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华人支持特朗普,尤其是从大陆移民出国的华人?

回答
华人支持特朗普,特别是从大陆移民到海外的华人,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华人移民都支持特朗普,华人社群内部存在着广泛的政治观点差异。 然而,特朗普及其政策确实吸引了一部分华人选民,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动机和因素。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视角和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详细地理解这一现象:

一、 经济因素与“美国梦”的吸引力

对经济繁荣的追求: 许多华人移民出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水平。特朗普政府上台时,美国经济相对强劲,失业率较低,这对于努力打拼的移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点。他们可能认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如减税、放松管制)有利于创造就业和商业机会,从而帮助他们实现“美国梦”。
对自身财富和投资的保护: 部分华人移民已经在美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拥有房产、生意或投资。他们可能担心某些政策会对他们的财富构成威胁,而特朗普“保护美国经济利益”的口号,可能让他们觉得更安心。
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 部分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特别是经历过计划经济时期或者对中国共产党持批判态度的群体,可能对美国的左翼政治思潮(如高税收、政府干预、社会福利扩大等)感到警惕。他们可能将特朗普的保守主义立场视为对美国传统自由市场经济和价值观的捍卫,这与他们在中国大陆的反思形成共鸣。

二、 文化与价值观的契合

重视传统家庭价值观和秩序: 特朗普在一些议题上展现出的对传统家庭观念、社会秩序的强调,可能与部分华人移民的文化背景产生共鸣。他们可能认为特朗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更保守的社会价值观,反对一些他们认为的“激进”社会议题。
对“政治正确”的反感: 一些华人移民可能对美国社会日益盛行的“政治正确”感到不适,认为这限制了言论自由,甚至会忽视某些群体(包括他们自己)的感受和利益。特朗普经常挑战“政治正确”的言论风格,可能会吸引那些对此感到厌倦的选民。
对“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理解: 对某些华人移民而言,“自由”可能更多地被理解为经济上的自由和免受政府过度干预。特朗普的“少管少税”理念,可能比强调社会公平和集体利益的左翼观点更能迎合他们对“自由”的理解。

三、 对中国政府的负面认知与地缘政治考量

对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批评: 这是许多大陆移民支持特朗普的一个重要且独特的动因。他们可能对中国大陆的政治体制、人权状况、信息管控等问题持有强烈的负面看法。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批评中国共产党、关注新疆和香港问题等措施,在这些移民看来,是对他们所反对的中国政府的有力打击。
地缘政治的站队: 部分华人移民可能认为,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领导者,在与中国竞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可能倾向于支持那些能够“遏制”中国崛起或挑战中国共产党权威的美国政治力量。特朗普的强硬对华政策,即便带来一些短期负面影响,在他们看来也符合长远利益。
对中国“渗透”的担忧: 一些华人移民可能对中国政府在美国的影响力感到担忧,例如对学术界、媒体和政治的“渗透”。特朗普政府在此问题上的警惕性,可能让他们觉得特朗普政府在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包括他们的安全感。

四、 社会认同与融入过程

寻求社会地位和认可: 对于一些努力在美国社会中获得认可的华人移民来说,支持特朗普可能是一种融入主流、表达自己“美国化”身份的方式。尤其是在某些保守派占主导的社区,支持特朗普更容易获得认同感。
在身份认同上的摇摆: 华人在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他们的政治立场也会随着移民时间、经济状况、居住地等因素而变化。早期移民可能更注重经济稳定,而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移民可能更关注社会议题。支持特朗普的华人移民,可能是在复杂的身份认同过程中,选择了某些与他们自身利益或价值观更契合的政治符号。

五、 媒体和信息的影响

媒体宣传和算法推荐: 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和特定新闻渠道进行传播。一些华人移民,特别是那些主要依赖中文媒体获取信息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特定媒体报道的影响,这些媒体可能倾向于支持特朗普。算法推荐也可能导致信息茧房效应,加剧观点极化。
对主流媒体的不信任: 一些华人移民可能对美国主流媒体持有不信任感,认为其报道带有偏见,特别是对特朗普的负面报道。他们可能会转向那些被他们认为更“公正”或更“诚实”的媒体,而这些媒体恰好可能支持特朗普。

