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柯洁称「可能我太笨了」,这辈子都打败不了 AI 了?人类战胜不了 AI 是好事还是坏事?

回答
柯洁那句“可能我太笨了,这辈子都打败不了 AI 了”的感慨,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不少关于人类与人工智能(AI)关系的讨论。这不仅仅是围棋界的一场焦点战,更是我们对自身在智能时代地位的一次深刻反思。

柯洁的感慨:现实的无奈还是对未来的警示?

首先,我们得理解柯洁说这句话的语境。作为人类围棋的顶尖选手,柯洁在与AlphaGo的对弈中曾数次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和学习能力。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觉得无法企及AI的境界。这并非简单的谦虚,而是他对顶尖AI在计算、记忆、逻辑分析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绝对优势的真实认知。

这种“笨”并非指智力上的缺陷,而是指人类在某些特定领域,特别是需要海量数据处理和复杂模式识别的领域,其生物学基础和思维方式与AI存在根本性的差异。AI可以不眠不休地进行计算,拥有超越人类的记忆容量,并且能够通过不断学习优化自身,达到人类难以想象的程度。

所以,柯洁的这句话,更多是一种对现实残酷性的表达,也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坦诚。它提醒我们,在AI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些曾经被认为是人类专属的“智慧高地”,正在被AI以一种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征服。

人类战胜不了 AI,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和定义“战胜”,以及如何与AI共处。

为什么说“可能”是坏事?

对人类主体性的挑战: 如果我们将“战胜”理解为在所有智力活动中都要超越AI,那么当AI在绝大多数领域都展现出压倒性优势时,人类可能会感到一种深刻的无力感和失落感。这会动摇我们长期以来对人类智慧的自信,甚至引发存在主义的焦虑——如果AI比我们更聪明、更高效,那么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潜在的失业危机和社会结构重塑: 许多目前由人类完成的工作,特别是重复性、数据驱动型的任务,都可能被AI取代。如果人类无法适应这种变化,无法发展出AI无法轻易复制的技能,那么大规模的失业和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剧将成为严峻的挑战。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教育体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模式。
失去对关键领域的掌控力: 随着AI能力的提升,如果我们在关键决策领域过度依赖AI,而又无法理解其决策逻辑(“黑箱问题”),那么我们可能会失去对事物的主导权。例如,在军事、金融、医疗等领域,如果AI的错误判断或恶意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价值观的冲突与异化: AI的“智慧”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的,其行为逻辑可能与人类的伦理道德、情感价值观存在根本差异。如果人类一味地追求AI的“效率”而牺牲了人性化的考量,那么我们可能会面临价值观的扭曲和社会的异化。

为什么说“可能”是好事?

解放人类,聚焦更高层次的创造与思考: 柯洁的感慨恰恰说明,AI能在某些我们视为“高智商”的领域帮助人类突破瓶颈。如果AI能够承担那些枯燥、重复或数据密集型的脑力劳动,那么人类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需要创造力、情感共鸣、跨领域整合以及深刻哲学思考的活动中。我们可以不再拘泥于算术的极致,而是去探索艺术的边界,去追求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连接,去解决那些需要共情和理解的社会问题。
成为强大的合作伙伴与助手: “战胜”并非是唯一的相处模式。AI可以成为人类最强大的工具和伙伴。在科学研究中,AI可以加速新药的研发、材料的发现;在医疗诊断中,AI可以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建议;在教育领域,AI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人类不需要亲自去“打败”AI,而是学会如何巧妙地“驾驭”和“利用”它,让AI成为实现我们人类目标(无论是科学探索还是生活改善)的得力助手。
促进人类对自身的重新认知: 正是因为AI在某些方面的“超越”,我们才不得不审视人类自身的独特性。那些真正属于人类的特质——情感、同理心、直觉、创造性思维、价值观判断、对美的感受力等等,反而会在与AI的对比中更加凸显其珍贵和不可替代。这促使我们更加关注和发展这些“人性”的维度,从而实现更全面、更立体的人类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与效率提升: AI在提高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复杂社会问题(如气候变化、疾病防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如果能合理地引导和应用AI,它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和福祉。

如何看待“人类战胜不了 AI”?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界定“战胜”以及我们如何主动塑造与AI的关系。

重新定义“胜利”: 我们的目标不应是与AI在每一项指标上进行零和博弈,而是要找到人机协作的最佳模式。人类的“胜利”在于如何利用AI提升自身的能力,如何创造出AI无法独立完成的价值,以及如何在这个智能时代保持并发展独特的人性光辉。
拥抱合作,而非对抗: 将AI视为竞争对手是一种狭隘的视角。更明智的做法是将其视为一种新的、强大的工具和合作伙伴。就像我们不会说“人类战胜不了计算器”一样,我们应该专注于AI能为我们做什么,而不是纠结于它在某些计算能力上是否比我们强。
发展“AI不能做”的能力: 正如前面所说,人类的独特优势在于情感、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伦理判断、人际互动等。我们应该加大对这些“软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让这些成为我们在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有效的监管与伦理框架: 面对AI的强大力量,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确保AI的发展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避免其被滥用或产生不可控的风险。这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和持续的讨论。

