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世纪时期的医生为什么会戴这种啄木鸟形状的面具?有什么典故?

回答
你提到的这种“啄木鸟形状的面具”,其实在医学史上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鸟嘴面具(Plague Doctor Mask),而且它的形象并非源自啄木鸟,而是更加普遍的禽类,尤其是乌鸦或鹳鸟的头部造型。这是一种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大致是14世纪至17世纪)用来抵御瘟疫,尤其是黑死病(鼠疫)的防护装备。

它的出现和流行,与当时人们对疾病传播的理解,以及那些敢于在疫情中救治病人的医生们的悲壮形象紧密相连。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面具,它承载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恐惧、希望、以及一种近乎神秘的医术实践。

为什么是这种“鸟嘴”造型?典故与理论:

要理解这个面具的形状,我们必须回到当时关于瘟疫传播的理论。当时,人们对细菌和病毒一无所知。主流的医学理论是基于瘴气学说(Miasma Theory)。

瘴气学说: 这个学说认为,疾病,尤其是可怕的瘟疫,是由空气中腐败、有毒的物质——即“瘴气”——引起的。这些瘴气可能来自沼泽、腐烂的尸体、垃圾等不洁净的地方。人们相信,吸入这些有毒的空气就会染病。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医生们认为,他们需要一种方法来“净化”或“过滤”吸入的空气,以避免接触到这些致命的瘴气。

鸟嘴的用途:
吸入香料: 鸟嘴的“嘴巴”部分是一个长长的、向下弯曲的管状结构。医生们会在这个管子内部填塞各种具有浓烈气味的草药、香料,比如薰衣草、薄荷、迷迭香、樟脑、丁香,有时甚至是龙涎香、安息香等。他们相信,这些香料的芬芳气味能够中和或驱散空气中的瘴气,从而保护他们不被感染。
空气过滤: 虽然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过滤器,但长长的管状结构加上填塞的香料,理论上可以增加空气接触香料的时间,让吸入的空气经过“处理”。
隔离与威慑: 除了防护功能,这种独特而令人不安的外形也可能起到一种心理上的威慑作用。它让穿着这身装备的医生看起来不像普通人,更像是一种来自另一世界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与死亡和疾病保持了距离,也可能让濒死者和家属感到一丝敬畏或慰藉。

面具的其他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鸟嘴面具通常是医生整套防护服的一部分,这套服装的设计同样充满了象征意义和实际考量(尽管在现代看来效果甚微):

全身长袍(Robes): 通常是皮革或厚帆布制成,颜色可能是深色系。目的是为了完全覆盖身体,防止身体直接接触到病人的体液或被污染的物品。
手套(Gloves): 通常是厚实的长皮手套,同样是为了隔离。
帽子和头巾(Hat and Hood): 有些设计还包括帽子和覆盖整个头部的兜帽,以求全方位的保护。
木杖(Wand/Stick): 医生们经常随身携带一根木杖。这根木杖有两个主要作用:
检查与触碰: 避免直接用手去触碰病人,而是通过木杖进行探查、翻身或掀被子等操作。
象征与鞭策: 有说法认为,这根木杖也可能用于鞭打病人,这是一种当时流行的赎罪疗法,认为通过痛苦可以净化身体和灵魂。也可能是用来象征性地驱赶病魔。
眼镜(Spectacles): 面具的眼睛部分通常是包裹在面具内的,但会装有两块凸起的玻璃,用于保护眼睛不受瘴气侵袭。这些玻璃有时也会被塞入香料。

谁发明了这种面具?