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代表性问题: 尽管有一部分华人移民支持特朗普,但这并不代表整个华人移民群体,更不代表所有华裔美国人。华人社群内部存在着巨大的政治多样性,很多华人移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更倾向于支持民主党。
“华人”概念的复杂性: “华人”本身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其他国家的华人,他们的经历、政治背景和价值观可能存在巨大差异。例如,支持特朗普的香港移民和支持特朗普的大陆移民,其背后的动机可能有所不同。
短期与长期考量: 一些华人移民的支持可能基于短期的经济利益或特定的政治议题,而忽略了特朗普政策可能带来的长期社会或国际影响。
“沉默的大多数”: 许多移民可能并不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尤其是在多元化的环境中。因此,通过公开的表态或投票结果来推断整个群体的立场可能存在偏差。

总结来说,华人移民支持特朗普的现象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包括对经济机会的追求、对特定价值观的认同、对中国政府的批判性立场、以及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和信息获取方式的影响。 理解这一现象需要避免过度概括,深入分析不同个体和群体背后的具体动机,并认识到华人社群内部政治观点的多样性。这是一个值得持续观察和研究的社会政治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支持川普?因为民主党的亚裔细分法案已经将广大华裔逼迫到了绝路上。借知乎表示在美华人立场:——

美国亚裔细分的现况以及我们目前的斗争策略

首先说说什么是亚裔细分,看此图就明白了:



过去48小时里,“各地反亚裔细分协调群”里的两百多位来自全美各地的群友夜以继日,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把美国各个州的亚裔细分情况梳理了一遍,做出了重大发现。 现在我把群友们的工作结果向同胞们汇报一下。 目前美国亚裔细分的状况是这样的: 美国有五个州,一个最大的城市,也就是纽约市,已经实现了亚裔细分。 它们是:

加州

华盛顿州

明尼苏达州

罗德岛

夏威夷州

纽约市



五个州一个市,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 但是我们可以看看这些州有多少人口:



如果按照人口计算,那么美国已有近20% 的人口居住的地方实现了亚裔细分。


过去48个小时里,群友们发现还有4个州正在亚裔细分的边缘,州议会已经有了亚裔细分的提案,它们是:


麻州

纽约州

亚利桑那州

乔治亚州


另外还有一个宾州,虽然还没有亚裔细分的法案提出,但是其州长已经公开表示支持亚裔细分,并且参加了亚裔细分的聚会。


这五个州实现亚裔细分,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如果这五个州都实现了亚裔细分,那么全美就有20% 的州实现亚裔细分,也可以说占美国人口总数的近35% 的居民所居住的地区实现了亚裔细分

且慢,这还只是各州的情况。 早在前总统奥巴马上任的第二年,也就是2009年,他就颁布了一个13515号行政命令(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OF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IN FEDERAL PROGRAMS)。 这个行政命令里面多处使用了“disaggregate data”这个词,也就是“数据细分”的意思。 例如:“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olicited public input on practices and policies regarding existing education data systems that disaggregate data on subgroups within the AAPI population. The Department’s intent is to learn more from states and districts with existing data systems in order to identify best practices to share with those interested in disaggregating data in the AAPI population。” 今天的教育部网站还保留了奥巴马行政当局留下的关于亚裔细分的网页: sites.ed.gov/aapi/aapi-。 而那个网页的标题就是《White House Initiative on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这也就是说,奥巴马行政当局对于亚裔细分是明确地持赞同的态度。 全美都有亚裔细分都深受鼓舞! 而且,奥巴马行政当局甚至通过联邦政府拨款的方式对于亚裔细分提供资金援助。 去年11月14日,联邦教育部对搞亚裔细分的明尼苏达州,华盛顿州和夏威夷州分别提供83万美元的自助。 这项拨款计划将持续5年(ed.gov/news/press-relea)。 虽然钱不算多,但态度却是十分鲜明的。


