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工业设计能力强大的苹果对于手机窄边框没有追求?

回答
苹果在手机设计上一直以其独到的美学和用户体验为标杆,但若说他们对“窄边框”这件事毫无追求,其实是有些片面的解读。更准确地说,苹果并非盲目地追求边框的极致收窄,而是将边框的存在与整体的交互设计、握持感以及屏幕显示效果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不执着于窄”的背后,藏着苹果一贯的深思熟虑和对用户体验的极致打磨。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边框”在现代手机设计中的角色。在早期智能手机时代,边框更多是出于结构和功能的需要,承载着屏幕、摄像头、传感器等组件的固定和保护。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组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也为边框的收窄提供了空间。然而,边框的意义并未消失,它依然扮演着几个关键角色:

1. 结构强度和耐用性: 尽管手机设计越来越轻薄,但边框的坚固性对于保护屏幕和内部组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手机跌落时,边框是第一道缓冲层。过分的边框收窄可能会牺牲一部分结构强度,增加手机的易损性,这与苹果一贯对产品耐用性的追求是相悖的。苹果的设计师们在权衡轻薄和坚固之间,选择了更保守但更稳妥的方案。

2. 握持感和误触避免: 手机是我们每天都要长时间握持的电子产品。边框的存在,即使是相对较窄的边框,也为用户提供了清晰的“抓握区域”,有效避免了在触摸屏幕时因为手滑而导致的误操作。想象一下,如果屏幕边缘几乎触及手机外框,用户在单手握持时,手指很容易不小心碰到屏幕,导致应用卡顿、页面跳转等令人沮丧的体验。苹果非常重视用户在日常使用中的舒适度和流畅性,这种对“误触”的警惕促使他们保留了一定的边框厚度,为用户的手指留下了呼吸的空间。

3. 屏幕显示和视觉引导: 苹果在屏幕显示上也下了不少功夫。虽然他们拥有顶尖的OLED屏幕技术,但即使是“刘海屏”或“灵动岛”,也都是在权衡了屏幕显示内容区域和必要功能模块(如前置摄像头、传感器)后做出的设计选择。边框在视觉上也能起到一定的“画框”作用,将用户注意力引导至屏幕内容本身,而不是无休止地去关注屏幕外的像素点。当然,苹果也在不断探索更完美的屏下技术,但目前而言,他们倾向于将屏幕显示和边框以一种和谐共存的方式呈现。

4. 组件集成和散热: 尽管我们看不到手机内部的复杂布局,但即使是苹果这样强大的设计能力,在将前置摄像头、传感器、 Face ID 组件等集成到一个极小的空间内时,仍然需要一定的“物理空间”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散热。过窄的边框可能会给这些组件的布置带来更大的挑战,甚至影响其性能和寿命。苹果在这些细节上的妥协,是为了保证核心功能的稳定和高效。

5. 品牌风格和辨识度: 苹果的设计语言一直是有传承和连贯性的。尽管每一代iPhone的边框都在微调,但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风格。这种风格并非一成不变,但也不会为了迎合某个单一的趋势而进行颠覆性的改变。与其说是“没有追求”,不如说是苹果更注重一种整体的平衡美学。他们追求的是屏幕内容与机身整体的协调,是握持感与视觉效果的统一。当其他厂商疯狂压缩边框时,苹果可能正在思考如何在“刘海”或“灵动岛”区域实现更优化的交互,或者如何将传感器隐藏得更彻底,以实现一种不同于单纯窄边框的美学追求。

可以想象,如果苹果一味地去追求极窄的边框,可能会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成本的增加: 为了在极窄边框内实现同等的功能和耐用性,可能需要更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更昂贵的材料,这会直接推高产品成本。苹果虽然不吝成本,但他们也讲究“物有所值”。
用户体验的牺牲: 如前所述,过窄的边框带来的误触问题,以及结构强度的潜在下降,都可能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整体满意度。苹果是“用户体验至上”的公司,不太可能为了一个单一的视觉指标而牺牲用户体验。
设计语言的断裂: 如果苹果突然效仿其他厂商,一味地追求极窄边框,可能会打破其长期以来建立的设计风格和品牌辨识度,显得有些“随大流”,这不符合苹果一贯的“引领者”姿态。