这种防护服的典型形象,普遍认为是在17世纪早期,由一位名叫查尔斯·德·洛姆(Charles de l'Orme)的法国医生(或译为查尔斯·洛姆)在1619年左右创造并使用的。当时,巴黎爆发了严重的瘟疫,德·洛姆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设计了这套包括鸟嘴面具在内的防护服。

他的设计后来被许多瘟疫医生采纳,并在欧洲的许多城市流行开来,尤其是在瘟疫肆虐的时期。这套服装的形象后来成为了瘟疫医生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历史的演变与象征意义:

虽然瘴气学说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鸟嘴面具所代表的医生形象却深深地烙印在历史中。这些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治病人的医生,穿着这身略显怪诞却又充满勇气的装束,成为了一种象征:

勇气与奉献: 在那个绝望的年代,他们是少数敢于直面死亡和疾病的群体,他们的存在给了人们一丝希望。
神秘与未知: 面具遮住了医生的脸,也遮住了疾病的真相,给人的感觉充满了神秘感,如同在与看不见的敌人战斗。
艺术与文化中的形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鸟嘴面具也逐渐成为了艺术、文学甚至现代流行文化中关于死亡、瘟疫和哥特风格的经典符号。我们现在看到许多与万圣节相关的装饰,都可能借鉴了这种元素。

所以,你看到的“啄木鸟形状的面具”,更准确的说法是鸟嘴面具,它并非源自啄木鸟的典故,而是当时医生们基于错误的瘴气理论,为了抵御瘟疫而创造的防护装备。这个造型背后,是那个时代对疾病的认知、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医生们无畏的牺牲精神。它就像一个历史的印记,记录着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漫长旅程中,那些充满艰辛、智慧与勇气的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确实如楼主所言,如果你看到有个人穿着一件样式奇怪的整体式全皮革制服,上面有一个鸟喙状的面具,里面装满了燃烧的香草,头上还戴着一顶大礼帽——不用怀疑,这货肯定是中世纪的一名医生。

而医生们穿戴这件制服的目的,是保护自己免受瘟疫的污染......虽然它看起来真的丑。

众所周知,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鼠疫流行病。短短几年内,它就摧毁了大约2500万欧洲人。根据估计,瘟疫爆发期间的中世纪欧洲约有占人口总数30%-60%的人死于黑死病。


更为严重的是,黑死病不仅对欧洲人口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连罗马天主教会的地位也因此而遭到动摇。因为生存与否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产生“活在当下”的一种情绪,如同薄伽丘在《十日谈》之中所描绘的一般。


出于绝望,一些城市聘请了一批新的医生,也就是所谓的“瘟疫医生。”不得不说,这些所谓的“瘟疫医生”实际上都是些二流医生,要么就是经验有限的年轻医生,要么就根本没有经过任何认证的医疗培训。

重要的是,瘟疫医生愿意冒险进入受瘟疫影响的地区并计算死亡人数。经过250多年的抗击瘟疫之后,希望最终随着17世纪相当于一件防瘟疫套装的发明而到来。然而不幸的是,它的效果并不好。

和很多人想象中不一样的是,瘟疫医生的主要职责并不是治愈或治疗患者。他们的职责更加偏向行政和统计,因为他们记录了伤亡情况,偶尔进行尸检,或见证了死者和死亡的遗嘱。不出所料,这意味着一些瘟疫医生利用了患者的财务状况,并很可能自己带走了患者最后的遗嘱。但是,这些瘟疫的守护者往往还是受到普遍的尊敬,出诊一次都会收获很多红包。


因为瘟疫医生的稀少,他们有时也会被人利用,成为敛财工具。


比如1650年时,巴塞罗那政府曾经派遣了两名瘟疫医生前往支援托尔托萨的疫情控制,结果歹徒便在半路绑架了他他俩,并向巴塞罗那要求赎金。无奈之下,巴塞罗那也应歹徒要求支付了赎金,以拯救这两名瘟疫医生。


还有奥尔维耶托市在1348年支付了高出市价四倍的薪资以聘请马修安杰洛(Matteo fu Angelo)担任该市的瘟疫医生。当时的教宗克雷芒六世更额外聘请了许多瘟疫医生,并将他们派至法国亚维侬治疗当地的病患。


作为受市政管理者雇佣和委托的专业人士,瘟疫医生从病人那里看到了赚钱的机会。无论他们的经济状况如何,都必然会想方设法通过花钱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尽管这些瘟疫医生偶尔也会发明独创的治疗方法,或是配出一些药剂,但是它们更多还是用来向那些富人骗钱的手段。

