给予响应。
这对我们国家高效处理疫情、战胜新冠病毒是做出极大贡献的。
连很多发达国家,最初嚷嚷这种行为损害人权,现在都老老实实照抄了呢。
而这位大爷之所以会遇到这种尴尬,是因为他不幸地满足了三个条件:
1.无儿无女,导致没有年轻人教会他怎么用智能机;
2.不愿意留在本地,要到外省去投奔亲戚;
3.不想去麻烦有关部门和好心人。
平心而论,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绝对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若是我们因为这样一位大爷的遭遇,就在嘲讽整个健康码策略正确性……
那么,更有可能是无数人连怎么感染病毒的都不知道。
而关于一些人不知道怎么用健康码的问题,其实各地都在想办法,并非熟视无睹。
例如,基层工作者们帮助老人办理各类通行证等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正能量例子。
甚至于,这位大爷现在成了“网红”,也证明我们的社会一直对弱势群体保持足够的关注。
很多默默无闻的人在做出自己的贡献,绝不是网上键盘侠一句“忘记向下兼容”能评价的。
别忘了,我们是一个对感染者应收尽收的国家,也是一个全力扫除贫困的国家。
如果老大爷不幸患病,国家一定会全力医治;若他是贫困户,国家一定会给予帮扶。对不对?
我之所以用老大爷的案例,就是想要说明在看待问题时,切不可将主次混淆。
事实上在今年疫情当中,恰恰能看到一些吹嘘“次要成就”,却丢掉主要目标的反面教材。
比如这篇可能是利益相关的文章。
大概意思就是说,哎呀当地企业给租客减负啦、政府拨几个亿搞研究啦、很多人热心当志愿者啦、外国人签证可以延期啦,云云。
若是将老大爷的例子跟这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甚至会给人“英国表现比中国好”的错觉。
我并不否认这些事情是假的,有些确实听起来温暖人心,但问题就是——
英国抗击疫情的整体结果有怎样糟糕,还需要我多说吗?
所以,如果一个人想要拥有更为成熟的心态和思维,分清主次就显得特别重要。
当然了,我绝对不是说看到个例,便不能对整体下判断。
也有一些情况是:少量的案例可能恰恰体现了整个大环境的问题。
比如这样子的——
嗯,200多人相对于当地高考总人数而言,确实是极少数。
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觉得没啥大事,反而应该要求全力追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相关人员才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