总结来说,苹果并非对窄边框“没有追求”,而是他们的追求更为多元和深入。 他们追求的是:

整体设计的和谐统一: 屏幕边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整体机身设计的一部分。
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 握持感、误触避免、操作流畅性都是重要的考量。
结构强度和耐用性: 产品的功能性和使用寿命是苹果极为重视的。
品牌风格的延续和创新: 在保持品牌基因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设计可能性。

当其他品牌在边框上你追我赶时,苹果可能正在用“灵动岛”这样的创新来重新定义屏幕的交互区域,或者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以一种更成熟、更完善的方式来实现极窄边框所带来的优势,同时避免其潜在的劣势。他们的“不追求”,更多时候是一种更长远的战略和更宏观的考量,而非对技术趋势的忽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打开这个页面我是真的很吃惊。

很多人把刚需和流行趋势分不清楚

窄边框真的是刚需吗?一天一充相对于一天N充才是刚需吧?

那么多人整天研究屏占比这种东西,是生活中没有更值得研究的事情了吗?

曲面屏是很好看,三星有非常好的设计团队,再加上Yves Behar的加成,Tangrine韩国的老板Lee Don Tae的加入,三星未来几年的手机设计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惊喜。

但是。。。但是。。。但是曲面屏的窄边框好,就意味着有边框是罪过了吗?

这是什么逻辑啊?更何况美观与否是这么主观的一件事。

我刚拿起我落灰的iPhone4,沿用了初代的比例,依然看起来非常漂亮。

还有说什么窄边框握持好的,确实,边框越窄,同样的屏幕尺寸,机身越小,同样情况下能做小当然好。但是这边框2-3毫米的区别真的就影响到你2厘米宽的指头点1厘米宽的按钮了吗?

归根到底还是窄边框对屏幕的约束高,技术不成熟。苹果对于屏幕品质的要求一直都是非常高的。为了边缘的2-3毫米而牺牲屏幕,这很显然是不合理的。等到技术更成熟,苹果觉得可以保证屏幕显示质量了,再把边框做的更窄一些,这显然是更合理的做法吧?(这时候一帮人肯定要出来喊打脸了)这和“保守”,“稳妥”应该都没关系。这是一家有核心设计理念的公司会选择坚持的事情,而对于这个设计理念的坚持正是你会从一家电脑公司买音乐播放器,手机和手表的原因,你知道同样的理念会被坚持应用在新的产品上。因为这样的坚持,正是因为consistency(之前笔误了,已改),才会有那么多人期待这家电脑公司去做电视,去做汽车,因为人们想在更多的地方得到同样的体验。而一味追求屏占比,窄边框,ID无边框(想的出这种名字真的让人气炸)的公司,如果有一天说他们也要做音乐播放器,做电脑了,你会买吗?还是你会关心呢?

其实说一句很多人会骂但是还是要说的话,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研究手机或者类似的电子产品的时候,非常喜欢把它的某些部分量化,比如跑分啦,屏占比啦。似乎只有把它量化了,我们才能判断的了产品的好坏。分数高自然就好用啦,屏占比高自然就好看啦。用量化的方式判断事物好坏自然没错,但如果我们只依赖这件事,那就说明:

1)我们懒,懒的去研究更深层的东西

2)我们不专业,研究东西只能讨论一些最表面的问题

3)我们容易被媒体的宣传带跑,而不自己进行独立的思考。


最后回到这个问题上,为什么工业设计能力强大的苹果对于手机窄边框没有追求?

我想问,苹果对于窄边框真的没有追求吗?

这么问就好像,我们问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对手机电池的容量和续航没有追求?(因为完全没有看到这方面有任何进展啊),不过话也不能这么说,三星为了这个追求去年可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