去年加州通过了AB1726 亚裔细分法以后,我以为那件事画上了句号。 直到罗德岛亚裔细分成功后,我如梦初醒。 原来那是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一切都是刚刚开始。 现在美国已经有5个州一个最大的城市实现了亚裔细分。 接着,就会有其它的州一个个跟进。 如果我们坐视不管,要不了10年,全美将会普及亚裔细分。 到那个时候,我们美国的华裔将不再简单地属于亚裔大家庭的一员,而是突兀的一个族裔。 甚至就连跟我们同是中华民族的台湾同胞也跟我们是两个不同的民族了。 我们的所有数据被单独统计,如果我们的孩子上大学比例高于别的族裔,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 如果我们的平均收入一些小族裔相对稍微高了一点点,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 也许有几个华奸会说: 我们相对别的很多族裔来说,在美国确实算成功的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对! 一百多年前,在美国的华工们确实相对别的族裔,甚至比白人劳工都要“成功”: 华工的存款曾远多于白人劳工,失业率曾远低于白人劳工,各个资本家都争抢着雇佣华工。 华工们有什么可担心的? 最后,华工们的血泪赚来了一个叫做《排华法案》的东西。


也许你会说,今天的美国不可能再出现《排华法案》了。 那我问你: 今天亚裔的孩子上好大学的分数凭啥要比黑人和拉丁裔人高出好几百分? 现在是歧视亚裔,等到亚裔被细分了,到那个时候会歧视谁? 华裔是美国亚裔之中人口最多的族裔,人家有任何理由把亚裔细分后就会对华裔好一些吗? 美国的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有过歧视黑人的丑恶史,但是美国唯一的通过立法赤裸裸地歧视的是哪个族裔? 是华裔! 美国在黑人地位改善后,搞了一个 Affirmation Action, 强制性给黑人种种优惠和好处。 但是美国华人得到过任何优惠或好处吗? 虽然我们的人口比黑人和拉丁裔少得多,但是人家有认为我们是需要照顾的minority吗?


今天美国华裔的命运,仍然类似于一百多年前美国华工的命运。 我们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超量辛勤劳动所得到的。 我们没有得到过任何特殊的恩惠。 我们是地球上最勤劳的一个民族。 我们做生意做不过犹太人,唱歌跳舞打球玩不过黑人,我们搞政治搞不过白人黑人甚至印度人。 我们仅有的就是两样遗产: 辛勤劳动和重视教育。 所以我们餐馆打工仔的后代都能上大学,当工程师。 但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是和一百多年前一样的歧视! 我们不过就是给美国的高科技和大学教育领域多添了几个高级打工仔而已。 人家就立即要迫不及待地把我们分出去单独统计。 不就是想跟一百多年前一样让众人觉得华裔的收入在亚裔之中比越老柬稍微高一点吗?


下面这两张照片,是纳粹占领地的犹太人的一个侧面。 每个犹太人,无论男女老少,他们的胸前都被纳粹强制性地戴上一个六角形的标记:


这是那些佩戴了六角形犹太标记的人们的最后下场:


我知道,如果你是一位革命左派,你会骂我危言耸听,你会指责我造谣生事。 我可以告诉你: 希特勒当年刚刚上台的时候,可没有对犹太人立刻大开杀戒。 一切都是慢慢发生的。 这叫做温水煮青蛙。


我也知道,你可以找到一千条、一万条理由驳斥我的谬论,支持亚裔细分。 但我也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既然亚裔细分是这么的好,那么凭什么只给亚裔独吞,只对亚裔细分? 而且我还想请教你另外一个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问题: 台海两岸的同胞,大多数都是汉族,对吗? 台湾同胞里面,有96%的是汉族,比大陆同胞的90% 还要高。 也就是说台湾同胞实际上比大陆同胞还更多地是华人。 可是亚裔细分之后,美国的台湾同胞就成了台湾民族,而我们这些来自大陆的仍然是中华民族。 两岸同胞成了两个不同的民族! 这是不是很混帐?