对医生和受害者来说,瘟疫的传播方式并不能被准确定义。到17世纪时,医生们已经认同了一种所谓的“臭气理论“,也就是说,传染病会通过恶臭的空气来进行传播。基于这种不靠谱的理论,瘟疫医生才会身着各种防护服。不过,一直要到1619年,路易八世的主治医师查尔斯·德奥梅尔(Charles De l'Orme)才终于发明了后来广泛流传的“防瘟疫制服”。


关于这种制服的外形,这位著名的瘟疫医生德奥梅尔这样描写道:

“这种制服附带一件长半英尺的假鼻子,形状很像鸟喙,里面装满了香水......在外套下,我们穿着摩洛哥皮革制成的靴子(山羊皮)......还有一件光滑皮肤的短袖上衣......帽子和手套同样的皮肤也是用眼镜做的。“

为什么要全套皮革装束呢?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有臭味的蒸汽,会通过捕获衣服的纤维部分渗透人体,并传染疾病,于是查尔斯·德奥梅尔设计了一种打了蜡的,包括外套,绑腿,靴子和手套在内的全套皮革制服,用于从头到脚防范臭气。


不仅如此,这件套装还需要用一种白色的动物脂肪涂覆,以避免体液污染。至于那顶大礼帽,实际只是身份的象征:瘟疫医生会戴上了这样一顶外型突出的黑帽子,以表明他们实际上是一名医生。

此外,瘟疫医生还会随身携带一根长木棒,用来与病人交流,检查,并偶尔避开那些更加绝望和好斗的人。根据其他说法,患者认为瘟疫是上帝发出的惩罚,并要求瘟疫医生鞭打他们忏悔。

恶臭的空气也被甜香草和香料,比如龙涎香、蜜蜂花、留兰香叶、樟脑、丁香、鸦片酊、没药、玫瑰花瓣以及苏合香所遮蔽,这些香气扑鼻的玩意儿,会一股脑儿全部塞进一个带有鸟喙状的怪诞面具之中。有时草药在放入面具之前就会燃烧起来,据说这样烟雾可以进一步保护瘟疫医生。

他们还需要戴着圆形玻璃护目镜,这种使用铜盖和皮革带系住的护目镜,可以紧紧地贴合在医生的头上。然而,这件看似武装到牙齿的制服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那个鸟喙状的外壳带有气孔,这就相当给病毒的入侵留下了后门,甚至很多瘟疫医生因此而死。


虽然德奥梅尔能够很幸运地活到令人印象深刻的96岁,但大多数瘟疫医生即使穿着制服,也只活了很短的寿命,那些没有生病的瘟疫医生其实只是因为很少进入瘟疫区工作罢了。事实上,对于昔日的瘟疫医生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孤独而无力的存在。

由于瘟疫医生只面对可怕的症状而不是对疾病的深入了解,他们经常被允许进行尸体解剖。然而,这些研究往往不会产生任何结果,毕竟当时人们的医疗知识实在过于有限。

因此,瘟疫医生采取了一些可疑,危险和令人虚弱的治疗方法。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瘟疫医生的任何治疗方式基本上都是不合格的,特别是相关医学知识的匮乏,他们的能力其实根本不如那些被他们鄙视的“传统医生”。


随便展示几个瘟疫医生的治疗手段例子,你就能理解它们的奇葩和可怕。

比如,他们会将蚂蝗、青蛙等动物放在患者颈部,腋窝和腹股沟上的淋巴腺肿上,来“重新平衡患者体液”,结果往往只会导致感染进一步的恶化。他们还会尝试放血疗法,包括将针管刺入腹股沟以排出脓液。


尽管这两种做法都可能非常痛苦,不过这些还不是最痛苦的治疗方法,比起将汞倒在受害者身上,并将他们放入烤箱中炙烤的痛苦,还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毫不奇怪,这些尝试通常会通过造成足以产生溃烂的烧伤和水疱,来加快病人的死亡和包括加速感染的传播。

