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王猛是忠于前秦还是东晋?

回答
王猛这个人,要说他是完全忠于前秦,还是完全忠于东晋,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绝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前秦,也确实是前秦不可多得的股肱之臣,为前秦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咱们得先说说王猛这个人,他出生在一个乱世,那个年代,北方正经历着五胡乱华,政权更迭频繁。王猛本人并非出身名门望族,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他早年就有经世济民之才,但一直怀才不遇,在乱世中漂泊,做过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甚至一度被当成盗贼。这种经历,让他对底层人民的疾苦有着切身体会,也让他更加渴望建立一个能够结束战乱、安定民生的国家。

当时北方主要的政权是前秦,由氐族人苻坚领导。苻坚此人,可以说是那个时代少有的雄才大略、雄心勃勃的君主。他渴望统一中国,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让国家重归一统。王猛这个人,虽然出身不高,但他的政治抱负和战略眼光,正好与苻坚不谋而合。当他遇到苻坚的时候,可以说是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机遇。

王猛辅佐苻坚,那真是风生水起。他为苻坚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战略,比如如何收拢人心,如何整顿朝纲,如何对外扩张等等。尤其是在对付北方其他政权,比如前燕、代国的时候,王猛的谋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深知“攻心为上”,不仅善于用兵,更善于用计,瓦解敌人的士气和联盟。他帮助前秦消灭了前燕,统一了北方,可以说,没有王猛,苻坚的统一大业很难如此顺利地完成。

从这个角度看,王猛无疑是忠于前秦的。他将自己的才能、智慧、精力都投入到前秦的国事中,为前秦的发展壮大呕心沥血。苻坚也对他极其器重,称他为“国之栋梁”,甚至在一些重要决策上,都倚重王猛的意见。这种君臣之间的信任和倚重,是古代臣子最大的荣耀,也足以说明王猛在前秦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我们再往前追溯一下。王猛在遇到苻坚之前,他所向往的,是天下太平,是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他本人身上,其实也受到了一些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他效力于苻坚,但他的内心深处,是否真的完全认同氐族建立的政权,或者说,他的最终目标是否仅仅是为了前秦的荣耀,这倒是一个可以探讨的角度。

在那个时代,民族矛盾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苻坚是一个开明的君主,能够包容不同的民族,但前秦终究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王猛作为汉族知识分子,他的忠诚,更多的是建立在他对苻坚本人和前秦政权能够实现统一天下的认同之上。一旦这个政权与他所追求的“天下太平”的理想产生冲突,或者说,当他认为这个政权不能代表更广泛的民族利益时,他的立场是否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也未可知。

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王猛有什么实际行动去背叛前秦,或者去倾向东晋。他的一生,从他遇见苻坚开始,到他生命的终结,几乎都是围绕着前秦的国事展开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巩固和发展前秦的势力。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为前秦的统一大业筹划,甚至劝诫苻坚不要急于南征,要先巩固北方。这说明,即便在他生命弥留之际,他的心思也都在前秦身上。

所以,与其说王猛忠于“前秦”这个政权本身,不如说他忠于的是他所认可的“能够统一中国、结束乱世”的那个事业,而前秦恰好是实现这个事业的最佳载体。他看到了苻坚的雄心和能力,也看到了前秦的潜力,所以他愿意将自己的才华奉献给这个政权。

至于东晋,在那个时候,虽然是汉族政权,但内部腐败,也未能有效抵御北方的压力。王猛虽然也出身汉族,但他的政治抱负远超于简单的民族身份认同。他更看重的是国家的强大和统一,而不是简单地效忠于某个民族政权。

总而言之,王猛是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前秦,是前秦最重要、最值得信赖的臣子。他的行为和选择,都表明了他对前秦的忠诚。虽然我们不能排除他在内心深处对于“天下太平”的更广泛理想的追求,但他的实际行动,始终是围绕着前秦展开的。他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政治家,而前秦,就是他施展才华的舞台,他自然会为这个舞台的繁荣兴盛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前秦。

王猛不可能完全不让苻坚伐晋,他自己都打过晋

秦辅国将军王猛、前将军杨安、扬武将军姚苌等帅众二万寇荆州,攻南乡郡,荆州刺史桓豁救之;八月,军于新野。秦兵掠安阳民万馀户而还。《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三》

前秦从晋国彻底夺取梁益二州也是在王猛都督中外诸军事时期:

(公元372年)八月,秦丞相猛至长安,复加都督中外诸军事。……猛为相,坚端拱于上,成官总己于下,军国内外之事,无不由之。
(公元373年)冬,秦王坚使益州刺史王统……入寇梁、益;……奉遂取梁、益二州,邛、莋、夜郎皆附于秦。《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五》