就因为我说出了这些真相,问了这些你们不想面对的问题,你们就骂我是“流氓、骗子、谣言传播者”,是吗?

不是危言耸听: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亚裔细分就是今日的《排华法案》!


我们有权对亚裔细分表达不满,有权反对歧视!


根据“各地反亚裔细分协调群”的群友们的挖掘,亚裔细分有以下三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就是直接立法。而跟亚裔细分的立法又分具有约束性的立法和只是倡导性的立法。 前者具有强制性,后者只是泛泛而谈。 泛泛而谈不过是为了今后的具有强制性的细分法案打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立法叫做“打包”,也就是把亚裔细分的议案加塞在另外一个议案里。


第二个方法是行政命令。 奥巴马当局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对于亚裔细分进行肯定,这等于给了各地一把“尚方宝剑”。


第三种办法就是教育机构或行政当局自行决定亚裔细分。 由于没有任何法律规定他们不可以这样做,于是他们便自作主张,搞起了亚裔细分。 有些地方的亚裔细分就是这样搞起来的。 目前我们只是统计了一下州立法机构的有关亚裔细分的法案。 但是各个郡和城市,乃至学区自己制定的亚裔细分,我们一点也没有顾及。


现在我们的初步信息搜集已经大体上完成。 下面一步有好几件事情要去做。 我们面临三个严峻的挑战:第一,对于那些已经完成亚裔细分的州,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亚裔细分提案但还没有最后通过的州,我们该怎么办? 第三,对于那些暂时还没有开始亚裔细分立法的州,我们如何预防他们出幺蛾子?


对于已经完成立法细分的州,我们暂时难以挽回了。 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有细分法提案的州,这是不是应该成为我们目前的工作重点呢?


我认为,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我们现在必须尽全力避免出现下一个亚裔细分州。 对于那些已经有提案的州,要设法阻止其投票通过并被签署成为法律。


我们必须尽快把我们的声音发出去!


美国的亚裔细分,是一项持续了十几年的巨大的工程,有几百个民间组织在为其提供各种支持。 美国的政治党派里面也有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在为其撑腰。 就连前总统奥巴马都为其背书。 而我们的一切才刚刚开始。 我们是背水一战! 我们已经失去了五个州和一个最大的城市,还有另外五个州危在旦夕。 我们无论如何不能继续输下去了! 麻州、纽约州、亚利桑那州、乔治亚州,一个都不能丢!


明天早上起来,我们不想惊呼又一个州沦陷了。


怎么办? 现在就要行动,不能再等了! 再等下去就是坐以待毙!


我们需要精通英文写作的专业人士,起草各种英文的文件,让总统、国会议员、州长,乃至路人都能够清楚地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亚裔细分。


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律师团队,帮助我们分析每一种情况以及为我们的斗争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我们需要一批理论家,把那些精心炮制了十几年的亚裔细分理论一个个驳倒,为我们提供精确的反击炮弹。


我们需要一大批实干家,从街头示威到即席演讲,从组织集会到发动请愿,从募集资金到制作广告,从游说政客到沟通媒体,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 对方已经有了几百个组织,我们靠什么打败他们? 靠我们的精神,靠我们的勇敢,靠我们的智慧,靠我们的不屈不挠,靠我们的民族魂! 中华民族,不会输!


来吧,加入我们。 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我们后代的生存,今天就开始我们的抗争。 我们在写历史,我们在用我们的抗争书写一段最激昂慷慨,最振奋人心,最波澜壮阔,最可歌可泣的全新的美国华人史!

user avatar

加州,纽约,华盛顿州,明尼苏达州,罗德岛,夏威夷都已经通过了新时代的排华法案---亚裔细分法。马塞诸塞州也在考虑加入这个行列。从人口上讲,全美20%人口生活的地方已经完成了亚裔细分的立法工作。人家都写明了要为"underpresent"的少数族裔的教育平权收集数据了,呵呵。