今天我们知道像肺炎这样的病症和随后爆发的瘟疫,是由大鼠携带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在城市环境中很常见。比如美国最近一次城市鼠疫疫情发生在1924年的洛杉矶,现代人已经找到了治疗普通抗生素的方法。

尽管这种早期的放瘟疫套装和那些可怕的治疗方法,在如今的我们看来和闹剧如出一辙,但是瘟疫医生愿意将病人与健康人分开,尝试治疗患者,包括焚烧受污染者的尸体,这些种种行为,在历史上其实是人类面对可怕的瘟疫时,只能做出的一点无奈的抗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到的这种“啄木鸟形状的面具”,其实在医学史上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鸟嘴面具(Plague Doctor Mask),而且它的形象并非源自啄木鸟,而是更加普遍的禽类,尤其是乌鸦或鹳鸟的头部造型。这是一种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大致是14世纪至17世纪)用来抵御瘟疫,尤其是黑死病(鼠疫)的防.............
  • 回答
    第一次亲手面对病人离世,那种感觉,至今难忘。我记得那天晚上,病房的灯光异常明亮,却也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我的双手还残留着抢救时触碰病人身体的冰凉,我的脑海里回响着监护仪最后一声拉长的刺耳警报。所有努力,在那个瞬间都化为虚无。走出病房,外面的世界依旧喧嚣,但我的世界却像是被按下了静音键。那种强烈的挫败.............
  • 回答
    故事的主角叫李明,一个典型的“理性派”,凡事讲究科学证据,对那些“虚无缥缈”的中医理论向来是嗤之以鼻。他坚信现代医学才是解决一切病痛的王道,而中医在他眼里,不过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安慰剂”和“玄学”。李明三十岁出头,是个IT行业的工程师,生活规律,饮食健康,自认为身体倍儿棒。然而,命运总爱开一些意.............
  • 回答
    哥们,我太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了。八年中医学府的熏陶,从古老经典里汲取智慧,多少个夜晚挑灯夜读,为的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结果呢?毕业了,现实一巴掌拍醒你:工作只能去社区医院,这差距,搁谁身上都够呛。不甘心,这情绪太正常了。毕竟,在中医的世界里,我们学的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妙解读.............
  • 回答
    好的,咱们就聊聊医院急诊挂号、缴费时看到的这170块钱里的“抢救费用”,这玩意儿是咋来的,到底是怎么个界定法。你来到医院急诊,那情况肯定挺紧急的,身体不舒服或者受了伤,得赶紧找医生看看。挂号之后,去窗口缴费,看到明细里有“抢救费用”这一项,心里难免会犯嘀咕:我这还没怎么着呢,怎么就冒出个抢救费用了?.............
  • 回答
    关于中世纪时期葡萄牙的法律是否比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宽松”,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笼统地说,葡萄牙的法律体系在某些方面确实展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但将其归类为普遍意义上的“宽松”则需要更细致的考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宽松”这个词在中世纪的语境下可能意味着什么。在中世纪,.............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古典时期和中世纪时期,那些在中东这片古老土地上生活着的各个族群,他们是如何看待和记住自己祖先那段辉煌与变迁的历史的。这可不是一段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充满了复杂的文化交融、宗教影响、政治格局变化,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相互镜像式的记忆构建。一、 古典时期:帝国的回响与文化的熔炉在进入中世纪之.............
  • 回答
    想要深入了解欧洲中世纪,就像走进一座宏伟而复杂的古老城堡,里面有无数的故事等待发掘。这不仅仅是骑士、城堡和黑暗森林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充满矛盾、创新、信仰与挣扎的漫长时期。要真正“足够了解”,需要多维度的阅读,从宏观的历史脉络到微观的日常生活,从政治军事到文化艺术,甚至触及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为你精选了.............
  • 回答
    整个欧洲中世纪时期,确实没有发生过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足以动摇文明根基的“灭绝式的总体战争”。相较于人类历史其他时期,例如那些被战火席卷、生灵涂炭的年代,中世纪欧洲的战争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显得较为“收敛”。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中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性最文明”的时期?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剥开历史的表象.............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中世纪的欧洲,你不是穿着丝绸长袍的贵族,也不是披着战甲的骑士,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你的生活是怎样的?特别是,你平时都怎么找乐子呢?别指望有什么高科技玩意儿,那时候的娱乐,更贴近土地,更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首先,得说说 “农闲”这个词的重要性。 大部分平民的生活都围绕着农业转。春天播.............