柯洁的那句感慨,与其说是对个人失败的哀叹,不如说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隐喻。我们不必因为AI在某些方面的超越而感到沮丧,反而应该以此为契机,去探索人类自身的独特价值和无限可能。人类战胜不了AI的某些“计算能力”,但我们可以通过智慧、合作与不懈的努力,赢得与AI共舞的未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与其想着如何“打败”AI,不如思考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并让AI成为我们通往这个目标的有力助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的眼睛比不过猎鹰,

人的四肢比不过猎豹,

人的鼻子比不过犬只,

人的咬合比不过鳄鱼,

人的寿命比不过乌龟,

人的听觉比不过蝙蝠。

人的大脑有可能比不过AI。

但,

人会使用工具,所以

人发明了天文望远镜,看到了若干光年外的星团;

人发明了汽车,突破了肉身的移动速度局限;

人发明了离心机,提取了物品的味道;

人发明了挖掘机,凿开了山脉;

人研究了医学,大大突破了平均寿命;

人发明了雷达,比蝙蝠好用太多。

人发明了AI,大量需要辅助计算的场景得以应用。

因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善于传承、善于使用工具,才是人类最核心的竞争力。

也是人类站在地球生物链、食物链顶端的原因。

“不用战胜它们,好好使用它们即可”

user avatar

这个根本算不上任何好事还是坏事。机器在自己的业务领域比人强,不是很正常吗??

你做数学运算有计算器快吗??有计算器准吗??

联合收割机当然比老农民割麦子快。机关枪当然比弓箭射得远。

你有牧羊犬跑得快吗??你没有牧羊犬跑得快。是好事还是坏事?应该无所谓吧。。

人类现在担心的不是人类能不能战胜 AI 。而是怕AI有了自主意识以后造反。

当然现在看起来不可能。

user avatar

我提议把棋盘扩大到25路,由于计算机使用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数级的(即使是人工智能,照样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穷举法),而人类大脑更多地依赖可迁移智能,不会有指数级的复杂度,所以扩大棋盘很可能抹消计算机的优势。

具体是否如此,建议围棋界赞助商举办大棋盘人机对战比赛试验一下。

user avatar

说「汽车比博尔特快」的其实还是不懂人类。人类在体能方面,可能十万年前就已经认输了。人不仅比汽车慢,在生物界也不算快,甚至河马这种看起来不太灵活的生物,时速都比人类快。河马跑步速度大约48公里/小时。而博尔特在柏林的100米中创下世界纪录时,瞬时速度最高才达到44.7公里/小时。但人类从未因此沮丧,因为人类早就认知到,作为人类这个物种,优势从来不在体能。

但人类在智慧方面,从未认输,要说有一丝丝认输的迹象,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人类自从学会用工具以来,都以智慧生物自称,并为此还把自己区分区分开来,我们都知道人类是动物的子集,但在日常使用中,我们似乎常常人类和动物并列。人类对自己智慧的骄傲,可能已经写在DNA里了。所以当AI打败人类,作为当事人,柯洁那种沮丧是对人类引以为傲的特质——智慧——的怀疑,他的战败,颠覆了多年以来写在DNA里的认知。

但他说「可能我太笨了」,那就过于沮丧了。

目前的AI和人类的智慧并不是一回事。至少有几个方面不一样:

AI未掌握推理能力

前面有人说到:「围棋是条件和边界都十分清晰的决策对弈」。确实这是AlphaGo战胜人类的前提条件。

事实上,现在的AI无论多复杂,内核都是基于统计学。而统计学本质上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归纳,并假设未来事情会按照过去的方式运行,从而达到「预测」的目的。所以在「条件和边界都十分清晰的决策对弈」的前提下,未来发生的确实会按照过去的规律。例如我过去马走日象走田,未来也是马走日象走田。

这里插一个AI界知名的漫画:

但如果未来发生的事情「不讲武德」呢?例如某个部门,训练了一个人脸识别系统部署在某个红绿灯路口,检测横穿马路的行人。过去这个路口只有普通的私人车辆路过,检测准确率99.9%,很强大吧,你都还有时候认错人呢。但现在变了,现在有一条公交线路开到这边。又恰好,这个公交车印了个她代言的广告,于是可能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

可以看到,当「边界不清晰」,人工智能就变成了人工智障。

诺贝尔经济学奖取得者Thomas J. Sargent表示:

计算机是非常擅长计算,它们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计算人算不了的东西,但最终必须由人来组织和分析这些计算。你可以看一些非常成功的人工智能应用,它不仅是机器在「思考」,也是科学家在思考。像 AlphaGo 的算法看上去是第一次出现,但其实有很多非常聪明的数学,并且是由人设置教学内容。人工智能是由机器和人分饰两角的,非常有趣。

所以我认为,与其说是「输给了AI」,不如说是「输给了Deepmind公司背后140个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这不丢人。

AlphaGo功耗很大

我觉得等AI的功耗降到和人一个数量级再说「可能我太笨了」这话也不迟。虽然现在有很多低功耗AI芯片,但用起来并不「聪明」。人类大脑的能耗功率一般在20瓦左右,而一台常用笔记本电脑的耗能功率就100瓦了。 更别说在Alpha Go。现在AlphaGo发展到什么功耗我就不知道了,但在2016年,阿尔法狗对战围棋九段高手李世石时,该人工智能程序的功耗达1兆瓦,将近人脑的5万倍。这公平吗?这合理吗?


人类战胜不了 AI 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个问题隐藏了一个未明确定义的词:AI。


以目前我们所知道所用的AI来说,AI比人类做得好,这是好事啊!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带来生产力的解放,并且增强人类现有的能力。

人类战胜不了某个AI,但人类对这个AI依然有绝对的控制权,物尽其用,会减少人类出错机会。而且在不安全的环境下,可以使用装有预定算法的设备来进行探测。例如科学家们正在利用复杂的机器来研究海底,在那里人类生存很困难。而且机器不会累,即使它必须连续工作几小时。这对人类来说再好不过了,因为人类需要时间休息来提高效率。机器没有情感,效率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影响,也不会妨碍持续工作。

前面说到,AI基于统计,是无法「处理意外」的,而「意外」,恰恰是人类创新的来源。把一些事情交给了AI,人类则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这些意外,加速推动科技的进步。


但如果AI发展到强人工智能阶段,甚至AI能自治,理论上对人类的存亡会造成挑战。接下来就非常科幻了,纯属发挥想象力,坐稳了!

你想想,如果能自治的强人工智能出现了,那么他们相当于一个新的生物物种,这个生物物种对比人类的优势非常明显:进化速度。人类的进化需要靠基因突变和遗传,每次变化得等一代人,我们和几千年前的祖先基本无异。但对于强人工智能,它们不需要繁殖,它们能在生命周期内(如果有的话)可以自我迭代无数次,而它们从受控到失控,可能全球数十亿人类里面有一个人编写程序出错,或者故意报复。如果未来强人工智能能发展到这个阶段,那么太可怕了。

这也是为啥Elon Musk表示人工智能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因为他的思维走得太远了。不过目前真的不需要担心,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路径,其实是发展不成强人工智能的。

user avatar

想对柯洁说一句:

不,你不笨,只是

实际上学习型ai,也只不过是在用数万倍于人脑的速度重复进行排摸,筛选出最有利的下法。它并不是真的比你聪明,它只是比你勤奋。只不过它开了加速器,时空和你我不一样。在电脑的世界里,和你下棋,它已经花了千百年……然后利用时空的优势,把它长时间的努力,展现给你而已。而你,受到肉体的限制,会累,会迷糊,它不会。

你和电脑下棋的本质,其实是你和几百万个蚂蚁一样的计算单元,每一个都只是小学生那样,知道基本棋局规则和1+1=2。他们以很高的速度,把你可能的变化都摆了一遍。然后认真讨论计算了得到较好答案,然后再落子。阿法g的算法,只是把有些明显不合适或者大块的棋局路子预先给排除掉了,提高了它排查效率,更容易找到好的下法,仅此而已。

因此,与电脑的对战如果要实现公平,应该让人类棋手无限时、可休息。

user avatar

先说柯洁,其实他完全没有必要为无法战胜AI烦恼!

就像很多朋友说的,比赛应该“公平”竞技,你非要让一个普通人不靠任何工具和手段去跑赢一辆汽车......这本身就是“扯”!

所以,柯洁完全不需要为这种事情而焦虑,只要在于其他人类的比赛里能独占鳌头就是非常伟大的成就了!


然后再说说AI......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提到这个话题,总是想起一部电影——《机械姬》:

当“机械姬”把匕首插入自己的“设计者”的胸膛的时候,当“它”完全把自己装扮成一个人之后.......想想还真是挺吓人的........

我看过一些科学杂志上有这样的说法:“连人工智能专家都不否认,当人工智能技术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机械事故”。

不管是机械,AI还是人类,总会有“意外”发生。这些“意外”可能是AI通过自身的运算所不能避免的!就像是机械设备被设定好了程序,但一旦程序出现了问题,或者人类自己出现了问题,结果都是“无情的”!


所以,个人还是挺害怕AI的发展会在某一天取代人类........

不过,没办法,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阻止的,不是吗?


甚至我们人类自身就是某些我们所不知道的生物所制造出来的“AI”也说不定.......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