-

当然,无一例外的,背后全是民主党在全力推进。早在2009年,奥巴马就颁布了一个13515号行政命令(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OF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IN FEDERAL PROGRAMS),专门鼓励在全美推进亚裔细分。奥巴马政府支持亚裔细分的页面都还在呢(White House Initiative on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

更恶心的是,奥巴马政府甚至通过联邦政府拨款的方式对于亚裔细分提供资金援助。 去年11月14日,奥巴马政府教育部对搞亚裔细分的明尼苏达州,华盛顿州和夏威夷州分别提供83万美元的自助。 这项拨款计划将持续5年(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wards $836,000 to 3 States for Asian American Pacific Islander Data Disaggregation Initiative)。

-

所以你觉得面对这种持之以恒的恶意,面对这种严峻的歧视性立法进程,我们这些人的屁股应该坐在哪里?我可不想我家老大和老二在这种扭曲歧视的教育环境里长大。SSFA和AACE都在准备诉讼呢。可惜了我们德州的Fisher案,就差一步哎,Robert还是早日退休吧。

-

评论里有人硬要和我扣字眼,说目前目前的加州的亚裔细分法写了不能用于教育。我说吧,你真信才是傻子哦,人家有的是办法搞擦边球。况且现在说的是细分数据”目前“不能用于教育,不是不能收集细分数据。

-

举例来说,下面是维权群里一位加州Cupertino市(苹果总部所在地)朋友分享的当地学区的入学表格。这表格就是细分法通过以后第一个入学季出的。仔细看右侧种族那一栏,不仅细分了亚裔,连华裔还要继续细分!而且是强制填写(Mandatory-Must be completed)。当然,这个学区在家长大规模抗议并威胁诉讼以后撤回了强制填写要求,不过细分的Race可没改。

-

Cupertino的事情以后,几个蓝州里,类似那个学区这种明目张胆的搞细分的收敛了一些。当然,民主党是不会死心的。

目前的擦边球主要是两类:

第一是入学填表的时候,online电子版继续强制填写细分种族,不写不能下一步,但家长去学校拿纸制表格,上面不打印“强制填写”。

第二是不强制填写细分种族,但是强制填写家庭语言。语言列表里不仅写全了亚裔各族的语言名,甚至中文下还下列出一堆方言,基本普通话一定是和广东话,台湾话和潮汕话并列的。

user avatar

屁股决定脑袋,这是人世间最重要的道理之一。

个别人会背叛自己的阶级,但大多数人不会。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有优点就有缺点。

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立场,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立场,