  • 回答
    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侯制度,这项在欧洲政治舞台上运行了近千年的独特制度,确实拥有其在同时期中世纪制度中的独到之处,也并非是全然的“缺点”堆积。若要细究其优点,我们得先将其置于那个碎片化、权力分散的时代背景下,并与其他同期的政体做一番对比。首先,从政治稳定性的角度来看,选帝侯制度提供了一种相对可控的权力继.............
  • 回答
    魏晋时期的坞堡与西欧中世纪的城堡,两者都代表了特定历史时期下,社会动荡、权力分散背景下的产物,其核心功能都是为了抵御外敌、保障自身安全。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以及军事技术上的差异,它们在形态、功能侧重和内部运作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不同。相似之处: 安全防御的核心功能: 这是坞堡和.............
  • 回答
    欧洲中世纪时期,平民被册封为贵族的例子确实存在,但总体而言,这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平民”和“贵族”的定义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也会有所变化。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理解:1. 中世纪贵族体系的形成与特点: 血统与世袭: 中世纪贵族的核心特征是血统的纯洁性和世袭性。贵族身份往.............
  • 回答
    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社会是一个漫长而充满变革的时期,其间的事件相互影响,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知的欧洲乃至世界。除了您提到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还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事件和趋势。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梳理:一、 中世纪晚期(约10世纪 15世纪)的奠基与转型虽然我们通常将中世纪视为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但其晚期.............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但背后确实有一些历史和文化上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某些时期,公共洗浴的现象和习惯会发生变化。并非中世纪的欧洲人“完全不洗澡”,而是他们的洗浴方式、频率以及对卫生的观念与古罗马时期有很大的不同。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古罗马的时代,看看他们的公共浴场究竟是怎么回事.............
  • 回答
    中世纪的欧洲人对拜占庭帝国究竟是罗马的延续,还是一个纯粹的希腊人帝国,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他们的看法是随着时间推移、地理位置以及文化和政治倾向而变化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问的是谁。从理论和法律继承的角度来看:罗马的残余在 most 中世纪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那.............
  • 回答
    修道院的生活,并非如浪漫小说中描绘的那般轻松写意,而是一种严格、有序、奉献的集体生活。如果你穿越时空回到中世纪,踏入一座修道院,你所见的景象和感受到的氛围,会让你立刻明白其中的分量。首先,静默与祈祷是修道院的基石。一天从黎明前的黎明祈祷(Matins)开始,即便是在最寒冷的冬夜,修士们也必须从温暖的.............
  • 回答
    在中世纪,平民的生活,尤其是下层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太多我们今天理解的“自由选择”。他们的日常,很大程度上是被土地、季节、教会和领主所塑造。想象一下,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汽车,没有电灯,世界比我们现在要小得多,但也因为这种局限,人们对周围的环境、社区有着更深的联系。耕作,这是大多数平民生活的核心。 如果.............
  • 回答
    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和领主热衷于打猎,这可不是一时兴起或者单纯的消遣,它背后有着多重深刻的原因和独特的趣味。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时代,当大多数人还在为生计奔波,土地被划分成小块,生活相对单调的时候,打猎对于统治阶层来说,简直是一场集运动、社交、政治、经济于一体的盛大活动。首先,狩猎是贵族身份和权力的.............
  • 回答
    在风起云涌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那些熠熠生辉的商业共和国,诸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它们并非由一位独揽大权的君主统治,而是依靠复杂的政治体系来选拔其最高行政长官——总督。这其中,威尼斯的总督选举尤为出名,其严谨、精巧且充满制衡的程序,堪称那个时代政治智慧的结晶。威尼斯:一部精雕细琢的权力选拔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