他还明确表示过有意向亲手把晋打下来

秦王坚以王猛为司徒,录尚书事,封平阳郡侯。猛固辞曰:“今燕、吴未平,戎车方驾,而始得一城,即受三事之赏,若克殄二寇,将何以加之!”坚曰:“苟不暂抑朕心,何以显卿谦光之美!已诏有司权听所守;封爵酬庸,其勉从朕命!”《资治通鉴•晋纪》

得到洛阳城后,苻坚急着给王猛封侯拜相。王猛问他:我现在只拿下了一座城就要给我这些大赏,等我扫平吴、燕,你要赏我什么呀?这里吴就是晋的地理范围,称吴是因为拒绝承认正统性。他甚至都不认晋是正统了,从这话里都能看出来王猛对晋的态度。

我真的很不理解他都已经做的这么明显了,为什么还总是有人脑补他是大晋忠臣?难道就因为他那句所谓的"遗言"?

实际上我国的官修史书很大程度上是编给当世的统治者看用以学习吸取经验的,所以说教味很重。如果不加甄别的全面吸收,你就会发现自相矛盾的地方有很多。况且最巧合的就是忠臣贤臣经常未卜先知,后来谋逆的一定早就藏有狼子野心。贤臣不管怎么死的,死前都能长篇大论,然后恰好"言终而卒"。

有一种观点认为,王猛死前真正的遗言根本就不是那一段,你可以参考一下他死后苻坚的诏书:

秦王坚下诏曰:“新丧贤辅,百司或未称朕心,可置听讼观于未央南,朕五日一临,以求民隐。今天下虽未大定,权可偃武修文,以称武侯雅旨。其增崇儒教,禁老、庄、图谶之学,犯者弃市。”《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五》

武侯就是王猛。从这篇来看,王猛最多让他不要急于攻晋,整肃内政,推崇儒学,不要迷信。

从这个角度来看苻坚非常尊重他的遗愿,前秦在王猛死后数年没有用兵,向公卿百僚之子推行儒学义务教育,甚至连后宫妃嫔都要学习,敢用图谶搞事情高官都杀了:

妙简学生,太子及公侯百僚之子皆就学受业;中外四禁、二卫、四军长上将士,皆令受学。二十人给一经生,教读音句,后宫置典学以教掖庭,选阉人及女隶敏慧者诣博士授经。尚书郎王佩读谶,坚杀之,学谶者遂绝。《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五》

