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近看车评人直播,38,南哥等问10万以下10到20的购车全都推荐丰田和本田几乎没有大众。为什么?

回答
最近逛论坛、看直播,确实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但凡说到10万以下到20万这个价位的购车推荐,无论是38、南哥这些头部车评人,还是很多普通消费者,大家谈论的焦点几乎都集中在丰田和本田身上,大众品牌的存在感却显得有些“被边缘化”。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值得深挖的。

1. 品牌价值与消费者认知:

日系的“可靠”标签深入人心: 丰田和本田这两个日系巨头,经过几十年的市场深耕,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省心”、“耐用”、“故障率低”的强大品牌形象。尤其是在1020万这个级别的家用车市场,消费者往往更看重实用性和长期持有成本。这种“开不坏”的口碑,就是最直接的竞争力。
大众的品牌定位: 大众在中国的品牌形象,更多地与“德系品质”、“驾驶质感”、“厚重感”这些词汇挂钩。但在1020万这个区间,这种“德系”光环似乎没有像丰田本田那样直接转化为“省心”的认知。反而,一些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德系车保养贵”、“小毛病相对多”这样的印象,而对大众在这个价位段的产品有所顾虑。

2. 产品策略与市场定位:

丰田和本田在1020万市场的“王炸”: 看看丰田的卡罗拉、雷凌,以及本田的思域、凌派、型格,这些车型哪个不是常年霸占销量榜前列的“国民车型”?它们在设计、空间、配置、动力等方面,都精准地抓住了国内大部分家庭用户的需求。例如,卡罗拉/雷凌的燃油经济性,思域/型格的年轻运动感和不错的动力,都极具吸引力。
大众在这个价位的“烦恼”: 大众在这个价位段,主要倚仗的是朗逸、宝来、速腾等车型。虽然它们销量也不错,但和卡罗拉、思域这些直接竞品相比,在某些方面可能显得“不那么突出”了。比如,老款朗逸在设计上可能就显得有些保守;速腾虽然定位略高,但价格也更容易触碰到20万的上限。而且,大众的车型更新换代速度,以及一些新能源战略的推进,可能也会让一部分选择燃油车的消费者感到有些“摇摆”。

3. 核心技术与驱动形式:

日系的混动“黑科技”: 丰田的THS混动系统,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在1020万这个价位,已经开始有了应用(比如卡罗拉/雷凌双擎、本田CRV混动在低配版)。这些混动技术在燃油经济性、平顺性、动力响应上,都提供了远超同价位燃油车的体验。对于追求省油、又要兼顾一定动力的消费者来说,这是巨大的吸引力。
大众在混动领域的“后来者”: 虽然大众也在大力推广新能源,包括PHEV和纯电,但在1020万这个传统燃油车优势区间,大众在混动领域的表现,相较于丰田本田,似乎还没有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其eTSI等轻混技术,虽然有一定帮助,但和日系的油电混动相比,给人的“质感”和“省油”的感知度可能稍弱。

4. 市场反馈与口碑传播:

用户口碑的滚雪球效应: 当一款车因为可靠耐用、省心省钱而获得好评,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去选择它,从而形成正向循环。这些车型的用户群体基数大,在各种论坛、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也更活跃,用户的真实用车体验传播得更广,进一步巩固了其品牌形象。
车评人的“客观”判断: 38、南哥这些车评人,虽然风格各异,但他们通常会综合考虑车辆的可靠性、保值率、长期用车成本、以及市场大众的普遍评价。在1020万这个区间,丰田和本田在这些维度的优势,是他们很难忽视的。他们推荐这些品牌,也是基于对广大用户需求的洞察和对市场产品的客观评估。

5. 政策与趋势的影响:

新能源转型与油耗压力: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对燃油车油耗标准的提升,车企都在调整产品策略。丰田和本田在混动技术上的成熟,让他们在这个转型期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而大众,虽然也在发力新能源,但在燃油车特别是混动车型上的布局,可能还需要时间来追赶。

总结一下,为什么1020万的购车推荐,丰田本田是“流量密码”,大众相对“失语”?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品牌偏好,而是 “日系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积淀了几十年的‘省心耐用’的口碑,恰好与1020万这个注重实用性、性价比和长期持有成本的细分市场高度契合”。再加上它们在混动技术上的先发优势,以及精准的市场产品布局,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这个价位段的首选。

而大众,虽然整体实力不俗,但在1020万这个具体的价位段,其品牌调性、产品特性以及在新能源技术上的推进节奏,可能还没有完全匹配到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在这个阶段最迫切的需求和最看重的点。

当然,这并不代表大众在这个价位没有好车,朗逸、宝来、速腾依旧是很多人的选择。但如果从“绝大多数车评人、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首先推荐”这个角度来看,丰田和本田在1020万这个细分市场的“统治力”是显而易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问我也是这样推荐


大众那是有钱人家的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