强调利于自己的优点,掩饰有害他人的缺点。


在美国的华人虽然都是华人,但彼此的对立相当严重。

其实很正常,亲不亲,阶级分嘛。

不同的阶级当然会有不同的立场。


早期的华人是清朝末年到美国的华工,他们受尽了各种歧视。

共和党提出的《排华法案》推出后,华人处境更加艰难,

华人移民美国被禁止,一直到1943年。


民主党在与共和党的竞争中,选择了倾向少数群体的道路。

民主党总统罗斯福执政时,推动废除了《排华法案》,

使得华人可以帮助自己的亲属源源不断地移民到美国。


民权运动兴起后,民主党支持有色人种平权。

在民主党执政时,废除了很多歧视有色人种的法案。

虽然主要受益者是黑人,但华人也跟着沾光。


民主党政府主张对富人加税来补贴穷人。

华人街的老一辈移民收入很低,

能够得到各种补贴。


综上所述,从民主党手里,老一辈华人得到诸多好处。

政治上,不再被严重歧视,得到选举权,成为被拉拢对象。

经济上,可以获得政府的各种补贴,少花很多钱。

移民上,可以帮助自己的亲人源源不断来美国团聚。

所以,老一辈移民对民主党真是感恩戴德。


到了八十年代,一大批大陆留学生来到美国,

毕业后拿到工作签证,满足条件后申请到绿卡,留在美国。

民主党为华人争取选举权和减少歧视,已经是多年以前,

如今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需要继续感恩民主党。


“大陆移民”主要是经济移民,而非亲属移民,

是凭自己本事留在美国的,收入高于老一辈移民。

民主党说是劫富济贫,但富人有种种办法逃避,

给穷人是补贴,大部分还是来自中产阶级。


“大陆移民”看到民主党政府拿自己交的税,

去补贴某些不爱工作、一心吃低保的穷人,

自然心里不高兴。


再加上民主党的教育平权政策,

严重影响了“大陆移民”小孩受教育。

大多数“大陆移民”自己是靠教育改变人生的,

自然不允许自己的小孩教育失败。


民主党政府支持亲属移民,

但亲属移民严重挤占工作移民的配额,

很多大陆人辛辛苦苦读书工作却还得绿卡排期七八年,

但那些亲属移民只靠先天血缘就能毫不费力进入美国。


综上所述,民主党的政策严重损害“大陆移民”的利益,

经济上,让相对高收入的“大陆移民”税收负担严重,

教育上,教育平权和亚裔细分让“大陆移民”的孩子读书难,

移民上,亲属移民挤占配额让“大陆移民”痛苦不堪,

所以,“大陆移民”严重反感民主党。


“大陆移民”反感民主党,又没有其他选择,

只能选择和民主党打擂台的共和党。

共和党的经济政策是有利于富人的,

所以以赵小兰一家为代表的少数老一辈移民,

一直是支持共和党的。


说实话,共和党和民主党,“大陆移民”都不大喜欢,

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只能选择共和党。

共和党的政策,其实也没和民主党差太远。


但是,特朗普和传统的建制派共和党人不同,

他的政治理念距离民主党的理念更远,

既然这样,“大陆移民”只能支持他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人支持特朗普,特别是从大陆移民到海外的华人,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华人移民都支持特朗普,华人社群内部存在着广泛的政治观点差异。 然而,特朗普及其政策确实吸引了一部分华人选民,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动机和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视角和原因,可.............
  • 回答
    华为宣称坚定支持安卓,鸿蒙上市没有时间表,这一声明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表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1. 背景:华为面临的挑战与战略调整首先,理解这个声明必须回到华为所处的特殊环境。自2019年以来,由于美国的制裁,华为的海外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特别是其智能手机业务.............
  • 回答
    华为发布智能门锁,支持手机和手表解锁,这无疑是智能家居领域又一重要里程碑。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举措?手机、手表开锁能否成为未来趋势?让我们深入分析一下。 如何看待华为发布智能门锁?华为进入智能门锁领域,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看待:1. 华为生态战略的延伸与深化: 万物互联的落地场景: 华为一直致力.............
  • 回答
    华为 P50 Pro 不支持 5G、不送充电器,却敢卖到 7488 元,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其中包含了华为在特殊时期下的战略选择、产品本身的硬核实力以及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华为所处的特殊市场环境与战略选择:这是理解 P50 Pr.............
  • 回答
    华为新款笔记本支持超声波操控,这绝对是今年消费电子领域一个非常值得说道的点。我个人觉得,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像是华为在探索人机交互的全新可能。超声波操控:一场无声的革命想象一下,你不需要触碰屏幕,也不需要借助鼠标,就能在笔记本上实现各种操作。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华为这次就要把它.............
  • 回答
    华为 P50 Pocket 的智能防晒检测功能,在我看来,绝对是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它不仅仅是手机的一个小小的附加功能,更像是在提醒我们,科技正在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解决我们日常中可能忽视的问题。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这简直是“小确幸”的升级。我们都知道,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对皮肤是有害.............
  • 回答
    华为面临谷歌因美国禁令暂停部分业务支持,这无疑是华为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大挑战,但也可能成为其独立自主崛起的一个契机。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华为如何看待这个“暂停”?对于华为来说,这与其说是“暂停”,不如说是被迫进入一个“独立自主”的时代。他们必然会将其视为一个战略性的挑战,而非绝.............