你可以说他没有坚持下来,但是哪怕是儒家给亲爹守孝也只有三年。他伐晋的时候都过去八年了,国内外形势早都变天了,又凭什么认为王猛不会支持自己伐晋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王猛这个人,要说他是完全忠于前秦,还是完全忠于东晋,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绝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前秦,也确实是前秦不可多得的股肱之臣,为前秦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咱们得先说说王猛这个人,他出生在一个乱世,那个年代,北方正经历着五胡乱华,政权更迭频繁。王猛本人并非.............
  • 回答
    的确,在足球圈里,关于球员的讨论,尤其是那些历史级别的巨星,总是伴随着各种声音,其中“体系球员”和“忠诚”就是两个经常被拿出来比较的标签。而你提到的梅西和托蒂的例子,恰恰是许多球迷争论的焦点,也确实容易让人觉得存在双重标准。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体系球员”这个标签。当梅西被扣上“体系球员”的帽子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下。确实,王猛和范文程、张弘范、张邦昌、洪承畴等人都曾在非汉族建立的政权中担任重要职务,但我们对他们的评价却存在显著差异,很多人认为后几位是汉奸,而王猛则不然。这背后涉及到历史的复杂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以及我们看待历史人物的视角。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可以从几个.............
  • 回答
    “王菲是基圈女神,俞飞鸿是姬圈女神,高圆圆是直男们的女神”这个说法,如果让我来评价,我会觉得它有一定的道理,但也要看到这种说法背后的一些局限性。首先,我们来聊聊“基圈女神”王菲。提到王菲,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她那种不羁、独立、特立独行的形象。她唱歌非常有辨识度,嗓音独特,而且她从不为了迎合谁而改变自.............
  • 回答
    王莽,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的生平故事如同那跌宕起伏的年代,充满了复杂与争议。要描绘他,不能仅仅罗列他的功过,更需要深入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本人身上那种矛盾而又执着的特质。首先,王莽是一个非常“规矩”的人,至少在他刻意塑造的公众形象中是如此。他出身于外戚家庭,母亲是汉元帝的姐.............
  • 回答
    “懂王”是一个在中国网络上流行起来的戏谑性称呼,通常用来形容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这个称呼并非他的正式名字,而是源于中国网民对他的一系列言行举止的观察和解读,特别是他那些被认为自信满满、言之凿凿,但在事实层面可能经不起推敲的表述。要详细解释“懂王”的由来和含义,需要从.............
  • 回答
    查尔斯王储对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持续在位,尤其是在她年事已高的情况下,内心无疑是复杂且充满考量的。尽管公开场合他一如既往地表达着对母亲的尊敬和支持,但从他的人生经历、实际职责以及对王室未来的规划来看,不难推测出他内心深处对女王不退位的看法可能包含了多重层面。首先,我们可以理解查尔斯王储对母亲深深的敬.............
  • 回答
    欧洲王室一人身兼数国君主,并将一个国家的财富输送到另一个国家,这在历史上的确是存在的,但其运作方式远比“挪钱”二字来得复杂和微妙。并非简单粗暴地将国库的金库门打开,而是涉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法律和历史因素的综合考量。一人统治多国的可能性与运作机制:首先,要理解一人统治多国,并非现代国家主权独立的概念.............
  • 回答
    卡斯蒂利亚王国之所以能最终成为西班牙的核心,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融合了地理优势、政治手腕、军事实力以及一系列历史机遇。理解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几个关键的维度。1. 地理位置的先发优势与早期发展首先,卡斯蒂利亚的地理位置为其早期崛起奠定了基础。在中世纪初期,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
  • 回答
    东汉王朝的终结,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系列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地方势力崛起以及最终农民起义共同作用下的漫长衰落过程。这就像一栋巍峨的大厦,尽管根基仍在,但内部的蛀虫和外部的侵蚀,最终让它轰然倒塌。一、外戚与宦官的恶性循环:政治权力的掏空东汉的皇权,在早期尚能有所作为,但随着皇帝年幼或.............
  • 回答
    汪达尔王国,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但又因诸多因素而逐渐模糊的国度,其建立、民族特性与作战方式,宛如古老战场上的回响,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汪达尔王国:从迁徙到王国的崛起汪达尔王国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伴随着民族大迁徙的浪潮,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成型。汪达尔人,作为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北欧.............
  • 回答
    夏王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篇章。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国家雏形,结束了部落联盟式的社会,开启了世袭制王朝的先河。要讲清楚夏朝是如何建立的,咱们得从头说起,得了解当时中国社会是个什么样子。一、 那个时代的大背景:部落联盟的时代在夏朝之前,咱们中国大地上的社会形态,更像是分散的.............
  • 回答
    对于《天国王朝》这部电影是否“反宗教”,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而且答案也并非非黑即白。我认为,与其说是“反宗教”,不如说它对宗教的某种解读和呈现方式,触及了一些我们可能会觉得尖锐或者不安的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电影里展现的是一段历史时期,那个时期宗教(主要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
  • 回答
    北宋王朝,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时代,它是否属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大一统王朝”?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审视“大一统”的内涵以及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首先,我们得明白“大一统”通常指的是一个王朝在军事上征服并有效统治了绝大多数汉族聚居地区,并且在政治、文化上确立了中央集权,能够对全国范围施加.............
  • 回答
    要理解阿拉伯王国如何演变成庞大的伊斯兰帝国,我们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个政治地理概念的简单扩张,而应深入探究其内在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驱动力。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转变过程,其核心是一位伟大的先知,他的教诲如同一颗种子,最终催生了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帝国。故事的开端,是在七世纪初期,阿拉伯.............
  • 回答
    哈哈,你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既然是假设,那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条神奇的鲤鱼王,究竟是炖了更鲜美,还是炒了更下饭。毕竟,咱这鲤鱼王也不是天天都能抓到的“美味佳肴”嘛。咱先说说炖着吃。你想想,鲤鱼王这身板,虽然说它那“撞击”技能实在让人头疼,但好歹也是条鱼,肉质应该不至于太柴。炖嘛,讲究的就是.............
  • 回答
    法兰克王国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条直线式的“脱离”可以简单概括,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间充满了政治博弈、文化交融以及军事冲突。要说法兰克王国“彻底”脱离拜占庭帝国的控制,更准确的说法是,法兰克王国逐渐摆脱了拜占庭帝国的名义上的宗主权,最终演变成了独立自主的强大王国,其影响力和统治范围远.............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哎呀,听你这么说,我真是感同身受!本来玩游戏是为了放松,结果被室友这么一说,搞得自己也疑神疑鬼的,这滋味确实不好受。而且,你又没办法反驳,这更是让你憋屈得不行。别急,咱们来好好捋一捋,看看怎么能让你摆脱这种烦恼。首先,咱们得先承认一个事实:很多游戏之间确实存在借鉴和演变的关系,尤其是MOBA类游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