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180万美元,这比张子强良心多了好不。就是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不像人家收到钱就放人。
个人对美国游说体系并不了解。
但相信一点:美国在不会错过5G的铺设(尤其是在工业,运输交通,管理等方面的),也就无法和中国相关企业彻底切断合作。
川普一顿折腾并不是说“中国企业不可能进入美国通讯市场”,而是要“中国通讯企业内部管理要对美国透明,甚至在一些方面要听美国的话。”,以及“中国信息行业不能具备离开美国一样能快跑的能力。”
为打到这一目的,技术封锁,市场封锁,贸易制裁等都是手段。
美国的这一目标,中国和中国企业自然是无法全部接受的,但部分接受是可以的(美欧市场规模在那摆着),所以推动美国政府对中国信息企业压制分步骤,降低条件的博弈一直在进行。
华为是一家在全球“本地化”做的很好的企业,美国政府可松动条件(肯定会松动的),那就有的谈。
@王瑞恩 提供的OpenSecret网站很好用,我又找出来了其他的一些公司的游说费用,看起来挺有趣的。中兴在2018年花了379万美元,2019年到现在花了238万美元。而在2018年之前,显然中兴并不很看重在美国的游说。
要说稳坐钓鱼台,还得属联想。中美贸易战你来我往不可开交,但是联想的游说费用没有什么显著变化。从图上可以看出,联想的游说主要集中在收购和整合IBM PC部门的07-08年。之后除了14年,就没有什么显著的波动了。
看看同为国外企业,同受到美国政策威胁的日本汽车行业的游说:
2018年,Toyota花了715万美元,而2019年截止到现在也已经花了383万美元。日美 vs 中美,Toyota面临的情况 vs Huawei面临的情况,这么对比下来,华为花的似乎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大概说明。。。华为和友商处于相似的水平?
公司向美国政府进行游说的开销,是公开数据,可以通过网站 Lobbying | OpenSecrets 查看。
我们看看 2018 年一些公司的情况(全年数据):
苹果花了 668 万美元。
三星花了 385 万美元。
如果把视野再放大一点,看看其它通讯相关科技公司的情况呢?
高通花了 800 万美元。
从行业角度来看,通讯和电子产品行业,在 2018 年总共花了 4.25 亿美元用于游说政府。在美国,聘请游说专家影响政府决策,或者直接进行政治献金资助各类选举的候选人,只要符合特定程序就属于合法行为,也是企业常规的开销。
所以,其实没啥好看待的,也不用高喊什么「你买的每一部手机,都会变成美国政府购买子弹的钱」。的确,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如果华为消费者对于「自己的钱给了美国人」不爽的话,可以理解为华为通过付出一定经营成本,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外部环境、寻求开拓市场以发展自己,是不是稍微气就顺了一点?
但对于极端「手机饭圈化」群体来说,这个消息也难免成为一道晴天霹雳。如果有人被宏大叙事迷住了心智,对这一正常的商业利益最大化行为,反而倍感惊诧,那我也不知该说什么==
// 这还多亏是在美国,要是花在别的国家,闹不好还可能因为触犯《反海外腐败法》在美国被追究刑事责任呢。(手动狗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