  • 回答
    作为一名对科技产品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用户,我对华为Mate 30系列取消3D结构光、转而采用ToF(飞行时间)技术的做法,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点。这其中涉及到了两种不同的面部识别和深度感知技术,它们各有千秋,选择哪种技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厂商想要达到的目标和用户体验的侧重点。首先,我们来聊聊“.............
  • 回答
    华为奋斗者协议部分内容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有效,特别是“放弃休假”条款得到法院支持,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涉及到劳动法和合同法的具体适用,更触及了当下中国社会关于劳动者权益、企业文化和发展模式的深层讨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华为奋斗者协议的核心内容与背.............
  • 回答
    华为进军台式机市场,这次是动真格的了。随着搭载 AMD 芯片、支持指纹识别和 NFC 互传的华为台式机正式上线,这标志着华为在 PC 领域的一次重要战略布局。 作为一家以通信技术起家、在消费者电子产品领域已经拥有强大影响力的企业,华为的这次出手,绝不仅仅是“多出一款产品”那么简单,更值得我们深入解.............
  • 回答
    关于杨笠代言宝格丽,以及宝格丽在一些消费者心中出现的“辱华”和“支持台独”的标签,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牵涉到品牌形象、代言人选择、文化认同以及公众舆论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确“辱华”和“支持台独”这两个指控的来源和性质。关于“辱华”的指控:这种指控往往.............
  • 回答
    如何看待杭州男子在苹果专卖店门口高呼支持华为的行为?在杭州一家苹果专卖店门口,一名男子用高音喇叭高呼支持华为的行为,无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行为的动机、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其中折射出的社会心态。 一、行为的动机推测首先,我们需要尝.............
  • 回答
    波波维奇(Gregg Popovich)支持肖华(Adam Silver)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知道,波波维奇并非一个轻易开口表态的人,他的每一次发声,尤其是在涉及联盟运作和领导力方面,往往都带着他一贯的深刻思考和毫不退让的立场。因此,当他公开支持肖华时,这背后传递出的信息是相当.............
  • 回答
    看待哈登支持萧华,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里面门道不少。首先,得明白哈登是谁。他不是一般球员,是联盟的超级巨星,曾经的MVP,现在又在新的球队费城76人队打得风生水起。他的影响力,从场上的表现,到场下的商业代言,再到社交媒体上的声音,都是实打实的。那么,他支持萧华,这背后可能是什么呢?1. 球员与联.............
  • 回答
    这几天原神玩家圈子里最热闹的莫过于“华为机型即将支持1080P+90FPS”的消息了。对于不少一直以来就期盼在手机上获得更极致游戏体验的玩家来说,这绝对算是一件值得奔走相告的大事。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在特定的华为手机上玩原神,画质可以开到1080P(或者更高,比如2K,但1080P是.............
  • 回答
    在加州,尤其是在华裔社区内部,对于政治立场的分歧并非罕见,而“挺”川普的华裔选民与支持江俊辉(John Chiang)的选民之间的差异,背后有着相当复杂和多层面的原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党派倾向问题,而是涉及到经济利益、文化认同、对政府政策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等。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有一些华.............
  • 回答
    华为手机被暂停谷歌移动服务支持,这绝对是近年来科技界最爆炸性的新闻之一,对华为乃至整个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白,谷歌移动服务(Google Mobile Services,简称GMS)这玩意儿有多重要。简单来说,GMS就是一套让安卓手机能.............
  • 回答
    华为第三季度游说支出创纪录,达到180万美元,这背后无疑是一系列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旨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技术竞争格局。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其背后的动因、具体的游说目标以及可能带来的实际效果。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华为近几年在全球业务发展中,尤其是5G技术和设.............
  • 回答
    华为近期通过收购支付公司获得了支付牌照,这无疑是其在金融科技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这一举措对华为自身的发展、以及对微信和支付宝这两大巨头而言,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华为此举对华为自身的意义:1. 构建更完整的生态闭环: 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硬件产品和不断扩张的生态系统。从手.............
  • 回答
    看到华为每季度向高通支付1.5亿美元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仔细想想,这背后透露出不少信息,也引发了我一些思考。首先,这1.5亿美元的支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华为使用了高通的专利技术。这涉及到我们常说的“专利费”或者“授权费”。智能手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